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S858.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1085(2025)07-0080-04
禽類疫病的防控與檢疫工作在全球養殖業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直接關系到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和經濟穩定[1]。然而,隨著禽類疫病種類日益增多且傳播途徑日益復雜,單一部門或單一措施難以應對日益嚴峻的防控挑戰。因此,如何通過協同機制優化各方資源和信息流動,提升疫病防控和檢疫工作的效率與精準度,成為了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整合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養殖企業等多方力量,推動信息共享、技術合作和資源優化,可以有效應對禽類疫病帶來的威脅,確保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2]。本文將探討禽類疫病防控與檢疫工作中的協同機制,分析其在實際中的應用。
1禽類疫病防控與檢疫工作的現狀
禽類疫病防控與檢疫工作在全球范圍內的現狀呈現出復雜局面。疫病防控措施在許多國家和地區仍面臨不少挑戰。在發達國家,疫苗接種和疾病監控體系相對完善,定期的健康檢查和疫苗接種可以有效遏制疫情的蔓延[3]。然而,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由于受資金匱乏、技術落后以及基礎設施薄弱等因素制約,疫苗接種覆蓋率不高,疾病監控系統也尚不完善,這些客觀條件的限制,使得這些地區成為禽類疫病的高發區。此外,全球化進程的加速,極大推動了跨境禽類貿易的繁榮,這不可避免導致疫病的傳播風險增大,尤其是近年來一些新興禽類疫病的暴發,給全球禽類疫病防控工作帶來了新的巨大挑戰。
檢疫工作作為防控體系的重要一環,雖然在許多國家建立了較為嚴格的禽類產品跨境流動管理和檢疫制度,但其執行效果仍受到多個因素的制約。首先,檢疫資源的不均衡分布,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和偏遠地區,導致檢疫工作覆蓋面不足,人員和設備的不足影響了檢疫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其次,檢疫過程中存在信息滯后和數據共享不足的問題。很多時候,疫情信息不能及時傳遞到相關部門,影響了快速應對疫情的能力[4。此外,復雜的檢疫流程、繁瑣的檢疫標準以及人工操作中的錯誤,也使得檢疫工作容易出現漏洞,未能有效遏制疫病的蔓延。隨著全球禽類貿易范圍持續擴大和禽類跨境流動愈發頻繁,如何在兼顧貿易便利化的同時,全面提升檢疫工作的效率與準確性,確保疫病的早期識別和對病禽及時隔離,成為全球禽類疫病防控領域亟待解決的重大難題。
2協同機制的重要性
協同機制是指在一個共同目標的引導下,多個相關方通過信息共享、資源整合、角色分配和任務協作等方式,開展協調一致的行動,以達成整體效益大于各方單獨行動效益總和的目標。在禽類疫病防控與檢疫工作中,協同機制強調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養殖企業、衛生部門及其他相關單位之間的密切合作。其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提升效率與應對能力
禽類疫病的防控工作涉及多個環節,如疫情監測、檢測、疫苗接種、信息傳遞等,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誤都可能導致疫情擴散。通過協同機制,相關部門能夠共享信息與資源,減少重復勞動,提升整體防控效率。例如,政府和科研機構可以共同開發疫苗或檢測技術,養殖企業可以及時反饋養殖過程中發現的疾病信息,從而實現早期預警與快速響應[5]。
2.2資源整合與優勢互補
各部門和單位在技術、資金、人員等方面的優勢各不相同。通過協同機制,不同單位可以共享資源,發揮各自長處。例如,科研機構可以提供疫病監測技術與數據分析支持,政府部門可以提供政策保障和資金支持,企業可以提供疫病防控實施的第一手經驗和實踐支持。這種資源互補,能夠有效避免資源浪費,提升禽類疫病防控的整體能力。
2.3提高信息傳遞的及時性與準確性
信息共享是協同機制中的關鍵一環。在禽類疫病防控中,及時準確的信息對于預防和控制疫情至關重要。通過建立跨部門和跨區域的信息共享平臺,各方可以實時掌握疫情發展動態,迅速采取應對措施。避免了信息傳遞滯后或失真所帶來的疫情擴散風險[]。
2.4促進政策協調與標準化管理
協同機制還能夠促進政策的統一與標準的制定。在防控過程中,各地、各部門的防控措施可能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可能導致疫病防控效果的不一致。通過協同機制,相關部門可以共同制定統一的防控政策和檢疫標準,確保全國范圍內的防控措施協調一致,減少政策執行過程中的沖突與重復,提升整體疫病防控水平。
2.5增強應急響應能力
面對禽類疫病的突發性和復雜性,應急響應能力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疫情暴發初期,若沒有有效的協同機制,導致信息滯后和防控措施不統一,會加劇疫情擴散。協同機制能夠確保在疫情發生時,各相關單位能夠迅速聯合形成合力,采取統一的應急措施,從而實現快速有效的疫情控制。
3協同機制在禽類疫病防控中的具體應用
3.1信息共享平臺的建設與應用
