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必須持續鍛造堅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使黨的領導“如身使臂、如臂使指”。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進一步明確要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基于此,(以下簡稱八〇二所)提出了以“五紅、五專、五強化”為基礎的能力提升模型,通過規范化的作業流程和精細化的管理模式,不斷提升黨建引領力、服務力和行動力,真正做到企業發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就體現到哪里。
以“五紅”抓組織建設
提升黨建引領力
八〇二所以“傳承紅色基因、打造紅色組織”為根本,全面提升理想信念;以“建設紅色陣地、打造紅色課堂”為依托,全面提升組織引領;以“注重紅色實踐”為目標,扎實推進黨建融入中心,全面助力中心業務,增強黨建引領力。
一是筑牢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提出要做到關注熱點、關注形勢、關注實效、關注趨勢“四個關注”,擴展學習“存量”,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以“及時跟進學”提高學習“增量”,緊跟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精神,提高航天報國行動自覺。日常帶著問題學,解決學習“變量”,結合上級要求以查促學、壓茬推進,教育支部黨員心懷“國之大者”、強化使命擔當、做到知行合一。
二是建強戰斗堡壘,打造紅色組織。以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為著力點,以組織健全、制度完善、運行規范、活動經常、檔案齊全、作用突出“六條標準”為重點,形成“一年歷、一手冊、一流程”的工作模式,即一個黨建重點工作年歷、一本黨建工作精細化操作手冊、一套支部工作標準作業流程。打造年度工作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

戰圖、施工圖、流程圖,整理出100余項工作計劃,實現黨建工作可知可視,做到各項業務流程均有明確依據,有效提升黨支部工作質量和效率。
三是踐行初心使命,建設紅色陣地。讓陣地成為支部黨員思想教育的主陣地、弘揚文化的主陣地、凝聚共識的主陣地、融入中心的主陣地。緊跟時代,以AI技術賦能陣地建設,以塑造支部品牌和文化為重點,扎實推動“一部一品”建設,按“初創期、培育期、成果期”三個階段指導各支部創建品牌,牽引支部中心工作發展,做到“重基礎、重積累、重創新、重實效、重示范”,不斷深化品牌內涵、豐富創建載體。
四是堅定責任擔當,打造紅色課堂。八O二所黨委深刻認識到打造支部紅色課堂是加強黨的建設、提升黨員素質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隨著新媒體、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基層黨員對于紅色教育的形式有了更多維度的期待,必須打破慣性思維,多維打造情景式、沉浸式紅色課堂,通過主動探索開展視頻黨課、行走中的黨課等多維形式,推動紅色課堂立體化、多元化,營造濃郁課堂氛圍,切實把職工群眾思想和行動凝聚到企業的共同目標上來。
五是深度融入中心,注重紅色實踐。八〇二所黨委嚴格落實“四同步、四對接”的具體要求,提出“將中心工作的難點和重點作為黨建工作的著力點和發力點”,打造“六個結合”黨建工作模式,聚焦難點重點問題,建立黨員責任團隊、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等,堅持把黨的工作貫徹落實到經營管理、科研生產全領域全過程。為進一步激發工作熱情,每年設置標桿(優秀)黨員責任團隊、責任區,切實讓團隊成員收獲榮譽感。

以“五專”抓隊伍建設
提升黨建執行力
八O二所提出以“選配專業隊伍、錘煉專業能力”為基礎,全面加強隊伍活力;以“涵養專業品質、體現專業態度”為抓手,全面提升帶動作用;以“提升專業精神”為目標,營造正氣充盈的工作氛圍,扎實提升黨建執行力。
一是暢通晉升通道,選配專業隊伍。新時代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對黨建隊伍配備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層黨務工作者隊伍是夯實黨建工作的關鍵。具體實踐中,鮮明提出要選育優秀年輕的技術、管理人才從事基層黨建工作,真正將黨務干部正式納入所在單位后備干部序列,確保對有黨務工作經歷的干部,在選拔任用中優先予以考慮,實現黨務干部碩博士比例達到 69% ,持續暢通黨務干部晉升通道。
二是強化使命擔當,砥礪專業品質。新時代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對于基層黨組織書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深入調研企業內部支部建設情況,八二所發現“基層黨組織書記強則黨建強”“業務強則擔任黨組織書記”等現象普遍存在。對此,八〇二所堅持分層分類強化履職能力培訓,采取清單化管理,在單位內部推動嚴肅、嚴格的激勵考核制度,將黨支部考核結果作為干部調整的重要依據,確保支部書記隊伍內部形成良性競爭。
三是練就過硬本領,錘煉專業能力。針對實際工作中黨務干部對于單位內部的技術、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較為匱乏的普遍現象,八O二所持續加大黨務干部的雙向培訓,確保全職黨務工作者每年參加不少于2次的核心業務層面培訓,建立每月黨建、業務交流機制。此外,通過分類、分級開展黨務知識培訓,建立內訓師培訓制度,全面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四是發揮模范作用,提升專業素養。堅持將骨干發展為黨員、將黨員培養為骨干,做到嚴把入口、加強教育、嚴格管理、疏通出口,不斷優化積分制度,讓黨員真正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綜合運用“互聯網 +' ”等平臺,充分發揮入黨宣誓、重溫入黨誓詞、過政治生日等作用,建立一套科學有效的培訓方法。針對黨員特點制定“一人一策”,持續提
