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末清晨,不少疲于在鋼筋水泥中奔忙的深圳人,乘坐地鐵14號線來到位于坪山區碧嶺街道的馬巒山郊野公園,給生活按下“慢進鍵”,在山水之間暫別都市喧囂。人們漫步山林,溯溪探險,登上馬巒山頂,俯瞰城市與山海畫卷,踏入清澗飛瀑,如煙如塵,宛若夢幻。
隨著深圳地鐵14號線和16號線于2022年開通,坪山成為市域軌道交通體系的重要一環,這不僅縮短了坪山與市中心的距離,也讓更多深圳人來到坪山,留在坪山,體驗這里獨特的文化與生態魅力。
坪山位于深圳東部,東鄰惠州大亞灣、南接大鵬,西靠鹽田、北接龍崗,面積約為166平方公里,2024年末常住人口62.39萬人。提到坪山,人們往往聯想到它“紅綠藍”三原色:有“華南小延安”之稱的土地上,東江縱隊留下的紅色印記;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內,遍布馬巒山、聚龍山、燕子嶺等綠色山水;是在53座客家圍屋里濱海客家染出一件件濃濃海韻的藍色衣裙。這里不僅是山水靈秀之城,也有著現代化城市的圖景。
建區以來,坪山經濟增速穩居全市前列。202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443.76億元,增長9.0%;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807.77億元,增長10.2%,連續45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三項增速連續三年位居全市各行政區第一,提前兩年完成“十四五”規劃經濟總量目標。2024年位居“全國工業百強區”第29名、“中國最具創投價值城區”第21名,入圍“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區。
作為深圳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和未來產業試驗區,坪山的快速發展,其背后是深圳空間均衡和產業多極發展的必然選擇。
談及坪山的工業功能,不能不追溯至上世紀1994年開始的大工業區籌建。彼時,坪山為了吸引海外以及中國臺灣、香港地區的客商來此辦廠,接連建起一批勞動密集型加工業園區。2009年,隨著深圳逐步謀劃特區擴容和一體化戰略,大工業區與坪山、坑梓街道整合設立坪山新區。2017年1月7日,坪山正式掛牌成為行政區。
作為深圳行政區中的“后起之秀”,坪山具備充足的發展潛力。
一是土地空間潛力大。建成區平均容積率僅為1.0左右,連片產業用地面積大,且相對規整。未來,坪山還將通過大規模土地整備和低效用地盤整,釋放近3.5平方公里連片產業空間,能夠為先進制造業集聚發展提供堅實空間支撐。
二是產業結構清晰、定位高端。2024年,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66%,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工業總產值比重超九成,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芯片制造等主導產業均處于全球產業競爭的主賽道,近50家企業在細分賽道的市占率居全國全球前列。
三是企業活力持續迸發?!笆奈濉币詠?,坪山區的全社會研發投入呈現持續增長態勢,近兩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24年全區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27%,占GDP比重提升至9.7%,其中企業研發投入占比近98%。
四是區位優勢日漸突出。坪山是深圳“東進東出”的重要門戶、輻射粵東閩西的戰略前沿,也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擁有深圳市東部唯一的高鐵主樞紐坪山綜合交通樞紐,正在謀劃將臨近坪山的惠州平潭機場打造為深圳“第二機場”。包含高鐵、地鐵、高快速路等在內的交通網絡,為坪山輻射帶動深圳東部地區發展提供了良好支撐。
工業發展始終是坪山經濟發展的“壓艙石”。自新區成立以來,第二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穩定在六到七成。2024年,第二產業增加值達到1032.79億元,增長11.8%,占全區GDP比重為71.5%,這一比重在深圳全市各行政區排名最高。“十四五”期間,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1.8%,增速同樣位列全市各行政區第一。
近年來,坪山按照全市“20+8”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部署,全力做強工業支柱,著力在精細化、集群化等方面下功夫,打造以“6+3”產業集群為支撐的、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車、藥、芯、智”四個產業領域。
