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是一種常見的骨代謝疾病,以骨微結構破壞、骨量減少、骨強度降低為主要特征。該病如同一個“隱形殺手”,在早期并沒有顯著癥狀,但危害卻不容小覷。因此,及時了解骨質疏松的危害、掌握相應的預防護理知識顯得尤為重要。
骨質疏松的危害
骨折
骨質疏松可使骨骼的穩定性和結構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骨骼強度逐漸下降,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輕微的磕碰或跌倒,甚至一個簡單的動作都可能誘發骨折。常見的骨折部位包括髖部、脊柱及前臂遠端。其中,髖部是最嚴重的并發癥,致畸率和致殘率超過50%,患者不僅要承受巨大的身體痛苦,還需長時間臥床休養。若護理不當,易引發褥瘡、墜積性肺炎、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嚴重并發癥,甚至威脅患者生命。
身高減少
正常情況下,人體有24節椎體,每節椎體高度約2 cm。骨質疏松會導致骨骼發生壓縮性骨折或塌陷,使每節椎體縮短2 mm左右,因此患者平均身高會減少3~6 cm。
骨痛
這是骨質疏松患者常常面臨的問題,疼痛的部位一般集中在髖部、腰背部、膝關節等,會對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疼痛發作時,患者活動會受到限制,嚴重時影響行走、變換體位等基本動作,大大降低生活質量。
其他危害
若患者發生胸部壓縮性骨折,會導致脊柱后彎,使肺活量逐漸減少,進而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對呼吸功能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害。此外,受姿態改變、骨折、骨痛等因素的影響,患者在生活當中要依賴他人的照顧,易產生各種負面情緒,影響身心健康。在長時間的康復治療過程當中,患者需持續用藥、定期就診、完成康復訓練,也會增加家庭和社會的醫療負擔。
骨質疏松的預防性護理
增加鈣攝入
骨骼健康離不開鈣的維持,成年人推薦每天攝入鈣的含量約1 000 mg,可通過豆腐、牛奶、魚類等含鈣食物獲取,必要時可遵醫囑服用鈣劑。補充維生素D也很重要,有助于促進人體對于鈣的利用和吸收。可以每天選擇適當的時間段到戶外曬太陽20 min左右,促進身體內維生素D合成;也可攝入雞蛋、魚肝油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
堅持運動
適量運動有助于增強骨密度,降低發生骨折的風險。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慢跑、散步、游泳等有氧運動,配合適當的抗阻訓練。每周至少保持2.5 h的中等強度運動。
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戒煙限酒,吸煙會使骨量逐漸減少,加速骨質疏松進程;酗酒會影響鈣的利用和吸收,導致骨量下降。同時,注意保持合理的體重,避免過胖或過瘦而增加骨質疏松的風險。
預防跌倒
日常生活中要保證家中地面的無障礙、干燥,在衛生間等容易滑倒的地方鋪設防滑墊,并安裝扶手。老年人在進行各項活動時,動作要緩慢,避免突然起身、轉身或劇烈運動。若存在骨痛,可通過按摩、熱敷等方式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