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債券違約處置中持有人會議的規制邏輯

2025-08-06 00:00:00劉子茜
理論探索 2025年3期
關鍵詞:發行人決議契約

[中圖分類號]D923.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175(2025)03-0122-07

一、問題的提出

發行債券是現代公司融資的基本方式之一。然而,隨著“剛性兌付”和“隱性擔保”被逐步打破,我國公募債券違約事件時有發生,波及范圍甚廣。債券投資具有天然信用風險的屬性,違約事件的發生理應落人投資者的合理預期。維持公募債券市場有序運行的關鍵不僅在于監控發行人自身的資信狀況,還在于完善公司債券的協商治理機制。特別是當債券發生違約時,確保各方利益能夠得到妥善且迅速的安排,以免發行人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進入成本高昂的破產程序。有鑒于此,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新《公司法》)的重大修訂加強了公司債券治理的規范供給,其中第204條首次從法律層面明確對于公開發行的公司債券,債券持有人會議決議對同期全體債券持有人均有拘束力。誠然,立法者將債券持有人會議定位為債券持有人的利益保護機制,旨在協調債券持有人的利益訴求、擴大其對公司重大事項的參與權和發言權①。但單薄的條文表述似難成就該立法目標:一則,未經公平合理程序形成的決議一旦產生普遍拘束力,有可能損害部分債券持有人的利益;二則,通過集體表決來實現對債券持有人利益的統一調整,有可能影響債券違約處置的效率,進而使整體利益減損;三則,債券持有人內部形成的決議并不當然對發行人產生拘束力,債券持有人會議的決議內容有可能無法最終落地。究其根本,針對債券持有人會議制度,我國現行法律并未提供明確的功能定位、清晰的規范邏輯以及科學的運作機制。本文將對債券違約處置場合下持有人的行動模式進行比較檢視,以尋求兼顧公平與效率的完善路徑,從而更好地保護債券持有人的合法權益。

二、債券違約處置中持有人會議的制度定位

債券持有人會議是持有人直接參與債券治理的民主機制,體現了自治、公平與效率三種價值取向。然而,這三種價值在債券違約處置場景下存在排序和取舍的困難。為妥善化解這種張力,應回歸債券投融資作為商事交易的本質,以持有人整體利益最大化作為制度設計的基本邏輯。

(一)自治之維:債券契約變更中意思自治的體現

1.債券契約的不完備性與事后調整。契約自由是民法意思自治原則在商事交易領域的體現。公司債券發行人與持有人之間首先成立金錢借貸關系,建立在以債券募集說明書為代表的繼續性債券契約之上。囿于當事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對稱,發行人和債券持有人均無法在債券發行之初就全面預見未來所有可能出現的財務困境、市場波動或違約事件,而行政規章與行業自律性規范僅列舉式地規定了債券募集說明書中的必備條款,未能涵括債券危機應對和處理的周延舉措。因此,債券契約的不完備性無可避免,進而產生未來調整債券契約的交易成本。

2.債券價值的重新發現。從經濟理性的角度看,債券契約的事后調整應當立足于債券價值的重新確定。市場、中立評估和自我估值是私法上財產定價的三種主要機制[1。公開發行的公司債券具有流動性,使得償付風險更易分散,構成其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流動性受阻的違約債券價值很難通過公平的市場交易價格得以反映,亦無法由中立第三方精準確定。因此,當事人自我估值就成為更合理的制度選擇。債券持有人會議為各方當事人提供了一個自行確定債券價值的議價平臺:一方面,債券持有人會議使分散的持有人通過參會獲取信息,圍繞違約處置方案展開協商談判,體現其對違約后債券的自我估值;另一方面,債券持有人會議通過表決機制凝聚有關債券價值變動的內部共識,反映持有人的集體利益,推動債務重組的有序進行。允許債券持有人參與債券價值的重新確定,既體現了對私有財產自治的充分尊重,也為最終達成債券契約的變更提供了基礎性的定價參考。

