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ESG評級分歧影響綠色協同創新嗎?

2025-08-25 00:00:00楊暢
金融發展研究 2025年7期
關鍵詞:利益相關者

摘" "要:現有研究主要聚焦于ESG評級分歧對企業個體環境行為的影響,而未充分關注其對企業間環境協同行為的潛在影響。本文基于利益相關者視角,以2011—2023年滬深A股上市企業為研究樣本,實證分析了ESG評級分歧對企業綠色協同創新的影響,以及關鍵的利益相關者(投資者、競爭對手和上下游企業)關系對這一影響的調節效應。研究發現,ESG評級分歧顯著抑制了綠色協同創新,這一結論在經過系列內生性處理和穩健性檢驗后依然成立。調節效應檢驗結果顯示,投資者互動、市場競爭與供應鏈金融均能夠緩解這種抑制效應。異質性分析表明,對董事網絡結構洞豐富、數字化轉型程度高、非重污染行業與高科技行業的企業而言,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負面效應更不明顯。研究結論為優化ESG評級管理與企業間環境協同治理提供重要的理論支持與現實依據。

關鍵詞:ESG評級分歧;綠色協同創新;利益相關者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265(2025)07-0015-11

DOI:10.19647/j.cnki.37-1462/f.2025.07.002

一、引言

隨著“雙碳”目標的深入推進,環境、社會與治理(ESG)的信息披露及績效評估日益成為實業界與學術界關注的焦點議題。2022年,中國證監會發布《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5)》,強調建立健全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體系。2024年,上海、深圳和北京證券交易所聯合發布《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要求A股上市公司按照統一標準披露ESG報告。雖然近年來中國持續推進ESG信息披露的規范化建設,但不同評級機構對同一企業的ESG評估結果仍存在較大分歧。例如,2023年對德賽西威(002920)的ESG評級中,萬得給出AA評級,而明晟僅評為CCC級;同年針對江蘇國信(002608)的ESG評級,萬得評為A級,商道融綠只給出C+評級。這種評級分歧不僅會引發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環境績效的質疑,而且會增加學者依據ESG評級進行實證研究的難度(Berg等,2022)[1]。由此學者開始探究ESG評級分歧的成因,并且發現分歧主要來自評級機構在指標選取、估算方法和權重設置上的明顯差異,以及企業存在的策略性披露行為(Berg等,2022;Christensen等,2022)[1,2]。此外,現有研究集中探討了ESG評級分歧對資本市場的影響(Hu等,2024;Wang等,2024;趙子銥等,2024)[3-5],但是較少關注其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诖耍接慐SG評級分歧是否以及如何影響企業經營活動,對完善ESG理論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企業綠色轉型的關鍵戰略,綠色協同創新是推動“雙碳”目標實現、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2021年國務院發布《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提出鼓勵企業在低碳技術領域開展產學合作以及跨行業跨領域合作。綠色協同創新涉及企業與外部利益相關者(如供應商、客戶、科研機構和政府部門等)共同開展研發活動,旨在開發可持續產品、服務以及運營流程(Wang等,2025;Ma和Lin,2024;楊志紅和王小林,2024)[6-8],通常表現為企業與其他創新主體聯合申請綠色專利(Ma和Lin,2024)[7]。相較于難度高、周期長的獨立綠色創新,綠色協同創新能夠實現企業間的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從而降低研發復雜程度,加快技術開發進程(Ma和Lin,2024)[7]。此外,綠色協同創新可以將研發成本與風險分攤于不同主體之間,有效緩解獨立綠色創新所面臨的高成本、高風險困境(Wang等,2025;Ma和Lin,2024)[6,7]。盡管綠色協同創新在實踐和理論層面均具有重要意義,但目前國內外學者主要關注了企業獨立的綠色創新行為(唐夢蘭等,2025)[9],對企業間綠色協同創新的相關研究較為缺乏(楊志紅和王小林,2024)[8]。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學者探討了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創新的影響(Geng等,2024;甄玉晗和孫文祥,2025)[10,11],但未充分關注其對綠色協同創新的潛在影響。在綠色協同創新過程中,ESG評級分歧導致的信息不確定性會削弱信息參考價值(周澤將等,2023)[12],不但會增加合作伙伴的信息搜索成本,而且將加重合作伙伴對企業潛在機會主義風險的顧慮,最終可能影響企業與合作伙伴之間的綠色協同創新效果。基于此,本文重點考察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影響效果及其作用機制。

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經濟學和利益相關者理論,以2011—2023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考察了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影響機理。研究表明,ESG評級分歧會顯著抑制綠色協同創新,這一結論在經過系列內生性處理和穩健性檢驗后依然成立。調節效應檢驗證明,從利益相關者關系的視角出發,投資者互動、市場競爭與供應鏈金融均能夠緩解這種抑制效應。進一步分析發現,對于董事網絡結構洞豐富、數字化轉型程度高、非重污染行業與高科技行業的企業,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負面效應更不明顯。

