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6日,(以下簡稱“湖北小語\"教研團隊經過前期的醞釀,決定啟動新一輪的教研行動:圍繞“助力鄉村教育振興”這一國家戰略,依托湖北小語“群讀類學”研究成果,面向省內100個縣100所鄉村學校100名種子教師開展“學科星火行動”暨“群讀類學”研究成果百縣行活動。
兩年來,小學語文“學科星火行動”25個導師團隊依托湖北小語“群讀類學”研究成果,開展系列“群讀類學”實踐,有組織、常態化、系統性推進城鄉小學語文教師教育幫扶行動,助力小學語文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導師團隊的足跡遍及全省100個縣的100所鄉村學校,使“群讀類學”研究成果惠及100個縣萬余名鄉村教師,讓“學習中心”落到實處,讓學生成長可見,形成了省、市、縣、鄉教師“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的示范引領效應和學科能力共同提升的星火燎原之勢,書寫了同儕共進、教研助力的生動篇章。
多方攜手:共織城鄉教師發展新網絡
遴選在湖北乃至全國小學語文教學大賽中獲獎的骨干教師,以及省內有影響力的特級教師、教指委專家,組成25個導師團隊。每位導師帶領來自湖北省東、南、西、北4個片區彼此并不熟悉的4名種子教師,圍繞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改革中的重點內容躬耕實踐,以“群讀類學”研究成果示范引領,輻射全縣萬名學科教師,助力全縣學科教學改革。
兩年間,導師與種子教師以“群讀類學”為抓手,攜手共進的腳步從未停歇。種子教師如饑似渴,虛心求教;導師不定時為種子教師開展教學教研答疑解惑,并且克服種種困難,對基地學校進行異地訪學、片區送教。導師們憑借著濃厚的教育情懷,用自己的專業智慧,帶領鄉村種子教師深入開展“群讀類學”課堂實踐,用行動詮釋了教育者的責任與擔當。
多措并舉:共筑教師素養提升新階梯
“一對一”靶向幫扶。每1位導師日常幫扶4名種子教師。種子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有任何疑難困惑,都能隨時向導師請教,并獲得及時的指導與幫助。
導師團云端聚力。每位導師每月組織4名種子教師集中開展1次線上研討。活動內容豐富多樣,既圍繞“群讀類學”主題進行教學分享,同時還涵蓋教學問題研討、優秀教學經驗分享及專題講座等。同時,種子教師所在學校的其他教師也可一同參與線上研討,通過云端平臺實現跨校、跨區域的廣泛交流與深度學習,構建教師成長共同體。
導師團進校訪學。除了每月線上教研,每位導師每學期按計劃走進 1~2 名種子教師所在學校,以基地學校為教研支點,開展讓“群讀類學”研究成果輻射全縣的聯動教研活動。這種扎根一線的實地訪學互動,通過“群讀類學”課堂觀摩、案例研討、專題沙龍等形式,打破了縣域教研的時空壁壘,不僅為種子教師提供個性化指導,更以示范效應帶動全縣教師更新教學理念,提升教學能力,實現共同成長,為縣域教研注入源頭活水,受到當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教研部門高度重視與支持。
項目組片區輻射。針對縣域教學改革實際需求,項目組實施“分區輻射、全域聯動”策略,分東、南、西、北四個片區集中送教,并輻射市州,構建起“以點帶面、輻射全域”的教研支持網絡。項目組于2023年11月24日走進北片鄖陽,2024年3月走進東片紅安,2024年4月走進南片嘉魚,2025年4月走進西片宣恩,2025年6月走進文化名城黃州,開展系列化、主題化教學研討活動。活動中,項目組秉持“精準滴灌、靶向賦能”理念,輸送“群讀類學”的優質教學資源、優秀教學課例及高質量學術報告,通過課堂示范、專題講座、互動研討等形式,為縣域教師提供基于多篇、基于整本書、基于單元整體讀與寫的教學實踐范式,推動“群讀類學”成果實踐從“點上突破”到“面上開花”,為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多向賦能:共創教師持續發展新生態
