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甲狀腺腫瘤切除了部分或全部甲狀腺,以及橋本甲狀腺炎、損害甲狀腺的藥物、衰老,都有可能引起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簡稱“甲減”)或甲狀腺功能喪失,不少患者需要長時間甚至終身補充甲狀腺素(最常用的是左旋甲狀腺素鈉片,簡稱“左甲狀腺素”)。
左甲狀腺素與人體內產生的甲狀腺素作用相同。沒有其他疾病的中青年患者在應用合適的劑量后,長期使用幾乎無副作用,但當他們步入老年后,甲狀腺素的代謝和需求會發生變化,若繼續按照年輕時的劑量補充左甲狀腺素,很可能出現服用過量并引起藥物性甲狀腺功能亢進。更重要的是,伴隨衰老出現的心血管疾病、骨代謝異常、腫瘤等,往往需要同時使用其他多種藥物,這些藥物或干擾甲狀腺素的吸收,或損害甲狀腺功能,或對共存病癥產生不利影響,或與左甲狀腺素發生復雜的相互作用而產生許多不良反應。因此,用藥時要注意相關藥物劑量的調整。
哪些情況需要進行藥物劑量調整?
心臟病 左甲狀腺素過量可能加重心臟負擔,誘發心絞痛或心律失常,因此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臟病患者可能需要調減左甲狀腺素劑量。
血栓性疾病 左甲狀腺素能增強抗凝藥華法林等的效果,增加出血風險,合用時需要密切監護,酌情調減抗凝藥或左甲狀腺素的劑量。
骨密度減低或骨質疏松 長期使用高劑量左甲狀腺素可能加速骨量丟失,使骨骼變得脆弱,從而增加骨折風險,老年人可能需要調減左甲狀腺素的劑量。防治骨質疏松的鈣劑則干擾左甲狀腺素吸收,合用時應間隔4小時。
惡性腫瘤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易普利單抗等)、血管生成抑制劑(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等)、分子靶向治療藥物(塞普替尼、伊馬替尼等)等抗腫瘤藥物,對甲狀腺素吸收和代謝影響不大,但有可能影響甲狀腺功能,造成甲減或甲亢,以甲減較多見,均需要調整左甲狀腺素劑量。
糖尿病 甲狀腺素有提高血糖水平的作用,接受左甲狀腺素的患者可能需要增加降糖藥如胰島素、二甲雙胍的劑量。
高膽固醇血癥、消化道疾病 治療高膽固醇血癥的考來烯胺、考來維侖、考來替蘭,治療消化道疾病的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埃索美拉唑、蘭索拉唑等)和氫氧化鋁、硫糖鋁均影響左甲狀腺素吸收,合用應間隔2~4小時。慢性胃炎伴胃酸下降、胃大部或全部切除,也會影響左甲狀腺素吸收,可能需要增加左甲狀腺素的劑量。
腎臟疾病 腎功能不全(中重度)時藥物排泄減少,可能需要調減左甲狀腺素劑量。而腎病綜合征由于蛋白丟失間接導致甲狀腺素排泄增加,可能需要加大左甲狀腺素的劑量。
嚴重肝臟疾病 甲狀腺素的代謝清除減慢,但合成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可能增加,因此要酌情調整藥物劑量。
抑郁癥 左甲狀腺素可能增加抗抑郁癥藥物如阿米替林、馬普替林的作用,導致鎮靜過度,合用時有可能要降低抗抑郁癥藥的用量。
癲癇、結核病 防治癲癇的藥物如卡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和抗結核藥利福平可加速左甲狀腺素的代謝,合用時可能要提高左甲狀腺素的劑量。
此外,包括嚴重感染、創傷、大手術等,身體對甲狀腺素的需求會增加,此時常出現的胃腸道功能紊亂也會影響左甲狀腺素的吸收,可能需要暫時增加左甲狀腺素的劑量。
注意事項有哪些?
患者或家屬要注意以下幾點:
◎如果您有上述任一疾病或在使用相關的任一藥物,就醫時請告訴您的醫護團隊。
◎將您所用藥物拍個照片存放在手機里,對于醫生護士了解您的用藥情況很有幫助,因為許多藥物包括左甲狀腺素有商品名和不同的規格,容易造成信息的不準確。
◎在任何手術包括牙科手術之前,告訴您的醫生,您正在服用左甲狀腺素。
◎補充左甲狀腺素可能出現但一般不影響用藥的不良反應包括:潮熱、出汗增多;輕微疲勞;輕微皮疹、脫發;偶然的腿抽筋、肌肉疼痛或無力;失眠;食量增加或食欲改變;體重減輕或增加。如果這些癥狀持續存在并有加重趨勢,需聯系您的醫護團隊。
◎補充左甲狀腺素可能出現少見但嚴重的不良反應,如有下列任一情況的,需立即聯系您的醫護團隊:
☆臀部、手腕或背部突然疼痛或活動困難,這提示可能有左甲狀腺素在肌肉骨骼系統方面的副作用。
☆心動過速或不規則、心悸、胸痛(有可能蔓延到下巴或肩膀)、血壓升高、呼吸短促,這提示可能有左甲狀腺素在心臟方面的副作用。
☆口渴加劇,排尿增多,口干,呼吸有蘋果味,這提示高血糖。
☆同時口服抗凝藥者,新出現皮膚、牙齦或鼻出血,這提示可能有左甲狀腺素過量。
☆惡心、嘔吐或腹瀉,這提示可能有左甲狀腺素在消化系統方面的副作用。
☆突然出現的高熱、心動過速、意識障礙(煩躁不安、譫妄、幻覺甚至昏迷)、惡心、嘔吐,這提示可能有左甲狀腺素的嚴重過量。
醫生會根據您的具體情況及時調整左甲狀腺素的劑量,保證左甲狀腺素的補充既能滿足身體的正常需求,又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副作用和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