本文的邊際貢獻包括:第一,與探討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創新影響的文獻相比,本文聚焦于綠色協同創新,并根據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構建分析框架,從搜索成本和合作成本兩個視角,深入探究ESG評級分歧如何影響綠色協同創新,豐富了ESG評級分歧經濟后果和綠色協同創新影響因素的相關研究。第二,本文從投資者、競爭對手和上下游企業三大利益相關者角度,探討利益相關者關系在ESG評級分歧與綠色協同創新的關系中如何發揮調節效應,拓展了利益相關者理論在綠色創新和環境協同治理領域的應用。第三,本文基于利益相關者關系視角,為緩解ESG評級分歧負面沖擊、破解綠色協同創新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企業可以通過加強投資者互動、化解經營風險、增強供應鏈韌性,強化外部監督治理和資源支撐,為實現綠色轉型和“雙碳”目標找到可行路徑。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

(一)ESG評級分歧與綠色協同創新

綠色協同創新的主要挑戰在于企業與外部合作伙伴之間存在交易成本(楊志紅和王小林,2024;Nieto等,2023)[8,13]。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提出,綠色協同創新往往面臨較高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搜索成本和合作成本(Nieto等,2023)[13]。就搜索成本而言,由于綠色創新具有高風險性、長期性和知識復雜性等特征,企業在尋找合作伙伴時面臨較高的搜索成本,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人力成本搜索、篩選和確定合適的合作對象(楊志紅和王小林,2024;劉建梅等,2025)[8,14]。就合作成本而言,在綠色協同創新的管理過程中,企業不僅需要對協議條款進行反復談判,還需要持續監督履約情況,并協調多方資源進行轉移和整合,這些活動都會增加協同創新的合作成本(Nieto等,2023)[13]。而ESG評級分歧可以通過影響搜索成本和合作成本作用于綠色協同創新。

企業ESG評級分歧能夠通過加劇信息不對稱增加合作伙伴搜索成本。企業在搜索和篩選合作伙伴時,主要困難在于獲取和判斷潛在合作對象的能力水平和參與意愿相關信息(Ma和Lin,2024;劉建梅等,2025)[7,14]。當焦點企業ESG評級結果在不同機構之間存在較大分歧時,焦點企業的綠色創新能力和環境承諾真實性往往會受到潛在合作方的質疑,這可能會加劇焦點企業與合作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甄玉晗和孫文祥,2025)[11]。這種信息不對稱迫使合作方投入更多成本進行信息驗證和評估(Hu等,2024)[3],通過增加合作方搜索成本對焦點企業綠色協同創新產生負面影響。

企業ESG評級分歧能夠通過加重機會主義風險增加合作伙伴的合作成本。在綠色協同創新的管理過程中,企業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對參與方進行利益協調、履約監督和資源共享整合,這類合作成本的高低主要取決于企業與合作方之間的信任程度。然而,焦點企業ESG評級分歧往往被視為環境信息操縱和機會主義行為的信號(Hu等,2024;Geng等,2024)[3,10]。由于企業意識到外部評級機構主要依賴企業所披露的公開信息進行評級(Liu等,2024)[15],企業會利用這些機構在指標、算法和權重方面的差異(Berg等,2022;周澤將等,2023)[1,12],選擇性披露有利信息甚至夸大環保形象,同時隱藏潛在負面信息(Hu等,2024;Geng等,2024)[3,10]。這種機會主義行為可能削弱合作方對企業的信任(Geng等,2024)[10],進而影響雙方的綠色協同創新。具體地,合作方出于對知識泄漏風險與預期經濟損失的擔憂,傾向于限制核心技術的共享,降低合約履行的配合度(Nieto等,2023)[13],這些高額的合作成本最終會抑制合作方與企業的綠色協同創新活動。綜上所述,企業ESG評級分歧通過增加合作伙伴的搜索成本和合作成本,進而抑制綠色協同創新。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說:

H1:ESG評級分歧抑制了企業綠色協同創新。

(二)利益相關者關系的調節效應

利益相關者指的是任何能夠影響企業組織目標實現的個人或群體(Nieto等,2023)[13]?;谫Y源依賴理論,組織必須通過與外部利益相關者的互動來獲取關鍵資源,這意味著企業行為并非只受單一利益相關者的影響,而是受到眾多利益相關者網絡關系的影響(Nieto等,2023)[13]。綠色協同創新涉及企業與外部利益相關者共同開展研發活動,其順利開展不但依賴外部利益相關者的直接參與,而且取決于企業與利益相關者的互動關系(楊志紅和王小林,2024)[8]。在眾多利益相關者中,投資者、競爭對手和上下游企業尤為關鍵,能夠直接影響企業的創新績效、經濟利益和長期發展(唐夢蘭等,2025;周卉,2025)[9,16]。因此,企業會考慮這些外部利益相關者關系對資源獲取和經營風險的影響,進而決定如何開展綠色協同創新。因此,本文認為,外部利益相關者關系在ESG評級分歧與綠色協同創新之間具有調節效應。