3.意思自治與法律規制的平衡。債券募集說明書中通常會載明持有人會議的召集程序、議事范圍、表決機制和決議效力,這些條款構成了債券持有人事后參與契約調整的依據,也當然落入意思自治的范疇。不過,契約自由并非沒有邊界,債券持有人的議事規則應當公平、合理。實踐中債券募集說明書的內容趨于格式化②,債券持有人在契約訂立時往往僅有選擇認購與否的權利,缺乏實質性的議價能力,難以使契約內容充分反映自身意志。為避免發行人濫用契約擬訂權、保護債券持有人的合法權益,法國《商法典》第L228-65條、瑞士《債務法》第1170條、德國《債券法》第5條等直接規定了債券持有人會議的召集主體、表決事項以及通過比例。但需注意的是,過于細密嚴苛的法律規則也可能干擾市場主體的自主議價,降低違約處置的靈活性,進而使債券市場喪失自我調節能力。因此,債券持有人會議制度需要在意思自治與法律規制之間實現平衡。

(二)公平之維:債券契約整體性下實質平等的矯正

1.債券契約整體性與“同券同權”原則。公司債券是發行人以籌措長期資金為自的,將所需資金總額分割成多個單位金額,以可流通證券的形式向不特定公眾負擔的規模性金錢債務。因此,債券契約具有天然的整體性與統一性[2。同批次發行的每份公司債券均承載相同的權利,僅在持債數量上存在差異,而權利的性質與內容并無分別。這就是“同券同權”原則。根據這一原則,發行人對各債券持有人在還本付息的數額與時間方面,不得違背其意愿而有選擇性地給予不同對待。即便面臨支付能力不足等情形,發行人也應對全體債券持有人依照其持債份額按比例清償③

2.團體法視角下“債券持有人平等”的制度保障。基于債券持有人之間利益的同質性,部分國家法律明確賦予債券持有人團體法人資格,為其組織化和集體行動提供了充分理據。例如法國《商法典》第L228-46條規定,具有相同權利的債券持有人自動組成具備民事法律人格(personnalitécivile)的團體(masse)。債券持有人會議制度作為債券內部治理的重要機制,體現了團體法的特征,類似于公司法下股東會的組織模式,從程序和實體兩個方面貫徹“同券同權”原則:程序上,債券持有人依照其持有的債券數額享有對應比例的表決權,參與集體決策;實體上,會議決議對全體債券持有人具有普遍拘束力,確保其權利狀態發生一致變動。

然而,債券平等與債券持有人平等的內涵并非完全重合。在違約處置情境下,過分拘泥于形式上的平等反而可能產生實質上的不公平。這是由于持有人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持倉規模差異以及參與能力差距,強勢持有人可能濫用多數決機制,侵害少數持有人權益。對此,日本《公司法》第733、734條特別規定,債券持有人會議決議須經法院批準后方才生效。法院的審查內容包括會議的召集程序或決議方法是否違反法律和募集文件、決議是否以不正當方式作出、內容是否明顯不公正、是否與債券持有人的一般利益相悖。

3.金融監管視角下對弱勢投資者的特別保護。公司債券本質上是公司對外舉借的長期債務,將這種債權債務關系證券化,不僅滿足了公司融資的需要,也使債券持有人能在債券到期前通過證券轉讓提前回收投資,從而有效管理投資風險,提升市場資金利用效率。債券契約的整體性是公司債券能夠標準化流通的前提,在證券市場大規模交易的環境下,實現快捷轉讓和匿名清結有賴于“同券同權”的嚴格實施。公司債券的證券化使其超越了金錢借貸關系和公司投融資關系,呈現出金融商品的屬性。公開發行的公司債券持有人即成為證券市場的投資者④。由于債券的發行和交易涉及廣大公眾投資者,金融商事關系中的公平原則此時具體表現為對弱勢投資者的特殊保護。這種保護通過增強監管規范的強制性、督促發行人全面準確地披露信息、設立債券受托管理人并明確其履行信義義務等具體制度予以落實。

