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威 于文萍
中職學生的整體素質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有的中職學生管理體系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中職學生管理的需要,中職學生管理亟待改革。我校作為江蘇省財政廳直屬的財經類專業學校,雖然已于2004年升格為高職院校,但學校仍然保留著部分中職招生計劃,因此,在我校學生管理體系中,中職學生管理仍然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新形勢、新問題,筆者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并結合自己的教育管理工作經驗,積極研究并探索了適應新時期學生特點的創新型學生管理體系。
“錐形發散式”管理體系的建立
隨著中職學校學生規模的擴大,不少中職學校發現繼續沿用以往的一級管理模式,即學校直接管理學生,在管理上顯得力不從心,學生的權益難以得到保障。于是,許多中職學校開始試行以系、部為主體的二級管理模式。在這種二級管理體系中,分管校長、校學工處作為領導核心,負責根據學校的特點、專業特色及本校學生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本校學生實際的工作計劃,工作計劃應確立校學工處和各系、部的工作職責,做到責、權、利相一致。在具體管理上,分管校長、校學工處只是從宏觀上進行協調、監督、指導及服務,而不是直接干預管理,充分信任系、部在學生管理中所起的作用,調動系、部工作的積極性。
系、部學生管理部門作為二級管理的中心,要求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全面負責本系、部學生的具體管理工作,包括系、部內專兼職班主任的任用和考核,各團支部、班級的學期考評,系、部學生的校風學風建設,系團委和系學生會干部的選拔、任用、考核及管理,系、部學生黨員、團員的發展、培養及管理,系、部學生社團各種活動的組織、指導及協調等工作。系、部學生管理人員要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深刻認識學生是我們教育和教學的主體,是我們的服務對象,我們應當充分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實行人性化的學生管理。
班級管理是學生管理的基礎。班主任要充分意識到人性化管理在當前中職學生管理中的重要性,認識到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體現到學校教育中就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本”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人性,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要針對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因人管理、因材施教。其次,要真誠地、發自內心地關愛學生,以情育情,以真心換真心,取得學生的信任,才能使學生做到“親其師而信其道”。一位教育專家曾這樣總結:“只有用人格才能影響人格,用愛心才能培育愛心,用心靈才能照亮心靈。只有沐浴著人性的陽光雨露成長起來的孩子,才能成為具有人性的人。”可見,實行人性化管理,教師首先要付出自己的愛心。再次,要相信學生的能力,變班主任管理班級為學生自主管理班級。建立班干部的選拔、任用及監督機制,定期對班干部進行考核和評價,促進班級管理能力的提高;定期輪換班級學生干部,使更多的學生得到鍛煉,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最后,班主任要關心學生的成長,每個學期都應建立學生心理和行為檔案,及時收集和分析能夠顯示學生發展過程和結果的資料,記錄他們的優勢和發展的不足,循序漸進,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2002年,我校開始試行學生管理二級負責制,2005年開始正式實行。2006年,我校進一步推出系、部學生工作“靠前管理、一線管理、跟蹤管理、無縫隙管理”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思路,各系、部負責學生管理工作的領導和工作人員直接進駐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第一區域,以便更有效地實施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時效性。同時,又可以達到縮短管理過程、節約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效果。一系列措施的出臺和落實,充分體現了我校領導和學生管理人員對學生管理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縱向延展性”管理體系的形成
按照國家和江蘇省職教管理部門的決定,現在的中職教育實行“2+1”的管理模式,即中職學生入學后在校學習2年,然后到實習單位實習1年。所以,一般來講,人們習慣把學生管理分為兩個階段,即在校學習階段和實習實訓階段。而筆者認為,學生從入學到實習前這段時間,雖然看起來都是在學校內,管理上應該都是一樣,但如果我們按照人性化管理的要求,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真正從學生的需要出發,深入細致地關心學生的成長,了解學生的需要,就會發現,從其心理變化和成長的角度看,中職學生在校期間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階段,即入學時的適應階段、之后的穩定發展階段、實習前的準備階段。不同的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需求不同,所以,學生管理和教育的重點也應有所不同。
在新生入學階段,學生剛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對教師、對同學、對校園環境、對學校規章制度,包括對職業教育本身都很陌生,心理上會感覺很無助,難以適應新環境。這時候,他們特別需要關愛、需要幫助、需要引導,以盡快適應新環境、融入新環境。所以,在新生入學適應階段,學生管理的重點應放在幫助和引導學生盡快融入新環境上。首先,全校上下要統一思想,從新生到校報到開始,就要給予他們盡可能多的關愛和幫助,從校門口開始一直延伸到新生報到處、食堂、公寓、飯卡充值處、茶水房、浴室等各種生活必需設施處的醒目的導引標識,歡迎新同學的一道道橫幅,服務生和所有工作人員一張張真誠微笑的臉龐,都能給新生及其家長帶來親切的感覺,使他們對學校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報到后,接下來就是新生軍訓,這個階段非常重要。在這段時間里,班主任應著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軍訓艱苦,天氣炎熱,班主任應幫助學生做好防暑降溫的工作,對于身體虛弱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關心;每天應深入學生宿舍,了解學生的生活情況,噓寒問暖,讓學生感到慈母般的關愛;二是利用軍訓間歇,如晚自習的時間,集中組織學生學習學校的規章制度,強化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和校規校紀教育;三是利用軍訓期間觀察學生的表現,為下一步學生干部的選拔和任用奠定基礎。