1. 投資者互動。就股權關系而言,投資者是提供資金來源和監督企業治理機制的重要外部利益相關者(李衛兵和李銘洋,2023)[17]。當投資者通過網絡平臺直接與上市公司互動時,企業會提高信息披露的準確性與可信度,從而有效降低ESG評級分歧給合作方帶來的信息搜索成本(李衛兵和李銘洋,2023)[17]。此外,投資者互動可以強化投資者的監督功能,有效抑制企業利用評級漏洞進行ESG信息操縱的機會主義行為,進而減少綠色協同創新中因ESG評級分歧導致的合作成本(周卉,2025)[16]。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認為投資者互動會緩解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抑制作用。

投資者互動能夠提高企業的信息透明度,減少ESG評級分歧為研發合作伙伴帶來的搜索成本。一方面,投資者互動為增補企業ESG信息提供重要渠道(李衛兵和李銘洋,2023)[17]。在互動過程中,投資者可以表達對企業ESG評級分歧的關切以及對其ESG績效真實性的質疑,并獲得企業管理層的直接回復(Liu等,2024)[15]。當研發合作伙伴查閱投資者互動記錄時,能迅速檢索和獲取ESG增補信息,從而有效降低ESG評級分歧導致的信息不確定性和搜索成本(Liu等,2024;Xu等,2024)[15,18]。另一方面,作為受交易所監管的官方溝通渠道,投資者互動具有較強的合規性和制度保障,進一步提高了信息披露的可信度(Liu等,2024;Xu等,2024)[15,18]。因此,投資者互動通過提高企業ESG信息的可得性和可信度,緩解企業ESG評級分歧給合作伙伴帶來的信息搜索成本,進而削弱ESG評級分歧對企業綠色協同創新的負面影響。

投資者互動能夠抑制企業的機會主義行為,減少ESG評級分歧為綠色協同創新伙伴帶來的合作成本。具體地,投資者互動作為重要的外部治理機制,能夠發揮對企業管理層的監督作用,有效減少企業的機會主義行為(李衛兵和李銘洋,2023)[17]。例如,Xu等(2024)[18]的研究發現,投資者互動能夠增強投資者監督企業運營的能力與動機,從而有效緩解企業的代理問題。Liu等(2024)[15]的研究也表明,投資者互動平臺的信息傳播效率遠高于傳統媒體,在識別企業欺詐行為方面表現出顯著優勢。因此,投資者互動作為一種有效的外部監督機制,能夠減少企業基于ESG評級體系缺陷實施的策略性披露行為,緩解ESG評級分歧給合作伙伴帶來的不信任,進而減少綠色協同創新的合作成本(周卉,2025)[16]?;谝陨戏治?,本文提出如下假說:

H2:投資者互動程度越高,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抑制作用越弱。

2.市場競爭。就競爭關系而言,行業內的競爭對手越多,企業面臨的生存壓力和增長壓力越大(Yu等,2024)[19]。就生存壓力而言,激烈的競爭會使市場資源變得更加稀缺,驅使企業為了生存而爭奪稀缺資源和市場份額(Yu等,2024)[19]。就增長壓力而言,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企業需要建立獨特的競爭優勢,以突破同質化競爭,實現可持續發展(Yu等,2024)[19]。因此,生存和增長壓力共同驅使企業打破組織邊界、尋求外部合作,更愿意推進綠色協同創新活動(唐夢蘭等,2025;Yu等,2024)[9,19]。與此同時,市場競爭能夠發揮外部治理作用,監督企業的機會主義行為,緩解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負面影響(唐夢蘭等,2025)[9]?;诖?,本文認為市場競爭會削弱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抑制作用。

一方面,市場競爭壓力會強化企業實施綠色協同創新的動機,激勵其增加創新信息披露,從而減少ESG評級分歧給合作伙伴帶來的信息搜索成本。具體地,激烈的市場競爭會給企業帶來生存和增長壓力,促使企業產生更強烈的搶占綠色產品市場、獲取外部創新資源的訴求,從而提高其參與綠色協同創新的內在驅動力(唐夢蘭等,2025;Yu等,2024)[9,19]。此時,企業為了威懾競爭對手,增加對潛在合作方的吸引力,會增加創新信息披露行為,進而緩解企業ESG評級分歧給合作方帶來的信息不確定性,增加其與潛在合作方進行綠色協同創新的可能性(劉建梅等,2025)[14]。

另一方面,高強度的市場競爭可以發揮更有效的外部監督作用,減少ESG評級分歧帶來的機會主義風險。市場競爭作為關鍵的外部治理機制,能夠有效發揮對企業管理層的監督作用,抑制企業的機會主義行為(唐夢蘭等,2025)[9],減少ESG評級分歧給合作伙伴帶來的不信任感,從而緩解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產生的不利影響。此外,在面對更多競爭對手時,公司管理層的憂患意識會增強,競爭壓力將激勵其主動減少機會主義行為(唐夢蘭等,2025)[9],進一步削弱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抑制作用。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說:

H3:市場競爭越激烈,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抑制作用越弱。

3.供應鏈金融。就供應鏈關系而言,客戶和供應商是企業開展協同創新的重要合作者和資源提供方(唐夢蘭等,2025)[9]。供應鏈金融作為一種基于供應鏈主體間貿易信貸關系的金融解決方案,通過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協作,滿足供應鏈上特定企業的融資需求,實現供應鏈多方共贏(Bai等,2024;周易等,2023)[20,21]。由于供應鏈金融具有低成本與易獲得的優勢,企業日益依賴其應對內外部風險,這可能有助于企業緩解ESG評級分歧帶來的負面沖擊。已有研究表明,供應鏈金融不僅能夠提高企業的信息透明度(Wang等,2025)[22],還可以減少企業的代理問題(周易等,2023)[21]。因此,在綠色協同創新過程中,供應鏈金融可能會降低ESG評級分歧給合作伙伴帶來的搜索成本和合作成本。基于此,本文認為,供應鏈金融可以緩解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負面影響。

一方面,供應鏈金融能夠提高企業的信息透明度,降低ESG評級分歧為研發合作伙伴帶來的信息搜索成本。供應鏈金融基于產業鏈中的實際貿易活動,通過整合焦點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的信用資源,構建多方協作的融資生態系統,顯著提升了供應鏈各環節間的信息透明度(Wang等,2025)[22]。上下游企業作為重要的綠色協同創新伙伴,可以利用供應鏈網絡的貿易和融資關系,加速信息的交換和擴散(周易等,2023)[21],從而對沖ESG評級分歧帶來的信息不確定性。

另一方面,供應鏈金融可以減少企業機會主義行為,降低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負面影響。在供應鏈金融關系中,資金提供方往往會對資金獲取方提出ESG合規要求,確保能夠降低供應鏈網絡整體風險(Wang等,2025)[22]。例如,蘋果公司、寶潔公司和花旗銀行等企業均將ESG評估納入供應鏈管理,對存在貿易融資關系的上下游企業進行嚴格審查,并終止與不滿足ESG評估要求的企業的業務往來(Song等,2024)[23]。因而供應鏈金融可以通過強化對鏈上企業的ESG監管,推動企業采取實質性環保措施,避免企業利用ESG評級漏洞進行信息操縱行為(周易等,2023)[21],緩解企業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不利影響。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說:

H4:供應鏈金融水平越高,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抑制作用越弱。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11—2023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為原始樣本。ESG評級數據分別來自萬得、商道融綠與彭博數據庫;綠色協同創新的專利數據和投資者互動數據來自中國研究數據服務平臺(CNRDS)數據庫,市場競爭數據、供應鏈金融數據及企業財務數據均來自國泰安數據庫。本文對原始樣本進行如下處理:剔除被“ST”和“PT”的企業和金融類企業樣本;刪除主要變量缺失的樣本;對所有連續變量進行雙側1%縮尾處理。最終獲得27397個樣本觀測值。

(二)變量說明

1. 被解釋變量:綠色協同創新(CGI)。參考Ma和Lin(2024)[7]以及楊志紅和王小林(2024)[8]的研究,由于專利技術在申請階段就可能對企業產生影響,專利申請數據被認為比其他類型的數據更為可靠、可信和及時(Zhang等,2024)[24],本文使用企業聯合申請的綠色專利數量度量綠色協同創新水平。此外,為了降低數據偏態分布的影響,本文對專利數量加1后取自然對數(楊志紅和王小林,2024)[8]。

2. 解釋變量:ESG評級分歧(DIS)。本文借鑒Geng等(2024)[10]與Christensen等(2022)[2]的做法,采用不同評級機構對同一企業ESG評分的標準差來衡量ESG評級分歧。計算方法如下:首先,采用華證、萬得、商道融綠、盟浪、彭博和富時羅素6家ESG評級機構的數據,這些機構涵蓋國內外權威的ESG評級提供商,受到學術界和實業界的廣泛認可(Hu等,2024;Geng等,2024)[3,10];其次,為確保各機構ESG評級的可比性,本文對所有評級機構的原始評分或評級進行標準化處理,轉換為1—9分的分布區間;再次,為確保樣本數據的完整性,對僅獲得單一ESG評級的上市公司樣本,將其ESG評級分歧值設定為0;最后,取所有評級機構的ESG評分標準差作為企業ESG評級分歧的代理變量。

3. 調節變量:利益相關者關系,包括投資者互動(QS和RP)、市場競爭程度(MC)和供應鏈金融(SCF)。在投資者互動的衡量上,本文借鑒李衛兵和李銘洋(2023)[17]、Xu等(2024)[18]的研究,使用投資者在“互動易”平臺和“上證e互動”平臺上的提問數量和回答數量加1的對數值代表企業與投資者之間的互動程度。在市場競爭程度的衡量上,本文參考唐夢蘭等(2025)[9]的方法,用企業所屬行業的上市公司總數加1的自然對數來衡量市場競爭程度。在供應鏈金融的衡量上,借鑒Bai等(2024)[20]的研究方法,用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與總資產的比值作為供應鏈金融的代理變量。由于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較高的企業可以通過延遲對供應商的支付增加其獲得供應鏈融資的機會,該值越大說明企業供應鏈金融水平越高(Bai等,2024)[20]。

