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 朔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職業教育在社會中的地位日趨重要,但制約湖南省職業教育發展的因素還很多,要發展湖南省的職業教育就要轉變教育觀念、改革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提高教師素質、探尋新型職業教育模式、探索職業教育規律等。
關鍵詞:職業教育;教育觀念;發展出路
一、湖南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黃堯透露,最近教育部正同有關部門集中力量研究制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職業教育是11個戰略專題之一。“我們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今后一個時期職業教育要持續發展,中等職業教育要保持與普通高中規模大體相當的格局,質量上要有明顯提高,實現數量、質量、機構、效益協調發展。到2020年,基本實現職業教育的現代化,基本建成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體系和制度,能夠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教育需求?!?/p>
我國目前在校學生是3億多人,國家的高等教育不可能滿足所有人上大學的需求,那么職業教育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而湖南作為中西部開發的戰略要地,承載著產業轉移和新一輪的開發重任,同時,湖南省作為農業大省,需要提高農村人口素質,需要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提高職業技能培訓等,這些都是職業教育的任務。作為對技術人才的培養是其他教育無法取代的,因此,湖南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尤為重要。
二、湖南職業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湖南省中等職業教育截至2007年共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校708所,在校學生830646人,其中:普通中專52所,在校學生213522人;職業高中533所,在校學生541036人;成人中專123所,在校學生76088人。職業技術培訓機構1644個,在接受培訓者190165人。全省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生均預算內教育職業經費只有1565.24元,為全國倒數第8位;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僅195.37元,為全國倒數第3位……全省城鎮從業人口中技能勞動者僅占32.9%,勞動者技術等級偏低,初級工占44%,中級工占38%,高級工占17%,技師和高級技師僅占6%……可以看出,湖南的職業教育相對其他各類教育而言仍然很薄弱,并且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對職業教育的認識問題,政府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問題,職業教師隊伍的建設問題,職業學?,F有課程設置問題,等等。
三、湖南職業教育的發展出路
隨著經濟的發展,湖南省技能型人才緊缺的狀況相當突出,而擔負著技能型人才培養任務的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緩慢,不能適用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那么,怎樣解決這個矛盾,把湖南的職業教育提升一個新臺階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轉變教育觀念重新確定培養目標
長期以來,人們在思想觀念上對職業教育始終存在著誤區,“重文憑,輕技能”的人才觀念在社會普遍存在。認為職業教育是次一級學歷教育,檔次低,職校生被人瞧不起,畢業后只能當技術工人,又臟又累,工資低,故根本不愿讀技校職中。多數學生考不上高中或大學才會考慮讀職校。且中國目前在用人政策上,多以學歷為導向,以學歷文憑、職稱高低定人的工資待遇與社會地位,這都是對職業教育的錯誤認識。
“人人有才,人無全才,揚長避短,人人成才。”教育的價值不再僅是培育少數“精英”,而在于能否為各種不同潛能的人提供平等的、能最大限度地開發自己才能的機會和途徑以實現教育機會均等,把成才之路鋪在每個人的腳下。教育觀念的轉變是教育改革的先導,發展職業教育更是如此。那么作為職高生更應樹立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的觀念,把自己培養成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業人才。讓社會逐步接受、認可職業教育,認可職業院校學生。在新形勢下,湖南省應根據時代的需求建立現代教育體系,把職業教育作為重要組成部分與各類教育銜接起來,相互溝通和補充,以推動整個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
2.改革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建立健全新的課程體系
我省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要根據社會需要、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本地區經濟建設和學校的實際情況來設置。要深入調查研究,發現潛在的人才需求,適時調整好專業的設置,創辦新專業,形成自己的拳頭專業和優勢專業。切實培養好地方經濟建設所需要的實用型人才。同時,對教學內容要加以更新,要強調理論教學與實踐并重、相互滲透的原則,可考慮適當增加實驗和實訓的比例,實行彈性學制和工學交替的教學體系和辦學模式。增強培養面向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高技能人才的能力,力爭建立以高等職業學校為龍頭、以中等職業學校為骨干、以鄉鎮農校和初中后職業技能培訓為基礎的現代職業技術教育體系,推動我省職業教育健康有序地發展。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養“雙師型”教師
