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醫護一體化急診急救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醫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依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與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接受常規急救護理流程,觀察組接受醫護一體化急診急救護理流程,比較兩組急救狀況、搶救效率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急救成功率高于對照組,疾病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從癥狀發作至急診室時間、預檢分診時間、心電圖檢查時間、進出急診室時間、PCI治療時間、門球時間及再灌注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一體化醫護急診急救流程能夠顯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成功率,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醫護一體化急診急救護理流程;搶救成功率;并發癥;提高搶救效率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醫學領域中一種常見的危重病癥,具有起病急驟、病情進展快速及死亡率較高等特點[1]。通常由冠狀動脈疾病引發,導致冠狀動脈血液急劇減少或中斷,從而引起心肌持續性缺血缺氧壞死。典型臨床表現包括心力衰竭、胸骨后劇烈壓迫感等,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2]。迅速重建心肌組織的血液灌注并改善冠狀動脈循環,對于修復受損組織、提高康復效果及降低死亡風險至關重要。然而,常規護理模式缺乏統一的標準化規范,可能導致急救效率降低。由于缺乏標準化流程,不同醫療機構在診療策略、操作流程及護理干預方面存在顯著,從而影響最終救治效果[3]。醫護一體化模式以小組為單位運作,通過建立了醫護患三位一體的結構,可有效改善急救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該模式側重團隊協作,各成員需清楚自己的任務,確保在緊急狀況下能迅速且有序地提供救治。不僅提高急救效率,還通過減少溝通障礙和提高決策速度,進一步改善了患者的康復效果[4]。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醫護一體化急診急救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醫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依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與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40~75歲,平均年齡(58.76±7.43)歲。觀察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42~75歲,平均年齡(58.84±7.3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標準[5];臨床資料完整;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伴有肝腎功能障礙;伴有血液、免疫系統疾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接受常規急救護理流程
患者入院后,立即聯系臨床醫師接診,10 min內完成心電圖、心肌酶等相關基礎檢查措施;護理人員及時予以靜脈輸液通路、供氧、心電監護等基礎生命支持,嚴密監測患者各項生命指標,并遵醫囑予以抗凝治療。
1.2.2 觀察組接受醫護一體化急診急救護理流程
(1)組建醫護整合急救團隊。針對急診臨床需求組建專業化護理小組,對團隊成員進行統一培訓并劃分崗位職責。此外,團隊成員共同探討識別當前急救流程的缺陷和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而制定一套醫護整合的護理程序。(2)護理流程分工。患者入院后,預診護士迅速對其進行全面評估,并立即告知主治醫師關鍵信息;急救護士則負責協調整個搶救護理流程,動態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及輔助檢查結果;護理人員迅速建立靜脈輸液通路,并嚴格遵醫囑執行藥物治療;指定護士完整記錄搶救過程并協調相關轉運事宜。(3)搶救過程。搶救初期,囑患者絕對靜臥,即刻完成心肌酶譜、心電圖等初步檢查,同時給予低流量氧氣(2~5 L/min)吸入,使用心電監護儀監測血氧飽和度、血壓和心率等生命體征;治療中期,為患者建立靜脈輸液通路,并遵醫囑進行藥物治療;搶救后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評估疾病的風險因素并檢查醫囑的執行情況,核對檢查結果,協助醫生進行搶救工作,最終將患者轉移至導管室。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急救狀況:記錄患者急救成功率(各項生命指標恢復,脫落生命危險)和疾病復發率(3個月內再次出現急性心肌梗死癥狀)。(2)比較兩組搶救效率:記錄患者癥狀發作到急診室時間、預檢分診時間、心電圖檢查時間、進出急診室時間、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治療時間、門球時間及再灌注時間。(3)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如栓塞、水腫、尿潴留、假性動脈瘤等。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急救狀況比較
觀察組急救成功率高于對照組,疾病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搶救效率比較
