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市場經濟不斷進步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為保證企業內部資源高效整合,提升企業競爭優勢,企業必須要充分發揮出并購重組優勢,推動企業結構優化升級,借助稅收籌劃手段將稅負控制在最小范圍內,進一步控制企業生產經營需要的成本投入。同時,企業開展稅收籌劃還要從整體發展角度出發制定稅收籌劃方案,將獲取穩定經濟效益作為核心目標,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對此本文將分析基于并購重組開展稅收籌劃的重要意義和基本原則,進而提出并購重組下的常見稅收籌劃模式和有效策略。
關鍵詞:并購重組;稅收籌劃;競爭優勢;稅收負擔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18.028
企業開展并購重組是整合社會資源與推動自身穩定發展的重要途徑。在此期間,并購成本是決定并購成敗的重要條件,稅收則是并購成本中的重點內容。因此,開展高效合理的稅收籌劃可以幫助企業降低稅務負擔。近些年國家也在企業并購政策方面給予了足夠支持,企業并購行為也逐漸增加,需要企業深入探索并購重組中的稅收籌劃路徑,對影響稅收的各項因素展開系統分析,確保企業能將并購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圍內,幫助企業獲取更加理想的經濟效益。
1 企業并購重組稅收籌劃相關概述
企業并購重組就是在開展經營活動基礎上針對非經營活動開展的一項交易,主要內容包括股權收購、債務整合與分立合并等。通過對企業內部組織與經濟結構進行合理調整,能為企業爭取更多競爭優勢,在優化結構和資源整合方面發揮著重要價值。而稅收籌劃則是納稅主體或相關機構,在深入分析企業發展現狀之后,在參考相關納稅法規基礎上制定的稅務方案。開展稅收籌劃可以有效緩解稅收負擔,確保企業能在嚴格把控成本投入的前提下獲取豐厚經濟利潤,整個過程具有以下特點:一是稅收籌劃合法性,各環節都會嚴格按照相關法律規定開展。二是稅收籌劃總體性。企業開展的稅收籌劃需要從整體角度出發,綜合考慮企業在經營發展期間的其他費用支出。比如并購企業可以采取貸款方式完成資金籌備,雖然可以對所得稅稅額進行有效控制,但需要承擔一定的利息負擔,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因此,企業開展稅收籌劃要從全局發展角度出發,在深入分析各類費用和稅額之后制定合理的稅收籌劃方案。三是稅收籌劃長期性。通常情況下,實際納稅期限遞延并不會減少應繳稅額,只是延長了繳納時間。但貨幣本身就具有時間價值,通過在時間條件上進行延遲,可以有效節省企業成本資金,進而為企業創造良好效益。從目標層面來看,企業從整體角度出發開展并購重組就是在提升自身競爭實力,獲取更加理想的經濟效益。并且節省稅收成本也是企業開展并購重組的重要原因。所以在企業并購整合期間,不能單方面考慮稅收成本,還要重視其他方面的因素。而開展稅收籌劃就是提前籌劃控制并重組企業內部的稅收成本,進而規避企業在并購重組期間面臨的風險問題,確保企業稅后經濟利潤得到顯著提升。另外,企業圍繞經濟利益目標展開經營一般都是為了提升自身經濟利益。但傳統的稅收成本控制并不能完全保證整體利益提升,有時還會呈現出相反效果,絕大部分情況都是在短期之內增加了企業效益,對企業長遠發展不利。而開展稅收籌劃不是針對最重要目標,而是以企業并購重組整體目標為核心,稅收籌劃目標始終為企業整體目標提供服務。
2 基于并購重組的企業稅收籌劃重要意義
2.1 有利于提升企業競爭優勢
在法律規定范圍內開展的稅收籌劃可以幫助企業有效控制稅務成本與財務壓力,使企業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占據穩定優勢。同時,稅收籌劃也是企業開展理財活動的重點內容,主要是以資金活動為基礎開展的。在企業各項決策正式制定之前,精細化稅收籌劃可以對企業經營行為進行嚴格規范,企業在正確決策支持下也會呈現出良性經營狀態。但稅收籌劃本身就具有系統性和復雜性,企業要想在稅收籌劃基礎上減輕稅負,必須要強化自身財務核算與財務管理,確保企業經營管理模式能更加規范。尤其是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經濟環境下,只有深入了解市場發展規律并發揮稅收籌劃優勢,才能在新時期市場競爭環境下獲取穩定經濟利潤。
2.2 有利于提升企業納稅意識
鼓勵企業在并購重組期間積極開展稅收籌劃,可以使企業納稅遵從度明顯提升。開展稅收籌劃的基本條件就是保證稅收合規性[1]。同時,開展高質量稅收籌劃可以使企業在獲取合法經營利潤的同時履行納稅義務,使企業內部納稅人員具備良好的法律意識。此外,稅收籌劃與納稅意識提升之間存在同步關聯,積極開展稅收籌劃也是企業開展普法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2.3 有利于發揮經濟杠桿作用
