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體育教師優化中長跑教學是調動學生對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身心素質的重要手段。中長跑是一項運動強度較小、運動時間較長的有氧運動,是學生能夠終身參與的體育活動之一。但在現階段,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存在一定問題,導致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較低,成績提升速度較為緩慢。對此,初中體育教師要開展多種教學活動,最終達成提升學生中長跑技能的目的。
一、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的價值
初中體育課程中田徑類運動的教學主要圍繞跑步、跳遠、投擲三類項目開展。其中,中長跑是跑步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體育教師應重視中長跑教學對學生的育人價值,積極對教學內容進行更新和優化。然而在實際的初中體育中長跑課堂上,部分教師在訓練方法、教學手段方面存在問題,使得中長跑教學的育人價值難以得到發揮。針對上述現象,教師要著重提高教學質量,在訓練學生的呼吸、速度、耐力、意志等方面做出改進。中長跑教學對學生的育人價值具體如下。
首先,中長跑訓練能夠幫助學生強化身體機能。初中階段的學生學業日益繁重,在高壓的學習環境下,體育鍛煉成為保證學生身體健康的重要手段。中長跑訓練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鍛煉身體,在緊張的學習氛圍中獲得放松的機會,進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其次,中長跑訓練能夠鍛煉學生的耐力,使學生養成堅韌不拔的意志,在今后的體育鍛煉和學習中,能夠做到堅持不懈、勇往直前,進而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由此可見,在初中體育課堂上優化中長跑教學策略,對學生而言有著重要的影響,需要教師基于班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指導。
二、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的優化策略
(一)積極展開交流互動
在初中體育中長跑課堂上,教師只有與學生積極交流互動,才能夠全面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興趣愛好和個體差異。在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中,教師不僅能夠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還能夠設計更加合理、系統的教學內容,以此實現學生中長跑訓練成績的提升[1]
具體而言,首先,教師要選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通過對話了解學生對中長跑的態度和認知情況,從對話中提取有益的教育方面的信息,如學生對中長跑訓練的意見、對自己所要達成的目標的期望、對自己身體狀況的客觀評價等。其次,教師要在輕松的氛圍中與學生聊天,利用多媒體手段和肢體動作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知識和喚起已有經驗,以此了解學生近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教師還要通過觀察發現學生在中長跑訓練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若觀察到學生出現懈怠或變得厭倦、疲勞、失落,則要適當調整訓練策略,并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譬如,筆者班上的一名學生對體力沒有進行合理的分配,在800米跑的后半程出現脫力、呼吸困難等現象,加之本次訓練的成績不佳,所以對訓練活動產生了抵觸心理。對此,筆者為這名學生細致講解其在訓練中的問題,傳授合理分配體力、調整呼吸的方法,并通過階段性訓練的方式逐步提高這名學生的肺活量和耐力。在筆者的引導和鼓勵下,這名學生的中長跑訓練成績顯著提高,這名學生也增強了參與后續訓練的自信心。
初中體育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互動,能夠細致了解班上學生在中長跑訓練方面的需求和興趣點,尋找并解決學生訓練時經常出現的問題,進而提升學生的中長跑訓練成效[2]。
(二)開展運動技巧訓練
對學生開展運動技巧訓練是中長跑教學的核心環節。初中體育教師在開展運動技巧訓練前,需要根據中長跑運動的特點,制定與耐力、呼吸等相關的專項訓練內容。學生在專項訓練中,不僅能夠對中長跑的各種動作和要領進行針對性的練習,還能夠提高身體素質,更加從容地應對其他訓練[3]。
以“中長跑”課程教學為例,教師要著重為學生介紹中長跑的訓練要求,使學生在接下來的訓練中能夠遵循訓練要求,正確掌握中長跑要領。首先,為了使學生跑得輕松,教師需要使學生保持合適的跑步節奏,懂得節省體力,注意避免關節或肌肉損傷。其次,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與后蹬跑、上坡跑、跑臺階及彈跳動作相關的多次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注意相關細節。再次,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沿著規定路線跑以及找準腳落地的位置。最后,針對學生出現的兩臂或兩腿用力不一致等情況,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加強對兩臂或兩腿力量的練習,以改善訓練效果。
在運動技巧訓練中,初中體育教師通過帶領學生切身體驗,發現正確姿勢與錯誤姿勢的區別,可以幫助學生掌握運動技巧及正確姿勢,以此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夠解決自身的問題,提高運動效率。
(三)利用現代教育手段
1.利用微課視頻,掌握訓練要點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教育手段已經成為廣大教師重要的教學工具,如微課視頻有利于提高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質量。具體而言,在中長跑教學正式開始前,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整理與中長跑相關的資料,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向學生詳細介紹起跑方式、擺臂動作、呼吸節奏、腿部力量等方面的訓練要點,以此強化學生的訓練能力[4]。在中長跑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慢速播放微課視頻,以此使學生更加清晰地看到視頻里的中長跑運動員各個身體部位的發力情況,對中長跑的要領有更深入的認知。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視頻里的中長跑運動員跑步時所做的動作,并加上均勻平穩的呼吸,以此讓學生意識到呼吸和步伐配合的重要性。在學生利用微課視頻掌握基本的中長跑訓練技巧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訓練場地進行練習。在學生練習時,教師可以錄制每一名學生的跑步過程,并讓學生將自己的跑步動作與標準的跑步動作進行對比,以此讓學生直觀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明確今后的訓練方向。
