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有企業改革向縱深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規模越來越大,混合所有制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引導混合所有制企業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復雜。基于此,如何引導混合所有制企業更好地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成為亟待研究解決的重要課題。
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
黨建工作的重要意義
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健全全面從嚴治黨體系的重要內容。黨的二十大對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做出了明確部署。
一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與傳統國有企業相比,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產權結構、組織形態、經營模式、用工方式等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但無論怎么變化,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必須堅守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則,是指引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的根本動力和堅強保證。
二是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要發揮各類投資主體優勢,把國有企業的規范性和民營企業的靈活性進行有效結合,實現優勢互補,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通過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把國有企業改革向縱深推進,有利于推動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利于維護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和諧穩定關系,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提高企業活力和效率,在服務國家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
三是解決混合所有制改革難題的現實需要。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也面臨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例如有的國有企業存在畏難情緒,改革內生動力不足;有的民營企業擔心失去話語權、自主權;社會上有人鼓吹國有企業與民爭利,對國企改革抱有質疑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改什么、怎么改、為誰改,這些事關重大的問題,需要黨組織把關定向、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因此,亟須通過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把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和非公企業的疊加優勢,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有力支撐。
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中
存在的問題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面臨著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集中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對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認識需要進一步提高。有的國有股東對所屬混合所有制企業在管理上更多強調“差異化”管控、“市場化”機制,有的甚至出現了“只投不管”的現象,忽視了國有企業是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責任主體,履行黨建工作領導指導責任不到位。不僅如此,個別混合所有制企業管理人員更多關注經營效益,對黨組織融入公司治理結構存在顧慮。
? 位于新疆羅布泊腹地的國投羅鉀羅中生產基地。

二是黨組織職責定位需要進一步明確。有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在章程制修訂永遠跟黨走國投·美亞經驗故事分享 Q·星控購主辦方:國投直屬黨委承辦方:國投智能黨支部 美亞柏科黨委時,沒有明確黨組織參與公司治理的形式和職責權限,黨組織法定地位受到限制;有的混合所有制企業管理層中黨員比例低,“雙向進入、交叉任職”不好落實,黨組織無法有效參與公司治理;有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采取對等股權結構,各方股東容易陷入“決策僵局”,黨組織難以發揮功能作用。
① 舉辦國投·美亞經驗故事分享會。

三是黨建工作質量需要進一步提升。有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務人員工作經驗不足、專業能力不夠,對相關制度和政策的理解把握不到位;有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未能主動適應體制機制、管理方式等變化,黨建工作與企業經營管理融合不緊密,職工的凝聚力和對黨員的吸引力不足;雙重管理機制還不夠健全,有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關系長期掛靠在街道、園區等非公黨組織,在黨建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方面與國有企業有較大差距。
四是參股企業黨建需要進一步強化。部分參股企業由于規模小、黨員人數少等原因,暫不具備設立黨組織的條件,無法落實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要求;有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從國有控股變參股,黨建管理責任從國資國企系統轉出,出現了黨建工作弱化的傾向;個別國有股東由于對參股企業不具有控制力,在實際管理中不敢管、不想管、不會管,存在疏于管理、外派人員履職不力等問題。