升黨員思想政治能力,讓廣大黨員日常工作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
五是健全激勵機制,弘揚專業精神。持續健全激勵機制,弘揚專業精神,讓黨務人員不斷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有效發揮黨建綜合優勢。通過設置黨建課題專項獎等形式,每年結合重點工作確定黨建相關課題,開展揭榜掛帥專項行動,根據完成質量給予相應獎勵和表彰,同時結合單位實際設置優秀組織干事、宣傳干事等榮譽獎項,切實讓黨務人員有獲得感和榮譽感。
以“五強化”抓制度建設
提升黨建保障力
八〇二所提出以“強化制度基礎、強化作風引領”為保障,全面加強支部管理;以“強化分類考核、強化有效監督”為關鍵,把政治導向立起來、政治歷練抓起來、政治規矩嚴起來,全面提升支部效能;以“強化示范帶動”為核心,營造比學趕超氛圍,有效提高黨建保障力。
一是提升規矩意識,強化制度基礎。結合實際形成29項黨建制度,持續健全基層黨建責任落實制度,構建“明責、履責、考責、追責”的黨建工作責任制閉環,形成抓黨建、強黨建的合力。建立黨建制度后評估機制,每年通過黨委會、黨建領導小組會審議黨建制度執行情況,通過制度體系的構建和有效運行,強化規范性要求,確保基層黨組織始終按照黨章和黨內有關規定開展工作。
二是提升效能意識,強化作風引領。八O二所提出要堅持不解狠抓黨員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增強主動作為意識,將懶政庸政怠政作為一種腐敗行為,堅決追責問責,提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做好、發出同一個聲音、敬畏每一條規則、善待每一位員工、打通‘最后一公里’”的五個一作風建設要求,形成長效機制。在單位內部設置100名效能管理員,每季度對黨建等相關工作開展專項檢查,并提出具體意見和建議,確保干部隊伍作風過硬。
三是提升精準意識,強化分類考核。構建“以達標管理為基礎、以晉位升級為牽引、以品牌建設為引領”的黨支部管理模式,通過精準化的目標責任、一體化的管理體系、差異化的評價標準、立體式的考核實施、迭代式的結果運用,進一步抓嚴抓深抓實基層黨支部建設。將企業內黨支部劃分為管理類、科研類、生產類和法人公司四種類型黨支部,明確了5類差異化目標,不斷提升考核評價的精準度、有效性和公平性。
四是提升紀律意識,強化有效監督。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必須一手抓制度制定,一手抓貫徹執行,強化監督檢查,真正讓制度在管黨治黨中發揮應有作用。八O二所堅持嚴肅黨建責任考核,每月對支部工作開展監督檢查,進一步強化國有企業黨組織書記“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的觀念,綜合糾治以“走過場”和“不作為”為代表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等“四風”問題。
五是提升標桿意識,強化示范帶動。持續強化標桿黨支部和黨員的示范帶動意識,依托“七一大會”、黨支部書記例會等平臺,讓優秀支部和黨員開展工作經驗交流,加強獎勵和表彰,形成“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良性競爭格局。以“主題年”形式為各黨支部制定目標,如科研類黨支部為強基固本年、保障類黨支部為能力提升年、管理類黨支部為提質增效年、公司類黨支部為合規管理年,明確重點任務目標,營造比學趕超的氛圍,實現重點能力提升。
通過近年來的持續探索實踐,八O二所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持續凸顯,實現讓黨旗在航天重大工程任務一線高高飄揚,引領了企業高質量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基層黨組織的黨建引領力不斷提升,依托“六個結合”黨建工作模式,近3年來建立100余支黨員責任團隊和責任區,突破近100項關鍵技術,為圓滿完成“羲和”探日、C919適航取證等重大工程任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基層黨組織的黨建執行力不斷提升,打造形成了“一年歷、一手冊、一流程”的工作模式,實現了黨建工作可知可視。近年來,多個支部獲得集團公司示范紅旗黨支部、上海市經信委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成功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單位。基層黨組織的黨建保障力不斷提升,在企業內部提出“五個一”作風建設要求,推動黨建工作從“軟指標”變成“硬約束”,在集團內部率先探索研究制定《八O二所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實施細則》和《八〇二所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負面清單》。
國有企業黨的建設是一項系統而龐大的長期性工程。在諸多的理論和實踐探索中,本研究希望通過對“五紅、五專、五強化”模式的探索為增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提供一種具體的參考路徑和建設思路。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國有企業需要進一步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科學把握黨建工作規律特點,努力將基層黨建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發展優勢,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發揮積極作用。
(作者單位:上海航天局第八O二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