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楊葉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日漸深入,翻轉課堂的應用與實踐得到了廣泛的關注。本文基于對大學英語教學現狀的分析,通過對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活動進行可行性分析,以期探索高效優(yōu)質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關鍵詞】翻轉課堂;大學英語教學;可行性分析
一、引言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fā)展,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成為了國際間人們思想交流、合作雙贏的基礎。因此,我國一直重視外語教學。2007年教育部頒發(fā)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學生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近年來我國的英語教學整體水平有顯著提高,但是學生的英語聽說實踐運用能力的提高并不理想。鑒于此,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傳統(tǒng)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亟待改善。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對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顛倒安排,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并對課堂時間的使用進行了重新規(guī)劃,實現了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革新。在翻轉課堂中,教師成為指導者和督促者,而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成主動學習者、探究者。本文通過對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活動進行可行性分析,以期探索高效優(yōu)質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二、概念界定
翻轉課堂譯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在翻轉課堂中,知識傳授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在課前完成,知識內化則在課堂中經老師的幫助與同學的協助而完成。具體來說就是教師在課前錄制教學短視頻,導學案等材料,學生課前自定步調學習,通過某種平臺與教師溝通自學時遇到的問題,在課堂中參與老師和同學的互動活動。
翻轉課堂的特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支持自主、協作、探究式的情景式學習,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因材施教的個性化學習;顛倒的教學形式,學生課前主動進行學習并發(fā)現問題,課堂中進行探究討論,解決問題;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學習者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工具進行自主學習、交流反思、協作討論。
三、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長期以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基本上采用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課上教師著重講課文,語法,翻譯,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實際操練的機會很少。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單一教學模式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未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即便是獨立的英語聽說課也由于不能實現小班上課學生人數過多而不能實現每個學生都有足夠的口語練習和聽力練習時間。
大部分高校開展的英語分級教學能夠一定程度上解決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教學進度不好掌握的問題,但是不能完全解決同級學生內的個體差異。每個學生的接受知識的速度不同,如果學生能夠通過觀看教學視頻來完成知識的傳授過程,就可以自己掌握學習的進度,對難點反復觀看,對已掌握的內容粗略看,實現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大學英語對于非英語專業(yè)學生來說不是專業(yè)課,學生重視程度不夠,英語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氣氛較差,課堂互動參與度不高,大部分學生是以通過考試為目的的被動學習。學生除了課上英語學習外幾乎很少有自主學習英語的情況。
四、翻轉課堂模式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翻轉課堂模式符合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的學習觀認為知識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如人與人之間的協作、交流,通過意義的建構而獲得的。學習者不是被動地接受外來信息,而是主動地進行選擇加工,教師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提供者和灌輸者。課前學生通過視頻和導學案等資料進行自定步調的自主學習,遇到問題和難點通過網絡平臺以及輔助聊天工具進行師生之間和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以解決問題,課中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小組協作,交流討論以及答疑解惑等活動以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推行至今,基于多媒體和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在全國各地的高等院校己經基本確立。大學體驗英語自帶的自主學習平臺和大學新視野的Unipus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在高校中廣泛的推廣和使用。高等院校師生使用電腦、電子閱覽室和自主學習平臺的普及率己經很高,這為實現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的實施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基礎。
相對于從事基礎教育的中小學教師而言,大學英語教師有相對較高的學歷和較快地接受新興事物的能力。通過筆者對內蒙古幾所高校的部分英語教師進行訪談的結果顯示大學英語教師具有較好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在課件制作、資源搜索以及多媒體資源的獲取與處理方面具有較扎實的基礎。這一特征為順利實施翻轉課堂提供了技術保障。
五、結語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具有讓學生自主掌控學習、增加學習中的互動和提高學生心理優(yōu)越性等優(yōu)點,能夠有效地彌補傳統(tǒng)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中所存在的弊端。我國教育信息技術化的推進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大潮下各高校完善的硬件配備情況也能很好地滿足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要求。翻轉課堂需要在更多的教學實驗中不斷的改進完善,需要任課教師做出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內蒙古工業(yè)大學教學改革項目: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批準號:2014235;內蒙古工業(yè)大學科學研究項目:生態(tài)翻譯觀視域下《生死疲勞》英譯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策略研究,項目編號:SK201612
【參考文獻】
[1] 馬武林, 胡加圣. 國際MOOC對我國大學英語課程的沖擊與重構[J]. 外語電化教學, 2014.
[2] 趙興龍. 翻轉課堂中知識內化過程及教學模式設計[J].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 2014(2).
[3] 鐘曉流. 信息化環(huán)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 開放教育研究, 2013.
【作者簡介】
楊靜(1985—),女,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
楊葉(1986—),女,內蒙古商貿職業(yè)學院藝術設計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攝影與攝像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