五是日常監督機制需要進一步完善。有些國有企業對所屬混合所有制企業只持股不參與運營管理,對行業情況不熟悉、對企業情況不掌握,出現“失控失管”等情況;有些規模較大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未設立紀委,有些雖然設立了紀委,但對開展監督執紀問責的認識不到位,黨內監督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有些國有股東失去對混合所有制企業控制權后,沒有做好退出管理后續工作,造成國有企業品牌形象受損。
加強混合所有制企業
黨建工作的建議
針對這些問題,如何在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具體有以下五方面建議。
一是要把黨的領導、黨的建設貫穿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過程。不斷加強國有股東黨組織對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的整體設計和全程把關,既注重體現原則性又講求實踐靈活性。混改前,將非公股東是否擁護黨的領導、支持黨的建設作為是否與其合作的必要前提,將企業黨建工作情況列入盡職調查內容,全面摸底評估,嚴格甄選合作對象。混改中,審核把關改革方案,明確黨建入章要求、國有股東黨組織管理責任等核心要素,同步制定黨的建設工作、人力資源整合、文化融合方案;與各方股東充分溝通,把黨建工作在企業發展中的獨特優勢、工作要求講清楚,消除非公股東對黨建工作片面、模糊甚至錯誤的認識,達成思想共識。混改后,結合企業黨建工作實際,對于黨建基礎較好的,重點推進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融合,明確基層黨組織建設、黨建責任制考核、企業文化及品牌管理等任務目標,進一步完善黨建工作方法和機制;對黨建基礎較弱的,重點推進思想文化和價值理念融合,規范黨的基層組織,設置黨的工作機構,充實專兼職黨務工作力量,確保黨建工作落地見效。
二是要明確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的功能定位。分類明確混合所有制企業國有股東要注重發揮黨建工作的引領賦能作用,主動加強管理,積極保障支持,引導參股企業及時建立黨的組織、開展黨建工作。
織設置;積極探索與參股企業經營模式、組織形態、用工方式等相適應的黨建工作機制,可以通過派駐黨建指導員、開展聯建共建等方式推動黨的工作覆蓋,發揮好黨組織在引導團員青年、黨外人士、職工群眾積極服務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強化干部隊伍管理,國有股東可以按照企業章程、股東協議等,推薦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的黨組織書記,加強企業黨建工作力量;也可以優先選派黨員擔任企業董事會、經理層的股東代表或其他重要崗位人員,推動其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進入企業黨組織班子,確保黨和國家的政策要求在參股企業得到貫徹執行。
黨建工作領導指導責任和黨組織發揮作用內容,構建科學合理、符合實際、各方認同的領導體制。針對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由國有第一大股東黨組織領導和指導為主,推動企業黨組織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依照規定討論和決定企業重大事項,支持股東會、董事會、經理層依法行使職權。針對國有參股企業,協商明確一家國有股東黨組織履行黨建工作領導和指導職責,推動企業黨組織發揮引方向、重協調、促發展的作用。引方向就是要引導企業在政治方向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擁護黨的領導,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守法合規經營;重協調就是要在企業中發揮黨的獨特優勢,統籌協調內外資源,推動經營管理工作,維護各方利益權益,體現公平正義;促發展就是要支持董事會、經理層依法行使職權,在推進企業發展和服務職工群眾中體現黨的領導。
三是要進一步健全混合所有制企業組織體系。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確保黨組織作用發揮。理順隸屬關系,明確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組織一般隸屬于國有股東黨組織,特別是由國有企業改制的,黨組織隸屬關系、黨建工作管理責任原則上保持不變;對于歷史形成的隸屬于地方非公黨組織的企業,可實行雙重管理,納入國有股東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體系。抓好規范提升,指導混合所有制企業優化黨組織設置,配強黨支部書記和專兼職黨務工作人員,落實經費保障要求等;重視在混合所有制企業生產經營一線、專業技術骨干和經營管理人員中發展黨員,積極培養發展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入黨。推動黨建融合,指導混合所有制企業緊密結合生產經營實際開展黨組織活動,通過深化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黨員突擊隊,開展“揭榜掛帥”“賽馬”等活動,鼓勵黨員干部創先爭優、攻堅克難、創造價值。
四是要加強對參股企業黨建工作的統籌指導。國有股東要注重發揮黨建工作的引領賦能作用,主動加強管理,積極保障支持,引導參股企業及時建立黨的組織、開展黨建工作。強化作用發揮,推動參股企業黨組織圍繞宣傳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團結凝聚職工群眾、維護各方合法權益、建設先進企業文化、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等方面履職盡責,引導參股企業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誠信經營、規范管理,嚴防國有資產流失。強化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指導參股企業根據業務發展、組織架構、黨員人數變化等,及時調整和優化黨組
五是要加強對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監督管控。建立健全以風險管理為導向、合規管理監督為重點的內控體系,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依法合規開展各項經營活動。健全日常監督機制,依據公司章程約定向混合所有制企業選派國有股東代表、董事或重要崗位人員,加強日常經營監督和股權收益情況監督,對長期虧損、低效無效的企業做好評估處置。健全監督執紀機制,梳理重點業務領域、關鍵業務環節的正負面清單,統籌黨內監督、審計監督、紀檢監督、職工監督等監督資源,嚴格規范進人企業管理層人員的廉潔從業、合規履職的監督管理,加大問責力度。健全退出管理機制,加強對國有股東字號、經營資質等無形資產的管理,完善保護和維權的方式手段,對已退出的企業持續進行監控,防止出現以國有股東名義繼續開展經營活動、惡意利用國有企業信譽品牌站臺背書等情況,切實維護國有資產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作者單位: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