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集團企業的業務范圍涵蓋多個領域和產業鏈環節,呈現出復雜多樣的特點。不同業務領域的經營特點和風險點各異,需要選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和方法。全面預算管理可以綜合考慮各業務領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風險控制。本文首先闡述了全面預算管理的基本特點,掌握集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揭示了集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應用中的問題,如預算管理目標設置不合理、預算編制方法和流程滯后、預算執行監督和調整不科學等,提出了相應的策略,包括科學設置預算管理目標、優化預算編制流程和方法、注重預算執行監督和調整等。
關鍵詞:集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實施策略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12.154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企業實力的不斷提升,集團企業面臨著規模擴張的迫切需求。規模的擴大不僅可增強企業競爭力,還可以帶來更多的資源和機會,但這也帶來了新的風險。通過全面預算管理實施,企業可對各項經濟活動進行全面預測、規劃和控制,確保企業在規模擴張的同時保持穩健的發展態勢。對此,集團企業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時,應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使這項工作實施到位,從而提升管理效率及質量,幫助集團企業可持續發展。
1 全面預算管理的基本特點
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種現代企業管理工具,通過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面規劃和控制,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提高經濟效益為核心目標。其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點:(1)綜合性與協調性。全面預算管理具有高度的綜合性,主要涵蓋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各方面,包括收入、成本、利潤、投資等領域。全面預算管理通過整合各方面信息,實現對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把握。(2)周期性和動態性。全面預算管理具有明確的周期性,以年度為周期進行編制和執行。在不同周期內,企業根據市場變化、經營策略等因素,對預算進行動態調整,適應外部環境變化。
2 集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
全面預算管理在集團企業中應用是一種高效且關鍵的管理策略,其涉及對企業內部所有部門、單位的財務及非財務資源進行全面分配、考核和控制。以下是全面預算管理在集團企業中應用的主要方面:
第一,資源優化配置。全面預算管理通過整合企業資源,確保資源在各部門和單位間得到合理分配。這種分配不僅基于各部門的實際需求,還結合企業戰略目標和市場情況,以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1]。
第二,風險管理與控制。全面預算管理通過對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預算監控,及時發現潛在風險,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控制和防范。這有利于降低企業經營風險,保證企業穩健發展。
3 全面預算管理在集團企業中的應用問題
3.1 預算管理目標設置不合理,難以指導預算管理實施
在集團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目標設置是尤為關鍵的。然而,部分集團企業忽視了預算管理目標設置,具體問題如下:
第一,預算目標不明確。有些企業在設置預算目標時,往往缺少明確性和具體性。這導致預算在執行中易偏離既定軌道,使預算管理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同時,不明確的預算目標也易使員工執行動力不足,影響企業的整體運營。
第二,與戰略脫節。預算目標作為集團企業戰略目標的具體化,但在實際操作中,部分企業預算目標與戰略目標間差距較大。這可能是預算制定人員對企業戰略理解不夠全面、深入,或者戰略與預算間銜接不夠緊密。
3.2 預算編制方法和流程滯后,預算編制質量較低
集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水平的高低,取決于預算編制質量,而在這一環節中,預算編制流程和方法滯后,影響了預算編制質量的提升,具體表現在:
第一,流程繁瑣不高效。預算編制流程繁瑣、不高效,是一些集團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從預算目標的設定、各部門的預算編制、匯總與審核,到最終預算的審批,整個工作流程耗費時間較長,且易出現信息傳遞不順暢、責任不清晰等問題。
第二,預算編制方法滯后。當前,部分集團企業仍選取傳統的預算編制方法,如增量預算或固定預算等,這些方法較為單一,無法準確反映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和市場需求變化。同時,缺少對歷史數據的深入分析和對未來趨勢的預測,導致預算編制缺少科學依據和前瞻性。
3.3 業務較為復雜、業態較多
