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互聯網+”延續性護理在肱骨髁上骨折患兒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2年
1月至2023年12月醫院收治的9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兒的臨床資料,根據護理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延續性護理方案,觀察組采用“互聯網+”延續性護理方案,比較兩組肘關節功能恢復情況[Mayo肘關節功能評分量表(MEPS)]、并發癥發生情況、生活質量[兒童生活質量評分量表(PedsQLTM)]及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護理后MEPS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后PedsQLTM各條目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互聯網+”延續性護理可顯著促進肱骨髁上骨折患兒肘關節功能恢復,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提高患兒生活質量和家長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肱骨髁上骨折;“互聯網+”延續性護理;肘關節功能;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
肱骨髁上骨折指發生于肱骨遠端內外髁上方的骨折,是兒童肘部常見的骨折類型[1]。臨床針對肱骨髁上骨折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可幫助患兒重建關節的完整性和穩定性,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2]。然而,患兒受術后疼痛、制動等因素影響,可能出現關節僵硬、關節功能喪失等并發癥,影響術后康復。因此,需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以提升患兒康復效果,改善預后。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互聯網+”延續性護理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該護理模式通過多形式宣教、數據收集、個性化推送、在線溝通等多種方式,為患兒提供更加全面的院外護理服務,以全面提升患兒康復效果[3]。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互聯網+”延續性護理在肱骨髁上骨折患兒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醫院收治的9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兒的臨床資料,根據護理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納入標準:符合肱骨髁上骨折診斷標準[4];年齡≤12歲;符合手術指征;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發育異常;合并腫瘤;存在陳舊性骨折;合并認知、視聽、語言、精神等功能障礙;無法隨訪或隨訪資料缺失。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實施常規延續性護理
術后向患兒和家長發放居家護理健康指導手冊?;純撼鲈呵?,核實并登記患兒家長聯系方式和聯系地址,待其出院后每周進行1次電話隨訪,了解患兒當前情況,對患兒及家長的疑問予以專業的解答,及時糾正患兒的不當康復行為??膳c社區醫院合作實施每月1次的家訪計劃,以便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延續性護理。
1.2.2 觀察組實施“互聯網+”延續性護理
(1)科普視頻延續指導:患兒出院前,護理人員指導患兒家長關注醫院微信公眾號、短視頻號,引導其在公眾號中搜索肱骨髁上骨折相關科普及康復指導視頻,使其能夠更便利地了解疾病及居家康復的相關知識。(2)建立微信群:患兒入院時,護理人員邀請患兒及家長加入微信群,群中固定時段(每周五08:00~09:00)開展健康教育,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推送肱骨髁上骨折相關科普內容,組織患兒及家長共同學習。微信群中由專人回答患兒及家長提出的問題,針對出現頻率較高的問題,可進行集中答疑。針對相對隱私或出現頻率較低的問題,則以微信一對一方式進行解答。(3)個性化推送:經大數據分析,結合患兒及家長搜索頻率及觀看情況,向其推送可能感興趣的視頻,以提高其學習興趣。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肘關節功能恢復情況:護理前和護理后6個月,采用?Mayo肘關節功能評分量表(MEPS)評估,包括疼痛(45分)、屈伸運動幅度(20分)、關節穩定性(10分)、日常生活功能(25分)4個維度,總分100分,分數越高代表兒肘關節功能越好。(2)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如關節僵硬、肌肉萎縮、創傷性關節炎等。(3)比較兩組生活質量:護理前和護理后6個月后,采用兒童生活質量評分量表(PedsQLTM)評估。包括生理、情感、社會、角色4個條目,各條目0~100分,分數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高。(4)比較兩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采用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評估,0~2分,為非常不滿意;2~4分,為不滿意;4~6分,為一般;6~8分,為滿意;8~10分,為非常滿意。總滿意=非常滿意+滿意+一般。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24.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肘關節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兩組護理前MEPS各維度評分及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MEPS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6.67%,低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24.4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兩組護理前PedsQLTM各條目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PedsQLTM各條目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4 兩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為97.78%,高于對照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82.2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討論
肱骨髁上骨折是兒科肘部最常見的骨折類型,多由運動損傷、日?;顒右馔饣蚪煌ㄊ鹿蕦е耓5]。手術治療為肱骨髁上骨折的常用治療方案,可精準復位骨折部位,從而保障肘關節結構的穩定性[6]。術后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有助于提升患兒的整體治療效果,改善預后[7]。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MEPS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后PedsQLTM各條目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兒家長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互聯網+”延續性護理可有效促進患兒肘關節功能恢復,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提高生活質量,同時提升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分析原因為,常規延續性護理主要是從醫院護理延續至家庭護理,根據患兒實際情況,采用電話隨訪和院外隨訪等方式對患兒進行追蹤和督促。然而,由于患兒及家長的時間安排、居住距離等因素的限制,常規延續性護理可能干擾其日常生活,且需要較高的人力和時間成本,導致實施效果受限。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互聯網+”延續性護理被逐步應用于臨床實踐。該護理模式具有使用便捷、宣教形式豐富、信息個性化推送、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溝通高效等優勢,能夠及時、精準地滿足患兒及家長院外多種護理指導需求,從而提升護理效果[8]?!盎ヂ摼W+”延續性護理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多種形式開展居家護理指導,并采用個性化宣教內容推送的方式,有效解決患兒及家長在院外護理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可顯著提高其對肱骨髁上骨折居家護理知識的掌握程度,更好地滿足其護理需求,進而提升康復效果。
綜上所述,“互聯網+”延續性護理可顯著促進肱骨髁上骨折患兒肘關節功能恢復,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提高患兒生活質量和家長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肖蘭,田亞明,陳佳音.微視頻聯合親情快樂服務模式對肱骨髁上骨折患兒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3,29(14):
23-26.
[2]江炳楠,魏平珠,李釵.小兒肱骨髁上骨折圍手術期系統護理體會[J].福建醫藥雜志,2023,45(1):142-143.
[3]蘇花治,許淑君,蘇聯彬,等.兒童互助聯合醫護一體化護理對肱骨髁上骨折患兒關節功能恢復、依從性及并發癥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22,20(27):94-98.
[4]白求恩·骨科加速康復聯盟,李庭,孫志堅,等.加速康復外科理念下肱骨髁間骨折診療規范專家共識[J].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志,2019,12(10):737-746.
[5]陳曉艷,周利華,方繼紅,等.骨科康復護理門診在兒童肱骨髁上骨折術后延續護理中的實踐與成效[J].中華全科醫學,2022,20(7):1244-12471251.
[6]李欣,楊影,馬娜娜,等.基于健康信念的階梯式護理干預策略在兒童肱骨髁上骨折術后康復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24,21(13):145-148.
[7]劉亭亭.互動健康教育模式聯合強化心理護理在肱骨髁上骨折患兒中的應用[J].臨床研究,2023,31(5):189-192.
[8]李慧,劉丹,李亞楠,等.“互聯網+”護理干預在肱骨髁上骨折患兒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
2022,19(9):1377-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