4. 控制變量。根據現有文獻(楊志紅和王小林,2024;Yu等,2024)[8,19],企業財務和治理情況會影響綠色協同創新,因而本文控制了企業規模(SIZE)、資產負債率(LEV)、盈利能力(ROA)、托賓Q值(TQ)、營收增長率(GRW)、經營現金流(CASH)和資產周轉率(ATO)等財務指標,獨董比例(INDP)、股東集中度(TP1)、兩職合一(DUAL)和是否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BIG4)等治理指標,此外還控制了地區經濟發展(GDP)等區域特征指標。變量定義見表1。

(三)模型設定

為了檢驗假說H1,即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影響,本文設定以下模型:

其中,被解釋變量[CGIi,t]是企業[i]在[t]年的綠色協同創新水平,解釋變量[DISi,t]是企業[i]在[t]年的ESG評級分歧情況,[Ci,t]表示控制變量。[μj]和[δt]分別表示個體和年份固定效應。[εi,t]為隨機誤差項。

為了檢驗假說H2—H4,即利益相關者關系如何在ESG評級分歧與綠色協同創新之間發揮調節作用,本文設定模型(2):

其中,[Modi,t]表示利益相關者關系,包括投資者互動、市場競爭程度和供應鏈金融。其余變量和模型(1)一致。

四、實證結果與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表2展示了所有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綠色協同創新的均值和標準差分別為0.141和0.533,說明我國企業綠色協同創新水平有待提升。ESG評級分歧的均值和標準差分別為0.751和0.735,說明我國企業的ESG評級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投資者互動水平的均值分別為4.241和4.085,說明樣本企業與投資者互動較為活躍。市場競爭程度和供應鏈金融水平的均值分別為6.909和0.147,說明我國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競爭相對激烈,同時反映我國企業從供應鏈伙伴獲得融資的規模較大。其他變量的統計結果與過往文獻相近。

(二)基準回歸結果

如表3所示,列(1)為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檢驗結果,列(2)在此基礎上加入了控制變量,以上回歸均控制了個體和年份固定效應。結果顯示,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回歸系數均在1%水平上顯著為負。這說明ESG評級分歧越大,研發合作伙伴的搜索成本和合作成本越高,從而抑制企業與合作伙伴之間的綠色協同創新活動,支持研究假說H1。

(三)穩健性檢驗

1. 工具變量法。為了緩解逆向因果引致的內生性問題,本文采用兩階段最小二乘法(2SLS)重新估計。參考Li和Chen(2024)[25]的研究,本文用ESG評級分歧的行業省份年均值(DIS_AVR)作為工具變量,因為該均值會影響企業層面的ESG評級分歧,但不會直接影響其綠色協同創新。表4展示了檢驗結果。列(1)顯示,第一階段回歸中工具變量的系數顯著為正,而且F統計值遠大于臨界值10,說明該工具變量有效。列(2)顯示,第二階段回歸中ESG評級分歧的回歸系數顯著為負,與基準回歸結果一致。

2. Heckman兩階段回歸。為了解決樣本選擇偏差的問題,本文采用了Heckman兩階段回歸方法重新估計。在第一階段中,本文先設置ESG評級分歧虛擬變量(dDIS)作為被解釋變量,即當企業ESG評級分歧值排序處于前30%時取值為1,否則為0(Wang等,2024)[4];然后選擇ESG評級分歧的城市年均值作為外生變量,并將其與模型(1)中的控制變量一起進行Probit回歸,算出逆米爾斯比率(IMR);第二階段將IMR加入模型(1)進行回歸。結果如表5列(2)所示,ESG評級分歧系數仍顯著為負,表明在考慮了有偏選擇問題后本文結論依然成立。

3. 替換變量的度量方法。作為進一步的穩健性檢驗,本文替換了主要變量的度量方法重新回歸。第一,本文將聯合獲得的綠色專利數量作為被解釋變量的替代度量(CGI_grant)。第二,用聯合申請的綠色發明專利數量替換被解釋變量(CGI_invention)。第三,本文參考Wang等(2024)[26]的做法,用來自華證、萬得、商道融綠、富時羅素和彭博的數據構建ESG評級分歧的替代度量(DIS_alter)。結果見表6,所有替代指標的回歸系數均顯著為負,表明ESG評級分歧抑制綠色協同創新的結論穩健。

4. 延遲和滯后效應。本文還分別考慮了ESG評級分歧的滯后效應和綠色協同創新的延遲效應。其一,本文將ESG評級分歧滯后一期,檢驗其對綠色協同創新的影響(Hu等,2024)[3]。其二,本文將綠色協同創新延遲一到三期,并計算當期和上述延遲期的累計創新變量,重新進行估計(林永佳等,2023)[27]。表7結果顯示,所有ESG評級分歧系數均顯著為負,與前文結果一致。