(三)效率之維:債券危機化解中集體行動的協調

1.債券持有人集體行動的意義。公開發行的公司債券通常由眾多投資者持有,在違約情形下發行人與每個持有人分別協商勢必產生高昂的行動成本,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另一方面,債券持有人作為個體信息獲取能力與專業知識均有限,單獨與發行人談判處于弱勢。通過集體行動,債券持有人能夠有效共享信息,統一訴求,降低個體談判成本,提升談判籌碼,從而獲得更有利的協商結果。因此,債券持有人的集體行動在同時降低雙方的談判成本、填補債券契約的不完備性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2.債券違約處置對時效性的要求尤為突出。盡管契約自由原則要求合同變更須經各方達成合意,但在債券違約處置中若機械奉行這一原則反而不利于各方當事人整體利益的最大化。由于公司債券具有涉眾性,違約所帶來的經濟影響會被顯著放大和迅速傳導,發行人破產的可能性急劇上升[3]。因此,困境公司通常會在庭外重組或預重整階段竭力對其違約債券予以妥善處置,以避免進入成本高昂且耗時良久的司法破產程序。此外,債券違約處置的進程退滯也會使投資者信心受挫,風險溢價上升,抬高市場的平均融資成本。信用風險的外溢不僅動搖了債券市場的穩健運行,還沖擊著相關行業乃至整個實體經濟的融資渠道。故而,監管部門也多次強調要提高債券違約處置的效率,以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加快風險化解。

3.集體行動中表決規則的科學設計。在債券違約情形下,若持有人各行其是,不僅可能出現“囚徒困境”,還會延誤最佳重組時機,導致違約處置的停滯以及債券價值的進一步下降。因此,為有效協調持有人之間的利益沖突、促使統一意見的快速形成、推動債務重組方案最終落地,債券持有人會議應當設計科學合理的表決規則。具體而言,盡管資本多數決可避免苛求全體一致同意導致的行動遲緩,保障多數意見迅速生效,但也容易導致壓迫問題。此時引入針對特定事項的高票閾值,可確保決策獲得更廣泛認可。德國《債券法》第5條明確要求更改債券契約實質性內容的決議,需要排除關聯關系后至少3/4以上參與投票權的多數才能生效,債券契約只能另行提出更高的多數決要求。另外,提出適當的出席比例要求,既能確保決策的代表性和正當性,又能防止“人為不出席”造成的決策癱瘓。例如,日本《公司法》第724條規定在公司債權人會議上審議特定重大決議事項的,須經表決權人的表決權總額1/5以上,且出席會議表決權人的表決權總額2/3以上表決權人的同意。

總之,債券持有人會議為債券契約的事后調整提供了重要的議事平臺。債券違約處置有賴于持有人會議的功能發揮,也會影響其制度實施中的價值選擇。一方面,債券違約意味著當事人如期獲得本息的根本性經濟利益受到影響,制度設計應當關注持有人之間的實質公平以及弱勢投資者的保護;另一方面,違約債券得到及時、高效的處置無論對于發行人財務困境的拯救還是債券市場運行秩序的維護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金融商事關系的規制中,平衡好公平和效率目標是降低持有人內部談判成本、實現集體利益最大化的關鍵。

三、債券違約處置中持有人會議的運行困境

債券持有人會議作為持有人之間的利益協調機制,致力于通過集體行動實現債券持有人自治、維護其合法權益及提高債務重組效率。然而在違約處置實踐中,我國債券市場的具體情況與法律預設之間存在巨大鴻溝。持有人會議的運作過程暴露出嚴重的制度性缺陷與實施困境,尤其表現為易陷入僵局、易被操縱濫用以及決議效力有限等問題。

