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彬
摘 要:近年來,我國扶貧工作逐漸由粗放向精準過渡,文化扶貧正是這一轉型過程的產物。公共圖書館在文化扶貧工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推進文化精準扶貧的關鍵。介紹了公共圖書館在文化精準扶貧中的重要意義,分析了當前公共圖書館文化扶貧工作存在的問題,探討了文化精準扶貧的措施。
關鍵詞:精準扶貧;公共圖書館;文化扶貧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1-0066-02 中國圖書分類號:G258.22 文獻標志碼:A
公共圖書館是社會文化傳播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國文化精準扶貧工作中的基礎媒介之一,對實施文化精準扶貧有著重要意義。各地公共圖書館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號召,為文化扶貧作出了重大貢獻。
1 公共圖書館在文化精準扶貧中的作用
1.1 提供豐富資源和先進技術
文化扶貧是從精神、文化層次對貧困人群提供扶持和幫助,其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層次、文化修養和素質水平。扶貧需要的不僅是經濟和財物支持,還需要大量文化資源和科學技術支持。公共圖書館是為所有公民服務的圖書館,具備諸多先進的信息技術,包含了圖書、公共信息、電子圖書等豐富的文化資源。毫無疑問,這些資源和技術是文化扶貧必不可少的部分,公共圖書館成為文化扶貧的首選媒介。公共圖書館能夠根據實際扶貧需求,提供精準資源及技術支持,使文化精準扶貧得以有效實現。
1.2 提供優質服務和專業管理人才
在精準扶貧要求下,扶貧工作面臨著復雜情況。人口多、信息雜、動態變化等,使精準扶貧面臨著巨大挑戰。公共圖書館管理人員具備專業的管理知識,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夠順利完成對扶貧工作中復雜信息進行實時更新和專業處理的任務。公共圖書館管理人員還可以向扶貧對象提供簡單的培訓服務,幫助貧困居民進一步提升自身文化素質,強化其對數字內容的熟悉及使用[1]。
2 當前公共圖書館文化精準扶貧工作存在的問題
2.1 扶貧對象調研不充分,識別精度偏低
要真正做到文化精準扶貧,需要對扶貧對象進行全面、充分、深入地調研,并以調研結果為基礎,制定相應的扶貧方案。然而在公共圖書館文化精準扶貧工作中,相關單位及人員對調研工作不夠重視,直接按照以往經濟扶貧經驗或經濟狀況選擇扶貧對象。這嚴重影響了扶貧工作的識別精度,無法幫助真正貧困居民獲得精神文化層次的援助。
同時,扶貧對象的匹配需要從各個方面進行考慮,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相應的扶貧內容、方式、力度等。但在實際工作中,全部按照統一標準執行的情況較為常見,從而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扶貧對象錯位,導致扶貧工作無法滿足實際需求[2]。
2.2 扶貧方式較為單一,層次較低
部分地區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時,只是簡單地向對象區域及人群提供書刊雜志,并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調整。這樣簡單、粗暴的扶貧方式,很難起到良好的扶貧作用。
同時,針對不同地區,扶貧層次應當有所不同。基于經濟、政治、文化等影響,各地文化貧困程度存在較大的差異。只有因地制宜地選擇合適方式進行扶貧,從合適層次開展扶貧工作,才能充分發揮扶貧作用。否則,精準扶貧將會失去意義。
2.3 扶貧機構管理分散、混亂,缺乏反饋機制
在公共圖書館精準扶貧工作中,管理分散、混亂的情況時有出現。這是因為扶貧工作涉及到多個機構和單位,缺乏健全的管理體系。
同時,缺乏反饋機制也是一大問題。大部分扶貧工作都將重心放在了前期,前期任務完成后,就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了下一個工作任務。如此一來,扶貧工作后期管理失效問題較為嚴重。缺乏反饋機制,使后期工作難以正常展開,無法有效吸取工作經驗和教訓[3]。
3 強化公共圖書館文化精準扶貧的策略
3.1 強化精準識別
要想充分落實公共圖書館文化精準扶貧工作,首先要強化精準識別。要對扶貧對象進行全面、深入地調研和分析,保證調研信息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對不同扶貧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狀況,進行深入了解和分析,依靠相應平臺及網絡進行整合分析。必要時,還應當將調研細化到具體戶口,對每一戶的人口結構、收入、文化水平等進行細致了解。在此基礎上,針對扶貧對象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扶貧方案,防止扶貧方案與實際需求相脫節。
3.2 豐富扶貧內容、方式及層次
在精準識別基礎上,公共圖書館還要從扶貧內容、方式及層次上加以改善。首先,在內容方面,除書刊雜志外,還可以提供數字圖書、音頻資源等更加先進的資源形式,促進當地信息化基礎建設的發展。其次,在扶貧方式上,除提供資源外,要升級扶貧服務。通過講座、讀書會、技能培訓等形式,培養貧困居民良好的學習能力,從而幫助其養成良好的脫貧意識并實現自主脫貧。再次,在扶貧層次方面,要根據實際情況將貧困居民劃分為多個層次,針對不同層次提供相應的扶貧服務。這樣能夠進一步提高文化扶貧的精準性和有效性[4]。
3.3 健全扶貧管理體系
健全和完善公共圖書館扶貧管理體系,應從管理制度和反饋機制兩方面著手。首先,公共圖書館應聯合當地政府及各相關單位,對現有管理制度進行研究,結合先進管理理念和經驗,對管理體系進行全面優化。其次,要落實管理職責,避免管理分散、混亂等情況出現。再次,要健全并認真貫徹反饋機制。對扶貧工作后期進度進行認真監管,仔細傾聽扶貧對象的反饋意見,進一步改善和強化實際工作。
3.4 加大信息技術應用力度
在公共圖書館文化精準扶貧中,應當加大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力度。這既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提高扶貧工作精準度及有效性的重要途徑。公共圖書館可以與當地政府積極合作,為扶貧工作設立專門的信息化平臺,加強貧困地區信息化基礎建設。平臺應安排專人進行在線服務,為貧困居民提供優質的在線信息服務。
4 結束語
在精準扶貧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已成為文化扶貧的重要陣地,對促進文化扶貧的精準化、高效化、長期化有著重要意義。在文化精準扶貧程中,公共圖書館要從提高識別精度、做好精準匹配、豐富扶貧工作、健全管理體系、利用信息化技術等方面加以改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的文化精準扶貧作用,幫助貧困地區有效解決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具體問題。
參考文獻:
[1]尹莉,劉洪.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實施以來圖書館文化扶貧研究綜述[J].圖書館論壇,2017,37(1):19-25.
[2]陸紅如,陳雅.公共圖書館實施文化精準扶貧的策略研究[J].圖書館,2017(10):18-23+41.
[3]東方.公共圖書館在國家文化精準扶貧中的社會效用及實現模型[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8(1):74-78.
[4]余雪麗.公共圖書館文化精準扶貧模式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