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龍門
摘 要: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根據化學的學科特點,開放“實驗超市”不失為重要舉措,有其傳統教育教學模式不可比擬的優勢,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是相當重要的,尤其是拓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空間,給學生能力的施展以自由飛翔的機會,有利于新課程改革的實施。
關鍵詞:“實驗超市”;新課改;創新思維
自恢復高考制度以來,由于受“高考指揮棒”的無形抽打、中學化學實驗條件的限制以及教師的認識水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中學化學實驗仍存在重講實驗、輕做實驗;重驗證、輕探索;重趣味、輕內容;重應試、輕終生受益等問題。盡管一些學生在高考中得了高分,但如此下去,學生的探究精神萎縮了,創新的機會被剝奪了,創新意識淡化了,創新精神沒能得到扶持,學生的潛能未得到充分挖掘,個性沒有得到健全發展,是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一大障礙。基于此,本人在教學實踐中,在有的方面根據可行性等原則予以改進,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以下所談,是我個人的一些體會,以供商榷。
一、開設“實驗超市”,拓展創新思維的空間
我們清楚,思維必須有素材,否則,脫離基本原材料談思維,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無異于“緣木求魚”。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許多概念的形成、規律的產生、原理的總結等,都離不開實驗事實。因此,在中學階段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是至關重要的。通過開設“實驗超市”不僅給學生提供了充裕的時間和開放的空間以及合作學習的機會,還能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科學素養、學科意識,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發散思維能力,使他們產生創新的欲望。例如,用盡可能多的切實可行的方法區分兩瓶無色液體,一瓶是濃H2SO4,另一瓶是濃HCl。根據問題的設置,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實驗室,然后根據待區分的物質的性質,設計方案,自選藥品、儀器親自動手等,以便達到預期目的(注意:這一個過程中,教師既是組織者,又是合作者)。這樣,思維的時間充裕了,空間拓展了,內容也豐富多彩了,思維的火花也因此而產生了,學生創新的欲望更強了。最后教師收集學生的答案,可得出十多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然后再引導學生根據實驗條件以及現象的差別大小,比較這些方法中哪些是更好的,這樣又培養了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
二、創設“實驗超市”,達到“以動促思”與“以思導動”的目的
根據學校化學實驗的條件,從實際出發,在有的課堂教學中,根據所授內容的特點,適當地多準備一些藥品、試劑以及似乎無關的儀器用品等帶進課堂,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取舍能力、組裝能力等,擴大學生的思維容量和思維的自由空間。在實驗中,教師要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認真思考,使學生深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道理。在“動”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使這些感官活躍起來,處于興奮狀態,從而達到“激動”“激智”“智”“動”互激互促的目的。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巧妙地設置問題情境,以誘導學生如何“動”,以正確理論來指導學生自己的實踐行為,又能在實驗過程中得出可靠的結論,使理論和實踐達到高度統一。
三、設置“實驗超市”,有利于實施新課程改革
新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一個自主、合作、探究、交流、評價、創新的學習平臺。而學習方式的改變有待于教育教學模式的轉變,這就要求教師的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隨之改變的還有教師的角色,由“教書匠”轉變為“研究者”,由“傳道授業解惑者”轉變為“促進者”,由“課時執行者”轉變為“創造者”,由“單一組織者”轉變為“多向合作者”“全面開發者”。而“實驗超市”的設置,就是向傳統教學模式挑戰,給那些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精于施道、樂于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創造了良好的機遇,也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充裕的時間和廣闊的空間。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創新性學習的氣氛也會更濃,創新的思維會因此而開放,創新的火花也會光芒四射……學生的創新離不開教師的傳授創新,離不開教師的創造性勞動。
四、開放“實驗超市”,為實施新課程改革提供了舞臺
為實施新課程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學》新課本與原課本相比,在內容和形勢上更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增設了“學與問”“資料卡片”“科學視野”“思考與交流”“實踐活動”“科學探究”等許多欄目,還有許多彩色插圖及表格等。毫無疑問,這給高中學生深入學習化學基礎知識和拓展化學基礎知識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內容,對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為學生加強了解當今科技發展情況提供了大量素材,有利于啟示學生自覺地愛科學、懂科學、用科學,運用基本科學知識去進行創造性思維和創造發明。而開放“實驗超市”既有利于完成課堂實驗,深化和拓展實驗內容,又和增設的欄目“實踐活動”相吻合,有利于培養學生親自動手、自主學習、主動探索、自我評價、交流評價、進行創新思維等多方面的優良學習品質。這才真正體現了教學活動的實質是指導學生學習,使學生 “會學”。而“會學”的內容是豐富的,方式是多樣的,主要包括“會動”“會看”“會感”“會悟”“會思”“會用”,最終達到“會創”的高度,即真正一流。“一流人才與三流人才的本質區別就在于會不會創新。”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及學校、學生、教學內容等實際情況,開設“化學實驗超市”(或其他學科,如物理、生物“實驗超市”)是至關重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更是時代發展所需要的,真正體現了科學發展觀思想的內涵。
總而言之,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要讓學生真正體味到其中的真諦,如果離開化學實驗學,就學生而言,將是“真理”的“假信徒”,學生科學素質不佳;對教師而言,是沒有擺正教與學的正確關系的表現,僅僅是真理的“宣傳者”。如果教師做不到因學而教、為學而教、為探索真理而教,當不好學生的“服務員”,甚至將學生的廣闊思維劃定為單一的線性思維、機械性思維,這樣的教師就該反思了。因為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禁錮了學生的靈魂、框化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僵化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那么學生的創新思維從何而來呢,創新靈感從何而來呢,創造性行為從何得到施展呢,創造性才能何以得到展示,學生何以能終生受益呢?因此,“教師只有加入到學生中去,才會發覺學生太有力量了,不僅如此,更富有創造性”。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必須投身其中,成為教育的創新者和優秀的實施者。
參考文獻:
[1] 高劍南.化學教育展望.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劉知新.創新教育與實踐.中央教科所
[3] [美]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