(一)持有人會議易陷入僵局

1.個體不參與。曼瑟·奧爾森指出,即便集團成員對共同利益和實現共同利益的方法意見一致,且集團中的個人是理性且謀求自身利益的,他們也不會自愿采取行動以實現共同利益[4。該結論同樣適用于債券持有人團體。單個持有人對違約債券的價值作出判斷需自行負擔信息收集等成本,而達成債券違約處置方案所帶來的增益由全體債券持有人平等共享。當債券持有人預判從債券違約處置中獲得的收益不足以彌補其成本時,就會表現為“理性冷漠”:既不主動進行信息收集,也不會在沒有充分掌握信息的情況下參與債券契約調整的決策,而是選擇“搭便車”。倘若其他債券持有人也能夠預見這種行為并采取相同策略,決議很有可能因無法獲得足夠多債券持有人的支持而難以實現。例如,某上市公司發行的“11L債”因經營惡化、資信評級下降出現違約風險,受托管理人曾于2016年7月和10月兩次召集持有人大會審議增信和授權談判議案,由于表決同意票數不足,兩次會議均未形成有效決議。2017年受托管理人第三次召開持有人大會,增加了要求發行人處置資產償債的議案,但仍因贊成票不足未能通過。最終觸發債券回售,投資者只能收回部分資金。這表明當持有人分散且不參與集體行動時,持有人大會的表決通過率很低,關鍵拯救方案可能屢次流產,從而拖延了違約處置進程。

2.個體不合作。盡管債券的權利屬性與內容完全相同,但由于債券持有人購買債券的時點、價格和數量不盡統一,對如何處置違約債券的訴求也不盡一致。機構投資者往往關注長期重組價值,散戶投資者則更傾向短期兌付。債券發生違約會使持有人之間的異質利益更為突出,加劇集體行動困境,導致壓迫現象的發生,即大額持有人為實現自身利益,通過濫用其表決權來推動債券契約的不公平修改,使小額持有人的利益受到限制甚至損害,形成“多數人的暴政”。在“13海航債\"案例中,盡管出席債券持有人會議的債券持有人中反對者遠多于支持者(反對29人,同意僅3人),但因同意者掌握了 98.26% 的表決權,兩項議案仍被強勢通過。這凸顯了單一資本多數決機制下,小額持有人的訴求會被大額持有人完全淹沒,導致集體行動的正當性

遭受嚴重質疑。

另一方面,如若持有人會議的表決門檻過高,則會成為小額持有人鉗制違約處置進程的工具,構成\"少數人的暴政\"[5]。由于缺乏信息優勢和監督能力,小額持有人有時會“維權過度”,不僅向大額持有人勒索不合理的“同意費”,還可能威脅發行人觸發投資者保護條款使債券加速到期,導致暫時面臨流動性困難的公司過早地、不必要地陷入破產危機。此外,債券持有人的持債比例在談判過程中并非一成不變,由此滋生惡意操縱的空間,影響表決結果對集體利益最大化的反映。最為極端的例子是美國債券市場上存在的“空心債權人\"(emptycreditors)。他們通常以極低的價格收購瀕臨或已經違約的債券,并通過其他合同安排對沖風險。因其享有包括投票權在內的合同權利而不承擔相應的經濟損失,空心債權人的風險偏好和利益訴求與其他債券持有人迥然相異:其更傾向于迫使公司破產,而非同意種種拯救方案,因為破產申請將觸發其掉期頭寸的合同支付[6。此類債券投資者游離于集體利益之外,激化了持有人內部的利益沖突,更使發行人的財務狀況雪上加霜。

3.僵局的化解:同券同權原則的松動。美國1939年頒布的《信托契約法》第316(b)條明確規定“任何債券持有人在到期日收到本金和利息的權利,或在到期日之后通過法律程序執行該支付的權利,不得在未經該持有人同意的情況下被削弱或影響。\"然而,趨嚴的債券治理機制在強化對持有人利益保護的同時也限制了公司在財務困境中的靈活性和重組能力。商業實踐中往往通過同意征集(consentsolicitation)和置換要約(exchangeoffer)來架空要求持有人一致同意的規定[7]。對于陷人困境的發行人來說,債券交換要約無需付出過多現金且實際上獲得展期效果,可以免去高昂的重組成本和破產風險。不過,繼續持有舊債券的投資者可能面臨原債券契約中重要條款的保護力度事實上被削弱、舊債券流通性降低等問題。因此,該替代性利益協調機制存在著備受詬病的差別對待問題,對少數異議債券持有人構成“強制威脅”。不過,法院還是在Katzv.OakIndustries案中確認了“退出同意”這種脅迫性要約的合法性。法院強調,只要符合債券契約約定且信息披露充分,此類交換要約并不構成欺詐或明顯不公。近期的實證研究也表明,允許多數決改動債券條款并不會系統性地損害債券持有人的整體利益,相反,在當前美國破產程序大多由銀行貸款人主導的背景下,賦予債券持有人多數表決權以進行庭外重組,對他們可能更為有利[8]。

