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格式:,.潮玩與非遺互動下的灘頭年畫文創設計探究[J」.藝術科技,2025,38(8):46-48.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9436(2025)08-0046-03
0引言
非遺文化的持續保護和傳承研發是當前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與此同時,潮玩作為一種新興的時尚文化現象,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內涵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群,成為文化創意產業領域的重要分支。本文旨在深入挖掘提煉灘頭年畫的藝術特征和文化內涵,通過設計實踐探索灘頭年畫元素融入當代潮玩設計的可取方法路徑。
1.1灘頭年畫的藝術特征
大眾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的雙重需求,是民間美術發展的源動力。灘頭年畫作為民間民俗審美性產物,受到了地域文化傳統、民間文化觀念、當地民風民俗的多重影響。灘頭年畫主要以門神神像、寓意吉祥、戲文故事類等為創作載體,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造型、色彩和畫面構成上。
1灘頭年畫藝術特征及傳承現態
灘頭木版年畫作為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畫,從明末清初到民國初期逐步形成了鮮明獨特的藝術面貌。同時受湘楚文化和梅山文化的影響,加上獨特的傳統工序和純正的鄉土原料,其造型和色彩表現自成體系,年畫作品極具裝飾性與視覺張力。隨著現代化文明進程的加快,需要重新審視灘頭年畫的市場前景并尋求新的發展賽道。
湖南獨特的地理環境賦予了灘頭年畫鮮明的人物個性,注重表現人物的神態和表情,對人體結構、塊面方式、衣物配飾等進行弱化,以色塊風格為主,不拘泥于細節的刻畫,造型古拙、夸張而飽滿,洋溢出渾厚、遒勁、拙樸的情趣和超乎自然的美學意境。受巫雉文化色彩觀和楚人“尚紅”觀念影響,灘頭年畫用色講究“艷而不俗,厚而不浮”,呈現艷麗、潤澤、奔放的色彩特性;如大塊面積的橘紅、淡黃與群青、翠綠等色彩搭配,既斑斕奪目又增強了畫面的靈動性,具有天趣稚拙之美。民俗年畫的構圖常采用穩定和諧的形式,強調對稱與均衡,具有豐滿、統一、和諧的視覺美感,畫面構成飽滿,主體人物突出。灘頭年畫的工藝特色體現在其獨特的制作流程和材料使用上,其制作過程包括造紙、刻版、印刷、手繪等二十多道工序。刻版技藝最關鍵,要求線條流暢挺拔,刀工運用嫻熟。顏料為天然手作,色彩明艷純度高。印刷時采用套色彩印,一般分為線版與色版,一套版子可多達十幾塊[],層層套印完成,后續再進行修描填染,以保證年畫的整體效果。
1.2灘頭年畫的傳承現狀
傳統春節是灘頭年畫得以傳承和發展的文化土壤。隨著傳統節日氛圍的日漸淡薄,年畫與春節之間的關聯度也隨之松動。隨著文創產業的發展及地方政府觀念的改變,年畫的傳承與發展將迎來新的機遇。
湖南省邵陽隆回縣的灘頭木版年畫起始于明清時期,相傳當時寶慶府的雕版印刷十分興旺,一些印刷技工將外地年畫的稿本和刻版套印技術帶到了灘頭鎮,灘頭木版年畫應運而生。年畫新穎獨特的人物故事、生動艷麗的造型色調使其在清末至民國初發展到鼎盛期,當時年畫作坊達一百多家,產品遠銷各省及海外。20世紀90年代,地方政府開始重視對灘頭年畫的搶救保護和整理研究,可惜不少技藝因沒及時傳承已失傳。在2025年對灘頭年畫的實地考察中,了解到以鐘建桐、尹冬香等為代表的傳承群體,在堅守傳統木版套印技法的同時進行題材與形式的革新。在文創品開發方面,雖然突破了傳統紙質載體,衍生出了文具、絲巾、陶瓷等系列文創,但設計思路停留在文化符號淺表化局限里,未能真正深度激活其藝術魅力??紤]到Z世代年輕群體消費需求,將灘頭年畫與潮玩藝術進行融合,可以有效實現年畫破圈傳播。
及文化特有的連續性,可為其提供設計參考和借鑒。通過潮玩的設計語言,非遺可突破傳統形式限制,以多元的表現形式展現其文化內涵,在追求視覺美感的同時傳遞文化意蘊。在推動非遺文化傳承與創新中,潮玩產品能夠創造出新的文化消費場景,促進文化認同,強化文化自信。
