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核心素養的培養已成為高中政治的教學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高中政治教師必須探索核心素養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學的實施路徑。教學不僅應遵循課程標準、立足于素養培育,而且需緊扣課堂教學的核心議題,制定合理且清晰的教學與學習雙向目標?;诖?,本文結合教學實踐,通過以下四種教學途徑來開展高中政治課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切實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政治課教學有效性。
一、打造課堂教學模型,優化資源,細化流程
在核心素養的導向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學的實施路徑需從課堂教學模型打造入手。教師應優化教學資源,精選貼近學生實際和現實生活的教學內容,同時細化教學流程,遵循“情境創設 ? 情境分析 $$ 實踐應用 $$ 素養提升\"的邏輯線索,科學設計教學環節,確保教學活動既符合學科特點,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在探究與合作中深化理解,逐步提升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
以人教版必修2中的“堅持新發展理念\"教學為例,教師可采用以下教學流程開展教學活動。
在情境創設階段,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實物演示或角色扮演等方式,將學生帶入一個與“堅持新發展理念\"主題緊密相關的情境中,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新發展理念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和影響。
在情境分析階段,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他們對所創設的與新發展理念相關的情境進行深人細致的分析。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各抒己見,通過思想的碰撞和交融,共同挖掘情境中的關鍵信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適時點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新發展理念的內涵,包括其提出的背景、核心要義、實踐要求等;明確新發展理念的意義,即它對于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作用;并探討新發展理念的實施路徑,思考如何將這一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政策措施和實際行動,從而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長,不斷提升學生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
在實踐應用階段,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模擬經濟活動,如模擬市場交易、企業決策等,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新發展理念,體驗其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和價值。同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走出校園,進行社會調查或志愿服務,將新發展理念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
最后,在素養提升階段,教師應采用總結反思、評價反饋等手段,協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并進一步提升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新發展理念融入日常行為及未來規劃,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操作能力。
二、凸顯學生主體地位,以人為本,關注學生情感體驗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將學生置于學習的主體地位,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情感體驗。通過構建民主、融洽的教學環境,激勵學生主動投身于課堂討論中,暢所欲言地表達自身的見解與感受。在此期間,教師應細心觀察學生的情感波動,適時地鼓舞與認可,以強化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熱情,進而在核心素養的培育道路上,促進學生全方位的成長。
以人教版必修4中的“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教學為例。在課堂上,教師應充分尊重每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他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圍繞“世界是普遍聯系的\"這一深邃的哲學原理,積極展開思考,并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自然界、社會現象以及個人經歷等多個角度出發,探討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實例。比如,學生可以分享自己觀察到的生態系統中物種間的相互關系,社會經濟活動中各環節的緊密聯系,甚至是個人成長過程中家庭、學校、社會等因素對自己的影響。
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細心觀察學生的情感投入和思維動態,捕捉他們思維的火花和創新的亮點。對于學生的每一個獨到見解、每一次積極參與,教師都應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這種正面反饋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他們探索哲學奧秘、追求真理的學習動力。
借助這種教學方法,學生不僅能夠深人理解“世界是普遍聯系的\"這一哲學觀念,更能體悟到萬物之間的普遍聯系與相互作用是客觀存在的,乃是事物演進的固有法則;還能在核心素養的培育中,促進學生的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以及人文關懷等全面發展。
學生將學會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升政治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他們也將更加關注社會、關注他人,培養出具有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的優秀品質,為成為有思想、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踐行大單元教學理念,提升站位,改變格局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積極踐行大單元教學理念,站在更高的教育站位上,以更廣闊的視野審視和設計教學內容。通過整合相關知識點,構建系統化的教學單元,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政治學科的內在邏輯和核心價值。同時,改變傳統的教學格局,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必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
以人教版必修1中的“偉大的改革開放”必修3中的“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以及必修4中的“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為例,教師可圍繞“中國的發展與進步\"這一大主題,將這三個看似獨立實則緊密相連的內容整合為一個大的教學單元。