違約事件的發生甚至違約風險的存在已嚴重影響債券的流動性,此時繼續固守債券契約整體性和同券同權原則確無必要。美國以置換要約為主流的債務重組實踐體現了效率與公平之間的激烈權衡。2025年3月,滬深交易所發布《關于開展債務重組類債券置換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允許發行人在全體持有人公平知悉和參與的前提下,對參與置換的持有人給予激勵性補償。盡管我國在交易所層面承認了置換要約操作,但同樣引發了有關差別對待的擔憂:這種做法形式上尊重了持有人的選擇權,但實質上卻給予參與置換者優于其他持有人的利益。因此,該規定在實際執行中的公正性和效果仍有待觀察和評估。

(二)持有人會議易被操縱和濫用

本輪《公司法》修改自三審稿起補充了債券持有人會議的組織法規定,并明確其決議對同期全體債券持有人發生效力。遺憾的是,正式文本仍放棄了三審稿中對最低表決比例的強制性要求,回到將其交由當事人在債券募集文件中自由約定的立場。這固然體現了對當事方在債券治理中意思自治的尊重,但也會為債券持有人會議制度淪為壓迫工具打開方便之門。盡管部門規章和自律性規范會對債券持有人會議表決規則的漏洞予以填補,發行人有更大動力利用債券契約起草與變更的主動權,形成不公平、不合理的表決機制,特別是在債券違約處置時減損小額債券持有人的合法權益。

在我國持有人會議的運行實踐中,違背正當程序與實質公平理念的操作亦有發生,以“13海航債”為典型。2020年4月14日,海航集團突擊通知當晚召開持有人會議,留給投資者準備登記材料的時間不足一小時,許多持有人因此未能參會,實際參會者僅有32人。更為嚴重的是,僅在3名合計掌握98.26% 表決權的持有人支持下,此次會議先決議豁免了發行人未按約定時間、地點召集會議的法律責任并修改了表決方式,隨后又通過了影響廣大投資者切身利益的債券本息遞延議案。本案中持有人會議的召集、通知和表決程序明顯不當,導致決議的民主性和公正性大打折扣,由此引發持有人之間嚴重的利益失衡。因此,亟需在立法層面明確持有人會議就重大事項進行表決的強制性程序規范和原則要求,以防決議結果被發行人和少數利益集團操縱。

(三)持有人會議的決議效力有限

從法理上講,債券持有人會議決議是持有人內部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對發行人不當然發生效力。然而,若對發行人沒有約束力,這種集體行動的救濟效果便十分有限,因為債券違約后的核心問題仍在于如何與發行人達成具有法律效力的處置方案。一致行動的達成只是解決債券違約問題的一個前提,單靠持有人會議并不能徹底解決債券違約后的實際獲償問題。換言之,盡管立意于保護債券持有人的利益、緩解集體行動困境并提升其議價能力,債券持有人會議制度未能進一步觸及債券持有人與發行人之間的博弈問題。例如,2015年保定天威集團發行的“11天威MTN2\"違約后,債券持有人會議決議要求發行人提前兌付并提供增信擔保,但發行人認為募集文件未規定此義務,明確拒絕執行。債券持有人只得訴至法院,要求判令債券提前到期且由天威集團支付債券本金、利息及違約金。法院雖支持了債券持有人的主張,但最終天威集團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債券持有人作為普通債權人僅獲得分期償還的部分本金。因此,持有人會議雖在協調問題上有所助益,但只能作為債券持有人爭取自身利益的一個步驟,還需與其他配套制度相結合才能發揮及時拯救的效用。我國目前還未形成全面完善的債券投資者保護體系,特別是在銜接機制與協同安排方面存在不足。現有制度對債券持有人會議、債券受托管理人、債務重組及破產重整等治理工具的整合尚顯乏力,從而導致違約處置的碎片化、低效化。

