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營項目所得稅是醫療衛生單位稅務管理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內容,規范化地開展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工作,能有效控制單位的稅務成本支出。本文立足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經營實際,在闡述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重要性的基礎上,分析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的政策依據和方法,并結合當前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問題,提出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應正確認識稅務籌劃工作,準確開展財務會計管理,同時應靈活使用稅務籌劃方法,并培養專業的稅務管理人員,進一步提升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水平,滿足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稅務管理需要,進而增加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經營項目收入,推動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所得稅;經營項目;稅務籌劃;醫療衛生事業單位
【DOI】10.12231/j.issn.1000-8772.2025.07.103
引言
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關鍵主體,在臨床醫療、醫療科研、衛生事業、疾病預防等工作開展中起到關鍵作用。市場環境下,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積極參與市場競爭,開展了一定的經營項目,這些經營項目是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稅務管理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內容,規范開展經營項目所得稅稅務籌劃工作,能有效地控制單位的稅務成本。然而,結合實際可知,當前有較多的醫療衛生單位將管理中的重點放在了經營項目的質量管理上,對于稅務籌劃工作的重視不夠,降低了經營項目稅務管理的整體質量。
1 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的重要性
1.1 嚴格控制單位稅務成本
稅務成本是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成本的重要組成,當稅務成本增加時,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的總成本也會隨之增加,影響了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的效益空間。基于此,開展稅務成本控制成為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現代化管理的重要內容,圍繞單位經營項目,規范開展所得稅籌劃工作,不僅能實現經營項目業務活動的有效安排,而且能在國家稅法規定的范圍內,準確地開展涉稅項目的科學籌劃和安排,對單位的稅務申報、稅款繳納具有積極作用,有助于控制單位的稅務成本,對于醫療衛生單位整體的經營成本控制具有積極作用[1]。
1.2 降低單位稅務違法風險
新時期,圍繞經營項目所得稅開展籌劃工作,不僅能在具體的稅務管理中滲透合規意識,而且能對領導的權限進行限制和約束,有效避免了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可能出現的稅務違規問題,減少了單位稅務違法風險的發生概率。
1.3 發揮衛生事業單位職能
在醫療改革持續深化的背景下,我國對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的經營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在兼顧經營效益的同時,發揮自身在醫療項目、醫療科研等領域的作用,履行自身職能,推動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的穩步發展。在此背景下,開展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工作,能有效提升單位的經營效益,并為單位服務職能的發揮提供物質支撐,促進了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在醫療事業發展中的職能發揮,推動了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與水平[2]。
2 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的政策依據和方法
2.1 政策背景
對于開展經營項目的醫療衛生事業單位而言,需要積極承擔所得稅的納稅義務。在具體的所得稅稅務籌劃中,需要按參考國稅發〔1999〕65號文件中關于經營結余等同于應稅結余的規定,規范開展所得稅的核算與征繳工作。在具體的稅務籌劃過程中,醫療衛生事業單位還應系統地考慮自身經營項目不同收支的適用條件,準確地選擇會計核算方式,通過分攤比例法、核定征收法等方式開展稅款核算工作,指導稅務籌劃工作的開展,確保稅務管理的規范性。
2.2 具體方法
在長期發展中,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產生了一些經營性的出租項目,不僅包含了單位房屋場所出租,而且涉及單位房間和餐廳經營、停車場收費等項目。在這些出租經營項目的所得稅籌劃中,需要分兩種情況開展籌劃工作。
2.2.1 出租部分稅務籌劃
在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的租金、經營收入界定過程中,若將其界定為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則需要按照收支雙線管理的模式,對相應的租金、收入收繳所得稅。在經營過程中,考慮到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的收入可分為兩個部分,即財政撥款收入和其他經營收入,在按照納稅所得額計算租金部分收入時,除考慮收入本身外,還需要對其他扣除項目進行準確分析,以此來完成稅額計算。在此過程中,應將不含增值稅的稅金、上繳租金分別作為征稅收入和費用,并且應按照規范減去不含增值稅的稅費,應納稅所得額與企業所得稅額均為零。對于沒有進行明確列示的項目而言,在項目所得稅籌劃中,還應按照稅前扣除的標準進行管理。在該環節中,應將開具財政票據的上繳租金部分扣除,然后計算應繳納所得稅并準確完成支付工作。
2.2.2 企業所得稅經營項目稅務籌劃