(四)利益相關者關系的調節效應

為進一步檢驗利益相關者關系在ESG評級分歧與綠色協同創新之間的調節效應,依據模型(2)進行回歸,結果如表8所示。列(1)和(2)提供了投資者互動的調節效應檢驗結果,交乘項QS×DIS和RP×DIS均在1%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投資者互動程度越高,越能緩解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不利影響。一方面,投資者互動提高了企業ESG信息的可得性和可信度,緩解了ESG評級分歧給合作伙伴帶來的信息不確定性;另一方面,投資者互動形成的外部監督減少了企業機會主義行為,緩解ESG評級分歧給合作伙伴帶來的信任危機和合作成本,因而弱化了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抑制作用,驗證了假說H2。列(3)匯報了市場競爭的調節效應結果,交乘項MC×DIS在5%水平上顯著為正,表明市場競爭越激烈,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抑制作用越弱。市場競爭壓力強化了企業實施綠色協同創新的動機和創新信息披露行為,從而減少ESG評級分歧帶來的信息搜索成本。同時,市場競爭發揮了外部監督作用,減少ESG評級分歧帶來的機會主義風險,進而削弱了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抑制作用,支持了假說H3。供應鏈金融的調節效應檢驗結果如列(4)所示,交乘項SCF×DIS顯著為正,表明供應鏈金融削弱了ESG評級分歧與綠色協同創新的負向關系。供應鏈金融促使企業提高信息透明度并推進實質性的社會責任實踐,從而抑制了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消極影響,驗證了假說H4。

五、進一步分析:異質性分析

(一)企業層面

1. 連鎖董事網絡結構洞。在兼任眾多企業的董事所形成的連鎖董事網絡中,某一企業的董事在網絡中占據的結構洞位置越多,在網絡中越具有信息控制優勢和監督能力。一方面,占據結構洞位置的連鎖董事可以憑借信息控制優勢,發揮舉薦作用,幫助焦點企業與有意開展綠色協同創新的企業直接接觸,從而降低焦點企業ESG評級分歧給合作企業帶來的信息搜索成本(蘇濤永等,2024)[28]。另一方面,占據結構洞位置的連鎖董事能夠發揮監督能力,抑制焦點企業利用ESG評級漏洞進行信息操縱的行為(李香花等,2022)[29],減少了ESG評級分歧給合作伙伴帶來的信任風險,進而削弱其對綠色協同創新的負面影響。因此,本文推測對于連鎖董事網絡結構洞越多的企業,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影響越不明顯。本文參考Mazzola等(2016)[30]的研究,利用企業董事所占據結構洞平均數量的中位數,將樣本分成董事網絡結構洞多和少兩組,分組回歸結果如表9列(1)和(2)所示,上述分析得到驗證。

2. 數字化轉型。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能夠促進其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信息溝通與交流,提高信息透明度(林永佳等,2023;吳非等,2021)[27,31]。較高的信息透明度有助于減少ESG評級分歧給合作伙伴造成的信息搜索成本,從而緩解其對綠色協同創新的不利影響。基于此,本文推測,對于數字化轉型程度較高的企業,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影響更不明顯。本文的數字化轉型程度用企業年報中相關詞頻加1的自然對數衡量(吳非等,2021)[31],并利用其中位數將樣本分成數字化轉型程度高和低兩組。表9列(3)和(4)顯示了分組檢驗結果,證實了上述判斷。

(二)行業層面

1. 重污染行業。重污染行業企業通常面臨較高的環境風險及負面聲譽影響(Chen和Zhang,2025)[32],使得行業固有污染特性與ESG評級分歧產生協同效應(Song等,2024)[23],進而加重利益相關者對企業聲譽和內部治理的質疑和擔憂。這會促使合作伙伴采取更為審慎的風險規避策略,減少與ESG評級分歧較大的企業開展綠色協同創新活動。因此,本文推測ESG評級分歧在重污染行業企業中對綠色協同創新產生更明顯的抑制作用。本文依據原環境保護部2010年公布的《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見稿),對照中國證監會2012年修訂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區分重污染與非重污染行業(Chen和Zhang,2025)[32],分組回歸結果如表10列(1)和(2)所示,相較于非重污染行業企業,重污染行業企業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抑制作用更明顯。

2.高科技行業。高科技行業企業的技術稟賦和資源往往優于其他企業,使其在綠色創新領域具備競爭優勢,能夠吸引合作伙伴與其開展綠色協同創新(彭紅星和毛新述,2017)[33]。這種優勢可以緩解高科技企業ESG評級分歧引發的合作伙伴質疑,從而削弱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不利影響。此外,高科技企業因其技術的前沿性與復雜性,通常更注重信息披露與外部溝通(Chen等,2023)[34],從而進一步減少其ESG評級分歧給綠色協同創新伙伴帶來的信息搜索成本。因而本文推測ESG評級分歧對高科技行業企業的綠色協同創新的抑制作用更不明顯。為了驗證該推測,本文主要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2)(試行)》《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目錄》以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相關規定確定高科技行業代碼(彭紅星和毛新述,2017)[33],并基于此將樣本分為高科技和非高科技行業進行分組回歸,結果見表10列(3)和(4)。可以看出,非高科技行業的回歸系數絕對值不僅高于高科技行業,且統計顯著性更強,這一差異通過了組間系數差異檢驗。這表明相較于非高科技行業,高科技行業的企業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抑制作用更不明顯。

