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華、理解其深層次內涵,可以讓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高校要高度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當中的傳承與發展,要積極地去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當中的思想價值,利用優秀傳統文化來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要積極促進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高校校園[1,讓文化自信的種子在大學生心中生根發芽,讓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價值充分體現出來。
一、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價值體現
(一)促使當代大學生認識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中華傳統文化已經延續了數千年之久,擁有獨特的魅力以及重要的傳承價值,從我國的民族文化發展來看,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之所以區別于其他國家,主要是因為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它深深地植根于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中[2。伴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進步,我們所處的社會文化也正在經歷一個多樣化的發展階段。高校為了能積極面對社會發展中所出現的問題,要注重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3],要有計劃、有意識地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教育當中,以幫助大學生們正確認識到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的之間的聯系,能讓大學生更好地理解我國的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之間的區別。
(二)能讓當代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政道德品質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幫助大學生培養出高尚的思想政治道德觀念。在現代社會,全面培養大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思政素養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包含了豐富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社會倫理,具有深遠的影響力和教育價值。
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和道德準則能夠為大學生提供正確的行為導向和道德準則。優秀傳統文化強調“仁愛”“誠信”“忠孝”等價值觀,鼓勵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追求和道德理念,培養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4。優秀傳統文化蘊含了豐富的哲學、倫理和人生智慧,通過學習和思考傳統文化,大學生能夠提升自己的思維深度和廣度,培養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優秀傳統文化的道德教誨能夠引導大學生正確面對困難和挑戰,培養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的品質,為他們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內在的力量支撐。此外,傳統文化的審美價值和文化精髓也能夠激發大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思維。
(三)引領大學生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價值體現是能夠讓大學生更好地對中華精神進行繼承。中華精神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核心要素,包含了崇高的道德觀念、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通過學習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大學生能夠深入了解中華文化的精髓,涵養民族自信和自豪感,繼承和弘揚中華精神。
中華精神包括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家國情懷、孝道文化等,它們構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風貌和價值追求。通過對這些精神的繼承,大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愛國觀念,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發展憂國憂民的情懷和家國情懷。同時,中華精神也強調了團結互助、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的集體主義價值觀,這為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人際關系和社會責任提供了指引。
(四)可以有效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優秀的傳統文化價值主要表現在其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上。傳統文化作為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蘊含著豐富的人文資源,對培養大學生良好道德品質有重要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深刻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蘊含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反映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偉大實踐活動。通過深入學習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加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對家國的深厚情感。此外,優秀傳統文化還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國家使命感。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背景下,如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之中,對培養高素質人才意義重大。同時,傳統文化所包含的高尚品質和精神內涵,例如孝道、仁愛、忍讓和勤奮等,也有潛力成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資源,有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提升他們的道德修為和社會的責任感。因此,將卓越的傳統文化融入到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僅可以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資源,還能為學生的全方位成長提供更為堅實的支撐和保障。
二、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發展的實現路徑
(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實現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發展,首先需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高質量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教育者來引領和指導。為此,高校應注重培養和選拔優秀的思政教育師資,建立健全師資隊伍的培養機制和評價體系。
高校可以加強對思政教育師資的學術培養。通過開設專門的思政教育課程和研修班,提供專業化、針對性的培訓,幫助教師全面了解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價值觀,熟悉傳統文化的經典著作和思想理論,提高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解讀能力。與此同時,鼓勵教師積極投身于學術探索和論文撰寫,以提升其學術能力和教育技巧。
高校可以加大師資引進力度,吸引具有優秀傳統文化素養和思政教育經驗的專家學者加入到師資隊伍中。通過打造良好的人才引進環境和政策,高校可以吸引更多具有傳統文化研究和傳承經驗的專家學者進入校園,為思政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理念。同時,高校還可以積極與相關研究機構和學術團體合作,開展人才交流和合作項目,拓寬思政教育師資隊伍的來源渠道,促進優秀傳統文化與思政教育的跨學科融合;高校應加強對思政教育師資的激勵和培養機制建設,通過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將思政教育的教學質量和師資水平納入教師績效考核體系,激勵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教學能力。
(二)不斷優化高校思政教育教學環境
實現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發展,需要不斷優化高校思政教育教學環境。高校應加強對思政教育教學環境的優化,以提升思政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首先,高校應加大對教學設施的建設和改善。優質的教室、圖書館、多媒體設備等教學設施能夠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教學條件,為思政教育的開展提供必要的支持。高校可以通過加大投入,更新設備,提升教學軟硬件水平,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平臺。其次,應加強思政教育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可能無法滿足當代學生的需求,因此需要積極探索適應時代發展的教學方法。同時,高校應注重師生互動和學生參與。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環節,通過積極的互動,可以促進思想的碰撞和交流。高等教育機構有能力組織如思政教育講座和學術討論會等多種形式的活動,以便為學生提供一個與學術專家進行深度交流的平臺。在這些實踐過程中,教師也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高等教育機構還需要構建一個科學且合理的教師評估體系,通過評價激勵和考核機制來激勵和引導教師,從而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
(三)利用現代網絡資源開展思政教育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網絡資源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育平臺,可以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更廣泛、更便捷的教育資源和教學方式,通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工具進一步拓寬思政教育的領域和方式。
高等教育機構有能力組織網絡研討會、在線講座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并邀請在傳統文化領域表現出色的專家和學者進行線上的教學與交流。網絡形式的研討與講座,可以突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為學生提供更多元、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同時,可以通過網絡直播等技術手段,將這些活動延伸到更多的學校和學生,拓寬思政教育的影響范圍;最后,高校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思政教育資源的集中管理和共享。可以建立一個統一的在線資源庫,收集和整理優秀傳統文化相關的教學資源,供教師和學生進行瀏覽和學習。這種做法有助于避免資源的重復利用和浪費,從而提升資源使用的效率和品質。
三、結語
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已有數千年的歷史,許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下仍然可以對人們的思維和認知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些文化不僅可以為現代大學生提供正確的價值觀指導,而且在高等教育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具有巨大的價值和意義。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還有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續傳承和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郭亭亭.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分析及實現路徑[J].學園,2020,13(32):79-80.
[2]霍艷杰.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路徑[J].科教導刊(上旬刊),2020(16):76-77.
[3]倪皓.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價值與應用[I].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3(01):85-88.
[4]雷杰.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運用一一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運作模式探究》[].領導科學,2019(08):127-128.
作者簡介:王永杰(1997.05-),男,漢族,山東莒南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