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資金管理主要包括資本運行管理、現金流管理、投資管理以及籌資管理四個方面,旨在實現企業利潤與價值的最大化。中小民營企業受到內外各種因素的限制,普遍面臨資金流上的難關,財務資金管理現狀不容樂觀,生存發展一度受到挑戰。在這種形勢下,企業必須參透資金運行的規律,用好、管好財務資金。本文立足于中小民營企業資金管理的現實意義,深入分析了中小民營企業資金管理現狀,針對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對應的解決措施,旨在幫助中小民營企業提高財務資金管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中小民營企業;財務資金管理;投融資;資金結構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01.091
引言
中小民營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在我國的所有企業中,超過90%為中小企業,為城鎮勞動力提供了超80%的就業機會,貢獻了超過70%的技術創新、超過50%的稅收以及超過60%的GDP。然而,由于中小民營企業自身規模較小,管理水平較低,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資金管理問題愈加嚴峻。資金是企業發展的命脈,是中小民營企業運轉的根本,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面對資金管理上的“頑疾”,亟須予以足夠的重視,因此深入分析資金問題的源頭,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資金管理,能夠有效促進資金使用效率的提升。
1 中小民營企業資金管理的現實意義
1.1 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的運營發展面臨來自多方面的風險,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普遍存在融資難、管理水平低、生產規模小、現金存量少等問題,抗風險能力遠不及國有企業和大規模企業。對于中小型民營企業來說,要想生存、發展,就必須有順暢的資金周轉循環做保障。因此,加強財務資金管理,根據企業戰略目標、立足企業自身發展實際,制訂合適的資金使用計劃,對資金流動、使用、投資等活動進行科學規劃、管理,能夠確保企業有足夠的現金流支持日常運營,提高閑置資金利用率,進而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優化股權和債權資本的比例,使企業資本成本最低化,同時保持足夠的償債能力,提高財務穩健性,增強抵御財務風險的能力[1]。
1.2 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水平
財務管理以資金管理為核心,企業的資金活動貫穿生產經營各環節,對財務資金的全方位管控,也是優化企業內部管理、提升內部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環。特別是在資金管理過程中,建立完善的資金管理制度,落實資金管理內部控制,利用信息系統跟蹤資金使用情況,可以深入企業運營管理各環節,發現內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同時,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水平。
1.3 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資金流動的過程是企業經濟活動的一種體現,企業資金管理包含預算計劃、投資決策、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以及資金支付和授權制度的建立等多項內容,貫穿企業從籌集資金到貨款回收的整個經濟活動的全流程,只有管理好企業資金投資、籌集、運營以及分配各環節,才能確保企業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為企業升級產品、擴大生產、持續經營奠定基礎,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2 中小民營企業資金管理現狀
2.1 資金管理制度不完善
當前,不少中小民營企業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財務資金管理制度,資金管理缺乏明確的指導依據,多是按照管理者的口頭指示進行資金分配,缺乏必要的審批、授權。在資金使用的各個環節,缺乏明確的崗位分工,未形成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難以落實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容易出現財務環節監守自盜、設賬外賬、私設小金庫等情況。盡管一些企業制定了相對完善的資金管理制度,但由于內部監督機制的缺乏,某些領導利用其職權,凌駕于制度之上,對資金隨意調配,財務資金管理制度形同虛設。
2.2 資金結構不合理
中小民營企業在銷售過程中普遍采用信用銷售模式,即給予客戶一定的付款寬限期以吸引客戶、促進銷售,但也增加了應收賬款的回收周期,影響現金流的穩定性。同時,由于市場需求下降、生產過剩等原因,企業的庫存比例逐年增加,存貨周轉率低下,企業也缺乏有效的流動資金管理機制,久而久之,在企業的流動資產中,應收賬款占比越來越高,可用于日常運營、企業擴張的資金減少,若企業收入不足以覆蓋其負債,償付能力將受到威脅。就目前來看,中小民營企業的應收賬款沒有明確的負責人,當應收賬款出現問題時,財務人員只負責通知銷售人員,并不直接參與收款工作,收款問題難以得到有效解決。
