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庸柱
摘要:本文以數控銑床加工課程為例,探討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技巧,旨在探索中職教育教學中如何將理論傳授和技能訓練有機地緊密結合。
關鍵詞:理實一體化;教學設計;互動
中職教育旨在培養企業需要的中級技能操作性人才,應特別強調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本文將結合湖南省岳陽市第一職業中專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實際,探索如何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實施有效教學,使學生盡快嫻熟掌握專業操作技能。
一、模塊化教學內容安排
以數控銑床編程與操作課程為例說明: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下,為了擺脫單純的專業理論教學和單調的實踐操作,讓學生將專業知識和實踐操作完美地結合起來,在制定授課計劃時,應將編程和操作的所有內容有機地分割并聚合成若干個教學模塊。在每一模塊中,根據所加工零件的教學需要來合理安排相關理論和操作任務。
二、一體化教學過程設計
以“模塊三孔加工——課題一鉆孔”中的鉆孔循環加工教學任務為例說明。
第一步,先現場觀看、后用多媒體課件展現實際零件的鉆孔加工過程,讓學生建立感性認識,從而引出本課題教學任務。第二步,教師先講解鉆孔加工使用的刀具長度補償、鉆孔循環指令;再由各教學小組討論刀具長度補償和鉆孔循環指令的格式,對該零件鉆孔加工工藝進行分析、討論,得出共同結論;然后各組將結論向全班匯報,教師引導全班進行比較并找出較優工藝。第三步,分組進行程序編制:各人獨立編寫;組內研究討論,再各自修改;然后各組代表向全班講解自己的加工程序,教師與全班同學一道分析、比較,解決編程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最后各人對所發現問題再進行修改、完善。第四步,零件鉆孔仿真模擬和實際加工。模擬、鉆孔后均應找出問題,分析原因,修改程序。學生遇到需討論的問題,及時在組內或班內相互討論,協同解決;教師在此過程中亦應巡回檢查,發現共性問題后及時組織分組或全班分析、討論,引導學生解決好疑難。
上述過程的每一步,都是在教師和全班學生共同參與下,將理論知識學習與編程、加工訓練有機地穿插進行,“理”“實”真正緊密地結合起來。
三、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下,其教學過程應為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運用理論知識來摸索和掌握實踐技能。教師起到主導作用,而絕非包辦者或攙扶者;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體,應發揮主觀能動性,在鉆研中產生興趣,在探究性實踐訓練中掌握操作技能。
那么,教師應該怎樣做呢?教師應組織學生通過獨立思考、編程、操作和相互討論,分別初步完成理解指令、掌握工藝、編制程序、仿真模擬和加工工件的任務;再引導學生就討論出來的結論、編制出的程序和模擬、實際加工出來的工件,發現、分析并最終解決好問題。在此過程中,師生互動是“導”與“學”“做”的關系。教師通過互動手段,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引導和促使其在學中做、做中學,將理論應用、融合于實踐之中;同學之間互動,即互相討論、指正、啟發、幫助和觀摩,則從另一角度助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帶動每個同學以濃厚興趣和飽滿熱情進行技能訓練,并讓他們在付出探索的艱辛時,能不時品嘗到寶貴的成功感,不斷增強自信心。
四、若干保障措施
對于中職生而言,這種教學模式在給他們帶來諸多好處的同時,也可能存有放任自流的弊端。如何防止這種弊端產生呢?①按照學生水平搭配和個人意愿建立教學小組,組內和小組間的討論和互助使每個同學都處于較為理想的學習氛圍之中;②在加強課堂引導的同時,采取分層教學與分層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課題制評價、非考核性評價)與終結評價(期中、期末考試)相結合的措施,來督促、激勵學生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有序地進行各種技能訓練。
(作者單位:湖南省岳陽市第一職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