觀察組從癥狀發作至急診室時間、預檢分診時間、心電圖檢查時間、進出急診室時間、PCI治療時間、門球時間及再灌注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5.71%,低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25.71%,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由冠狀動脈病變引起,如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血栓形成等,其典型臨床表現包括心力衰竭、胸骨后壓迫性疼痛、呼吸困難、惡心、嘔吐等,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生活質量[6]。醫護一體化急救護理流程強調“以患者為中心”,整合患者需求和臨床經驗,旨在提供多維度的人性化和專業化護理服務,能顯著提升救治效率、改善遠期預后[7~8]。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急救成功率高于對照組,疾病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從癥狀發作至急診室時間、預檢分診時間、心電圖檢查時間、進出急診室時間、PCI治療時間、門球時間及再灌注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醫護一體化的急診急救護理流程針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流程強調快速響應與高效處置。接到急救電話后,急診科人員迅速出診,并在救護車上與患者家屬保持緊密聯系,指導其進行正確的急救操作[9]。抵達現場后,立即實施心臟減負措施(如給氧、輸液等),并及時向院內醫護人員通報患者病情,確保提前備好搶救設備。這種快速響應和高效救治流程能夠顯著縮短搶救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10~11]。同時,入院接診實施首診責任制,急救護理人員迅速、輕柔地完成轉運和安置工作,同時給予吸氧、建立靜脈通道、心電監護等干預措施。通過詢問家屬,迅速明確患者的藥物過敏史和既往病史,初步評估病情在2 min內完成,心電圖監測在5 min內完成,確保在30 min內明確常規檢查結果以確診病情。這種全面而迅速的評估有助于醫生快速制定救治方案,進而提高搶救效率[12]。待患者病情確診后,醫護人員應提前告知患者疾病類型、病情程度及相關注意事項。在交接時,持續進行心電監測,注重細節護理,確保患者安全、平穩地過渡到臨床救治階段。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P<0.05)。醫護一體化急診急救流程能夠保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盡早完成心電圖和血液學檢查,為早期診斷提供依據,同步開展全面的病史采集和體格檢查,可全面評估患者病情和危險度。另外,建立規范化的急診護理操作流程有助于確保每個步驟都按照既定的標準進行,降低操作失誤風險,有利于提高搶救質量,進一步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醫護一體化急診急救流程通過整合醫療資源,優化了急救流程,確保患者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全面且有效的治療;該護理流程著重于醫生與護士之間的緊密協作,共同評估患者病情并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在急救過程中,密切監測患者病情變化,并根據需要及時調整,不僅提高了急救效率,還可顯著降低并發癥風險,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救治時間。此外,醫護一體化急診急救護理流程還注重患者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為患者康復與預后奠定堅實的心理基礎。
綜上所述,將一體化的醫護急診急救流程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夠顯著提升搶救成功率,提高搶救效率,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
參考文獻
[1]劉曉月,張璞,柏麗.醫護一體化急診急救護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24,22(10):155-157.
[2]張苗,郭瑞.醫護一體化急診急救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成功率的影響研究[J].貴州醫藥,2022,46(5):836-837.
[3]陳欣彤,陳小嬌.醫護一體化急診急救護理流程對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成功率的效果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1,11(12):51-53.
[4]沈連華,仲艷華,王琳.無縫隙銜接護理聯合醫護一體化急救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安徽醫專學報,2024,23(3):53-56.
[5]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診斷和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21)[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22,50(3):231-242.
[6]鄭燕清,莊海陽,郭瑩瑩.醫護一體化急診急救護理流程用于AMI患者搶救效果的影響[J].黑龍江中醫藥,2022,51(6):345-347.
[7]胡楠.醫護一體化的綠色通道與手術室急救護理銜接模式在嚴重創傷患者急救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21,31(18):216.
[8]張同,劉春花,李婷,等.優化急診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脈溶栓治療時間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21):1992-1995.
[9]李俊梅.基于醫護一體化的急診急救護理流程在AMI患者搶救中的應用研究[J].臨床護理研究,2024,33(17):208-210.
[10]田竟,張楊,張敬如,等.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對嚴重創傷性休克患者搶救成功率及并發癥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24,31(11):1413-1414.
[11]江順云,江秋梅,龍想梅.醫護一體化急診急救護理流程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搶救的效果影響[J].婚育與健康,2024,30(24):133-135.
[12]周婷.探討醫護一體化急診急救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成功率的影響[J].養生科學,2024,(4):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