四、債券違約處置中持有人會議的完善路徑

債券持有人自身需負擔的行動成本與其可獲得收益的不匹配導致“個體不參與”,債券持有人之間利益取向的不一致導致“個體不合作”,二者共同造成了債券違約場景下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的尖銳沖突。債券持有人的集體行動困境同樣落入奧爾森的預期,他指出兩種解決路徑:一是強行約束集團成員按照集團利益行事,二是給予集團成員不同于共同利益的獨立激勵[4]。以下將從“約束\"和“激勵\"角度,提出債券違約處置中持有人會議的完善方案。

(一)表決規則的精細化

債券違約事件的發生意味著債券持有人的本息債權無法如期完全實現,其實體利益勢必受到影響。此時繼續參照適用公司法上的股東會表決規則難謂正當。與公司股東不同,債券持有人的投資目的主要在于到期取得本息,平時不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僅當公司存在償債困難從而影響自身經濟利益實現時,才被動參與集體決議,因此其難以自主決定參會時間及表決事項。另外,在退出機制方面,公司小股東若無法忍受大股東的壓迫,可以選擇轉讓股份或請求公司回購。而對債券持有人而言,一旦債券存在違約風險,其市場流通價格便會大打折扣。如前所述,簡單的資本多數決不能充分保護債券持有人平等表達利益訴求的權利,持有人會議很容易被大額債券持有人不當控制和利用,成為壓迫小額持有人的工具。

債券違約也是資不抵債的表現之一,本質上反映了公司償債能力的不足,因此債券違約后的持有人會議應當參照適用破產法中債權人會議的表決規則。我國《破產法》第84條和第97條分別確立了債權人會議通過重整計劃或和解協議決議的“雙重表決規則”——由出席會議的有表決權的債權人過半數同意,并且其所代表的債權額占無財產擔保債權總額的三分之二以上。就債券違約后的債券持有人會議而言,其對債券契約的變更決議應當取得出席會議的債券持有人半數以上同意,并且其所持有的債券數額占流通在外債券總額的三分之二以上。

在“資本多數決\"的基礎上加入“人頭多數決”,能夠更好地平衡持券數量不同的投資者之間的利益關系,避免表決結果僅反映多數小額債券持有人或者少數大額債券持有人的意志[10]。而將出席會議人數作為“人頭多數決\"計算基數的合理性在于,持有人會議的召集通知及擬議事項一經公告即視為所有持有人均已知悉,不出席會議是對自身權利的主動放棄,法律不保護“躺在權利上的睡覺”之人。如此,雙重表決規則有望紓解當前我國債券持有人會議運作的諸多困境,更好地推動債券違約事件的高效應對與公平處置。此外,雙重表決規則也體現了對“債券持有人平等”理念的重視以及對重新談判過程中信息獲取成本在個體層面的合理分攤。

(二)表決方式的多元化

前已述及,重新發現流動性受阻的債券價值主要仰賴當事人的自我估值并據此就債券契約的內容展開談判。相較于普通的雙務合同,債券持有人需克服兩個層面的協調問題:一是對內在眾多持有人之間就債券的自我估值達成一致,二是對外與發行人就債券估值和契約調整方案達成合意。持有人會議制度更多作用于控制對內協調的談判成本,而面對擁有更多內部信息和更強議價能力的發行人,難以完全消解談判的不對等性。

