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數學學習中,構建解題法是解決復雜結合問題較為常見的解題方式,其中,構建輔助圓作為構建解題法的高級形式,通過輔助圓構建簡化例題,將抽象問題直觀化、復雜問題簡單化,提高學生對圓的性質及圓與幾何圖形之間的關系的認知能力的同時,有助于促進學生解題能力提升.為提高學生數學解題能力,本文對“構造輔助圓”在初中數學解題中的靈活運用進行討論與分析,旨在為廣大學者提供幫助及建議.
1輔助圓在求線段長度的幾何問題中的應用
根據圓的定義可以看出,平面內所有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組成的圖形為圓.在幾何問題解題中,如果部分點到點的距離始終相等,那么這些點必然在以該定點為圓心、定長為半徑的圓上.通過構造輔助圓的方式解題,有助于提高學生解題效率[1].
例1在四邊形DCBA中,AB//CD, AB=
,求 BD 的長度.
解析以 D,C,B,A 四點構建輔助圓,已知
(構造的輔助圓上另一點取為點 E),EB 為直徑, ∠EDB=90° ,在RtΔEDB 中根據勾股定理得出

圓的內接四邊形對角互補,外角等于內對角,若問題中出現四邊形的對角互補或有外角等于內對角的條件時,可構造輔助圓來求解線段長度.通過構造輔助圓,將看似復雜的幾何問題轉化為與圓相關的問題,利用圓的性質和定理,可以巧妙地求出線段的長度.對此,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具體問題的條件和特征,靈活選擇合適的方法構造輔助圓,以此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2輔助圓在求度數的幾何問題中的應用
在求度數的幾何問題中,構造輔助圓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圓的性質(如圓周角性質、圓心角性質、圓內接四邊形的性質等)將角度的求解轉化為與圓相關的計算.
例2在四邊形ABCD中,已知 AD // BC AB=AC=AD=2.5,CD=3 ,求 BD 的長.
解析 (1)構造輔助圓.以點 A 為圓心, AB 為半徑作圓(記為 ?A? .由于 AB=AC=AD=2.5 ,因此點 c 和點 D 均在 ?A 上.
(2)利用平行線性質.延長 DA 交 ?A 于點 E 因 AD / BC ,根據平行線間線段比例性質,可推得BE=CD=3
(3)應用圓的性質.連接 BD ,由于 DE 為 ?A 的直徑( E 在 ?A 上,且 A 為圓心),故 ∠DBE= 90° 在 RtΔBDE 中: BE=3 (已知), DE=AD+AE =2.5+2.5=5(AE 為 ?A 半徑,故 AE=AB= 2.5).最后應用勾股定理求得 BD 的長為4.
本題通過構造以 A 為圓心的輔助圓,將分散的邊長條件 (AB=AC=AD )整合為圓上的點,進而利用“直徑所對的圓周角為直角”的性質,將幾何問題轉化為直角三角形中的邊長計算,體現了輔助圓在簡化問題中的關鍵作用.
3輔助圓在求圖形面積問題中的應用
圖形面積求解作為初中數學中常見例題,傳統解題主要采用數形結合及整體思想,因初中生思維能力有限,解題中數形結合及整體思想運用效率不佳.為提高學生解題效率及幫助學生求解圖形面積問題,可通過構造輔助圓的方式抓住問題核心,以此提高學生解題效率.
例3如圖 1,ΔABC 為等邊三角形, AH⊥ BC于點 H,CF⊥AB 于點 F ,點 D 在 AH 的延長線上,連接 CD ,以 CD 為邊作等邊 ΔCDE ,連接 AE 交CF 于點 G .已知
·AC=4 ,求 ΔACD 的面積.

解析由已知條件得 CH=2,AC=4 以點 c 為圓心,以 CD 為半徑作輔助圓,可輔助判斷 AH 和CH的關系.
在 RtΔAHC 中,
,在 RtΔCDH 中,
,則
綜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圖形面積解題中構造圓輔助,可將所求圖形的面積巧妙地轉化為圓的面積一部分,通過與其他圖形組合得出圖形面積,以此提高學生解題效率[2].
4輔助圓在求線段比或面積比問題中的應用
線段比、面積比作為初中數學解題中的難點,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經常因問題復雜、晦澀難懂而遇到困難.為提高學生解題效率,教師可在求線段比或面積比問題中應用輔助圓,利用圓中眾多的定理來建立線段之間的比例關系,通過比例關系推導,繼而求出線段比或由線段比推導出面積比[3].
例4在 RtΔABC 中, .AC=BC?∠ACB= 90°,P 是 CB 延長線上的一點, BP:BC=k ,已知0?k?1 ,過點 P 作 AP 的垂線,并過點 B 作AB的垂線,兩垂線相交于點 Q,AP=PQ ,然后連接 AQ .求 ΔABC 與 ΔAPQ 的面積比.
解析要根據題目的已知條件,選擇合適的點為圓心作輔助圓,再對問題進行逐步的求解,得出ΔABC 與 ΔAPQ 的面積比.
基于此,應用輔助圓求解幾何問題,可以提高解題的效率.通過輔助圓的應用,有助于加強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培養其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的習慣,
5 結語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初中數學幾何類試題涉及圓、三角形及直線相關的問題,在解題過程中,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空間想象能力及邏輯推理能力,以此才能提高自身解題效率.誠然,初中階段學生思維發散能力較差,在解題中極易因內容抽象遇到瓶頸.為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發散及提高學生解題能力,本文分析了“構造輔助圓”在初中數學解題中的運用,即利用圓的相關性質將試題中的已知條件與求解目標進行有效聯系,使較為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化,讓學生能夠更加快速準確進行相關問題的求解.因此可以看出,通過掌握“構造輔助圓”的應用方法學生能夠更加靈活地求解幾何問題,全面提升創新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吳世琴.“構造輔助圓”在初中數學解題中的靈活運用[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5(1):68-69.
[2]魏彥姝.“構造輔助圓”在初中數學解題中的靈活運用[J]數理天地(初中版),2024(24):43-44.
[3]應文慧.“構造輔助圓”在初中數學解題中的應用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4(26):16-18.
[4]陳霞.“構造輔助圓”在初中數學解題中的靈活運用[J]數理天地(初中版), 2024(7):34-35
[5]王雪.“構造輔助圓”在初中數學解題中的靈活運用[J].中學數學,2023(18):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