2.2提升文創品競爭力
在當前IP經濟驅動、社交媒體助推的發展模式下,潮玩經濟呈爆發式增長。通過打造差異化、個性化、情感化產品,凸顯文化獨特屬性,非遺元素的融入為潮玩產品提供了文化附加值。例如,泡泡瑪特近年來將旗下IP與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相融合,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其產品《哪吒之魔童鬧?!诽焐b絆系列一經發售便引起粉絲追捧。在當前競爭激烈的潮玩市場中,文化IP預示著潮玩產品的商業價值及文創競爭力。非遺與潮玩的結合不僅提升產品的文化內涵,也滿足了消費者對高品質、高附加值文化產品的訴求。
2.3促進地域非遺新發展
非遺與潮玩的碰撞有助于將地域性非遺文化轉化為具有市場價值的文化IP,形成獨特的民俗文化特色產品,推動其產業化發展。例如,楊柳青年畫娃娃擺件《蓮年有魚》,設計形象生動可愛且吉祥喜慶,獲得消費者青睞,推動地域非遺“走出去”。非遺潮玩產品作為地域文化的承載體,能吸引游客前往非遺源地體驗文化魅力,從而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增強當地居民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非遺與潮玩文化互動,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注人了新活力,也為文化產品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地域文化發展提供了新動能[3]。這種跨界融合既是傳統文化現代化轉型的有益嘗試,也是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
2非遺與潮玩文創互動新價值
潮玩普遍被認為是一種融人當代藝術、潮流設計、繪畫雕塑等多維元素的潮流玩具。20世紀末由香港設計師MichaelLau開創,獨特的藝術表現與視覺審美吸引了追求個性的小眾消費群體[2],深受年輕人的喜愛與追捧。因此,可以考慮如何將非遺與潮玩設計相結合,碰撞出新的火花,形成具有品牌屬性和文化意蘊的中國潮玩產品。
2.1推動活態傳承創新
潮玩文化以其獨特性、趣味性和互動性深受年輕一代喜愛。將非遺元素融入潮玩設計,能以更貼近年輕人審美和消費習慣的方式傳承傳統文化?;诔蓖娈a品所具備的審美性、收藏性和延展性,非遺文化豐富的題材、多樣的造物形式以
3年畫元素融入潮玩產品設計
潮玩文化已從亞文化圈層躍升為主流消費層,其發展邏輯正從“流量驅動”轉向‘ ?IP+ 技術 + 文化”的深度運營,能打破現有文創產品文化內涵挖掘不足、作品趨同、模式化等問題,通過對傳統元素的整合,融入潮流文化的多元屬性,打造出契合時代需求的文創產品。
在潮玩產品的設計實踐過程中,需深入挖掘民俗特色,通過提取、隱喻、換喻等設計手法傳達年畫文化內涵,通過外觀形態、場景體驗、情感互動等多方面進行創意設計和產品輸出。當前非遺潮玩市場上的產品大多是通過對傳統元素的重新解構,再對其造型進行萌態化處理來提升產品的趣味性[4]。在年畫潮玩設計中,通過對年畫中門神類形象進行抽象化、幾何化重構,從傳統到現代的形態轉化,使整體造型呈現現代萌態感。灘頭年畫的色彩以紅、黃、綠、藍、黑為主,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性,通過對年畫色彩進行系統化分析,在保留其特性時深入剖析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實現傳統色調的現代演繹??蛇x取最具代表性的橘色主色調,搭配丹紅和品綠,通過調整飽和度和明度,保留其奔放、朝氣、艷麗的視覺美感。灘頭年畫中的裝飾元素符號(如云紋、花卉、吉祥文字等)具有濃厚的文化隱喻,在轉化過程中對原有元素符號進行解構和重組再創造,使傳統裝飾符號與現代設計理念巧妙融合[5]