2.3 管理層資金環境不佳
中小民營企業組織結構較為單一,多采用“家長式”“一言堂”的管理方式,管理層的管理理念陳舊,對資金管理缺乏足夠的重視,認為只要有足夠的資金就可以隨意使用,不懂得規劃使用和統籌安排資金,常常為獲取短期利益而盲目投資,在資金短缺時會選擇高息借貸彌補資金缺口,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同時,許多中小民營企業的財務人員由親屬擔任,整體素質較低,對先進的財務管理方法和財務政策不夠熟悉,財務工作僅限于核算、記賬等基礎工作,資金管理能力不足,無法有效預測、規劃企業的資金需求,無法合理籌集資金,也無法對企業的資金狀況進行有效的控制,導致財務資金管理規范性不足,支出隨意且混亂,難以保障財務資金的高效使用,也難以確保資金的安全性。
2.4 投融資風險把控能力不足
在融資方面,受到中小企業自身規模、盈利能力、生產能力等的限制,信用等級較低,在銀行借款等外部融資方面存在較多的壁壘,審批手續復雜,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尤為突出。在投資方面,中小民營企業的投資決策往往存在較強的隨意性、盲目性,決策僅由管理者個人決定,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同時,受到個人能力、學識等的限制,投資決策往往缺乏科學的判斷標準,投資前對市場評估不夠深入,也缺乏對投資回報率的專業分析,容易造成存貨過度積壓或賒銷量過大,影響資金周轉,增加資金鏈風險。
2.5 缺乏科學的資金預算管理
資金預算管理是財務管理的核心組成部分,有效的資金預算管理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預測資金流動風險,確保企業運營的穩定性。然而,在日常管理中,民營企業管理者普遍重業務、輕財務,忽視了資金預算的重要性。當企業需要籌資時,管理者會認為這是企業主應該解決的問題,與資金預算無關。此類觀點普遍存在于中小民營企業中,致使企業缺乏有效的資金預算管理機制,缺乏系統的資金管理方式,使得資金因配置不合理而面臨風險。
3 加強中小民營企業資金管理的對策建議
3.1 健全資金管理制度,加強資金監督檢查
資金管理制度是企業實現資金良性循環和高效利用的關鍵。中小民營企業面臨資金管理的各項難題,首要任務是建立健全資金管理各項制度。
第一,明確資金運營、籌資、投資等各環節的資金管理規范。例如,規定資金的使用必須遵循預算計劃,不得隨意挪用,同時在資金的使用過程中,應實時監控、定期報告等。
第二,建立貨幣資金業務崗位責任制。根據企業實際情況,設立貨幣資金業務相關崗位,落實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制度,如出納人員不得兼任會計、審核等崗位。同時,資金審批和支付必須由不同人員負責,使各崗位明確權責分工,各盡其責,各司其職,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嚴禁由一人保管多項票據、印章等,嚴防嚴控“白條頂庫”、賬外設賬、“公款私存”、“小金庫”等行為[2]。
第三,建立嚴格的資金使用審批制度。根據業務需求,明確各級管理人員在資金使用上的審批權限,以及在審批過程中的責任。針對重大投資、籌資項目,應按照既定的程序實行集體決策,實行聯簽制度,增加審批的嚴謹性。同時,利用(ERP)系統,將資金審批電子化,提高審批流程的自動化水平。
第四,完善財務資金內部控制。企業應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或是不定期引入外部審計機構,全面監督檢查財務資金管理情況,重點關注制度執行、資金流向以及企業財務狀況,資金監督檢查應貫穿于資金管理的全過程。在事前,充分評估資金使用的合理性;在事中,全方位監督資金使用的合規性,及時發現企業的財務風險以及存在的員工舞弊行為;在事后,及時總結資金管理中的問題,為企業財務資金管理的優化提出改進措施。
3.2 優化企業資金結構,加強應收賬款管理
第一,強化存貨管理。在銷售、生產、采購等環節,各相關部門和財務部門需保持緊密聯系,及時共享信息。采購計劃的制訂應基于對銷售和生產的預測,考慮到原材料的供貨周期。銷售部門應控制好銷售規模,在銷售出庫時,與生產部門協調配合,盡可能地縮短存貨周轉天數,降低存貨余額,在不影響企業信用的情況下,延長應付賬款周轉天數。第二,加強應收賬款管理。由于不同客戶的信用狀況不盡相同,企業在與客戶進行業務合作之前,為確保合作的安全性,需要深入開展客戶信用調查,取得客戶的財務報表,深入評估其信用狀況,或是借助銀行的信用評估系統,準確了解客戶的信用狀況,并對客戶進行分類,設定不同的信用等級,采取不同的資金管理措施。企業可設立專門的收款部門負責應收賬款的催收,針對不同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收款策略[3]。例如,在企業持續擴大規模的情況下,可采用“OPM戰略”,憑借其規模和實力優勢,在供應鏈中占據主導地位,提升與供應商談判的議價能力,爭取到更有利的合同條款,如更長的付款期限、更低的采購價格等,將資金成本轉嫁給供應商。
3.3 強化資金管理意識,提升財務人員素質