“車”:智能網聯汽車是坪山區最具全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以比亞迪為龍頭,已聚集300余家上下游企業,覆蓋電池、電控、整車制造及自動駕駛技術等全鏈條生態。同時,坪山還擁有粵港澳大灣區唯一智能網聯交通測試示范平臺,也是全國首個有立法支撐的全域開放和商業化試點區域。此外,深圳市將首期規模50億元的新能源產業基金落戶坪山,加上坪山區原有的系列金融配套服務,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金融支持。2024年,坪山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上工業增加值635.98億元,增長35.4%。坪山致力于發展整車研發制造、三電系統、感知決策系統等細分領域,建成“車路云一體化”全國示范區和“光儲閃充”一體化全球示范城區。
“藥”:坪山擁有全國首批、深圳唯一的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當前全區藥品生產企業數量、藥品批件數量、高端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量、高端醫療器械注冊證數量等核心數據均占全市近四分之一,形成了以生物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和生物技術三大細分領域為核心的集群發展態勢,建成深圳市生物醫藥創新產業園、中城生物醫藥產業園等重點載體,以錦繡路為主體的“BT”大道已經成為大灣區生物醫藥發展的重要集聚區域。此外在資金支持方面,總規模50億元的深圳市生物醫藥產業基金落地坪山,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融資服務。2024年,坪山區生物產業產值突破267億元,其中醫療器械產值109億元,位居全市第二;生物醫藥產值99億元,在全市各區中排名第一,成功入選“2024最具生物制造創新力十大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未來,將圍繞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深圳Biopark)大力引入創新資源、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全力推動小分子創新藥、XDC(偶聯藥物)、多肽藥物、CGT(細胞基因藥物)、體外診斷、高端診療設備、植入器械進入全國梯隊前列,加快提高深圳Biopark顯示度、影響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城。
“芯”:坪山區的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已集聚180余家鏈上優質企業,涵蓋裝備、設計、制造、封測、應用等各環節,形成了中芯國際、鵬新旭兩大制造基地,芯片設計、裝備與核心零部件、光電芯片、存儲器件四個細分賽道,深圳技術大學半導體微納加工中心、深圳清華大學超滑技術研究所微納工藝加工平臺“兩大平臺、一個專項政策”的產業發展格局。2024年,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集群產值突破130億元。當前,坪山錨定深圳市賦予的“硅基半導體集聚區”戰略定位,構建硅基制造、光載信息、集成電路擴展工藝三大支撐,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集成電路產業帶。
“智”:坪山依托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集聚了以榮耀、億道、鴻合為龍頭的優質企業近500家,已構建起覆蓋算法、芯片、核心部件到整機應用的全鏈條AI產業生態。同時,坪山積極拓展“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加快布局算力、算法等公共服務平臺,深入開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等行動,轄區80家企業通過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級以上認定,數量位居全市第二;16家企業建成先進級智能工廠,占全市總量的三分之一。此外,加快推動“人工智能+千行百業”發展,積極拓展水務、交通、應急、環衛等領域智慧場景應用,行走在坪山街頭,無人駕駛的云軌巴士凌空穿行,自動駕駛出租車、物流車靈活避讓行人,無人環衛車精準清掃落葉。未來,坪山將按照深圳市提出的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要求,聚焦榮耀“阿爾法戰略”,全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AI終端生態產業園。
