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勤華 王小壘
摘 要:本研究旨在深入理解當前體育課堂運用發展性學習評價的實質和內涵。通過對一線教師體育發展性學習評價情況的調查,以及對文獻分析研究,筆者對當前體育課堂教學的發展性評價需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歸納和分析。
關鍵詞:體育課堂 發展性評價 探討
體育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形成能力的主要場所,體育教師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的主要方式。而課堂教學中總是伴隨著隨堂評價,恰當及時的評價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興趣的形成和能力的發展。經驗和研究表明,課堂評價直接會影響學生學習動機、學習內容、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當然評價具有雙面性,我們要力爭讓積極的評價成為促進學生發展的催化劑。
一、課堂發展性學習評價的基本觀點
1.課堂評價既要評價學生的學習,更要促進學生的學習
課堂評價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要與課堂教學融為一體傳統的課堂教學中。
課堂評價總是在特定的教學活動完成以后進行,其目的是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發展性學習評價認為課堂評價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關鍵因素,只有把課堂評價和教學過程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有效地促進學生進步。因此,將課堂評價與教學結合起來是更好促進學生學習的方法。
2.課堂評價強調多元標準,注重學生技能形成和思維發展
由于人類的智能是多元性的,所以課堂評價也應該從傳統的單一評價轉向多元評價標準,課堂評價也應運用多種評價策略并認可學生的各種發展成就。課堂評價在重視對學生掌握知識的狀況進行評價的同時,更應該強調對學生應用知識能力的評價,通過評價更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3.課堂評價是真實情境中的評價,要關注學生情感,公平合理
課堂評價要評價學生是否可以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學生的情感因素對他們的學習也有很重要的影響,他們對科學價值的看法,對自我的看法、對學習同伴的看法都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因此,發展性學習評價要求在課堂評價中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感因素,調動那些能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因素,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更好地促進他們的學習。
二、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運用發展性學習評價
1.充分利用體育學的特點通過發展性學習評價的激勵功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任何課程都需要動力支持,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動力,激發他們學習體育的興趣就顯得特別重要。體育學是一門以實踐活動為主的學科。新課改中學體育教學提倡以探究式教學為主,強調學生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感受知識、技能的形成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把學生的特點和體育的學科特點結合起來,充分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2.在體育教學的發展性學習評價中運用延時評價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偉大的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延時評價可以使學生發現問題,產生創造性見解。人的思維容易受思維定勢的影響,新穎、獨特、有創造性的設想一般出現在思維的后半段。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如果過早地對學生做終結性評價,容易扼殺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相反,如果教師把握好評價時間,合理地推遲評價,就會使學生具有充分的思考時間,從而獲得更廣闊的思維空間。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的側面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3.在探究式實驗教學過程中,要利用發展性學習評價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自主意識
在實驗探究教學中,利用評價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自主意識就非常重要。新課程體育探究式教學中,很多探究實驗要求學生合作完成。實驗中的相互配合很關鍵,這不僅關系到實驗結果的精確程度,還體現了學生們團結合作的精神。因此在分組進行探究實驗時教師要及時做好隨堂評價。
4.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對發展性學習評價的一些思考
(1)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結合
長期以來,學習評價存在著以“硬”為標志定量評價方法和以“軟”為標志的定性評價方法的對立矛盾。前者過于注重量化,常常把一些無法量化的實質性問題排除在評價之外。而后者在評價過程中無法保證客觀公正,更多地考慮人的需要和價值,注重人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體驗,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和交流,從更適合人性的角度進行學習評價。
(2)終結評價與形成評價并重
以往對體育學習的評價,學生的最終考核成績是唯一的評價標準,這樣必然促使學生、學校、教師重考核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新的評價理念要求淡化分數概念,重點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的評價。
(3)動態評價和靜態評價的互補
如果對學生的體育學習只進行單純的靜態評價,學習基礎好的學生總是排在前面,而基礎差的學生即使付出很大努力,也可能排在后面。這樣,前者容易產生自滿情緒,不思進取,而后者也容易喪失信心,自暴自棄。為避免出現這種現象,可進行動態評價,以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各自最大的發展。
三、當前課改實踐中新課程體育發展性學習評價需要注意的問題
1.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的關系
新課程評價體系,出現了另外的一種傾向:只重視發展性,而不關注結果。學習的質量不僅反映在學習的效果上也反映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投入學習時的動機和他所采取的策略及獲得的效果是三位一體的。發展與終結是認知發展的兩個緊密相關的階段,教學評價既要追求結果又要追求發展,兩者不可偏廢,不可割裂。應該說,兩種評價從不同的角度來衡量學生的學習,各有各的優勢和用途,既不會互相排斥,也不能互相取代。
2.發展性學習評價的評價方法與評價工具的關系
應將發展性學習評價不是一種評價方法或者評價工具。發展性學習評價的工具很多。許多即時的、口頭的評價、教師或同學的肯定贊揚或否定批評,也可以看作一種發展性的評價工具。
3.發展性學習評價中學習與教學的關系
教與學的關系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爭論的焦點。課堂教學評價的關注點都是以“教師的教”為主,把教師的教學內容作為評價的關鍵。這個評價方向往往忽略了學生的行為表現,把他們的行為看作是教師“教”的回應。總的來說,以往的課堂教學評價表現出“以教為主、學為教服務”的傾向。為此,我們要確立“以學促教”的評價方式,構建以學生參與度高的發展性教學評價體系。正如上面所說,發展性評價有其優勢,也有其局限。過分地夸大發展性評價的功能,不管什么情況下都要用發展性評價的做法也是不科學的。那些認為只要引入發展性評價就可以解決評價方面存在的一切問題,包括應試教育的問題都迎刃而解的思想,只會把教學和評價引入歧途。
參考文獻:
1.蔣建洲.發展性教育評價制度的理論與實踐研究[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鐘啟泉,崔允,張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Z].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柴西琴.對探究教學的認識與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9年08期
4施良方等主編.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作者簡介:湯勤華,男,1977年9月,江蘇淮安人,碩士,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研究方向:學校體育學,體育社會學
作者單位:①江蘇省揚州商務高等職業學校
②江蘇宿遷學院體育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