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通常持續時間較長,且無法完全治愈,常見的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等。如果不加注意,會引發嚴重的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如何識別這些疾病的蛛絲馬跡并積極應對呢?
高血壓
高血壓早期有些患者會出現頭暈、頭痛、耳鳴或注意力不集中等輕微不適,容易被忽視。如果高血壓長時間未控制,會引發腦卒中等嚴重后果。應對措施如下。
(1)定期測量血壓:建議35歲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測量一次血壓,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應更頻繁監測。可以購買一個家庭血壓計,幫助記錄每日的血壓變化。
(2)健康飲食:減少鹽分攝入,每天鹽攝入量最好控制在5 g以內。同時,多選擇富含鉀、鎂和膳食纖維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燕麥、紅薯等。避免高脂、高糖食品。
(3)堅持運動:最好每周至少進行150 min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幫助擴張血管,降低血壓。
(4)遵醫囑服藥:如果已確診高血壓,請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服用降壓藥物,定期復診,不可因癥狀緩解而擅自停藥。
糖尿病
糖尿病的早期信號包括喝水多、尿頻、容易疲勞以及體重無故下降,這是身體對胰島素抵抗或胰島素分泌不足的警告。應對措施如下。
(1)合理飲食:控制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少吃高糖高脂食品,如甜飲料、蛋糕和油炸食品;多選低GI(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如全麥面包、燕麥、糙米等。
(2)規律運動:推薦每周至少3次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或游泳,每次持續
30 min左右,改善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3)監測血糖:定期監測血糖,及時發現血糖波動,從而調整飲食、運動或用藥方案。
高脂血癥
高脂血癥是一種血脂水平異常升高的代謝性疾病,通常沒有明顯癥狀,往往“悄悄地”增加心臟病或腦卒中風險。應對措施如下。
(1)控制飲食:減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入,盡量少吃奶油、肥肉以及油炸食品等。選擇富含“不飽和脂肪”的食物,比如堅果、魚等,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水平,同時提升高密度脂蛋白(“好”膽固醇)水平。
(2)體重管理:肥胖是高脂血癥的主要危險因素,因為內臟脂肪的增加會顯著干擾脂代謝。可以設置一個健康的減重計劃,控制總熱量攝入,合理搭配營養素,結合規律運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如果長期咳嗽、咳痰,還出現呼吸短促、體力下降,尤其是吸煙者,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表現。應對措施如下。
(1)戒煙是關鍵:吸煙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頭號致病因素,因為煙霧中的有害物質會持續破壞肺組織,加重氣道炎癥。無論已經吸煙多久,戒煙都能顯著延緩病情進展,減少癥狀惡化的風險。
(2)改善空氣質量:避免暴露于其他有害氣體或顆粒物環境中,如二手煙、工業粉塵、化學氣體等。家中可以使用空氣凈化器,保持室內良好通風。空氣質量較差時,外出盡量佩戴防塵口罩。
(3)有氧運動:適度的有氧運動對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效率和增強肺功能有顯著幫助。可以選擇慢跑、游泳或打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