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填入職信息表的時候,有一欄“緊急聯系人”,我不假思索地寫下先生的姓名和聯系電話。看著那熟悉的名字,我想起剛畢業入職時,填寫的是父親的信息,如今,理所當然地填入先生的信息。
在我手機的通訊錄里,先生的稱呼前被冠上一個“阿”字,這樣他的號碼就總是穩穩地排在第一位——能讓我最方便、最快捷地撥通電話。其實,先生的電話放不放第一位本無所謂,因為那么多親人密友的電話號碼中,我只記得他的那串數字。
今年公司體檢,當甲狀腺彩超醫生告知我有結節時,我的心一下被揪起來。因為我的姐姐前兩年查出甲狀腺惡性結節,進行了手術治療并長期服藥。一時間,恐懼在我腦中蔓延開來,找了一處僻靜的角落,我撥通先生的電話,委屈巴巴地傾訴了這一壞消息。先生比較鎮定,說沒確診前不要自己嚇自己,先找個有經驗的專科醫師好好看一下。其實,道理我也懂,只是一個人面對的時候難免惶措無助,有個親密的人安慰并分擔,自己也恢復了理性和冷靜。
復查的醫師聽了我的擔憂,耐心地為我探看了好一陣子,告訴我應該是良性的,半年后再復查,不用太擔心。
緊提到嗓子眼的一口氣終于松下來,我立即告知了先生這個好消息。像這樣的事情我是不會跟父母提及的,對老人我一般只報喜不報憂;而先生這個緊急聯系人,不論什么時候,無論悲喜都是可以第一時間用來傾訴與依靠的。
當意外狀況發生的時候,我第一時間想求助的人也是先生。一個周末,我送孩子去少年宮,開車轉彎時和并駕車輛發生了剮蹭,一時緊張又發蒙,第一時間就把電話打給了最親愛、最可依靠的緊急聯系人。因為就在離小區不遠的路口,先生很快就趕過來接手處理。等我打車送孩子到學校,先生那邊已經處理完畢,讓我安心陪伴孩子學習。雖說我在公司處理起工作也能獨當一面,可在日常生活中,但凡遇到些突發事故,總是習慣性地依賴先生,而這個緊急聯系人也始終在線,總能及時為我分憂解難。
一直以來,多是我在呼叫先生這個緊急聯系人,偶爾也會收到他的呼叫。
那次,先生去總部匯報工作,準備工作做得非常充足,可到了機場,我卻接到他的緊急呼叫。可能是因為要攜帶多項物料,先生竟遺忘了自己的匯報資料包。我看了下時間,趕先生的航班肯定是來不及的,詢問了先生匯報會是在第三天,那么走空運快遞是可行的。于是,跟先生商量妥后,我開車來到機場旁邊的快遞營業點準備辦空運,沒想到幸運地趕上一批包裹正要裝運發往先生出差的城市,次日就能到達。這次,我也做了一回先生的可靠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