集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應用過程中,由于其內部涉及業務較為復雜,且業態形式多元化,復雜的業務結構使預算編制需要考慮的因素較多,包含不同業務的特點、市場需求、競爭態勢等。比如房地產業務、文旅業務(旅游、餐飲)、工業制造業務、農業種植公司等,各個業態的預算側重點存在差異,對房地產業務來說,在建設期,預算更側重于房地產的建造成本,待項目建造完成后,預算側重點在于房產的收入的預算,以及房產銷售時的推廣費用控制。對文旅業務而言,預算側重點在于預算收入和人員成本的控制,固定資產投入的預算控制。農業公司每年批次種植,預算側重點在于各農業種植項目每個批次的種植投入、農機投入、勞務工人工成本的預算控制。由于業態復雜,預算的表格設置就要體現各個業態的個性化設置。
3.4 預算執行監督和調整不科學,弱化預算執行剛性
預算執行是重中之重,集團企業盯緊關鍵環節,如預算執行監督、預算調整,確保其開展合規,才能增強預算執行剛性。事實上,部分集團企業預算執行監督、調整中還存在部分漏洞和不足,具體問題如下:
第一,預算執行監督問題。首先,部分集團企業仍存在監督制度缺失或不健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缺少明確的監督標準和流程,導致監督工作無法有效開展[2]。其次,一些集團企業預算監督手段較為單一,多以內部審計為主,忽視了其他手段的監督,無法確定預算執行中的突出問題、薄弱環節,難以提出相應的策略和方法,導致預算執行剛性不夠。
第二,預算調整問題。有些集團企業預算調整中,還存在著諸多不合理現象:(1)調整依據不充分。有些企業在進行預算調整時,僅僅依托個別領導或部門的意見,未能經過充分的市場調研和數據分析,導致預算調整不符合實際情況,缺少科學性及合理性。(2)調整程序不規范。有些企業在預算調整中,仍存在著程序不規范的問題,未能按照規定的流程進行申請和審批,導致預算調整的隨意性和不規范性。
3.5 預算分析不到位,影響預算執行效果
在集團企業日常運營和管理中,全面預算分析尤為關鍵。然而,一些集團企業在全面預算分析方面仍存在廣度、深度不足的問題,影響了企業決策的準確性、有效性。主要問題如下:
首先,分析范圍有限。部分集團企業在進行全面預算分析時,往往局限于傳統的財務指標,忽視了非財務指標以及外部環境因素帶來的干擾。這種有限的分析范圍使預算分析不能全面呈現企業整體運營情況。
其次,數據挖掘不足。在數據獲取和處理方面,一些企業仍存在數據挖掘不足的問題。缺少完整、準確的數據支持,預算分析難以深入挖掘數據的潛在價值,影響預算分析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最后,預算分析方法滯后。有些集團企業預算分析時,選取的方法較為單一,沒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取最新的預算分析方法,導致預算分析不全面、不深入、不到位,難以掌握預算執行成果與目標間的偏差,難以糾偏和調整,導致預算執行剛性不足[3]。
3.6 預算績效考核機制不完善,預算難以實現閉環控制
當前,部分集團企業在全面預算績效管理中,缺少完善的績效考核機制,不能衡量各員工業績,難以激發員工熱情和積極性,導致預算管理難以實現控制。具體問題如下:
第一,考核指標不明確。企業在制定預算績效考核指標時,缺少明確的指導原則和標準,使指標過于繁瑣和籠統,難以反映企業運營狀況和績效水平。同時,也沒有根據各項指標的重要性合理分配權重,導致考核結果無法真實反映企業實際績效。
第二,獎懲措施不到位。企業在績效考核后,往往缺乏對考核結果的充分應用,獎懲措施不到位或缺少針對性,無法有效激勵員工積極提升績效。
4 全面預算管理在集團企業中的應用策略
4.1 科學設置預算管理目標,支持預算管理實施
科學設置預算管理目標,指導集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活動順利實施,是當前關注的焦點。針對預算管理目標設置方面的問題,企業可采取以下策略來優化:
第一,明確預算目標。預算目標應該具有明確性和具體性,便于員工清楚地理解并且在實踐中執行。在設置預算目標時,企業應充分考慮企業實際情況、市場環境,制定出既具有挑戰性又切實可行的目標。
第二,與戰略高度契合。預算目標與戰略目標緊密結合,是保證預算管理有效性的關鍵。因此,在制定預算目標時,應深入了解企業戰略,確保預算目標與戰略目標的一致性和協調性。
4.2 優化預算編制方法和流程,提升預算編制質量
為了提高全面預算管理水平,最為關鍵的是科學編制預算,為預算執行提供指導,支持集團企業穩定、健康地發展。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集團企業全面預算編制措施和要點如下:
第一,優化預算編制流程。集團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逐步優化預算編制流程,重新梳理原本預算編制程序,減少不必要的環節和審批層級,保證預算編制流程簡潔、高效且明了,保證預算編制內容完整,指導預算執行到位[4]。
第二,創新預算編制方法。集團企業需要創新預算編制方法,摒棄傳統單一、滯后的預算編制方法,積極使用新穎的預算編制方法,如零基預算法、彈性預算法等,保證預算編制效率及質量提升。同時,企業應根據不同預算項目特征和要求,篩選相適配的預算編制方法,保證預算編制內容完整、符合實際,支持集團企業穩定、健康地發展。
4.3 主動優化業務復雜性、業態多樣性
集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實施過程中,為了主動適應業務復雜性、業態多樣性的需要,首先應對企業內部各項業務進行明確的分類,識別出來業務、輔助業務及新興業務等,以便于為不同業務制定合適的預算管理策略。根據業務分類,為各類業務建立相應的預算管理框架,包含預算編制、執行、監控等環節,確保每個環節都擁有明確的流程和責任人。其次,在集團企業的多種業態中,識別出對集團整體發展具有關鍵影響的業態,如核心業務、高利潤業務等。針對不同類型的業態,制定差異化的預算管理策略。例如,針對核心業務,可加大預算投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對新興業務,可采取靈活的預算策略,鼓勵創新和發展。此外,在預算管理中,加強不同業態間的協同和配合,確保各業態間的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這有利于提高集團企業的競爭力。
