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產業鏈條,加速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效銜接,對南疆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集群,提高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和水平意義重大。在各地積極培育壯大現代農業產業鏈條背景下,南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與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政治任務呼喚農業社會化服務的興起和發展。小農戶依托農業社會化服務可以獲取現代生產要素和資源、實現降本增收、分享農業產業鏈增值收益、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南疆小農戶要在與現代農業的組織化銜接和社會化銜接過程中依托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充分嵌入現代農業產業鏈條,融入現代農業產業分工體系,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南疆農村農民共同富裕。
關鍵詞:南疆;小農戶;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業產業鏈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25)10-0011-05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1],初步形成了引導小農戶走上現代農業發展軌道的基本政策框架。2019 年2月,中共中央審議通過了《關于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系統闡述了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提高小農戶生產經營能力,提升小農戶組織化程度,改善小農戶生產設施條件,拓寬小農戶增收空間的具體舉措[2]。近年來的土地租賃、土地流轉實踐沒有徹底改變新疆南疆地區土地小規模經營的現狀,南疆地區主要以小農戶分散經營為主的農業經營現狀同現代農業機械化產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存在矛盾,難以實現與國內外大市場的對接,難以實現增收致富。必須加快建立起使農戶充分參與農業全產業鏈利潤分配機制的經營體系。南疆要加快小農戶嵌入現代農業產業鏈進程,科學推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夯實農業現代化的根基,讓南疆小農戶在全面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征程上走共同富裕之路。
本文基于南疆農業農村發展所面臨的多重挑戰,探究南疆小農戶嵌入現代農業產業鏈以提升農戶韌性和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有效路徑。“參與農業全產業鏈是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有效途徑”[3]。小農戶參與農業全產業鏈最希望得到的是新生產技術和有效的市場信息等服務,以提升自己的內生發展能力。在帶動農民農村充分參與現代農業產業鏈、向脫貧地區農民傳播先進生產技術及其他要素的過程中,強調進行土地流轉、資本主導排擠小農生產或是維持固化小農分散生產都不是中國特色農業生產方式現代化轉變的可行道路。南疆小農戶如何嵌入現代農業產業鏈?2025 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質效,增強帶動農戶能力。”[4]農業社會化服務的賦能,能夠在分散小農生產、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農業產業化發展基礎上實現農業生產方式的現代化轉變。
一、新疆南疆小農戶對接現代農業產業鏈存在的問題
小農戶一直是南疆農業生產的主體力量。南疆地區長期保持傳統小農戶耕種經營方式。相應地,南疆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建設步伐緩慢,無法倒逼小農戶轉型。小農戶在農業產業鏈前端的生產組織、中端的產品品質管控等環節的智能化、有機化程度低,農產品產量、質量缺乏穩定性、農產品品牌培育緩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南疆農業產業鏈整體效益的提升,同時也影響著南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進程。
(一)南疆小農戶處于低價值種養環節,內生動力不足
小農戶是以家庭為基本單位,進行小規模農業生產的經濟主體[5]。小農戶一直以來是南疆農業生產的主體力量。脫貧后的南疆區域,農村居民收入水平仍然較低,易返貧的低收入人口仍然較多,農業生產仍然以傳統的小農戶家庭生產經營為主,特別是南疆農村土地碎片化問題凸顯。與全疆小農戶從業人員占農業從業人員的比重相比,南疆該比重較高。此外,南疆多地還存在年輕人外出務工就業,中老年人成為留守村莊的務農主力,高素質勞動力短缺、農業機械使用和農機服務對接困難,諸多現實困境制約著南疆農業產業化發展,阻礙農業生產方式現代化轉變,延緩鄉村全面振興進程,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任務更為艱巨。無論是探索農業農村現代化道路還是謀劃和推進“三農”工作,南疆都必須基于小農戶家庭經營的農業基本面,從制約小農戶發展的現實因素出發。從人的因素看,南疆小農戶對接現代農業內生動力不足,自身發展能力有待提升,小農戶的人力資本水平獲得較緩慢。農戶土地經營規模小、土地分散,農民兼業成為普遍現象。小農戶年齡結構偏大,缺乏進行資金積累、引進現代生產要素的動力和能力不足。農戶大多選擇保守的生存性經營策略而不是現代產業模式,因而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和競爭優勢,難以推進完整農業產業鏈條的形成與維持。另外,南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仍處于成長探索期,對小農戶的帶動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規模化程度低,存在“空殼化”、作用異化、帶動弱等問題。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小農戶缺乏談判議價能力,難以享受產業鏈延伸和價值鏈增殖的收益。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中缺乏流轉價格協調、糾紛調解、流轉合同規范簽訂和管理的機制,缺乏風險防范和保障機制。
(二)南疆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不充分,帶動不力
