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應中心就是醫院里專門負責清洗、消毒、滅菌和供應醫療器械的部門。這些器械從手術室、治療室等臨床科室回收后,都會送到這里進行清洗和消毒,以確保它們在下一次使用時是無菌的,從而降低患者因醫療器械導致的感染風險。消毒供應中心是控制醫院感染的一道重要防線,直接關系到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
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流程
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流程非常嚴謹,大致可以分為回收、分類、清洗、消毒、干燥、檢查與保養、包裝、滅菌、儲存、發放等環節。
(1)回收。臨床科室使用完醫療器械后,會及時進行預處理,并裝入專用密閉容器保存,在箱蓋上記錄器械名稱及數量。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人員會定時到臨床科室回收。
(2)分類。回收的醫療器械會在消毒供應中心的去污區進行清點核查,根據材質、性狀、精密程度、污染狀況等進行分類。
(3)清洗。分類后的醫療器械會進入清洗階段,包括沖洗、洗滌、漂洗、終末漂洗四個步驟。沖洗是用流水去除明顯的污物;洗滌是使用含有化學清洗劑的清洗用水去除污染物;漂洗和終末漂洗則是用自來水或去離子水沖洗掉殘留的清洗劑和污染物。
(4)消毒。清洗完成后,根據器械材質會選擇不同的消毒方式。通常首選濕熱消毒法進行處理,溫度和時間都有嚴格的規定。
(5)干燥。消毒后的醫療器械需要進行干燥處理,一般會選用干燥設備。對于管腔器械等特殊器械,還會使用高壓氣槍或含95%乙醇的溶液進行干燥。
(6)檢查與保養。干燥后的醫療器械會進行逐一檢查,確保表面光潔無殘留物,功能完好。不合格的器械會重新處理,有銹跡的要及時除銹,損毀或銹蝕嚴重的要及時維修或報廢。同時,還會使用潤滑劑進行器械保養。
(7)包裝。檢查合格的醫療器械會進行包裝。包裝材料會根據器械的種類和用途進行選擇,如無紡布、紙塑袋等。包裝好后,包外會粘貼滅菌化學指示標簽,并注明滅菌批次、滅菌日期和失效日期等。
(8)滅菌。包裝好的醫療器械會進入滅菌階段。滅菌過程非常嚴格,包括滅菌前的準備、滅菌物品的裝載、滅菌操作、無菌物品卸載和滅菌效果監測等多個環節。只有確認滅菌合格的物品,才能進入下一階段。
(9)儲存。滅菌后的醫療器械會分類、分架存放在無菌物品存放區。存放區有嚴格的環境要求,如溫度、濕度等。同時,物品放置要固定位置,設置標識,接觸無菌物品前必須洗手或手消毒。
(10)發放。當臨床科室需要使用無菌醫療器械時,消毒供應中心會根據需求進行發放。發放時,會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并確認無菌物品的有效性。植入物及植入性手術器械還需要在生物檢測合格后方可發放。
消毒供應中心的特點與優勢
消毒供應中心采用集中管理模式,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它擁有先進的清洗、消毒和滅菌設備,確保工作的高效性和準確性。同時,它還具備嚴格的質量控制標準和工作流程,以確保醫療用品的安全和無菌。
此外,消毒供應中心的信息系統也非常先進。通過集中管理和追溯功能,實現了對醫療器械的全過程管理。從回收、清洗消毒、打包、滅菌到存儲、發放及最終科室使用,每個環節都能被精準跟蹤和監控,確保了高度的可追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