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國
摘 要:我校機械專業的教學工作進行了不少的改革,通過思想教育、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基本操作規范化訓練、采用分層教學、提高學生工作速度、增強其時間觀念等的教學工作,使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學習專業實習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學生學習態度得到較大的改變,普遍都能熱愛本專業的學習,認真學習。
關鍵詞:操作技能 分層教學 學習方法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是培養企業需要的綜合性技能人才的搖籃。本人從事機械專業的理論課和生產實習教學三年,對機械專業學生如何提高操作技能和技巧方面進行了重新思考和一些有益的探索。供大家共同探討、學習和提高。
一、就業形勢低落的主要原因
導致一部分學生畢業到了社會,在企業里不能很好地從事本工種的工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包括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教師的教法等。其中原因之一是學生知識基礎較差,眾所周知,部分學生入學時成績較低,因此,他們在理論課學習存在較大的困難,在操作技能方面得不到理論知識的支持,難以提高并形成技巧。另外,學生的學習態度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少部分學生無心學習、怕苦怕累,個別學生甚至說是父母強迫他來讀書的,這些都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風氣。學生未能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死記硬背、不求甚解,對所學的知識必然學不好、記不牢。
二、提高操作技能的訓練方法
對于職業高中學生在操作技能訓練中存在的問題,應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首先,要加強思想教育,使學生能夠從思想上正確認識學好專業操作技能的重要性,真正解決好我要學與要我學的關系,因為這是學好專業操作技能的思想基礎。
在教學工作中應采取積極的措施,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增長知識,恢復自信心,提高學習成績。具體做了如下探索:
(一)要對學生進行啟蒙職業意識、培養職業道德、樹立職業理想的教育。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評估自己,正確理解個人理想和社會需要之間的關系。要引導學生做到既注重挖掘自身潛能,揚長避短地發展自己,又能根據所學專業對從業者素質的要求彌補自己的短處,主動適應職業要求。
(二)實習課分層教學的方法。在分層教學前,教師應根據學生學習的接受能力和技能水平,按教學大綱和教材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相應的教學要求。改變過去“一刀切”的做法,對差生采取低起點,先慢后快、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加強指導與輔導等辦法,把實習教材的訓練目標,分解成有梯度的,連續的幾個分目標:由單一內容練習到綜合練習,由精度較低到精度較高的單一和綜合練習。
1.學生分層:學生在基礎知識、認知能力、認知方式和方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技能的接受能力等諸多方面以及生理、心理等都存在著“差異”。在調查學生的具體情況的基礎上通過第一輪實習的綜合情況分析后,分別對每一個學生進行綜合評估,然后將學生分成A、B、C三層。當然A、B、C三層也不是絕對的,一成不變的,它們之間有的相互制約,如果說分層要達到很合理是不可能的。當學生變化較大時,可通過綜合評估后改變其原有的“分層界限”,以便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更加優化車工實訓指導工作。
2.目標分層:這是“分層遞進”教學的關鍵。所謂目標分層,就是將原來劃一性教學目標,改為彈性目標。這些目標是否能達成,是由學生一系列的學習行為體現出來的。目標分層大體上可以分成這樣三層:基礎目標,提高性目標,發展性目標。一般來說,低層次學生可以從基礎性目標開始完成之后,可進行提高性目標,甚至是發展性目標的學習;高層次的學生可以從基礎性目標開始,也可以從提高性目標開始,甚至可直接按發展性目標學習。
3.教學過程分層:教師必須根據“學生分層”和“目標分層”詳細了解學生情況,而不是純粹的、傳統課堂式的講解和講授。教師必須給予不同學習個體以不同的個別化指導。其中包括:學生選擇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是否適合?學生采用的學習方式是否有待改進?學生在練習中碰到那些問題?教師應給予何種程度的指導?特別是基礎性目標對所有學生來說是否都能達成?等等。一般來說,對達成基礎性目標困難也較大的學生,其指導應深入、細化。對達成提高性目標也較易的學生,則指導可以是點撥性的,點到為止。
4.評價分層:傳統的教學和教學評價,顛倒了手段和目的關系,好像教學是手段,而評價是目的;平時的教學,只是為了得到高分。要充分發揮評價的功能,就必須把顛倒了的手段和目的重新顛倒過來。即把評價作為手段,它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教學,并進一步促進學生的發展。不能完全憑制作件得分來進行評價的方法,在評價過程中,首先要求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并與以前相比較即縱向比較,通過縱向比較,要求并幫助學生分析,總結在那些方面得到了發展,在那些方面發展不大。同時在評價過程中,強化激勵機制。
根據學生的綜合評價并根據學生的發展不斷調整學生的分層情況及教學目標的分層,教學過程的分層和對評價的分層。通過“分層遞進”教學,實行分類型、多形式的輔導。這類輔導以不增加練習、不搞全班加班補課為原則,進行多形式、多層次的輔導。對差生采取個別輔導的方法。從工藝加工路線,切削用量的選擇,測量方法等講解、演示,使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思考完成學習任務。對中等生采用分組討論,老師提示的方法,重點強調加工中的測量方法和加工精度較高的練習件車削方法。對中差生讓他們多到磨刀間學習磨車刀練習和上車床單項練習,提高速度。而優生主要以培養加工技術含量高工件的車削方法、檢測方法及精加工車刀的刃磨方法。同時采用優生輔導差生一幫一輔導,收到較好的效果。
三、教改效果
三年來,我校機械專業的教學工作進行了不少的改革,通過思想教育、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基本操作規范化訓練、采用分層教學、提高學生工作速度、增強其時間觀念等的教學工作,使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學習專業實習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學生學習態度得到較大的改變,普遍都能熱愛本專業的學習,認真學習,課堂學習氣氛得到明顯的好轉,原來一些不愿意學習的同學也被帶動起來,作業質量得以提高,測驗、考試合格率比以前提高約10多個百分點,總評成績合格率達95%或以上,優秀率在65%以上,由于在基本功訓練中加強了規范基本操作,因此收到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運炎主編.《機械工程材料》.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6
2.嚴紹華主編.《金屬工藝學實習》.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3
3.王雅然主編.《金屬工藝學》.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
4.孫以安主編.《金工實習教學指導》.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
5.芮進方主編.《職中車工實習實施分層遞進的研究》.2001年10月
6.戚明胡蘇寧主編.《生產實習教學法概論》
7.盧雙盈李向東主編.《職業教育學》
作者單位:浙江省臨海市高級職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