書香潤教,澤被百校。項目組秉持教育普惠初心,為種子教師及基地學校贈送湖北小語“群讀類學”系列研究成果,包括“整本書閱讀”叢書、《習作支架手冊》《同步閱讀活動手冊》《同步“群”閱讀》等共計2萬余冊,成果書籍普惠百校,為種子教師深入領會新課標精神、落實新課程理念、扎實開展教學實踐提供強有力支撐。
課堂教學,示范指導。項目組搭建展示平臺,匯聚教育智慧,啟新思,促成長。張瑞、喬能俊、彭靜等多位導師為種子教師進行教學示范,如明燈照亮教學探索之路;夏綺云、汪力、焦鵬程等多位導師帶著本校語文名師和骨干教師為種子教師進行教學展示,開闊種子教師教學視野,增進教學熱情,激活成長動力。
導師報告,深度導航。多位導師作“深化群讀類學落實課程育人”“單元整體觀照下的讀寫聯動”等學術報告,細致闡述基于整本書閱讀的三種課型教學的要點,基于讀寫聯動的“支架式”習作指導課與評改課“五步”教學范式,以及基于任務群理念的單元整體教學實施重點。導師的報告基于實踐又高于實踐,既有理論的高度,又有實踐的創新,引領廣大教師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行穩致遠。
向外借力,高端引領。項目組搭建省級研究與交流平臺,匯聚高水平學術資源,為“學科星火行動”導師團提供最前沿、最豐富的學術營養。2023年10月,全體導師與種子教師在武漢光谷觀摩優質課例,邀請人民教育出版社小語室主任、編審徐軼老師在線上作學術指導。2024年9月,項目組在武漢市洪山區舉辦教學展示活動,邀請教育部基礎教育語文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課標組專家、上海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鄭桂華到現場作學術指導。2024年12月,全體導師匯聚黃石,觀摩、研討武漢、宜昌、黃石三地教師基于任務群理念的“群讀類學”課例,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課題研究專家張傳萍博士作題為“課題研究引領教育教學實踐創新”的科研指導報告,為全體導師深化“群讀類學”成果引領提供寶貴參考。在省級學術會場,專家的高端引領,充分論證了“群讀類學”實現“學習中心”、讓學生成長可見的核心理念。
教學展評,群英競秀。項目組精心策劃并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精彩紛呈、意義深遠的省級展評活動。“我的讀書育人故事”及“我與導師的教育故事”征文活動,宛如一場心靈的對話,種子教師用文字書寫教育情懷,分享在導師的引領下,成長途中的點點滴滴,在筆墨間傳遞教育的溫度與力量;教師素養展示活動,是一場全方位的才藝與智慧盛宴,種子教師各展所長,盡顯教師風采;課堂教學展評活動中,種子教師同臺競技,呈現教學智慧,在交流碰撞中探索教學的無限可能,推動教學研究向縱深發展。這些活動猶如一座座橋梁,連接起種子教師交流與展示的通道,搭建起廣闊的成長舞臺,促使種子教師深入思考教學問題,積極探索教學方法,激發專業發展動力,向著更高目標砥礪前行。
小學語文“學科星火行動”不僅在教學實踐的沃野里結出了累累碩果,更構建起“成果賦能一專業引領一實踐創新一素養提升”這一城鄉教師協同發展模式,聯結起城鄉教師共同發展的希望與未來。導師團隊累計開展線上教研活動120余場,線下進校訪學80多次,送教課程覆蓋全省100個種子教師所在的基地學校,輻射種子教師所在縣域的萬名鄉村教師。種子教師參與省級及以上教學展示累計50余項,主持或參與縣級乃至市(州)級課題研究30余項,形成校本教研成果40余項。“湖北小語琴臺有約”公眾號發布“學科星火行動\"系列報道近100篇,閱讀量達“10萬+”,成為鄉村種子教師成長的“云端加油站”。
站在新的起點,湖北省小學語文“學科星火行動”全體導師將不斷優化教研幫扶機制,以專業賦能鄉村振興,用智慧點亮教育希望,讓教育改革的星星之火燎原在荊楚大地,為鄉村教育振興注入強勁動力,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湖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