在“偉大的改革開放\"部分,教師可以引領學生穿越歷史的長河,細致回顧改革開放這一偉大歷程的每一個重要節點和關鍵階段。通過生動的講述和豐富的史料展示,學生深刻理解改革開放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和深遠影響。從農村改革的春風拂面,到城市經濟的蓬勃興起;從單一公有制的打破,到多種經濟成分的并存與發展;從封閉半封閉的狀態,到全面對外開放的格局形成,每一個變革都彰顯著改革開放的力量和智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這些變革背后的原因、意義,以及它們對當代中國發展的啟示,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改革開放的偉大意義和歷史地位。
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中國共產黨\"部分,教師可以詳細闡述中國共產黨如何以其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和堅定的領導力量,引領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從黨的理論創新到政策制定,從組織動員到實施執行,中國共產黨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把握歷史發展的脈搏,引領著中國人民不斷前進。教師還可以進一步講述黨在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和擔當,如何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通過這些內容的講解,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增強對黨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而在“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部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和方法,深入分析改革開放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教師可以精選典型案例與實例,指導學生從多元視角、多個維度展開深入思考與探討,進而培養他們運用辯證思維去剖析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案的能力。通過這一過程,學生不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唯物辯證法的原理和方法,還可以更深刻地認識到改革開放的復雜性、艱巨性,從而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改革成果,更加堅定地支持和參與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
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教師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再局限于單一的知識點講解,而且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必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他們學會了從歷史、現實和哲學的多個角度審視中國的發展與進步,更加深人地理解了政治學科的內在邏輯和核心價值,從而提升了教學的有效性。
四、開發“校本課程”,立足校情,充分挖掘本土資源
核心素養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學的實施路徑中,開發“校本課程\"是重要一環。立足校情,充分挖掘本土資源,教師應結合學校特色和地域文化,有針對性地設計政治校本課程。通過融入地方歷史、社會現象及民生熱點等本土元素,不僅能使政治課程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同感,還能有效促進學生將政治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這種校本課程的開發,是核心素養培育在政治教學中的具體體現,有助于實現高中政治的有效教學。
以人教版必修1中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資源,為教學增添更多的生動性和實踐性。具體來說,教師可以緊密結合地方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將這些生動鮮活的實例融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這一教學內容中。通過展示本地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的巨大進步,如高樓大廈的拔地而起、現代化產業的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升等,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所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實實在在的成就,不僅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有力素材,也是讓他們深刻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偉大意義的生動教材
同時,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文化研學資源,諸如歷史遺跡、博物館等地,均可成為學生實地考察與研學之旅的目的地。在這些地方,學生可以瞻仰革命先烈的遺物,親身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歲月。通過參觀展覽、聆聽講解、互動交流等方式,他們可以更深人地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進程,更深刻地認識到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這種親身體驗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歷史感和使命感,還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通過充分挖掘和利用這些本土資源,教師可以打造出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和校本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滿足其個性化的學習需要。同時,教師通過探究切實可行的大單元教學路徑與策略,并優化教學方案,能夠更有效地培育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和公共參與意識等學科素養,從而實現既定的學習目標。
五、結束語
總之,在新課程、新課標、新高考、新教材這“四新\"教育背景下,我們迎來了“新教學\"時代,其核心理念便是素養本位教學。當前,如何摒棄陳舊的教學與學習方式,引領學生從淺嘗輒正的學習狀態邁向深度學習,已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這一問題,也應是每一位高中政治教師深切關注和積極探索的重要教研課題。
【參考文獻】
[1謝翔宇.基于核心素養視角的高中政治深度學習課堂的構建[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4(1):51-52.
[2]陸一萍.培育學生核心素養促進高中政治課程創新的策略[J]科學咨詢,2024(1):224-227.
3]段喜蓮.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政治教學方法探究[J]學苑教育,2024(14):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