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圓有關的壓軸題,由于其難度較高,學生往往找不到切入口.而將題中隱性條件顯現出來,作出一個輔助圓,利用圓的有關知識求解,有利于化難為易,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1定點定長
概念反映了事物的本質特征,圓是到一定點的距離為定長的點的集合,因此,當題中出現到一定點距離相等的一組線段時,就有隱形圓存在,此時,構造以這個點為圓心的圓,能實現問題的突破[1].
例1如圖1所示,在四邊形ABCD中, AB=AC=AD=2 BC=1,AB//CD ,求BD的長.
分析:因為 AB=AC=AD= 2,所以 B,C,D 三個點到同一個點 A 的距離相等.根據圓的定義,這三個點一定在以 A 為圓心, AB 為半徑的同一個圓上.如圖2所示,以 A 為圓心, AB 長為半徑作圓,則點 D,C 在圓 A 上.如何利用題中的一組平行線呢?延長 BA 交 ?A 于點 F ,連接 DF .根據平行線所夾的弧相等,得 ,所以 DF=CB=1. 延長 BA 交 ?A 于點 F 有兩個好處,一是得到了一組平行弦,二是獲得了一條直徑.根據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得 ∠FDB=90° ,這樣就把所求線段置于一個直角三角形中.在 RtΔBDF 中, BF=4,FD=1 ,由勾股定理可得
點評:常規解法中,需要利用等積法、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勾股定理,運算步驟比較多,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計算能力.而利用圓的定義,作出輔助圓,結合圓的性質,口算即可算出結果,有利于增強學生對圓的概念的理解,培養學生的簡約意識.
2定邊定角
如果一個三角形的某個角固定,這個角所對的邊也固定,那么這個角的頂點一定在以定邊為弦,以這個角為圓周角的弧上運動.根據“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可得相等的圓周角所對的弧也相等,此時構造輔助圓,可以利用圓的相關性質解決問題,問題將化難為易,事半功倍.
例2如圖3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拋物線y=ax2-3ax-4a 經過點 c ,點 c 的坐標為(0,2),A,B 是拋物線與 x 軸的兩交點, D 是拋物線的頂點.
(1)求 Ψa 的值及 A,B 兩點的坐標;
(2)連接 BC,AC ,沿直線 BC 將 ΔABC 翻折, A′ 為點 A 的對稱點,你能求得點 A′ 的坐標嗎?
(3)已知 P 是拋物線對稱軸上任一點,且 ∠BPC= ∠BAC ,你能求出點 P 的坐標嗎?
分析: (過程略.)
(2)A′(1,4). (過程略.)
(3)因為 A,B,C 三點的坐標固定,所以 ∠BAC 與 BC 邊長都是固定的.因為 ∠BPC=∠BAC ,所以∠BPC 的大小也是定值,因此符合題意的點 P 一定在以 BC 為弦, ∠BPC 為圓周角的弧上運動.那么,這條弧所在的圓如何確定呢?
其一,這個圓是 ΔABC 的外接圓,由第(2)小題知 ∠ACB= 90° ,所以AB是這個圓的直徑.如圖4所示,圓 M 是以 AB 為直徑的圓,其與直線 DM (即拋物線的對稱軸)交于點 P .根據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得到 ∠CPB= ∠CAB 易得 ,所以點 P 的坐標為
其二,在同圓或等圓中,根據同弦所對的圓周角相等可得,以BC 為對稱軸作圓 M 的軸對稱圖形圓 M′ ,當點 P 在圓 M′ 上且在直線 BC 上方運動時, ∠CPB= ∠CAB .如圖5所示,仿照第(2)小題的情況,沿直線 BC 將 ΔABC 翻折, A′ 是點 A 的對稱點,此時以 A′B 為直徑作圓M′ ,拋物線的對稱軸與圓 M 交于點 P′ .由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及翻折的性質,得 ∠CP′B=∠CA′B= ∠CAB .作 A′H⊥x 軸于點 H ,作 M′E⊥A′H 于點E ,與對稱軸交于點 F ,根據三角形中位線定理,可得 ,所以
,于是可得M′F 的長為
在直角三角形 M′P′F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于是可得P′M 的長為
.由此可得點 P 的坐標為
綜上,點 P 的坐標為
點評:此題在求第一個點 P 的坐標時,利用作出的輔助圓,通過觀察, ? 算就可以求得.第二個符合題意的點 P 容易被忽略,需要注意的是,以 BC 為弦向上、向下都可以構造圓,都會出現與已知角相等的圓周角.因此,利用輔助圓解題避免了漏解的現象,實現了化難為易的目的.
3瓜豆原理
瓜豆原理是指主從聯動,即在圖形中有一個定點和兩個動點,其中一個主動點一個從動點,無論三個點在不在同一直線上,如果主動點在線段或圓上運動,那么從動點也在線段或圓上運動.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2].如圖6所示.
例3如圖7所示,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 ∠ACB 為直角,兩直角邊 AC=8,BC=6 ,以點 A 為圓心,4為半徑作圓 A,D 是圓上任一點,連接 BD ,取線段 BD 的中點 M ,求線段CM 長度的最值.
分析:因為ABC是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分別是8和6,根據勾股定理,可得斜邊為10,即 AB=10 本題中的定點是 B ,主動點是 D ,從動點是 M ,當點 D 在圓上運動時,點 M 也一定在一個圓上運動,那么點M 所在圓的圓心在哪里,半徑是多少?此時要從圖形變換的角度看點 D 與點 M 的關系,即點 M 相當于將點 D 以點 B 為位似中心,縮小一半得到的.所以將點D 的運動路徑,即圓 A 以點 B 為位似中心,縮小一半即得點 M 的運動路徑,如圖8所示.將圓 ∴A 以點 B 為位似中心,縮小一半,即點 AB 的中點 N ,就是要找的圓心,將圓 A 的半徑4縮小一半即為2,就是要找的圓的半徑.顯然, CM 的最大值就是 CM1=5+2=7 ,CM 的最小值就是 CM2=5-2=3
點評:如何由題中已有的瓜得到另一個瓜呢?本題采用了位似變換.因為定點、主動點、從動點在同一直線上,所以采用位似變換即可.當定點、主動點、從動點不在同一直線上時,要先旋轉再位似變換.而其中關鍵是尋找旋轉中心、位似中心,在確定另一個圓時,要確定好圓心與半徑.
隱形圓就是一雙隱形的翅膀,利用定點定長、定邊定角、瓜豆原理,讓學生展翅翱翔,在聯想與想象中,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擁有面對困難的堅定信念.用這樣的方法去解決數學問題,難道不是一種美的享受嗎?
參考文獻:
[1]龔平.巧用“瓜豆原理”探究軌跡問題[J].初中生學習指導,2025(12):20-23.
[2]劉昌典.借助數學實驗實施解題教學—以“定點定長探路徑”為例[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20(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