在初創階段,許多中小民營企業通常采用家族式管理方式,且由于規模較小,存在高度集權管理的情況。隨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這種觀念勢必成為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障礙。因此,需要盡快摒棄固有的觀念,引入現代公司治理結構,建立明確的權力劃分制度,形成有效的決策機制,并根據自身獨特的經營環境、資源,結合市場情況、競爭對手狀況等,調整管理策略,樹立科學的資金管理理念,強化資金進銷存管理意識。首先,企業管理者應發揮帶頭引領作用,積極參與外部培訓活動,深入理解資金管理的核心原理,從戰略高度理解資金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資金,并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其次,著眼于財務人員素質的提升,招聘具備專業背景的財務人員,組建高質量的財務團隊,為其提供必要的培訓,并鼓勵財務人員參與企業決策,提供有價值的財務分析。最后,中小民營企業還需從整個企業入手,構建健康的企業文化,樹立誠信經營的理念,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設立明確的獎勵制度并提供晉升機會,鼓勵員工自主學習,在企業內部營造積極有序的工作氛圍,為財務資金管理創造良好環境。
3.4 控制貸款比重,拓寬融資渠道
第一,控制貸款比重。中小民營企業主要依賴貸款支持運營管理,當貸款比重過大,利潤被利息支出大量吞噬時,企業的生存將受到威脅。因此,企業需要認真衡量財務費用與利潤之間的關系,嚴格控制貸款比重,不過度壓貨,不過度賒銷,不過度負債,盡可能地減少貸款比重。第二,拓寬融資渠道。拓寬融資渠道是企業融資管理方面老生常談的話題,對于中小民營企業來說,受到如自身規模等各方面的限制,在融資渠道本就狹窄的情況下,更需要積極拓展新的金融關系,保持良好的信用。例如,納稅情況良好且信用等級B級以上的企業,可以進行無資產抵押小額貸款。針對某些短期資金需求,可采用典當融資的方式,其門檻較低且靈活性高,可以接受多種類型的抵押物,企業較容易找到符合要求的質押物,且融資期限通常較短,半年內即可獲得融資,適用于短期資金需求。然而,典當融資的成本通常較高,企業在選擇時需要權衡成本和收益[4]。
3.5 健全資金預算管理制度,強化對資金預算的執行
預算為企業提供了使用經營性資金的依據,中小民營企業管理層必須認識到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可通過前往優秀企業調研,參與經濟管理培訓,深入了解預算管理,樹立全面預算管理意識,從而在企業內部建立起全面預算管理機制。除對日常運營所需資金開展預算管理外,還要對基建項目、投資活動等其他重要的經營活動進行資金預算。一方面,預算的分配應堅持“輕重緩急”的原則,將資金優先分配給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直接影響的部分。一般來說,中小民營企業的財務資金可分為企業日常運營和生產所需要的基本生產經營資金,以及用于非生產經營活動的資金。前者包括原材料采購、工資支付、設備維護等費用,必須得到優先保障;后者主要用于市場推廣、研發、投資等活動。在資金分配上,需本著適度、節儉、必需的原則,根據實際情況做好權衡。在資金調配方面,資金應根據實際需求和時間節點進行合理分配,以確保基本生產經營資金不被非生產經營活動所擠占[5]。另一方面,預算編制需要采用滾動核算法,逐級編報審批,一旦預算經過董事會確定,就應具有足夠的約束力,成為企業資金管理的法定核算依據。各部門生產、經營活動的開展均需遵循預算規定,不得隨意更改預算內容。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預算指標需要層層分解至各個崗位,財務人員需要利用預算管理信息系統,實時監控預算執行動態,跟蹤對比預算執行數據,確定是否存在偏差。若存在,需要及時找出造成差異的原因,制定相應的調整策略,以確保預算目標的實現。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財務資金管理貫穿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與企業生存發展息息相關。中小民營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就必須高度重視資金管理,在制度建設、資金結構優化、人才培養、投融資管理、預算管理等方面持續發力,做好資金預測,及時跟蹤營運資金,落實資金常規檢查,開源節流,降低銷售增長速度,減少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加速營運資金周轉,全面提升資金使用率。
參考文獻
[1]林晶晶.中小民營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商訊,2021(34):105-107.
[2]王順利.中小民營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大眾投資指南,2021(04):37-38.
[3]張莉.中小民營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納稅,2020,14(26):143-144.
[4]羅宇.淺議中小民營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納稅,2020,14(26):155-156.
[5]謝江昆.中小民營企業資金管理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全國流通經濟,2020(17):105-106.
作者簡介:滕玉仙(1980-),女,漢族,浙江岱山人,大專,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資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