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陽泉市盂縣北下莊鄉一片農田內,幾架無人機低空掠過,在設置好的路徑指引下,精準地將農藥均勻灑向農田。與此同時,幾公里外的山西沃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北農科”)內,工作人員正緊盯智慧屏幕,實時追蹤無人機的飛行軌跡,飛行速度、噴灑范圍、作業面積等數據在屏上清晰呈現,確保每一畝農田都得到高效管護。這一幕,是沃北農科依托智慧農業技術提升耕作效率的生動縮影。
北下莊鄉地處盂縣東部丘陵山區,這里坡地多、水源少,傳統耕作效率低下,青壯年勞動力外流導致土地托管需求旺盛。如何在碎片化的丘陵地貌上實現農業規模化、現代化?智慧農業成為破局的關鍵。沃北農科瞄準了這一點,用科技賦能破解“山地之困”。
沃北農科立足于北下莊鄉,探索丘陵山地條件下大規模土地托管且集中連片實施智慧農業的有效路徑。“公司通過實施智慧農業項目,創新性打造了‘托管服務三聯虛擬農場運營模式’,致力于用科技力量助力傳統農耕。”沃北農科負責人趙建龍說。
沃北農科通過“聯合采購、聯合作業、聯合銷售”的三聯模式,實現了種子、化肥等生產資料的集中采購,無人機、深耕機等智慧農機的統一調度,以及農產品的訂單式銷售,達到了降本、增效、增收的目的。“平臺和App就像紐帶,將不同地塊的土地信息在網絡上整合起來。基于平臺的數據支撐,什么時候澆水、施多少肥,我們可以通過App把實時信息‘送’到農戶手中,讓規模效益真正落地。”趙建龍說。
在公司的智慧農業管理屏幕上,數據接連跳動,作業現場的軌跡和完成進度在屏幕上詳細顯示。“通過遙感、氣象及作物生長模型,平臺預測到最佳灑藥期就在這兩天。我們根據導入的田塊地形數據和衛星定位,提前規劃好作業路徑,將計劃下達給無人機飛手。”趙建龍說,“這樣精準管理,精準打藥,便捷高效。”
目前,公司30臺智慧農機終端、37臺環境監測設備已投入使用,服務面積達2000畝。智慧農業管理平臺不僅能實時發布溫濕度、病蟲害預警等信息,還能通過大屏多維度展示作業進度、作物長勢等動態數據,為生產決策提供“數字大腦”。農戶通過手機App即可掌握農田的墑情報告、作業記錄,利用手機導航精準進行耕地作業,實現“田頭”與“指尖”的無縫對接。今年春耕期間,平臺及時監測到部分地塊土壤墑情偏低,迅速調度無人機進行葉面噴灌,成功化解了干旱風險,讓農戶切身感受到“數據種地”的便利。
“我們的最終目標,就是通過智慧化手段,實實在在地幫助農民,讓他們從傳統的‘會’種地,走向現代化的‘慧’種地。”趙建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