信息共享是協同機制的核心,通過建立全國或區域性的信息共享平臺,各級政府部門、科研機構、檢疫部門及養殖企業可以實現疫情數據、監測結果、疫苗接種情況等信息的即時共享。例如,在發生禽流感等重大疫病時,農牧部門可以通過平臺及時發布疫情預警,養殖企業可以快速獲取防控指導,科研機構可以提供疫病監測和檢測技術支持[。此外,公共衛生部門也能通過該平臺監測禽類疫病與人類健康的關聯,及時采取跨領域的應急措施。通過信息共享,能夠減少各方信息孤島現象,確保防控決策的科學性與實時性。
3.2跨部門聯動機制的應用
在禽類疫病防控中,涉及農業、衛生、環保、海關、地方政府等眾多部門。協同機制強調跨部門的密切合作,以形成統一的防控大局。例如,農業部門負責疫情監測與疫苗接種,衛生部門負責與人類健康相關的疫病監控,環保部門則關注禽類養殖過程中可能引發的環境污染問題,而地方政府則負責區域內的執行與落實。通過建立定期溝通和聯動機制,確保各部門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協調配合,避免重復工作和資源浪費,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3.3區域間聯合防控與檢疫工作
禽類疫病的防控往往需要跨區域協作,尤其是在疫病的跨境傳播與疫情的跨區域流動中,協同機制在區域間的防控合作中更為重要。通過建立區域性的防控與檢疫協作機制,多個地區可以在信息、技術和資源方面相互支持。例如,鄰近地區的禽類調運必須遵守統一的疫病檢疫標準,疫情發生時,周邊地區可以迅速響應并加強隔離措施[8。此外,跨區域的聯合檢測與疫病監控可以提升疫情早期識別能力,及時采取防控措施,從源頭上減少疫病蔓延的風險。
3.4聯合疫苗研發與技術支持
疫苗接種是禽類疫病防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應對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重大疾病時。協同機制在疫苗研發和技術推廣中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多方合作,政府、科研機構和企業可以聯合開展疫苗研發、試驗和推廣應用。例如,科研機構可以提供病毒學分析和疫苗技術研究,政府部門可以提供資金支持和政策保障,而養殖企業可以提供實際的疫苗試驗場所和反饋信息。這種合作能夠加速疫苗的研發進程,提高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確保疫苗能夠廣泛覆蓋并及時投入使用。
3.5疫病監測與早期預警機制
協同機制在禽類疫病監測與早期預警中的應用,能夠顯著提高防控效果。通過聯合建立疫病監測網絡,政府、科研機構與養殖業者可以共同采集與分析數據。例如,養殖場可以將日常監測的數據及時上報,農業部門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進行疫情趨勢預測,并通過信息平臺向全國范圍內的各個相關部門發布預警。這種多方協作的監測與預警機制,可以實現對禽類疫病的實時掌握和迅速反應,確保在疫情初期就能采取隔離、滅源等有效措施,避免疫情大規模暴發[9]。
3.6疫情應急響應與聯動機制
禽類疫病的應急響應需要迅速有效的措施,而協同機制能夠確保在疫情暴發時,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能夠形成快速反應的合力。通過建立應急響應機制,各方在疫情一開始根據預定的應急流程聯合行動。例如,農業部門可以立即開展疫病流行區域的檢測與隔離,衛生部門可以配合開展公共健康調查與風險評估,環保部門則進行環境污染控制,地方政府協助開展人員疏散和防控信息的傳播。這種聯動機制確保了各部門的快速響應、統一行動,從而有效遏制疫情蔓延[10]。
3.7企業與政府的合作模式
禽類養殖企業在疫病防控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參與防控的積極性和實際效果直接影響到防控工作的成功與否。通過政府與企業的協同機制,政府可通過政策激勵和技術支持,幫助企業加強自我監測、疫病防控和衛生管理。同時,企業可以反饋實際養殖中的問題和防控需求,提供第一線的疫病監控數據。通過這種政府與企業的雙向合作,能夠促進防控措施的落地實施,提高禽類疫情防控工作的覆蓋率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楊廷燦.防疫檢疫工作對動物性食品安全的重要性[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9(4):147-148.
[2]于悅.沈陽經濟區檢驗檢疫區域一體化管理模式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4.
[3]孔德進.家禽屠宰檢疫監管的常見問題與建議[J].家禽科學,2022(8):25-26.
[4]雷舒鈞.洛陽市畜牧業信息化管理的現狀及發展對策[D].洛陽:河南科技大學,2015
[5]劉迪,于水.畜禽屠宰檢疫工作優化建議[J].中國畜牧業,2024(11):119-120.
[6]羅正勤,王崇強,關超.動物檢疫智慧化信息技術對行業監管的影響[J].北方牧業,2024(24):4.
[7]朱仕炯,岑龍劍,路洪巖.互聯網賦能動物檢疫的探索與思考[J].當代畜牧,2024(9):116-117.
[8]楊小剛,蔣曉波,舒建麗.動物產地檢疫工作的現狀、問題與對策—以漢中市南鄭區為例[J].養殖與飼料,2022,21(8):127-129.
[9]孔德進.家禽屠宰檢疫監管的常見問題與建議[J]家禽科學,2022(8):25-26.
[10]張曉霞.淺談駐家禽屠宰企業官方獸醫工作職責、工作難點和常見問題[J].家禽科學,2025,47(3):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