由于土地與資金的制約、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機制不完善、缺乏價格協調和風險防范機制,南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長緩慢,仍處于探索期,對小農戶的帶動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小農戶因規模小、缺少抵押物、融資難、缺乏信貸支持,制約其參與現代農業產業鏈的積極性。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規模化程度低,存在“空殼化”、作用異化、帶動弱等問題。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小農戶缺乏談判議價能力,難以享受產業鏈延伸和價值鏈增殖的收益。從農業社會化服務帶動小農戶的視角看,南疆小農戶大多停留于現代農業產業鏈前端獲取農業社會化服務,面臨利益損失的風險。在這樣的背景下,利用小農戶組織化后獲取農業社會化服務以實現銜接現代農業相比以小農戶直接市場化(或直接獲取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夠更進一步提升小農戶獲利能力,能夠進一步賦能南疆農業產業鏈的培育和發展。而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不充分導致小農戶和社會化服務互相制約彼此的進一步發展。
(三)面向小農戶生產過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
農業社會化服務是指各類主體(機構或個人所形成的網絡)貫穿農業(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等)生產全鏈條,提供服務農業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突破農業生產分工對農業生產以及對農戶的束縛的服務體系。如今,在大力培育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背景下,現代智慧農業需要依托社會化服務推廣技術應用,降低小農戶采納新技術的門檻,需要不斷豐富和升級農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可利用的資源要素。要求農業生產的勞動資料、勞動對象不斷升級和創新配置。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融入農業全產業鏈內的服務體系,單鏈式農業社會化服務也已轉型升級成為包括產前、產中、產后相關的全鏈條生產服務。總結起來,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是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6]。
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土地承包經營關系總體不變的制度下,南疆地區農業主要以分散的小農或通過(不夠完善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初步組織化了的小農為經營主體。因為小農戶在勞動力數量及質量、生產技術、經營經驗手段和信息獲取、抵御風險能力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必然要求建立完善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支撐。促進南疆小農戶銜接現代農業,避免小農戶困于農業產業鏈前端,必須依靠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支撐。另外,如果小農戶停留于農業產業鏈前端獲取農業社會化服務,必然面臨利益損失的風險。因此,要在小農戶組織化和市場化銜接現代農業的模式中實現農業社會化服務賦能小農戶嵌入農業全鏈條,維護小農戶利益、促進南疆農業鏈式發展,提高農業效率,推動小農戶銜接現代農業。本文認為,社會化服務賦能要以小農戶銜接現代農業的組織化銜接和市場化銜接兩種模式作為切入點,助力小農戶嵌入現代農業產業鏈(如圖 1)。
從歷史角度看,1950 年至 1960 年,國家戰略目標強調推進實現農業現代化,集中全黨全國力量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變革農業生產關系。我國農業發展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逐步轉變。但仍面臨粗放型農業生產帶來的農產品質量風險、小農戶分散生產經營導致的發展現代農業動力和能力不足、農業供求結構矛盾難以解決、工農和城鄉發展不均衡等問題。在穩定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分散小農戶為主要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基礎上,實現從小農戶分散粗放生產到集約經營的轉變,解決城鄉和工農矛盾并在發展中不斷強化農民主體地位,提升農戶獲利能力和銜接現代農業的能力仍是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農業社會化服務的賦能繼續堅持統分結合的農業生產關系并結合農業生產力發展實際,豐富和創新農村集體經濟的實現形式、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和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不斷改善農業科技水平、統籌兼顧工農城鄉發展、重視農民教育程度和獲利能力,最終實現規模經濟效應,推動農業因地制宜、助力農民可持續發展。
從實踐角度看,南疆特殊的區情農情,以及促進小農戶在產業融合發展中深度參與的緊迫任務使得加快發展南疆農業社會化服務成為必要。而南疆農業社會化服務探索時間短,仍處于規模擴張階段,農業社會化服務機構規模較小且覆蓋面窄,聚集服務要素能力薄弱,難以為農業全產業鏈精準化、高效化提供高質量服務。不管是從規模還是質量上看,尚不能破解南疆土地碎片化、生產低效化、勞動力老齡化等問題,不能滿足小農戶嵌入現代農業產業鏈的需要。
二、新疆南疆小農戶借助農業社會化服務嵌入現代農業產業鏈的路徑
基于小農戶發展困境,南疆要進一步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采取在小農戶組織化基礎上獲取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方式,健全小農戶與農業社會化服務主
體的利益聯結機制,進一步促進小農戶嵌入現代農業產業鏈。
(一)在小農戶組織化基礎上獲取農業社會化服務嵌入現代農業產業鏈條
當前,南疆社會化服務對象多數是生產大戶或農業合作社,小農戶游離于社會化服務體系之外。因此,要通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高小農戶組織化程度,在此基礎上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與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專業大戶、致富帶頭人等扎根鄉村的本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對接,不斷整合與豐富南疆農業發展中可利用的社會資源,破解小農戶增收難和利益受損等難題。要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對象向小農戶作重點傾斜。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是小農戶除了先通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力量組織化再銜接現代農業之外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的另一重要途徑,是助農增收的關鍵環節。[7]但是,也要著力解決小農戶依靠自身力量難以承接社會化服務可能帶來的新生產要素、新技術以及市場信息等問題。