六、結論和建議

本文基于2011—2023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樣本,探討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影響以及利益相關者關系的調節效應。實證發現,ESG評級分歧能夠抑制綠色協同創新,在緩解內生性問題、改變主要變量度量方式、考慮滯后及延遲效應等穩健性檢驗后,結果依舊穩健。調節效應檢驗表明,投資者互動、市場競爭和供應鏈金融減弱了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負面影響。異質性分析發現,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抑制作用在連鎖董事網絡結構洞豐富、數字化轉型程度高、非重污染行業以及高科技行業企業樣本中更不明顯。本文基于環境協同治理的獨特視角,揭示了ESG評級分歧對綠色協同創新的影響效果和作用條件,并拓展了交易成本經濟學理論與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內涵。本文基于上述結論,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企業應提高ESG信息的曝光度和傳播力,吸引潛在合作伙伴以推進綠色協同創新。當焦點企業出現較大的ESG評級分歧時,潛在合作企業會對其履行社會責任的真實意愿和綠色創新實際能力產生懷疑,需要通過獲得更多企業ESG實踐信息來做決策。因此,焦點企業需要主動拓寬信息披露渠道,提高ESG實踐信息的曝光度和可得性,如在官方社交媒體開設專欄定期發布ESG相關信息,在有影響力的新聞媒體上報道ESG實踐活動,通過短視頻提高ESG信息的可視化程度和傳播速度等。這種曝光度的提高使得焦點企業ESG信息更易被潛在合作企業檢索和獲取,緩解ESG評級分歧帶來的聲譽風險,進而吸引合作企業有效推進綠色協同創新。

第二,企業需要維護與外部利益相關者的關系,建立有效的環境協同治理機制。一方面,企業可以與各利益相關者建立協同治理機制,通過與投資者、競爭對手和上下游企業加強信息交流,為他們監督企業治理和決策提供有效渠道,進而減少ESG評級分歧帶來的機會主義風險。另一方面,企業需要加強對外部利益相關者關系的維護,提高資本市場認可度、風險管理能力和供應鏈韌性,充分獲取和整合各利益相關者資源,從而緩解ESG評級分歧帶來的交易成本,提高企業間綠色協同創新效率。

第三,逐步完善我國ESG評價體系及相應信息披露制度,為提高第三方評級機構評級結果可信度、改善企業ESG信息披露質量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一方面,當前我國ESG實踐尚處于起步階段,相較成熟市場存在明顯差距,存在評級機構權威性不足、國際認可度低、缺乏統一評級標準等問題,各機構在指標選擇、測量方法及權重設置上存在顯著差異,導致較嚴重的ESG評級分歧現象。為此,應推動建立標準化的ESG評級規范,提高第三方評級機構評級方法的披露程度,引導各機構在核心指標設置方面形成共識,從而提高各機構評級結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更有價值的決策參考依據。另一方面,ESG評級分歧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企業信息披露行為的不規范和不完善。因此,需要持續優化ESG信息披露制度,引導企業按照統一規范和標準編制ESG報告,提升信息披露質量,從而緩解外部利益相關者的信息不對稱,促進企業與利益相關者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Berg F,K?lbel J F,Rigobon R." 2022. Aggregate Confusion:The Divergence of ESG Ratings [J].Review of Finance,26(6).

[2]Christensen D M,Serafeim G,Sikochi A. 2022. Why is Corporate Virtue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The Case of ESG Ratings [J].The Accounting Review,97(1).

[3]Hu K,Li X,Li Z. 2024. Effect of ESG Rating Disagreement on Stock Price Informativenes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s Capital Market [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96.

[4]Wang J,Wang S,Dong M,Wang H. 2024. ESG Rating Disagreement and Stock Returns:Evidence from China[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91.

[5]趙子銥,張紫紅,馬新松. ESG評級分歧與股票收益——內部控制與外部關注的調節效應 [J]. 金融發展研究,2024,(03).

[6]Wang H,Xie X,Martín J M M,Ulrich K. 2025. How does Technological Niche Affect Gree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 Contingent Role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Female Executives [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72.

[7]Ma R,Lin B. 2024. Internet Development,Information Availability,and Chinese Enterprises' Cooperative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367.

[8]楊志紅,王小林. 企業數字化轉型與綠色協同創新行為 [J]. 經濟學動態,2024,(12).

[9]唐夢蘭,李維安,張海紅. CEO自由裁量權對企業綠色創新的影響——經濟利益相關者關系的調節作用 [J].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25,46(05).

[10]Geng Y,Chen J,Liu R. 2024. ESG Rating Disagreement and Corporate Green Innovation Bubbles:Evidence from Chinese A-Share Listed Firms [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95.

[11]甄玉晗,孫文祥. ESG評級分歧與企業綠色創新 [J]. 科技進步與對策,2025,42(06).

[12]周澤將,丁曉娟,傘子瑤. ESG評級分歧與審計風險溢價 [J]. 審計研究,2023,(06).

