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保富 袁平華
[摘要]我國高校目前對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開設的二外日語課往往偏重語言知識點的講解,忽視了學生學習興趣、文化導入以及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等問題。而原版影視作為一種新型的傳播手段和豐富的語言載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真實的異域文化,同時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合理利用原版影視資源,可以較好地促進研究生二外日語教學。
[關鍵詞]原版影視資源;學習動機;文化意識;語言輸出
一、引言
我國高校對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大多設置二外課程,主要有日語、法語、德語、俄語等。其中隨著中日交流合作的日益密切,日語越來越成為二外中最熱門的語言。以南昌大學英語專業2007級碩士生為例,在21人中,二外為日語的有10人,法語7人,德語3人,俄語1人。然而,目前的研究生二外日語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生學習動機不明確;只注重詞條和文法的機械記憶,忽視了文化導入;教師輸入多,學生輸出少,聽說能力薄弱。而原版影視集光、影、聲于一體,融自然、社會、文化、歷史、藝術等于一身,能夠生動、形象、逼真地展現目標語國家深層的社會文化,為學生提供真實情境。利用原版影視資源輔助教學,能夠將視、聽、說融為一體,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接受信息,增加了傳播知識的渠道,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在研究生二外日語教學中,利用原版影視資源對教學進行輔助,可以較好地促進教學。
二、利用原版影視資源輔助教學的優點
1.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機
徐程成(2008)對青島農業大學英語專業本科學生進行了二外日語的學習動機調查,發現高達72%的學生是出于“考研需要”而選擇日語。到了碩士研究生階段,這種工具型動機逐漸減弱,學生對二外日語的重視程度大大降低,興趣不高,如果繼續一味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而影視作為一種新穎有趣的傳播和娛樂方式,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無論是出于何種目的選擇日語的學生,對于日本的影視尤其是動漫大多表現出較高的興趣。在日文原版影視中,學生能夠在欣賞生動畫面的同時,接觸到地道的生活用語和真實的場景,更好地了解其文化內涵,從而激起對這門語言的興趣和求知欲。
2.加強文化導入
語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任何一門語言都是基于其所處的特定社會文化并具有其獨特的內涵。脫離了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就很難對這門語言有較深層的理解與把握。因此,真正掌握一門語言必須了解其承載的文化。日語學習同樣不是一個孤立的學習過程,而是與其獨特的社會和文化背景等因素息息相關。然而,現有的教材中對日本文化元素的介紹相對較少。并且二外日語的授課時間有限,應試性較強,往往偏重語言現象的教授,而忽視了對文化背景的理解。這樣往往導致學生缺乏文化意識,不能較好地進行跨文化交際。同時,日語作為二外的英語專業研究生主要接受的是英語教育,對英美文化耳濡目染,文化心理、思維方式、語言表達習慣等方面部受到英美文化的影響,面對外語學習時習慣運用英美的思維方式,于是對日本的文化和思維難免產生差異感和抵觸感。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國際化進程的日益加快,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外語人才的需要也逐漸由一門外語向“雙語”乃至“多語”型方向發展。尤其是對于專門從事語言深層次研究的英語專業研究生來說,掌握“雙語”甚至“多語”,不但有利于在就業中提高競爭力,同時對進行外語方面的科研尤其是語言對比研究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而原版影視能夠將學生帶入真實的語言環境,向學生展示目標語國家真實的生活場景、原汁原味的演員表情和舉止、純正地道的口語化語言,從而,讓學生身臨其境,為其創造了一個良好的語言習得環境。利用日本原版影視資源,能夠讓學生接觸真實的日本社會文化,感受日式的思維方式,彌補學生日本文化知識的空缺。
3.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
多數院校在本科階段采用《標準日本語》作為教程,研究生入學之前一般講完中級上冊或中級下冊。學生的語法和詞匯水平達到了中級,但聽說能力卻與之不相匹配,往往停留在初級水平。這是由于教師往往偏重語言知識點的單向輸入,卻忽視了學生的聽力水平以及學習語言的產出性行為。Swain的輸出假設指出,二語習得必須有雙向交際活動,單純的語言輸入對語言習得是不夠充分的,習得者應該有機會使用語言,進行語言輸出。而原版影視的語言清晰純正,可以作為較好的聽力素材;同時,依托影視的具體內容,教師亦可設計出一系列能夠賦予學生口頭表達機會的教學活動,增加其語言輸出。
三、影視材料的選擇
1.內容
