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近年來,全球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輕化趨勢。
肺癌的危險因素
不良生活習慣
眾所周知,吸煙是肺癌的主要風險因素。其實,即便不吸煙,但如果長期處于二手煙環境中,同樣會增加肺癌的發生風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長期暴露在二手煙環境中的人群,其患肺癌的風險比非暴露人群高出近40%。長期飲酒也是一大隱患,因為酒精在體內的代謝產物乙醛具有致癌性。此外,在現代社會,生活壓力迫使很多人必須長時間加班加點,精神高度緊張,熬夜更是家常便飯,加上暴飲暴食、缺乏運動,會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增加了患肺癌的風險。
環境污染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問題日益嚴峻。尤其是空氣中的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質,長期吸入會對肺部造成嚴重損傷,增加患肺癌的風險。
遺傳因素
研究表明,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患肺癌的風險顯著高于無家族史的人群。這是由于遺傳因素可能導致個體對致癌物質的敏感度增加,從而更容易發生癌變。
肺癌的預防
面對肺癌,只要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風險。
(1)遠離煙草:無論是主動吸煙還是被動吸煙,都會對肺部造成極大損傷。研究發現,每天吸煙超過20根,煙齡超過20年的人群,患肺癌的風險性要比一般人群高20倍。因此,遠離煙草是預防肺癌的第一步。如果身邊有親朋好友吸煙,也一定要勸其戒煙。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保證充足睡眠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基礎,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降低患病風險。建議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及硒元素食物,比如菠菜、西藍花、全谷物等。
(3)保護環境:減少空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對健康的危害。選擇綠色出行方式、支持環保產品等都是有效保護環境的措施。
(4)定期體檢:肺結節是肺部出現的異常小團塊或陰影,雖然大多數是良性的,但仍有少數可能惡變為肺癌。定期進行肺部檢查可以及時發現肺結節等潛在風險因素,這對有家族史或高風險人群來說尤其重要。
(5)積極應對壓力: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學會調節情緒、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也是預防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6)定期體檢:肺部是人體當中極為嬌貴的器官,如果受到傷害,會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定期體檢,特別是胸部影像學檢查,對于肺癌的早發現、早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在平時,還可以通過觀察手指來判斷肺部的問題。如果拇指末節肥大,同時根部縮小,或者按壓拇指指肚后,回復速度慢、彈性差,說明肺氣不足,是肺經缺氧的一種表現。
(7)職業防護:對于因工作需要接觸如石棉、氡氣、電離輻射、多環芳烴等職業性有害物質者,需要嚴格遵循防護規范,佩戴專業防塵口罩或呼吸器,并定期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結束語
總之,為預防肺癌的發生,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采取措施應對環境污染,共同守護肺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