目前,職業學校教師隊伍現狀不容樂觀,教師學歷水平普遍偏低,學校專業課教師與文化課教師的比例失調,專業教師少而文化課教師多,教師普遍年齡雖然不大,但缺乏專業實踐技能和必要的工作實踐能力,這些都阻礙了學校專業的深入發展。所以職業學校要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優化結構,培養學歷和能力并重的“雙師型”教師。首先,要鼓勵教師自我完善、自我學習,把長期的自我學習和短期的外出學習結合起來;其次,要為教師進修、學習建立一整套激勵政策,鼓勵教師將教學與實踐結合起來,將科研與教學結合起來;再次,可以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加強校與校之間交流與合作,促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
學校要樹立自己形象的品牌,要有名專業、名教師、名學生。要加強師資隊伍和專業現代化建設,要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實驗室及教學設施,有高水平的學科和專業帶頭人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要在創新教育、素質教育、提高人的個性發展等方面不斷創新。
4.加大政府的宏觀調控和統籌力度
隨著我省中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政府必須在國家政策引導下,在規劃、資源、辦學等各方面加強統籌和監管的力度。要將我省首創的中等職業教育督導評估制度深入開展下去,要對職業教育發展的環境、發展規劃、經費投入和水平等多個方面進行督導,要明確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在職業教育發展中的責任,通過建立職業教育工作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逐步加大公共財政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實現縣市區政府逐步按生均經費標準落實公辦職業院校經費,城市教育費附加的30%以上用于職業教育要真正落實到位,甚至加大政府投入,地方教育費附加的一定比例用于職業教育的目標要得到逐步實現。這無疑會為各級職業教育部門注入一劑強心針,極大地刺激各職校辦學的熱情,為學??焖侔l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在發展水平上,要逐步實現教育規模、辦學條件、招生人數、升入高一級學校的人數都與普通高中大體相當的目標。
5.積極探索新型辦學模式,摸索職業教育規律
學??沙浞掷蒙鐣Y源,從以下幾個方面創新職業教育:
(1)建立產學合作機制,加強“訂單”式教育與培訓新模式的研究。產學雙方應盡力協調合作,加強對話。學校應做充分的市場調查,培養產業界所需的人才,做到有的放矢,不浪費教學資源;企業可依托學校對新職工進行上崗培訓,對在職職工進行轉崗培訓,以滿足企業自身對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在此過程中,企業應當完善與學校合作的各項制度,建立完備的交流機制,以促使雙方的共同發展。
(2)我省應盡快地采取職教集團化辦學模式,充分發揮有限資源的最大效能,形成整體綜合實力,有利于促進學校間的交流與學習,共同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使勞動就業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應遵循優先合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以多種方式實行校企合作、工學合作、產學結合。
(3)職業學校要積極搶占職業培訓市場,擔當起社會職業培訓的重任。因為,現代社會對勞動者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因此勞動者只有積極地改善職業生活,通過職業培訓來提高自己的技能,以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那么職業學校應抓住契機,挖掘潛能,打開職業培訓的市場。
總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重大舉措,有利于把我國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有利于提升我國綜合國力和構建和諧社會。湖南更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努力建立、健全一個與經濟和社會發展良性互動的,滿足人民群眾求學愿望的,與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溝通的,具有良好質量和效益的職業教育體系,更好地為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
參考文獻:
[1] 陳至立.《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開創職業教育工作新局面》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國教育報,2005-11-24.
[2] 劉琴.頑強拼搏打好擴招這場張仗——訪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黃堯.中國教育報,2008-12- 16.
[3] 李邁強,方鳳玲.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現狀與改革走向.職業技術教育,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