企業納稅方對國家政策的良好回應可以充分發揮出相關政策的規范作用,進而滿足宏觀經濟調控需求。所以企業在并購重組稅收籌劃過程中必須要多方面了解稅收法律規定,精準了解稅收政策提出的各項需求。納稅主體在稅收籌劃方案選擇時也要參考節稅要求,促使社會經濟能從客觀層面得到提升。此外,基于合法要求下的并購重組稅收籌劃,便于對企業整體發展布局進行優化調整,促使企業能長久健康發展。
3 企業并購重組稅收籌劃相關理論
3.1 協同效應
應用于企業經營管理期間的協同效應理論主要表現在財務和經營兩方面。經營方面的協同效應指的是在協同之后完成實現資源互補,在現有經濟規模基礎上提升經營效率。而財務協同效應則是在協同后為企業創造更加理想的經濟利益。從企業并購重組層面來看,稅收協同效應主要是由稅收擋板和稅盾效應兩部分內容組成。如果企業在資產評估方面出現公允價值超出賬面價值的情況,那么在并購過程中就要選擇應稅合并模式,確保后期折舊額能得到顯著提升,將納稅所得額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3.2 有效稅收籌劃
科學合理的稅收籌劃理論能探索企業降低稅負的有效路徑,還能將效益最大化作為稅收籌劃基本方向,具體內容包括非稅成本與隱性稅收。其中,非稅成本主要是企業企業在稅收籌劃方案具體實施期間所產生的成本支出,引發非稅成本支出的原因體現在多方面,其中信息不對稱問題表現得較為明顯。并且,企業在并購重組期間的稅收籌劃在稅收和非稅成本之間存在緊密關聯,企業在降低稅負壓力的前提下也會導致非稅成本明顯提高,這就需要企業必須做出合理選擇。而隱性稅收則是在稅收規定之內開展的不容易被直接察覺的稅收行為,通常來自于市場環境,出現隱性稅收的主要原因就是供需之間存在不均衡關系,導致優惠資產價格明顯提升,投資回報率低于普通回報率[2]。
4 企業并購重組稅收籌劃的基本原則
4.1 合法性原則
企業開展稅收籌劃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要在法律規定范圍內進行,嚴格在規定制度范圍內落實稅收籌劃要求,確保企業能獲取理想穩定的經濟效益,將并購重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對此,企業應深度了解與并購重組稅收籌劃相關的法律規定,在滿足合規開展要求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稅收籌劃方案,確保并購重組要求得到貫徹落實。
4.2 預見性原則
企業在稅收籌劃開展期間應將注意力集中在可預見性活動開展中,在并購重組之前就提前分析稅收籌劃路徑。同時,企業并購重組過程中的相關業務較為復雜,需要企業提前了解與納稅相關的各類情況,便于對整個稅收并購重組過程進行管控。由此可見,要想保證稅收籌劃獲取理想經濟效益,企業應提前將并購重組活動落實到位,確保稅收籌劃可以按照提前預定方向進行。
4.3 成本效益原則
企業在并購重組過程中開展的稅收籌劃并不是為了單純獲取經濟利潤,在稅收籌劃過程中會出現很多額外成本。因此,企業應綜合考慮稅收成本和增量成本,隨后要根據成本效益基本原則判斷活動在經濟層面的執行效果,以此為基礎制訂合理計劃方案。
5 企業并購重組下的稅收籌劃模式分析
5.1基于現金并購支付的稅收籌劃
基于現金支付開展的并購方式能有效提升并購效率,具有簡單化和高效化特點。借助此方法開展稅收籌劃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一是在現金并購方式可以通過分期付款開展,既要為資金運轉提供良好運作空間,也要將并購企業稅收壓力控制在合理范圍內[3]。并購雙方如果都能合理運用此形式,那么企業稅收就會明顯減少,獲取了理想經濟利潤。二是在完成并購之后,企業通過評估資產結構可以發現資產價值有所提升,折舊信貸量變得越來越多,能將后續一段時期的經營稅前利潤有效扣除,減少了企業經營成本投入。除了上述兩方面工作之外,基于現金并購下的稅收籌劃主要是以增值稅為重點關注對象,在資產轉讓合并之后,雖然在表面上看似是提升了并購成本,但實際上是降低了并購重組稅收壓力,在推動企業穩定發展和經濟效益提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5.2 基于股權并購支付的稅收籌劃
企業開展股權并購支付模式通常都是圍繞資本市場環境開展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根據預期要求完成并購之后,內部資產會成為企業股份,企業會取代部分對應資產。同時,合并后的企業會根據股份要素實現并購目標。二是并購企業股權交換會針對合并企業股東股份占比實現并購目標。整個過程不需要企業支付過多資金,所以并不會在短期之內出現額外風險。但會導致相關控制權被稀釋。所以,企業可以在了解股權并購支付計稅基礎的前提下,免繳相關所得稅。
5.3 基于債券發行并購的稅收籌劃
