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69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5.15.0116.03
DOI: 10.3969/j.issn.2096-2665.2025.15.038
慢性腎衰竭患者因腎功能進行性衰退,常伴隨電解質紊亂及代謝廢物蓄積,臨床需依賴維持性血液透析以替代腎臟功能,清除機體毒素并維持內環境穩態,從而延長患者生存周期。然而,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易干擾機體的免疫調節功能,如降低淋巴細胞活性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削弱患者免疫功能,使患者更易受感染性疾病侵襲,增加感染性疾病的發生風險[]。有研究顯示,肺部感染是導致慢性腎衰竭患者預后不良的常見因素,可能導致呼吸功能衰竭,引發全身性炎癥反應,加速原有腎臟疾病的進展,顯著增加死亡風險[2]。因此,識別慢性腎衰竭患者在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后發生肺部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對于預防、診斷和治療該類并發癥,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本研究對此展開探討,現報道如下。
原發性疾?。郝阅I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其他分別為16、12、8、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 Pgt;0.05 ),可比。本研究經宜興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1符合慢性腎衰竭的診斷標準[;(2年齡18~80歲;(3透析時間 ?3 個月者。排除標準:(1)有肺結核等肺部疾病史者;(②)合并凝血、免疫功能嚴重障礙者;(3合并惡性腫瘤者;(④有精神病史者;(5有腎移植史者;(6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4年4月于宜興市人民醫院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100例慢性腎衰竭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患者是否并發肺部感染[3分為無感染組(58例,無肺部感染)和感染組(42例,并發肺部感染)。無感染組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19例;BMI20~28kg/m2 ,平均 BMI(24.11±1.29)kg/m2 ;原發性疾?。郝阅I小球腎炎、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其他分別為23、17、10、8例。感染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BMI 20~27kg/m2 ,平均 BMI(23.94±1.35)kg/m2
1.2研究方法 (1)肺部感染診斷標準[3]: ① 體溫 ?38?C ② 咳痰、咳嗽,伴或不伴胸痛; ③ 肺實變、濕啰音; ④ 外周血白細胞計數 ?10×109/L ,伴或不伴核左移,同時排除肺結核等癥狀相近疾病。同時伴有2個或2個以上癥狀即為肺部感染。(②收集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年齡( ?60 歲、 lt;60 歲)、維持性血液透析時間( ?1 年、 lt;1 年)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心力衰竭典型癥狀(如活動后呼吸困難、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乏力及下肢水腫等)、體征(頸靜脈怒張、肺部濕啰音、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心臟擴大及第三心音奔馬律等),血漿腦鈉肽水平顯著升高,并通過心臟超聲證實心臟結構和功能異常(如左心室射血分數降低、心室擴大、室壁運動異?;蚴鎻埞δ苷系K);同時需排除其他可能導致類似癥狀的疾病,如慢性肺病、肝硬化、腎病綜合征等]、有無留置靜脈導管、血紅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入院 24h 內,抽取所有患者空腹靜脈血 3mL ,使用乙二胺四乙酸抗凝,采用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粵械注準20172221464,型號: BC-6800Plus )檢測血紅蛋白水平。另抽取所有患者入院 24h 內的空腹靜脈血 3mL ,使用離心機以 3000r/min 的轉速、 10cm 的離心半徑,離心 10min ,分離血清,存于 -4°C 冰箱待檢,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株式會社日立高新技術,國械注進20212220501,型號:日立LABOSPECT 008a )測定白蛋白水平。
1.3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患者臨床資料。(②)分析影響慢性腎衰竭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后發生肺部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 (%). 表示,行 χ2 檢驗;計量資料以( )表示,行 t 檢驗;影響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 Plt;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感染組患者年齡 ≥60 歲、維持性血液透析時間 ?1 年、合并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留置靜脈導管的占比均高于無感染組,血紅蛋白、白蛋白水平均低于無感染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 ),見表1。
2.2影響慢性腎衰竭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后發生肺部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將可能影響慢性腎衰竭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后發生肺部感染的因素行量化賦值,以維持性血液透析后是否發生肺部感染為因變量(否 =0 ,是 -1 ),以年齡( lt;60 歲 =0,?60 歲 -1 )、維持性血液透析時間( lt;1 年 =0,?1 年 =1 )、留置靜脈導管(無 =0 有 -1 )、合并糖尿?。ǚ?=0 ,是 -1 )、合并心力衰竭(否 =0 ,是 -1 )、血紅蛋白水平(連續變量)、白蛋白水平(連續變量)為自變量。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 ?60 歲、維持性血液透析時間 ?1 年、留置靜脈導管、合并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血紅蛋白水平降低、白蛋白水平降低均是影響慢性腎衰竭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后發生肺部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效應值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lt;0.05 ),見表2。
3討論
