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堅持運動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質量。八段錦是我國的傳統養生功法,運動強度不大、動作風險較低,而且易于長期堅持,很適合冠心病患者練習。
常練八段錦能穩定病情
中醫學認為,冠心病屬于“心痛”“胸痹”范疇,治療該病應以理氣通陽、活血化瘀為主。練習八段錦可行氣活血、疏通經絡,同時還能使人心境平和,有助于穩定冠心病患者的病情。
1.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臟功能
練習八段錦需調動全身各個部位參與,而且要配合調節呼吸節奏。適當練習八段錦有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環,增強心肌收縮力,提高心臟泵血能力。
2.刺激穴位,疏通經絡
八段錦的動作可以刺激頸后肩井穴、后背膏肓穴、手陽明大腸經、足太陽膀胱經等經絡穴位,并充分抻拉前后任督兩脈,有助于促進全身氣血運行、疏通經絡、強心止痛,緩解冠心病患者的胸悶、氣短、心慌等不適癥狀。
3.調節心情,緩解壓力
情緒波動過大或長期處于緊張、抑郁等不良情緒狀態,不利于穩定冠心病病情。八段錦的動作節奏舒緩,追求形、氣、神的和諧統一。患者在練習過程中可逐漸平復心情,緩解緊張、焦慮情緒,促進身心健康。
八段錦動作詳解
第一式:雙手托天理三焦
練習者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目平視前方,雙手在腹部前方十指交叉,掌心向上,吸氣時雙手慢慢上舉,直至舉過頭頂上方。呼氣時雙手分開,掌心朝下,雙手自身體兩側緩緩回落至腹部前方。如此反復練習6次。該動作能夠疏通三焦氣機,暢通任、督二脈,調和臟腑功能。
第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雕
練習者兩腳分開略寬于肩,雙腿屈膝下蹲呈馬步姿勢。右手五指微曲呈虎爪狀,左手大拇指與其他四指分開,呈“八”字。頭部轉向右側,右臂向右側伸直,左臂往回拉,模擬拉弓射箭的動作,然后換反方向進行練習。左右兩側各練習3次。該動作有助于舒展胸廓,增加心肺氧氣供應,緩解胸悶癥狀。
第三式:調理脾胃需單舉
練習者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左手緩緩自胸前向上高舉,掌心朝上,指尖朝向頭部一側。同時,右手掌心朝下、指尖朝外,手掌向下壓。左右手交替練習,如此反復練習3次。該動作通過雙臂上下牽拉,可調節脾胃功能,改善血脂代謝。
第四式:五勞七傷往后瞧
練習者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目平視前方,兩臂微曲,兩手置于身體兩側。雙臂緩緩外展約45度,五指分開,頭部緩緩向左后方轉動,直至極限,雙眼看向左后方并停留2~3秒,然后頭部轉正,兩手緩慢恢復原位。全身放松后進行反方向練習。一左一右為1次,練習3次。該動作能夠舒緩頸部肌肉,刺激任脈循行線上的膻中穴,起到調節神經功能、活血通絡、寬心順氣等作用,可改善胸悶、心悸、心煩等不適癥狀。
第五式:搖頭擺尾祛心火
練習者先并步站立(雙腳并攏),雙臂自然垂在身體兩側,然后左腳向外邁一大步,屈膝下蹲呈馬步姿勢。雙手扶于左膝關節上方,身體重心先向左傾斜,再向右傾斜。上半身隨著身體重心的變化,先向左前方俯身,再緩慢轉向右前方俯身。如此反復做3次。該動作可刺激督脈和膀胱經,促進心腎相交,調節體內陰陽平衡,緩解心火過旺導致的心悸、失眠等問題。
第六式:兩手攀足固腎腰
練習者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身體前方舉起,舉過頭頂,然后屈肘,掌心向下,雙手平舉于胸前。雙手分開,掌心分別緊貼在后背的左右兩側,身體前傾,緩緩彎腰,兩掌順勢自后背、臀部、大腿一直摩挲至腳后跟,最后身體站直,雙手上舉。如此反復練習6次。該動作可以刺激心經,緩解胸悶、胸痛、手臂痹痛等癥狀。同時,這一動作還可放松腰背部肌肉,緩解腰部疼痛。
第七式:攢拳怒目增氣力
練習者兩腳分開略比肩寬,然后下蹲呈馬步姿勢,雙手握拳,置于兩側腰間,掌心朝上,雙目平視前方。將左拳緩緩向前伸出,同時雙眼注視左拳,然后左手張開,左手掌以手腕為軸心逆時針旋轉一周,再握拳收回腰側。左右兩手各練習3次。該動作可刺激肝膽經,增強肝膽功能,調節情緒?。
第八式:背后七顛百病消
練習者并步站立,雙臂自然下垂,雙目直視前方。緩緩抬起兩腳的腳后跟,保持1~2秒后下落。一起一落為1次,如此反復練習7次。該動作可刺激督脈,暢通全身經絡氣血。通過震動足跟,還能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同時有助于提高人的平衡能力。
練習注意事項
1.經專業運動風險評估后方可開展
所有冠心病患者在開展運動前,都必須進行專業的運動風險評估。由醫師根據患者的病情、心肺功能、用藥方案等因素,確定能否開展八段錦運動,確定合適的運動量與運動強度。
2.循序漸進
患者練習時應循序漸進,初學者可每日練習10~15分鐘,每組動作練習1~2遍,每遍間隔約2分鐘。待運動能力有所提高、動作熟練后,可將訓練時間逐步延長至30分鐘,每周練習不少于5 次。
如果時間或身體情況不允許,可以將整套功法拆開,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幾個動作來練習。練習時,動作力求輕松自如,不僵不硬,虛實變化及姿勢轉換銜接要自然流暢,有一定的韻律美感。建議選擇安靜、通風良好的場地,避免空腹或飽餐后練習。
3.主動調整呼吸節奏
初學者練習時自然呼吸即可。等到動作熟練后,可結合動作調整呼吸節奏,做到起吸落呼(肢體向上抬起時吸氣,肢體下落時呼氣)、開吸合呼(肢體展開時吸氣,肢體向中心聚攏時呼氣)、蓄吸發呼(勁力回收時吸氣,勁力向外釋放時呼氣),達到呼吸與動作配合自如。建議使用腹式呼吸方法。
由于不同人的肺活量、呼吸頻率存在差異,練習時的動作幅度也有大小、長短之別,所以練習者的呼吸節奏應靈活,不要生搬硬套。氣息不暢時,應隨時進行調節。若運動過程中出現心慌、氣短等情況,須及時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