在企業并購重組過程中,并購債券能發揮出一定的節稅優勢。為避免企業在并購之后失去對應的控制權,通常都會采取債券形式向目標企業發起并購。經過合并之后的企業會獲得延遲支付現金的權利,而且在債券發行方面也會表現出靈活性特征,減輕了企業在后續一段時期內的發展壓力,能從根本上提升企業運營能力[4]。這也說明并購企業可以降低現金支付延遲時間的前提下處理資金周轉問題,使企業經營風險可以控制在最小范圍內,此方法生成的債券利息也可以從稅前財務費用中篩選去除,確保企業經濟利潤能顯著提升。
6 企業并購重組中的稅收籌劃有效策略
6.1 全面發揮稅收籌劃指導價值
企業開展并購重組能滿足新時期經濟環境發展需求,企業在市場環境內的綜合競爭實力也會得到全面提升,實現可持續長遠發展目標。而稅收籌劃是順利開展并購重組的重要條件,只有將稅收籌劃工作落實到位,才能提升并購重組成功率,進而發現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核心目標。此外,選擇正確的稅收籌劃目標可以強化企業并購重組整體效果。所以,企業應針對自身發展類型進行分析,確保在并購重組實施之后能對流轉稅進行有效管控。在并購重組結束后,被并購企業營業稅會轉變為內部稅務,省略了對外繳納環節,能幫助企業減免稅務目標。除此之外,在稅收籌劃目標選取過程中還要多利用優惠政策,真正滿足稅收減免要求。從目前發展形勢來看,絕大多數企業都開始享受優惠政策帶來的便利,經濟效益也得到明顯提升。
6.2 與稅務機關深入交流
企業開展并購重組中的稅收籌劃,必須要在稅務法律規定范圍內開展各項工作,嚴禁出現違規行為,避免對企業經濟效益和自身聲譽形象造成影響。對此,企業應深入了解稅收政策規定和自身發展現狀,精準判斷政策變動趨勢,進而將成本支出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幫助企業獲取更加理想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在時代進步發展環境下,政府部門針對各類產業也加大了扶持力度,這些支持既體現在資金和資源方面,也針對稅收政策提出了相關優惠建議,其主要目的就是降低企業納稅負擔。此外,企業應與稅務機關部門進行深入交流,掌握新時期政策消息并根據稅務機關提出的建議調整稅務風險評估流程,結合企業并購重組真實情況開展稅收籌劃,爭取在稅務機關的支持幫助下杜絕操作不規范行為[5]。
6.3 選擇合適的并購出資方式
企業常見的并購出資方式主要包括現金購入、股票置換及混合支付。其中,現金購入并購主要涵蓋著股票和資產兩項內容。企業利用現金購入股票主要是在出售基礎上獲取經濟利潤,從而上繳相對應的所得稅,使目標企業所得稅可以穩定提升,第一時間上繳所得稅并提升企業稅負。而現金購入資產模式可以使企業在享受原本目標的折舊,從而有效減少稅收款項[6]。也就是說,企業選擇現金購入的并購模式能提升稅收籌劃的成功幾率。股票置換形式主要是利用股票形式完成目標企業并購任務,以此來順利實現預期制定的稅收籌劃目標。從目標企業角度來看,在股票交換基礎上獲取的資本并不需要上繳所得稅,股票在出售之后才開始繳納稅務,通過股票換取方式獲得的目標公司也會成為并購企業子公司,在子公司出現盈利虧損的情況時,母公司就會對此虧損部分進行彌補。除此之外,混合支付并購方式能將稅負降至最小范圍內。也就是說,企業要根據自身發展情況選擇具體并購方法。
7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企業并購重組下的合理稅收籌劃,可以將企業稅務負擔降至最低并有效管控并購成本。但部分企業并沒有認識到稅收籌劃重要性,只是通過制定經營決策來減少采購成本。然而,稅收籌劃是企業高質量經營發展的必要條件,良好的稅收籌劃可以為企業創造長久穩定的經濟利潤。所以,企業應從思想層面提升重視力度,確保與企業并購重組相關的工作都能貫徹落實到位。
參考文獻
[1]李戰勝.企業并購重組中的稅收籌劃策略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22(21):65-67.
[2]楊方方.企業并購重組中的稅收籌劃研究[J].鄉鎮企業導報,2023(11):108-110.
[3]徐雯雯.基于企業并購重組中的稅收籌劃對策研究[J].中國經貿,2022(24):10-12.
[4]劉飛.新時期企業并購重組的涉稅問題及其籌劃策略研究[J].品牌研究,2023(08):157-160.
[5]吳曙艷.企業并購重組稅務籌劃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3(09):164-166.
[6]胡艷華.企業并購重組納稅籌劃的風險與防范對策[J].中國農業會計,2023(10):92-94.
作者簡介:蘇雙雙(1986-),女,漢族,山東青島人,本科,中級會計師、中級審計師,研究方向:內控管理、投融資管理、并購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