與債券持有人通過參會表決來達成一致不同,同意征集程序則是由發行人直接擬定債券契約修改方案,并向債券持有人發出正式的同意征集文件。如果在征集期內達到法定或約定的多數同意比例,即對發行人和債券持有人均產生拘束力。這種機制將持有人之間的內部合意和持有人與發行人的外部協調整合起來,實現了談判步驟的“合二為一”,減少了復雜冗長的程序性溝通成本和結果不確定風險。事實上,同意征集程序與既有的持有人會議制度可基于一致的贊成比例要求進行銜接。例如,2023年12月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就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發布了《持有人會議規程》《同意征集操作指引》。前者第8條規定“發行人在發行文件中約定同意征集程序的,可以在符合相關自律規則要求的前提下約定與持有人會議的銜接機制”;后者就事項范圍、表決比例、結果約束力等要求作出同步調整。這些文件的出臺,不僅為制度銜接提供了規范依據,也昭示了我國債券治理中表決機制的靈活化趨勢。當然,同意征集程序的應用可能會強化發行人在談判中的主導地位,故仍需明確其對持有人負有的誠信義務和公平交易義務,并在制度運行中加大監管力度,以實現保護債券持有人利益與提高談判效率的雙重目標。

(三)決議瑕疵的救濟

比較法上針對異議債券持有人的救濟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由債券持有人向法院提出異議;另一種是法院等公權力機關直接判定債券持有人會議的效力。前者的代表是德國,其《債券法》第20條規定債券持有人可在決議公布后一個月內因決議內容違反法律或債券契約而提起異議之訴,異議程序下的決議將產生暫緩執行的法律效力。后者的代表是日本,其《公司法》第733條規定當決議通過不正當手段達成、決議內容顯失公平或決議違反公司債權人的共同利益時,法院不得認可公司債權人會議決議。韓國和我國臺灣地區對債權人會議決議效力同樣采取法院認可制度。我國現行法律雖未直接規定債券持有人會議決議的救濟措施,但并不剝奪債券持有人單獨訴請決議不生效力的權利。債券持有人可考慮以發行人為被告,提起債券交易糾紛訴訟,要求其承擔債券違約責任,從而遷回尋求司法確認債券持有人會議決議的效力。

值得關注的是,多個國家的立法例不會為保護少數異議者而輕易否定持有人會議的決議效力。例如,德國《債券法》嚴格限制對決議提出異議的事由:只有不正確、不完整地披露信息或拒絕提供信息,且該信息客觀上對債權人投票行為至關重要,才可構成決議瑕疵;因技術故障導致的權利受損,除非債務人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否則不能以此為由提出異議。在決議異議之訴提起后,系爭決議理論上在判決生效前無法執行,即產生“執行阻礙\"的效果。但《債券法》第20條同時還規定了瑕疵豁免程序,因異議提出人陳述的重大損害對公司和其他債券持有人的利益明顯大于其損害,且不存在嚴重違法行為,債券持有人會議決議具有優先性且立即生效。我國亦應效法德國引入輕微瑕疵豁免程序,抑制決議異議之訴被濫用。債券契約的及時調整對于避免發行人最終墮人破產狀態具有重要意義,應當防止被少數非理性債券持有人惡意拖延債務重組進程。此外,公司債券屬于具有流通性的有價證券,應當適當縮短異議救濟措施的行使期限,促使商事關系迅速確定,從而更好地維持商法的外觀主義原則[1]。

五、債券持有人平等意涵的闡釋與反思

如同“股份平等”和“股東平等”對于公司法股東表決機制產生既對立又統一的影響一樣,“債券平等\"和“債券持有人平等”也是債券持有人會議制度設計繞不開的兩個理念。二者對于債券市場的穩健運行至關重要、缺一不可。不過,債券違約事件的發生既使固守“債券平等”的必要性發生松動,又賦予“債券持有人平等”新的意涵。由于涉及實體性權利的變更,債券持有人的知情同意顯得尤為重要。正當程序要求和異議救濟機制可以確保債券持有人平等參與集體變更債券契約的過程,防止少數債券持有人策略性地影響決策結果。另外,債券違約處置方案的及時落地關乎債券持有人利益的最終實現,因此債券違約處置應在充分體現債券持有人平等原則的基礎上追求高效性和靈活性,防止因過于嚴格或繁瑣的制度設計而貽誤困境拯救時機。