4.4 強化預算執行監督和調整,增強預算執行剛性
集團企業強化預算執行監督和調整,才能使預算執行到位,發揮預算計劃、預測和控制等作用。對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集團企業應注重以下幾方面:
第一,強化預算執行監督。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集團企業預算執行監督措施和要點如下:首先,預算執行監督機制。在集團企業中,預算執行監督機制是保證預算有效執行的保障。應建立一套完善的預算執行監督機制,包括預算責任分配、預算執行情況追蹤等,確定預算執行中的問題和不足,提出相應策略和方法,保證預算執行到位。其次,監督手段創新。為確保預算執行監督有效性,建議選取多元化的監督手段,包括定期報告、內部審計、專項檢查等。各子公司、部門按照月、季度和年度提交預算執行情況報告,確定預算執行中突出問題,提出改進策略,保證預算執行到位[5]。
第二,優化預算調整。首先,保證預算調整依據充分。在集團企業運營中,預算調整尤為關鍵,為保證預算調整的合理性、科學性,應確保預算調整依據充分、全面,主要包含全面分析業務環境變化、財務狀況與預算比較、戰略目標與預算契合度等。其次,優化預算調整流程。企業應嚴格遵循相應的原則,優化和改進預算調整流程,保證預算調整合法合規,并且對調整后預算執行進行追蹤,使預算執行到位。
4.5 做好預算分析,提高預算執行效率
做好集團企業全面預算分析,快速確定預算執行成果與目標間偏差,有針對性地改進和調整,保證預算實施到位。對此,集團企業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首先,擴大分析范圍。企業應拓寬預算分析的范圍,不僅要關注財務指標,還應將非財務指標和外部環境因素歸納到分析范圍內,以全面反映企業運營狀況。
其次,加強數據挖掘。企業應提高數據挖掘能力和水平,充分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深層次挖掘和掌握數據潛在的價值,為預算分析提供更為準確、全面的數據支持。
最后,選取合理的預算分析方法。集團企業在預算分析過程中,應結合分析要求和目標,選取最新的預算分析方法,如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等,保證預算分析深入且到位,使預算執行到位。
4.6 完善預算績效考核機制,實現預算閉環控制
要想保證集團企業預算管理到位,最為關鍵的是完善預算績效考核機制,以實現預算閉環控制,發揮其應用的價值。因此,集團企業在預算績效考核中,需要將以下幾方面作為重點:
第一,明確績效考核指標。企業應形成統一、標準的考核指標,保證指標可以全面、準確地反映企業運營狀況和績效水平。同時,指標應具有可衡量性、可操作性,便于考核工作順利實施。同時,按照各項指標的重要性,合理賦予各指標權重,保證考核結果真實反映企業實際績效。
第二,完善獎懲措施。企業要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根據最終考核結果對員工進行獎懲,獎懲措施應具有激勵性,對考核結果優異的部門和人員,從物質和精神層面進行獎勵,對考核結果不佳的部門和人員積極問責,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發揮預算績效考核激勵、約束等作用[6]。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集團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業務種類繁多,為了在市場中占據有利的地位,應將全面預算管理作為重點,制定完善的策略將其實施到位。因此,集團企業務必要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快速確定實踐中的影響因素和不足,提出了相應的策略和方法,保證全面預算管理實施到位,涵蓋企業運營各環節,真正發揮其在資源配置、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作用,保障集團企業高質量地發展。
參考文獻
[1]丁曉林.戰略管理視角下的集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優化策略分析[J].財經界,2022(33):81-83.
[2]謝玉強.集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與優化策略[J].中國經貿,2023(06):192-194.
[3]林娜.財務共享模式下集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分析[J].商場現代化,2023(10):147-149.
[4]張璿驪.國有集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幾點思考[J].品牌研究,2024(08):62-64.
[5]蔣岳峰.對集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建設的實踐探索[J].品牌研究,2023(08):105-108.
[6]徐松平.集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應用分析與策略探討[J].品牌研究,2022(13):79-82.
作者簡介:譚綠萍(1982-),女,漢族,杭州蕭山人,本科,中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研究方向:預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