為推動產業發展,坪山區堅持每個產業配套一個發展規劃、一個扶持政策、一個應用場景、一份招商清單,不斷健全有利于科技產業創新的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比如,在科技創新方面,出臺“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專項政策,支持轄區企業與復旦大學、中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高校開展聯合技術攻關,支持比亞迪與南京大學共建高能級創新載體,還計劃與深技大、深投控簽訂深化戰略合作協議,推進產學研政高效協同,加快打造環深技大產業科技創新帶。2025年深圳市九家入選工信部首批重點培育的中試平臺名單中,坪山有自超滑微系統中試平臺、普瑞金細胞與基因藥物等兩家中試平臺入選,另外還有八家企業新上榜全市制造業“單項冠軍”。
為強化企業服務,坪山區聚焦主導產業建立專班機制,以“服務型”政府助力更多企業在本地落地發展。擁有國內唯一掌握工業級逆轉錄病毒載體核心技術的企業——細胞谷生物在調研中表示:“以前在其他城市,從未遇到產業部門來主動幫忙對接資源,坪山產業部門一兩周會和我們聯系幫助我們做好政策解釋,對接相關部門及平臺,帶著我們一起交流,增加合作機會。”坪山已構建起由龍頭企業引領——中小企業崛起——政府政策配套的產業生態圈。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坪山通過提供政策扶持、平臺賦能與鏈上協作,助力華鈉新材、博鈉新能源等創新型企業加速成長,贏得行業內廣泛認可。
作為全市最年輕的行政區之一,坪山的發展潛力備受矚目,同時也面臨著一些需要完善的課題。一是城市功能配套方面,隨著產業快速發展和片區開發提速,坪山轄區人口加速集聚,部分區域的公共服務資源供給與需求平衡仍有提升空間,城市優質配套的均衡覆蓋與品質提升是努力的方向。二是打造創新生態方面,還需進一步提升區內高校、科研機構及創新型總部的數量及影響力,強化吸引和集聚高層次人才的生態體系建設。三是經濟規模和產業結構方面,在保持工業穩定增長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第三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為提升城市支撐力,坪山正通過強化城區規劃以及教育、醫療、住房等公共服務系統,補齊配套“溫度”的關鍵一環。城區規劃方面,面向全球開展坪山中心片區規劃與核心區城市設計國際咨詢,聚焦國際化高品質中心城區、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聚區、都市圈綜合交通樞紐定位,著力打造國際化、田園風、嶺南特色的“三生”融合城區。教育方面,引進深圳高級中學、深圳中學、深圳實驗學校、深圳外國語學校、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深圳學校等優質教育資源,公辦義務教育學位保障率位于全市前列,獲評首批廣東省中小學科學教育示范區,在廣東省縣(區)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中連續五年穩居“優秀”等次。醫療方面,先后與南方醫科大學、中南大學湘雅二院等多所國內高水平醫學院校及其附屬院校合作,目前全區千人床位數、千人醫生數均居全市上游。住房保障方面,持續強化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應,鞏固完善“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多層次住房保障供應體系。
這種“城市溫度”也體現在坪山日益豐富的商業與文化生態之中。坪山正聚焦優化高端商業服務供給、提升城區消費體驗,推動優勢主導產業、高層次產業人口與商貿業高效聯動,加快引進高端商業業態,全面構建品質消費網絡,進一步滿足坪山市民對民生幸福標桿的新期待。商業方面,已建成益田假日世界、悅阾SPACE等商業綜合體,坪山萬象項目正在謀劃建設。文旅方面,坪山文化聚落已成為深圳東部文化地標,深圳市“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深圳自然博物館主體封頂,引入著名導演、演員張國立領銜的戲劇原創頭部機構龍馬社運營長守戲劇谷,與高端民宿機構浙江小隱青山集公司合作推動馬巒山古村落活化、打造具有嶺南風格、客家山居特色的野奢民宿集群。此外,坪山體育公園、坪山體育聚落等系列高質量體育設施也正在加快建設中。
為了加快集聚各方面優秀人才,坪山深入落實“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持續完善產業人才政策體系,鞏固“一張辦公桌、一間辦公室、一層辦公樓”的創業空間保障體系,通過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構建全鏈條人才發展生態。截至2025年7月底,坪山區共有高層次人才1309人,博士人才2650人,較“十四五”初期分別增長723人、1843人。
作為深圳國家高新區核心園區、深圳未來產業實驗區等多重戰略使命的承載地,坪山正按照“未來工業看坪山”的期許,既錨定深圳東部中心城區定位,也寄托著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愿景。坪山,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