(二)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規模和質量
政策方面,不斷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體制變革、空間延展與內容升級,形成覆蓋更為廣泛、主體更加多元、模式更為先進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對準培育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要求,全面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圍繞農業生產全環節和產業鏈,為南疆農業提供高素質勞動者、豐富的新型勞動資料、高標準勞動對象等支撐。改變農業社會化服務供給質量低、結構單一的現狀。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數字化水平,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本身數字化發展與農業農村數字化建設同步進行。促使單鏈式農業社會化服務轉型升級成為有效植入農業全產業鏈內的網鏈式綜合服務體系[8],以網鏈式農業社會化服務賦能南疆農業產業鏈的培育和發展。大力培育和引進有實力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推進全產業鏈的農業生產型服務體系覆蓋越來越多的小農戶。引導和支持農業社會化服務推動共同發展、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機制、強化科技和人才支撐。引導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以資本、人才、技術、裝備、管理等要素為紐帶,培育服務聯合體、聯盟、行業協會等新型組織,圍繞小農戶推廣先進適用的品種、投入品、技術、裝備,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打造全產業鏈服務組織體系。完善支持政策。規范用好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強化績效評價,確保實施效果。
(三)健全小農戶與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的利益聯結機制
面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收官任務,南疆要依靠“利益聯結”放大農業社會化服務帶動效應。切實提高收入水平和脫貧致富是小農戶參與農業全產業鏈的初衷和目的。在松散的利益聯結機制下,資本下鄉已嚴重擠壓了小農戶的生存空間[9]。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占據聯結的主導地位,小農戶則處于相對弱勢地位。政府要規范、引導農業農村領域社會投資,通過健全的體制機制避免小農戶被“排擠”,確保農業社會化服務市場長期規范有序發展。加強更具針對性的制度供給和政策保障,以實現小農戶特別是脫貧小農戶更多地參與農業產業鏈,分享農業全產業鏈增值收益,避免小農戶利益被擠壓,促進農民共同富裕。建立信任機制和互利機制。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引進、培養與扶持政策同帶動小農戶增收掛鉤機制,充分依靠勞動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和組織優勢,將社會化服務主體積極帶動小農戶作為政策傾斜的重要依據,切實帶動農戶參與產業、分享收益、增收致富。
三、結束語
鑒于以小農戶為主的農業現代化發展面臨諸多約束,從農業社會化服務視角探究南疆小農戶嵌入現代農業產業鏈難題。在小農戶順利嵌入現代農業產業鏈實踐中,充分利用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功能,理順小農戶、現代農業、農業產業鏈之間的土地、勞動力、技術、資本等方面的關系。在扶持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同時,南疆要進一步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要將服務內容覆蓋農業產業鏈各環節,切實為小農戶提供全產業鏈服務。同時,依托農業社會化服務提升小農戶的合作層次和全產業鏈深度參與水平,雙向促進小農戶嵌入現代農業產業鏈條。
參考文獻:
[1] 苑鵬.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J].紅旗文稿,2021(2):23-26.
[2]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EB/OL].(2019-02-21)[2025-03-15].https://www.gov.cn/zhengce/2019-02/21/content_5367487.htm.
[3] 韓喜艷,劉偉,高志峰.小農戶參與農業全產業鏈的選擇偏好及其異質性來源:基于選擇實驗法的分析[J].中國農村觀察,2020(02):81-99
[4]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EB/OL].(2025-02-23)[2025-03-15].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2/content_7005158.htm
[5] 徐旭初,吳彬援合作社是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理想載體嗎?[允]援中國農村經濟,2018(11):80原95援
[6] 閔師,丁雅文,王曉兵,等.小農生產中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需求:來自百鄉萬戶調查數據[J].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19,18(06):795-802.
[7] 趙航,高強,李丹.農業社會化服務帶動小農戶增收的機制、障礙與路徑:基于城鄉經濟循環的分析視角[J].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1(06):98-108,110.
[8] 孔祥智,徐珍源,史冰清.當前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現狀、問題和對策研究[J].漢江論壇,2009(05):13-18.
[9] 余糧紅,高堃,高強.休戚與共:土地托管企業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重塑[J].農業經濟問題,2023(07):49-63.
[責任編輯 劉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