在影視的內容方面,首先,影視作品的思想應該健康、積極向上、有教育意義,從而使學生站在一個正面的角度去了解這個國家及其文化,同時自身在思想上也頗為受益;第二,在題材方面,應避免選擇動作片,因為動作片主要的看點是動作而不是語言,這樣會違背我們的教學初衷;第三,在情節方面應該盡量選擇情節簡單、貼近生活的影視作品,因為情節簡單可以使學生在理解情節上不用費太多工夫,從而把更多精力放在關注影視作品的語言及折射出的文化上來,不至于偏離重點,而貼近生活的影片則能夠更加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片中的語言也更加貼近日常生活、更加實用。
2.語言
由于二外日語教學面向的是非日語專業學生,聽力水平較薄弱,因此應該選擇語速相對偏慢、語音清晰、發音純正的影視作品,應盡量避免俚語過多的影視作品。同時在畫質方面要盡量保證清晰。
綜合以上因素來看,筆者認為,比較理想的影視素材是日劇《一公升眼淚》,或者是一些動漫作品,如榮獲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長篇動畫提名獎的《千與千尋》。
四、依托原版影視資源開展的具體教學活動
1.培養文化意識的教學活動
在研究生二外日語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具體的原版影視作品情節,向學生講解其所體現的文化背景和內涵,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以上面提到的兩個影視作品為例:結合動漫《千與千尋》,可以談談該片所折射出的日本的“洗浴文化”。日本是個十分愛洗澡的民族,日本人幾乎每天晚上都要洗澡,甚至早上起來也要洗一次。同時,由此還可以引申出日本的溫泉。再如,在日劇《一公升眼淚》中,看到主人公的家里以做豆腐為生時,可以談談日本的飲食文化,比如,日本人進餐時有什么禮儀,日本人喜愛吃的食品,等等;當主人公穿上夏衣而被其男友誤認為是和服時,可以談談日本的服飾文化,比如和服是如何進行穿戴的;在主人公進行升學考試時,可以講解日本的教育體系,比如,日語的“研究生”(大學院預科)和中國的碩士研究生有何區別;在看到櫻花時,可以介紹一下日本人的“櫻花情結”,櫻花是日本的國花,攀折櫻花在日本甚至是犯罪行為,日本人喜歡將櫻花比作人生,雖然櫻花花期短暫,但開得轟轟烈烈,同時還可以講講春
天里日本各地都要舉辦的“花見”;在看到主人公鞠躬時,可以詳細介紹一下日本人的鞠躬禮儀,比如,對于不同身份的人鞠躬角度不同,等等。同時,教師也可以自己不講這些內容,而是將這些涉及具體文化元素的內容提出來,讓學生課后查找相關資料,然后分成小組下一節課進行課堂討論或演示。
2.提高聽說能力的教學活動
依托影視的具體內容,教師可設計出一系列鍛煉學生聽說能力的教學活動。設計這樣的教學活動,要求教師有取有舍。也就是說,不是電影中的每個詞句都要聽懂才繼續往下看,而是有側重點地選擇片中對白比較經典、比較適合教學的部分來進行重點分析和講解,其他部分則大致了解即可。教師可設計如下的教學活動:(1)進行精彩片段的跟讀或配音活動。例如,教師可選取動漫《千與千尋》中千與錢婆婆告別時的一段對話,將這一小段對話先給出原文文本,然后稍作分析,再讓學生對這一段影視片段進行跟讀或配音;(2)復述電影情節,比如,讓學生概括《一公升眼淚》中每一集分別講了哪些內容;(3)就電影中某個話題開展觀后討論,比如,看完《千與千尋》可以討論這部動漫對我們有什么啟示,看完《一公升眼淚》可以討論諸如“生存的意義、生活的價值”這樣的話題,甚至還可以聯想引申出“你是否贊成對不治的重病患者允許實行安樂死”的話題;(4)將部分電影片段對白設計成問題或者填空聽寫的形式,以訓練學生的日語聽力策略等等。總之,在對影視作品進行“聽”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在真實情境中獲得真實的語言材料輸入,增強語感,提高聽力水平;而在依托影視進行“說”的活動中,學生能夠加強語言輸出訓練,實現語言知識向語言能力的轉化。
五、結語
原版影視作品作為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和豐富的語言載體,若正確地加以利用,可以有效地促進研究生二外日語教學。它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增強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當然,利用影視資源,并不代表整個授課過程都一直要用影視來進行語言教學,而是將原版影視作為一種輔助,與傳統的知識點講解的授課模式搭配進行。例如,如果一星期有四節課的話,可以選取其中兩節課進行傳統教學,而另兩節課則可進行影視教學。總之,利用原版影視資源輔助研究生二外日語教學是一種新穎而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體現出以內容為依托的外語教學理念。期待更多的教師和學者做更進一步的嘗試和研究。
[參考文獻]
[1]徐程成.淺談英語專業學生二外日語習得——基于抽樣調查結果[J].科技信息,2008(23).
[2]郭已曉.對高校二外日語教學的探討[J].語文學刊(高教版),2008(12).
[3]任揚.高校二外日語教學現狀分析及實效性研究[J].雞西大學學報,200B(06).
[4]袁平華,米保富.從建構主義理論看第二語言習得語言輸入與輸出[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8(05).
[作者簡介] 米保富(1986—),男,山東泰安人,南昌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生,研究方向:外語教學;袁平華(1966— ),男.江西豐城人。南昌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外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