灘頭年畫不僅是一種視覺藝術,而且具有故事性與情景感,承載著豐富的民間敘事和民俗寓意??缮钊肫饰霎敶M者的心理訴求(如平安健康、發財如意、熱鬧喜慶、團圓美好等),結合傳統年畫題材,設計出系列潮玩角色,傳達美好祈愿;亦可結合AR技術,讓用戶通過手機掃描觀看動態年畫故事,增強互動體驗。
4灘頭年畫潮玩文創設計特性
4.1文化屬性
灘頭年畫潮玩產品的設計特色首先體現在其深厚的文化屬性上,既保留了傳統文化的內核,又融入現代潮玩的藝術表達方式。挖掘非遺的符號化表達,提取年畫中的經典符號,將其轉化為潮玩設計的核心視覺元素,不僅能保留年畫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特色,還能使其易于被現代受眾理解與接受。
灘頭年畫體現當地特定民俗傳統和濃厚地域文化色彩以及梅山文化中巫現神祇觀念,是喜慶豐登、免除災禍、驅邪納福、人畜興旺、幸福安康的古老民間習俗表達。題材內容有神像類、吉祥寓意類、民俗故事類,如《秦叔寶尉遲恭》《老鼠娶親》《和氣致祥》《招財進寶》《西湖借傘》等。這些代表性年畫宣揚了傳統的人文價值觀,將這些經典素材融入潮玩設計中,不僅能使產品具有文化獨特性,還能增強受眾對地域文化的親近感。潮玩產品通過場景化設計和系列化開發,以更生動的敘事方式呈現年畫文化內容,設計以年畫故事為主題的盲盒系列,每個角色都承載特定的內涵寓意。用戶通過收集和組合可以重構完整的文化敘事,從而加深對年畫文化的理解。
4.2審美特性
潮流文化席卷而來,非遺文創產品應當更加時尚、有趣、充滿活力,保持與消費者生活與文化藝術的關聯度[6]。
灘頭年畫的美感體現在造型、符號、圖形、色彩多方面,是伴隨著民間信仰、習俗產生的具有一定藝術審美價值的年畫,其在美化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同時,也在參與民間風俗的演進過程。這些象征性符號以深刻的內涵、美好的寓意、視覺的審美為人們所喜愛。在色彩表現方面,灘頭年畫吸收了湘楚文化和巫雉文化的思想精髓,創造性地強化了既有的主體文化視覺語言,又保留了最質樸的民間文化藝術思想。年畫的造型主要是裝飾性和圖案化表達,在畫面中強調裝飾意味,體現豐滿、多樣、和諧的藝術美感。將其審美特征融入潮玩產品設計中,運用現代設計思維構建符合時代審美需求的視覺語言,使產品更具視覺沖擊力和時尚感,滿足當代消費者的玩樂審美需求,讓灘頭年畫在新的時代土壤中傳承和生長。
4.3互動體驗性
參與互動性是潮玩產品吸引消費者的設計特色之一,不僅提升了消費者的文化體驗,還使消費者能夠深入理解產品故事。創新用戶體驗,可以有效避免當前非遺文創市場同質化現象,進而拓展產品可玩空間及文化傳播深度。如慢物質“年畫復活計劃”全新獻禮的神來運轉之 “轉錢”,消費者可以通過轉動外部結構,展示不同的視覺效果,契合當代人招財的美好祝愿,使傳統年畫以全新的展示方式吸引更多的消費購買與體驗。
5結語
潮玩與非遺的互動融合為傳統年畫文化的傳承注人新的創造活力,將潮玩的設計理念與非遺元素相結合,能夠有效提升產品的市場吸引力和文化傳播力。在創作過程中應注重傳統與現代的平衡,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增強產品的互動性和體驗感。潮玩與非遺的結合為灘頭年畫傳承提供了新的思路,未來應繼續探索更多跨界融合的可能性,讓非遺在當代煥發新的生機。
參考文獻:
[1」周吉.灘頭年畫的藝術特征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1.
[2]金奕,徐娟芳.中國文化在潮玩設計發展中的可借鑒性[J]:設計,2021,34(7):26-28.
[3」劉陽.基于潮流玩具的數字文創產品開發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22.
[4」楊佳俊.桃花塢年畫在潮玩盲盒產品中的創新設計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學,2023.
[5」張之一.灘頭年畫裝飾性藝術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學院,2013.
[6]劉洋,趙爽.運用潮流文化助推文創產品設計[J].設計,2021,34(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