維持性血液透析作為慢性腎衰竭的有效替代治療手段,能夠通過體外循環清除代謝產物并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但長期治療后,患者免疫功能易受多重因素影響,尤其是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的抑制,可削弱患者對病原體的識別與清除能力。同時,因治療需求頻繁接觸醫療環境,患者呼吸道黏膜屏障暴露于院內病原體的概率增加,加之慢性病基礎導致的營養狀態低下及局部防御功能減退,進一步加劇肺部感染風險,影響預后[6-7]。因此,分析慢性腎衰竭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后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對于建立風險預警體系、改進感染防控路徑及改善患者預后具有積極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感染組患者年齡 ?60 歲、維持性血液透析時間 ?1 年、合并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留置靜脈導管的占比均高于無感染組,血紅蛋白、白蛋白水平均低于無感染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 ?60 歲、維持性血液透析時間 ?1 年、留置靜脈導管、合并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血紅蛋白水平降低、白蛋白水平降低均是影響慢性腎衰竭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后發生肺部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這提示上述指標與該類患者肺部感染關系密切。分析原因為,年齡 ?60 歲的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功能衰退的情況,其呼吸系統防御功能隨年齡增更易滯留滋生。長期透析引發的營養不良及代謝紊亂可進一步削弱患者抗感染能力,增加其肺部感染發生風險。老年患者常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礎疾病,多重用藥可能干擾免疫調節,使老年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后發生肺部感染的風險增加8。隨著透析時間延長,血管通路的反復使用可增加病原體侵入風險,而透析相關營養失衡和代謝毒素蓄積可持續削弱呼吸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同時,長期體外循環治療引起的微炎癥狀態及免疫調節紊亂可進一步降低患者清除病原體的能力,加之透析期間體液負荷波動可能誘發肺水腫,為病原體定植創造有利環境,進而增加交叉感染風險,導致肺部感染發生[]。靜脈導管長期留置易引發局部細菌定植,使病原體通過患者血流播散至肺部;同時,導管維護操作頻繁可增加患者皮膚屏障受損風險,為病原體侵人提供有利條件。此外,導管相關感染引發的全身炎癥反應會進一步削弱患者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而透析期間血管通路的反復使用,可加劇患者肺部微循環障礙,誘發肺部感染[10]。長期高血糖環境不僅抑制患者免疫細胞功能,還導致其呼吸道黏膜屏障糖分沉積,為病原體黏附增殖提供有利條件;同時,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可降低患者肺部組織對病原體的清除效率,而透析過程中反復的血糖波動和血管通路維護需求,加劇代謝紊亂,增加外源性病原體侵入機會。此外,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經功能異常引起的咳嗽反射減弱、排痰能力降低,可增加其肺部感染發生風險[1]。心力衰竭導致的肺淤血和循環障礙可使患者肺泡微環境異常,削弱對病原體的清除能力,且透析過程中體液負荷的快速波動可加重患者肺水腫,為病原體黏附、增殖提供有利條件。同時,心力衰竭患者因活動耐力降低和長期臥床,易引發墜積性肺炎,而心功能不全、透析治療所致代謝紊亂可進一步抑制患者免疫應答,增加其肺部感染發生風險。心力衰竭患者常需限制液體攝入,呼吸道分泌物黏稠難以排出,導致肺部感染發生[12]。長期低血紅蛋白狀態可導致患者肺組織慢性缺氧,削弱免疫細胞活性及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使病原體更易定植;同時,貧血相關的疲乏無力可進一步降低患者的排痰能力,導致氣道分泌物滯留。此外,血紅蛋白降低與透析相關的微炎癥狀態協同作用,可抑制患者免疫應答,增加其肺部感染的易感性[13]。白蛋白水平降低會降低患者血漿膠體滲透壓,促使肺組織水腫,為病原體定植提供濕潤環境;同時,白蛋白作為免疫調節的重要載體,其水平降低可影響患者補體活性及吞噬細胞功能,削弱其病原體清除能力。此外,患者低蛋白狀態常伴隨營養不良和肌肉消耗,可導致其咳嗽反射力量減弱及排痰效率降低,進一步加重氣道分泌物滯留風險,導致患者肺部感染[14]。
綜上所述,慢性腎衰竭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后發生肺部感染受年齡 ?60 歲、維持性血液透析時間 ?1 年、留置靜脈導管、合并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血紅蛋白水平降低、白蛋白水平降低的影響,臨床應密切關注。
參考文獻
[1]虞麗利,朱世瑤,廖潔,等.尿毒清顆粒聯合維持性血液透析對慢性腎衰竭患者腎功能及血清泌乳素、CYFRA21-1的影響[J].川北醫學院學報,2023,38(12):1629-1633.
[2]袁勝平,楊青彥,梁亞林,等.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醫院感染病原學及Th22和IL-22的診斷價值[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23,33(18):2752-2755.
[3]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中國成人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6年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6,39(4):253-279.
[4]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腎臟疾病專業委員會.慢性腎衰竭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J].河北中醫,2016,38(2):313-317.
[5] 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心力衰竭學組,中國心衰中心聯盟專家委員會.中國心力衰竭診斷與治療質量評價和控制指標專家共識[J/CD].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21,13(3):52-62.
[6] 陳奕蒙,姜維,劉勝陽.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合并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其對預后的影響[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21,24(2): 275-279.
[7]葉紅英,應俊,方和敬,等.慢性腎衰竭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8,16(6):932-934.
[8]葉寅寅,趙洪靜,張金玉,等.早期慢性腎衰竭患者并發肺部感染的臨床特點、病原菌檢出情況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20,15(10):1207-1209,1213.
[9]張世杰,李松強,劉素紅.慢性腎衰竭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醫院感染風險的早期預測價值[J].熱帶醫學雜志,2023,23(11):1597-1600.
[10]張文歆,匡品品,萬君蘭,等.慢性腎功能不全合并社區獲得性肺炎感染病原菌及IRF5基因多態性的關聯性[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21,31(11):1639-1643.
[11]董震,邸興利.慢性腎臟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臨床分析[J].國際泌尿系統雜志,2019,39(5):881-885.
[12]鄭雅,張開貴,徐靜.個體化預測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風險列線圖模型的建立[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21,22(5): 448-451.
[13]賴鈺明.慢性腎衰竭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重癥感染的病原學特點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20,23(S2):31-34.
[14]胡豐菊,張雷明,王延海,等.慢性腎衰竭維持性血液透析肺部感染病原菌及其影響因素[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24,34(15):2274-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