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不僅需要注重知識的教授,還得加強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而合理落實探究實踐活動能夠很好地助力這一目標的達成,促進學生學習成長。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初中生物探究實踐活動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進行了詳細分析,希望能夠對相關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生物" 探究實踐活動" 科學素養
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已經成為基礎教育的核心任務之一。初中生物作為一門與生活緊密相連的自然科學課程,承擔著激發學生科學興趣、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重任。探究實踐活動作為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合理開展能夠打破傳統課堂的局限,使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成主動探索者,實現知識的深入理解和科學素養的形成,為其今后的學習進步奠定扎實的基礎。
一、初中生物探究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意義
(一)激發科學興趣,點燃求知熱情
初中階段是學生科學興趣培養的黃金時期。生物探究實踐活動有著豐富多樣的形式,如戶外觀察動植物、模擬生態系統實驗等,能夠將抽象化的生物知識具象化,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而且在實踐探究中,學生還能更好地發現生物世界的奇妙,有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為其后續深入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培養科學探究能力,提升實踐動手水平
初中生物中不可以缺少的就是實驗,探究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活動開展中,以學生為主導,讓學生自主提出一些問題,然后設計實驗方案,并且動手操作解決問題。[1]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等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與提升。
(三)塑造科學思維與態度,培養嚴謹精神
生物探究實踐活動需要學生嚴格遵循科學方法,以理性的思維面對各種復雜的問題。面對實驗失敗,學生需要學會自主反思,形成堅韌不拔的毅力。在數據處理的時候,學生應嚴格按照統計學規則,嚴禁隨意更改數據等,這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
二、初中生物探究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措施
(一)精心設計探究實踐活動主題
要想更好地落實初中生物探究實踐活動,需要教師精心進行活動主題的設計,以便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一方面是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合理選擇主題。[2]如讓學生調查校園內不同區域的微生物分布。在學生熟悉的校園環境中,更容易激發學生對身邊的微生物的強烈的好奇心,通過動手操作和探究,能夠幫助學生很好地了解微生物與生活環境的相互關系,意識到生物知識無處不在。另一方面就是加強和社會熱點的聯系,基于此設計合適的主題,如“基因編輯技術的倫理探討”。然后引導學生圍繞這一主題查閱資料和分組辯論,探討基因編輯在醫療、農業領域應用前景及引發的倫理爭議,借助此能夠很好地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他們對前沿科技的敏銳感知。
(二)優化探究實踐活動實施過程
在探究實踐活動具體開展中,教師還應注重實施過程的優化。在活動初期,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詳細的步驟指導,如在“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這一實驗探究中,教師可以進行示范,之后讓學生模仿操作,以便幫助他們更好地熟悉基本實驗技能。隨著學生能力逐漸提高,教師便可以逐步放手,讓學生自主進行實驗設計,并且動手操作,促進學生獨立探究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資源,如保證實驗器材充足和性能良好,同時定期更新與維護顯微鏡、解剖器等。[3]而且,還應該豐富網絡資源和圖書資料等,以便學生查閱和應用,為其探究實踐奠定扎實的基礎。
(三)強化教師在探究實踐活動中的引導作用
在活動的各個階段,初中生物教師都應該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借助巧妙的提問激發學生的思考。如在觀察植物生長現象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是什么因素導致這株植物莖干彎曲生長?”引導學生加強關注環境光照、重力等因素,將學生思維引向深入。除此之外,在學生實驗操作出現錯誤的時候,如使用顯微鏡時視野模糊調節不當,教師應該及時指出,并且為學生示范正確的方法,對學生實驗報告、數據分析存在的邏輯漏洞,則應該給予針對性的建議,以便幫助學生不斷完善探究成果,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合理開展初中生物探究實踐活動十分有必要,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推動學生學習熱情,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為此,初中生物教師應該認清這一點,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并且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探究實踐中感受到生物科學的魅力,深化他們對課程知識的理解,發展他們的綜合素養,從而實現科學素養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鞏興剛.在實驗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J].讀天下:綜合,2019(23):1.
[2]吳明英.初中生物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教育,2016(11).
[3]王志軍.在初中生物課外活動中培養學生科學素養之探究[J].學周刊,201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