在經營過程中,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將出租經營項目的所得納入了預算管理當中,租金部分不需要繳納稅費。在這部分收入的所得稅務籌劃中,應參考《企業所得稅法》的要求進行管理,即衛生事業單位需要按照25%的稅率繳納出租部分的所得稅。在具體的計算中,還應按照應納稅所得額進行計算,嚴禁按照收入計算稅額。在此過程中,醫療衛生事業單位餐飲經營等項目的收入均應納入所得稅計算范疇。在稅收籌劃中,應考慮本單位的經營項目所得是否符合相關的優惠政策。例如,當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的經營項目收入符合小規模納稅人資格時,可按照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享受一定的稅收減免,達到高效籌劃的目的[3]。按照企業所得稅的要求計算經營項目所得稅稅費時,應重視以下要點:第一,在稅務籌劃中,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應重視所得稅稅務籌劃方法的創新,積極使用稅收優惠政策,以此來達到稅收減免的目的。第二,在所得稅額具體的計算過程中,還應重視國稅發〔1999〕65號文件的執行,將應納稅收入單獨進行核算,并考慮免稅收入相關的支出項目,做好與稅務主管部門的溝通,確保所得稅額核算的準確性。例如,某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在經營項目所得稅核算中,現有的財務報告數據未能有效理清醫院餐飲經營部分支出,在項目所得稅稅務核算中,單位稅務管理人員準確地使用分攤比例法計算應稅支出。在具體計算中,已知本單位收入總額、餐飲部分經營收入總額分別為1085萬元和5.15萬元,支出總額為876萬元,稅務管理人員首先計算應收收入成本:8760000×51500÷10850000=4.16萬元,應納所得額為9900元,按照25%的稅率進行計算時,該單位餐飲部分經營收入所得稅額為2480元。在這一計算過程中,通過分攤比例法的應用,有效提升了所得稅額計算的準確性。第三,按照企業所得稅開展經營項目稅務籌劃時,還需要系統考慮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稅發〔2008〕30號文件規定,若納稅人可查實實際收入總額,但無法查實成本費用總額,則需對納稅人的應稅所得率進行準確核定。基于這一規定,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在遇到無法確認成本費用的情況時,還可向稅務機關提交核定申請,爭取按照應稅所得率下限值核定,以此來滿足稅務籌劃管理需要。
3 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問題
3.1 缺乏對稅務籌劃的正確認識
正確認識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工作,能為單位的稅務成本控制創造良好條件。然而長期以來,有較多的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將管理的重點放在了醫療衛生業務活動當中,側重這些業務活動的質量控制和單位自身的職能發揮,對經營項目本身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經營項目所得稅率管理與籌劃工作,導致經營項目所得稅支出較高。另外,受認識不到等因素的影響,當前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多是按照國家稅法規范的要求開展納稅管理工作,缺乏詳細準確的稅務管理制度,尤其是對稅務籌劃管理制度的細化程度不夠,導致在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中缺乏明確的目標、標準和依據,降低了稅務籌劃管理的準確性。
3.2 財務會計管理尚不到位
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工作受財務會計管理質量的影響,對此在經營項目管理中,還需要重視對財務會計工作的嚴格管理[4]。目前,部分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存在經營項目財務會計管理不到位的問題。第一,在單位管理者認為開展經營項目的目的在于服務自身的醫療、衛生事業,本身對經營項目的關注度不夠,導致項目運作中缺乏良好的財務管理環境,存在財務數據收集不及時、不準確,會計核算不到位的問題。第二,在經營項目財務會計管理中,未能準確地將單位的財務部門與稅務管理銜接起來,導致部門之間存在一定的信息壁壘,阻礙了后期稅務籌劃工作的開展。
3.3 稅務籌劃方法相對單一
在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中,需要重視稅務籌劃方法的準確使用。目前,衛生事業單位在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方法使用中存在三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單位稅務管理人員多是按照國家稅法規定的要求進行所得稅額計算,缺乏有效的籌劃意識,對涉稅項目的事前安排不足,且對于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免稅政策的使用不到位,降低了稅務籌劃的質量。第二,部分衛生事業單位在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中,與稅務主管部門的溝通不及時、不到位,導致部分稅務籌劃方案不被認可,增加了單位的稅務成本支出。第三,在稅務籌劃管理中,衛生事業單位對于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不足,導致單位內部各部門之間、單位與稅務主管部門之間存在一定的信息壁壘,增加了稅務籌劃的難度。
3.4 缺乏專業稅務管理人員
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存在專業稅務管理人員不足的問題。一方面,單位本身只重視醫療衛生專業人才的引入,對稅務管理人員的引進較少,難以滿足新時期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管理需要。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對稅務管理人員的培訓、考核不足,導致部分稅務人員專業能力存在不足,對國家新稅法規范的了解不深入,且在工作中存在懈怠心理,降低了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質量。
4 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問題應對措施
4.1 正確認識稅務籌劃工作