2.利用運動軟件,分析訓練情況
借助運動軟件是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可以在中長跑教學中發揮積極作用。由于初中階段學生尚處于發育階段,因此初中體育教師要結合班上學生實際情況選用適宜的運動軟件,以準確記錄學生的心率、跑步速度、所消耗的卡路里等具體信息。教師可以在學生開展中長跑訓練的過程中,要求學生佩戴與運動軟件適配的設備,以便運動軟件采集相關數據。在學生訓練結束后,教師可以通過運動軟件采集到的數據編制詳細的運動報告,基于運動報告中列出的問題明確后續教學方向。教師也可以系統分析學生的運動數據,發現學生在運動方面的優勢。教師還可以借助運動軟件的互動功能,鼓勵學生在軟件中積極交流運動心得,分享運動數據,借鑒他人有效的運動方法。
(四)多渠道激發內驅力
1.引入勵志故事,調動訓練興趣
初中體育教師在中長跑教學中引入勵志故事,有助于調動學生參與中長跑訓練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榜樣事跡的影響下對中長跑有新的理解。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以“中長跑”為核心主題,結合學生的興趣點,選取有教育意義和激勵作用的資源,如為學生播放電影《領跑人》中具有感染力的片段,使學生深刻感受主人公所經歷的中長跑訓練過程的艱辛[5]。教師也可以著眼于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在中長跑訓練中表現出色的學生成為其他學生的榜樣,并為其他學生講述自己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進步,以此激發全班學生向他人學習的意愿,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中長跑訓練的積極性。
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學生觀看電影片段、聆聽榜樣講述的經歷時,應引導學生感知電影主人公、榜樣身上的品質,使學生能夠切身體會體育精神,真正意識到通過中長跑培養的優秀精神品質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
2.創設趣味情境,營造和諧氛圍
創設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的趣味情境,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構建高效的課堂,在所帶班級內營造良好的運動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師在中長跑課堂上創設情境前,要明確情境的教育價值和班上學生的運動情況,使創設出的情境具有啟發性和引導性。教師也要善于利用校園里的中長跑訓練場地的優勢和相關資源,如可以為學生創設“營救保護動物”的模擬情境,利用運動器械、障礙物和多媒體資源,設置營救保護動物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難關,在增強情境真實性的同時,讓學生產生完成任務的使命感,在情境中激發運動方面的潛能,最終實現中長跑能力的提升。
3.組織主題活動,培養道德品質
主題活動作為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種新穎的教學活動形式,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對中長跑有熱情,還能夠促使學生主動與同伴合作互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互助能力和堅持不懈的品質。因此,初中體育教師在中長跑課堂上要根據學生的興趣等方面的特點開展豐富的主題活動。如教師可以事先與學校領導溝通,之后開展有關中長跑的文化交流活動,通過介紹優秀的中長跑運動員的故事、舉辦中長跑技能講座、培訓中長跑運動技巧的方式,增進學生對中長跑運動的理解。又如,教師可以開展小組接力賽,讓學生通過小組比拼的形式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初中體育教師通過開展多樣化的主題活動,一方面能夠增加中長跑教學的形式,使學生借助多種學習資源熟練掌握中長跑運動技巧;另一方面則能夠讓學生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幫助學生養成優秀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對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進行優化,是一個長期、系統的過程,需要初中體育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和手段,使中長跑課堂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為此,初中體育教師可以采取“積極展開交流互動”“開展運動技巧訓練”“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多渠道激發內驅力”等策略,在提升學生的身心素質的同時,為學生今后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慶雪.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的優化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2024(21):93-95.
[2」陳志強.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的優化策略探索[J].文理導航(中旬),2023(5):10-12.
[3]李學萍.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及訓練方法探究[J].寧夏教育,2024(3):76-78.
[4]宋小文.優化田徑教學增強學生體質: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現狀與優化策略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2(20):186-188.
[5]劉志斌.初中體育中長跑教學現狀與優化策略[J].智力,2021(2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