注釋:

① 參見王瑞賀:《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釋義》,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第180頁。

② 參見柯芳枝:《公司法論(下)》,三民書局2013年版,第141頁。

③ 參見王文宇:《公司法論》,臺灣元照出版公司2016年版,第496頁。

④ 參見陳潔、張彬:《我國債券受托管理人制度的構建與選擇——以公開募集的公司債為視角》,《證券法苑》2016年第17卷。

⑤ 參見中國證監會湖北監管局發布的“典型案例四:L公司公募債券違約及處置案例\"htp://www.csrc.gov.cn/hubei/c105451/c1292859/content.shtml。

參考文獻:

[1]許德風.論私法上財產的定價——以交易中的估值機制為中心[J].中國法學,2009(06):65-75.

[2]林國權.公司債之整體債務性[J].月旦法學雜志,2001(07):22-23.

[3]馮果,段丙華.債券違約處置的法治邏輯[J].法律適用,2017(07):70-77.

[4]曼瑟·奧爾森.集體行動的邏輯[M].陳郁,郭宇峰,李宗新,譯.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5]高絲敏.重整計劃強裁規則的誤讀與重釋[J].中外法學,2018(01):231-252.

[6]Henry Huamp; Bernard Black. Equity and Debt Decou-pling and Empty Voting II: Importance and Extensions[J].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LawReview,2O08(03):625-740.

[7]李敏.債券契約變更的路徑選擇[J].財經法學,2022(03):128-145.

[8]WilliamW.Brattonamp;AdamJ.Levitin,TheNewBondWorkouts,166U.PA.L.REV.1597(2018).

[9]洪艷蓉.新《公司法》下的債券治理與投資者保護[J].中國法律評論,2024(04):41-54.

[10]韓長印.從分組到分段:重整程序中的小額債權清償機制研究[J].法學,2019(12):133-144.

[11]施天濤.商事關系的重新發現與當今商法的使命[J].清華法學,2017(06):136-155.

猜你喜歡
發行人決議契約
中國存托憑證投資的風險規制困境與法律建議
為什么合同要故意留下漏洞?
視野(2025年15期)2025-08-21 00:00:00
穩定幣政策走向:美國向左, 歐盟向右
前瞻穩定幣: 創新探索與格局演變
從“被育”到“自育”:契約式協同育人的校本實踐
中國德育(2025年12期)2025-08-16 00:00:00
南嶺民族走廊民間契約文書調查與保護利用研究
圖書館界(2025年3期)2025-08-12 00:00:00
偽造股東簽名的股東會決議效力問題
電影故事片《假如,我是這世上最愛你的人》
現代藝術(2025年6期)2025-08-06 00:00:00
書法藝術在民間契約文書中的傳承與發展策略探究
藝術科技(2025年5期)2025-07-24 00:00:00
論公司決議撤銷訴訟中重復形成決議行為之規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美女丝袜高潮| 亚洲国产AV无码综合原创| 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精品va免费视频| 99视频在线免费|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人人干| 97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美女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傲雪网| 日韩国产另类| 男人天堂伊人网| 久爱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亚欧乱色视频网站大全| 青青久久91| 国产精品一线天| 免费视频在线2021入口| 18禁色诱爆乳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爱做久久久久久| 久久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av一区二区人妻无码|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亚洲午夜天堂|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欧美一级在线看|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不卡精品|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亚综合|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亚瑟|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在线一级毛片| www.精品国产| 国外欧美一区另类中文字幕|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国产99精品久久| 一级在线毛片|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青青操视频免费观看| 一级毛片高清| 欧美日韩免费| 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网|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激情另类| 在线亚洲小视频| 久久特级毛片|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 26uuu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91精品最新国内在线播放| 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亚洲无码37.| 亚洲综合九九| 97青草最新免费精品视频| 99re经典视频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 国产又粗又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