[13]Nieto M J,Santamaria L,Bammens Y. 2023. Digitalization as a Facilitator of Open Innovation:Are Family Firms Different? [J].Technovation,128.

[14]劉建梅,徐茹冰,何楓. 多言何益:企業創新信息披露對協同創新的影響研究 [J/OL]. 南開管理評論,2025-05-27.

[15]Liu X,Liu J,Liu J,Zhai Q,Lucey BM. 2024. Can Investor-Firm Interactions Mitigate ESG Rating Divergence? Evidence from China [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 96

[16]周卉. 投資者互動與企業數字化轉型言不由衷策略 [J/OL].外國經濟與管理,2025-04-16.

[17]李衛兵,李銘洋. 投資者互動與上市公司股票長期停牌——基于“互動易”的經驗證據 [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23,(05).

[18]Xu W,Luo Z,Li D. 2024. Investor-Firm Interactions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Efficiency:Evidence from China [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84.

[19]Yu Y,Cheng L,Zhang D. 2024. How does Market Competition Affect Enterprise Cooperative Innova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Government Subsidies [J].Technovation,137.

[20]Bai H,Huang L,Wang Z. 2024. Supply Chain Financing,Digital Financial Inclusion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China [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91.

[21]周易,王曉亮,吳金柯. 供應鏈金融會提升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嗎?[J].經濟問題,2023,(11).

[22]Wang S,Hu H,Fan H. 2025. Does Supply Chain Finance Improve Firms' ESG Performance?[J]. Economics Letters,247.

[23]Song S,Lian J,Skowronski K,Yan T. 2024. Customer Base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and Supplie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A Signaling Theory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70(3).

[24]Zhang Z,Luo C,Zhang G,Shu Y,Shao S. 2024. New Energy Policy and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New Energy Enterprises:Evidence from China [J].Energy Economics, 136.

[25]Li M,Chen Q. 2024. ESG Rating Disagreement and the Quality of Analysts' Forecasts:Information or Nois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e amp; Economics,17 December.

[26]Wang H,Jiao S,Ge C,Sun G. 2024. Corporate ESG Rating Divergence and Excess Stock Returns [J].Energy Economics, 129.

[27]林永佳,楊暢,蔡幸. 企業數字化轉型與綠色創新能力升級——基于網絡效應的分析 [J]. 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23,43(02).

[28]蘇濤永,張鵬,陳永恒. 連鎖董事網絡對合作創新廣度與深度的差異性影響研究 [J].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24,45(09).

[29]李香花,姚玲,李世輝. 獨立董事網絡位置與實體企業影子銀行化 [J]. 金融發展研究,2022,(07).

[30]Mazzola E,Perrone G,Kamuriwo D S. 2016.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Firm and Interlocking Directorate Networks on Firm's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Outcomes [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69(2).

[31]吳非,胡慧芷,林慧妍,任曉怡. 企業數字化轉型與資本市場表現——來自股票流動性的經驗證據 [J]. 管理世界,2021,37(07).

[32]Chen W,Zhang Q. 2025. Can Corporate Climate Risk Driv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Evidence from Chinese Heavy-Polluting Enterprises [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12.

[33]彭紅星,毛新述. 政府創新補貼、公司高管背景與研發投入——來自我國高科技行業的經驗證據[J]. 財貿經濟,2017,38(03).

[34]Chen L,Khurram M U,Gao Y,Abedin M Z. 2023. ESG Disclosur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of the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J].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 65.

猜你喜歡
利益相關者
高職院校利益相關者多元內部治理結構探究
職教論壇(2016年25期)2017-01-07 19:57:43
全生命周期視角下基礎設施類PPP項目利益相關者分析
公司社會責任理論下利益相關者與股東利益的平衡
基于利益相關者視角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
廣東省屬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特征與評價
價值工程(2016年32期)2016-12-20 20:11:40
中國電網企業利益相關者分析報告
中國經貿(2016年20期)2016-12-20 14:39:55
展會品牌利益相關者的構成及其網絡結構研究
利益相關者視角下四川省實施民辦高校分類管理的研究
關于政府審計幾點問題的思考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6:07:29
基于利益相關者的公立大學財務治理的研究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5:23: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色7777精品在线| 国产va免费精品| 亚洲第一视频免费在线|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欧美啪啪精品| 99爱在线| 国产色婷婷| a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国产在线精品17p| 婷婷开心中文字幕| 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日韩毛片基地| 乱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 免费jizz在线播放|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88av在线看| 精品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动漫h|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 激情无码视频在线看|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午夜色综合|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欧美一级在线看|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好吊色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电影|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我|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不卡|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中文字幕啪啪|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在线精品亚洲国产|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好吊日免费视频|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国产专区综合另类日韩一区| 国产精品粉嫩| 亚洲三级a| 国产va在线|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夜夜嗨视频免费视频| 免费一级大毛片a一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一老牛影视频|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国产新AV天堂|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亚洲黄色激情网站| 欧美日本二区|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毛片一区二区在线看|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永久精品ww47国产| 国产午夜看片|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观看|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清无码久久| 中文字幕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