軍訓結束后,學生開始進入學習狀態。這時,應該考慮到職業教育不同于學生以往從小學、初中所接受的普通教育,從教學內容、考核方式到管理方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這一時期,應把重點放在幫助學生完成從普教到職教的思想觀念和學習方法的轉變上面,著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的能力。這樣,大概經過一個月的適應期,學生就可以逐漸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進入穩定發展期了。當然,由于學生性格上的差異,每位學生實際進入穩定發展期的時間會有所不同,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應細致觀察,對適應能力弱的學生應給予更多的關懷與幫助。
進入穩定發展階段,學生在學習、生活等各方面已走上正常軌道,學生管理只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就可以了。首先,為更好地關注每位學生的變化與成長,班主任可以為本班每一位學生建立一份動態檔案,對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取得的成績或出現的不足,都及時進行記錄,并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鼓勵其揚長避短。其次,這一時期,還應注重抓好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中職學生正處于價值觀、人生觀逐漸趨于成熟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應充分利用班會活動、黨團組織建設、校園文化等思想工作陣地,對學生進行正面的引導,使他們在學習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要學會做人。再次,班主任應特別關注那些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盡量避免出現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問題而輟學的情況。最后,對于那些身體方面有一定缺陷、心理方面有問題、交友方面不是很謹慎的學生,都應該特別地予以關注,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防患于未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做他們信賴的良師益友,急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想,讓“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不再只是一句口號。
二年級的下半學期開始,學生進入就業準備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工作的重點是幫助學生了解就業形勢,做好就業前的準備工作,包括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進一步完善、面試前的準備、面試時的技巧培訓、企業崗位職責及要求培訓等。我校從2006年起就開始對本校二年級學生進行校內模擬面試,以幫助學生了解面試的過程、熟悉面試的技巧、克服面試時的心理障礙,對于學生面試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則由面試小組的教師耐心而誠懇地指出。這一舉措很受學生的歡迎,確實對學生的面試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總之,在就業準備階段,學校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幫助畢業生完成從學生生活到職業生活的觀念轉變,同時要讓學生清楚當前的就業形勢、就業政策及最新就業動態,使每一位畢業生都能積極轉變就業觀念,努力認識社會、適應社會。
第三年,學生步入社會,開始為期一年的頂崗實習。對于學校來講,就像是一位母親,看著自己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掙脫了自己的扶持,開始獨自蹣跚地學步,既開心,又擔心。在頂崗實習階段,學校應做好以下三項工作。一是召開實習動員大會,下發實習指導書,讓學生了解實習的意義,了解實習程序和實習時間的安排,了解實習期間的要求,帶著任務、帶著目標、帶著為學校爭光的心理投入實習崗位。二是加強實習期間的動態跟蹤與指導,實習階段不能把學生往實習單位一送就一了百了、不聞不問了,頂崗實習仍是學校教育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只不過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崗位需求,教育教學的地點由學校轉到了具體工作崗位。因此,在頂崗實習期間,實習指導教師、班主任、學校實習就業部門的有關人員,應與實習單位的指導教師密切配合,加強對學生實習期間的動態管理,保證學生實習期間的人身安全。三是要求學生上交階段實習報告和最終的實習總結,結合實習指導教師的檢查情況、實習單位指導教師的評價以及學生自己的總結與評價,對學生的實習情況進行合理的量化考核。也可把實習階段的學生管理看作縱向管理與橫向管理的交叉組合。縱向管理主要是指教務部門為實現教學目標,通過系(部)、班主任、實習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自上而下的組織、教育、監督等活動;橫向管理是指學校內部教務部門與學生工作部門之間、學校與負責實訓的單位之間的密切配合,從而形成網絡化的管理關系和協調一致的管理行為。
通過縱橫交錯的、全方位、立體化的管理系統的構建,可使中職學校學生管理體系更加周密與完善,真正做到點面結合,服務于學生的需要,切實提高中職學生管理的有效性,促進中職學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鐘啟泉.班級管理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邢桂平.以人為本的中職學生管理策略研究[D].上海:華中師范大學,2007.
[4]包戈華.新時期中職教育的特點及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06,(9).
[5]張賽芬.新生管理 六步到位 贏在起點[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2).
作者簡介:
張威(1974—),男,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徐州財經分院講師,研究方向為經濟學、職業教育。
于文萍(1974—),女,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徐州財經分院講師,研究方向為經濟學、教育管理。
(本欄責任編輯:尚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