為了從源頭上提升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管理水平,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應扭轉以往的稅務管理理念,對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工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一方面,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應認識到經營項目在本單位經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將經營項目的運營管理放在與醫療服務、衛生管理并重的位置,規范開展經營項目運營工作,確保經營項目運營的規范性,有效提升經營項目運營效益。同時,單位管理者應認識到經營項目所得稅稅務籌劃的重要性,支持項目所得稅籌劃工作的開展,并引導單位全體員工參與其中,營造良好的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環境。另一方面,在嚴格落實國家稅法規范和上級部門要求的基礎上,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應結合自身經營項目的稅務管理情況,制定嚴格的稅務籌劃管理制度,明確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管理的目標、標準和要求,提升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管理的規范性。
4.2 規范開展經營項目財務會計管理
加強經營項目財會工作管理,能為項目所得稅籌劃工作的開展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撐。一方面,在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經營項目開展初期,應制定完善的項目運行管理制度,通過完善的內控制度對項目運營過程中的財會活動進行規范,按照項目運作的實際做好財會數據收集,即時開展經營項目財務預算,并準確實施會計核算,最大限度地減少經營項目的運行成本,增加經營項目運營效益。另一方面,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加強單位財務部門與稅務管理部門的銜接,就經營項目的具體信息進行準確溝通,準確消除信息壁壘,為所得稅稅務籌劃工作開展提供數據支撐。
4.3 靈活使用稅務籌劃方法
科學使用稅務籌劃方法,還能有效提升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稅務籌劃的效率和質量。第一,在稅務籌劃初期階段,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應對運營項目的涉稅內容進行準確分解,通過項目開展方式優化的方式,減少項目的應稅支出。同時,在后期的稅務籌劃中,應重視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的準確使用。例如,在財稅〔2000〕42號文件中明確規定,若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經營項目收入直接用于改善醫療衛生服務條件,則可向稅務主管部門進行申報,并且在后期的所得稅繳納中,這部分收入可用于抵扣應納稅所得額。基于這一規定,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可積極與主管部門進行溝通,做好經營項目收入分配控制,并主動提交稅收政策優惠認定申請,達到降低單位稅款支出的目的。第二,在具體的稅收籌劃方法應用中,醫療衛生事業單位還應明確稅收籌劃思路,科學設計稅務籌劃方案,并就該方案與稅務主管部門進行溝通,獲得稅務主管部門的認可。第三,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應在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中重視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搭建信息化的所得稅籌劃管理平臺,以此來提升稅務籌劃的效率和準確性[5]。
4.4 培養專業稅務管理人員
稅務管理人員在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中起到關鍵作用。一方面,在人才引進階段,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應重視稅務管理人才的引進,從源頭上壯大單位稅務管理人員隊伍,滿足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管理需要。另一方面,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應積極開展稅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從稅務籌劃知識技能、國家稅法改革知識、職業素養等多個層面進行培訓,提升稅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此外,通過績效考核能激發稅務管理人員的能動作用,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應結合稅務管理質量,準確開展工作人員的績效考核工作,并且有針對性地進行激勵獎懲,為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提供人才保障。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規范開展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工作,能有效控制單位的稅務成本,提升單位的經營效益。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只有深刻認識到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的重要意義,準確適用所得稅籌劃方法,并加強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過程控制,才能有效控制單位的稅務成本,協調單位經營效益與職能作用關系,推動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的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婁建華.醫療衛生事業單位經營項目所得稅籌劃[J].當代會計,2022(08):175-177.
[2]彭新媛.新個人所得稅法下個人綜合所得稅收籌劃[J].商業會計,2022(18):99-102.
[3]王冉冉,程鈺敬.個人所得稅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的國際經驗借鑒及制度優化[J].稅務研究,2021(03):65-71.
[4]楊洋,柏曉峰,張媛媛.互聯網醫療數字平臺企業醫師個人所得稅問題分析[J].現代營銷,2022(27):152-154.
[5]閆海,徐晨凱.個稅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的功能與問題對策[J].醫學與法學,2022,14(05):25-31.
作者簡介:孟超(1985-),女,漢族,山東濟南人,本科,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財務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