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艱難的女性啟蒙

2009-09-30 06:18:08汪維維
華文文學 2009年4期
關鍵詞:啟蒙

汪維維

摘要:在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描述中,張愛玲的的小說往往被認為關注私人生活而缺少時代意識。實際上,張愛玲的創作依然曲折而深沉地回應了社會現實問題,其代表作《傾城之戀》中女主角白流蘇的三次“出走”與“回歸”是關于女性啟蒙狀況的隱喻,反映了20世紀前期普通女性生存與啟蒙之間的對立沖突,間接傳達了五四啟蒙范圍和深度的有限性。

關鍵詞:啟蒙;生存;沖突

Abstract:In the historical canon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Eileen Changs novels are regarded as only concerned about personal life but indifferent to her time. In fact, some social issues are indirectly but profoundly addressed by Changs writings, as represented by her novel Love in a Fallen City wherein the heroine Bai Liusus three“absences”and “returns”suggest her difficult awaken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Bais acts have reflected the psychological struggle of ordinary women of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between existence and awakening, and thus indirectly allegorized the limitations in width and depth of the success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Key words:awakening, existence, conflict

中圖分類號:I2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I006-0677(2009)4-0031-05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張愛玲是一個風格獨特的作家,夏志清在1957年就稱她“該是今日中國最優秀最重要的作家”。與同時代作家相比,張愛玲的作品有一個鮮明的特色,即個人與時代的脫軌:時代在發生迅猛的變化,小說描寫的時間卻靜止得像停擺了的時鐘,小說描寫的人物幾乎脫離了時代、政治和民族意識的主流。難怪學術界普遍認為張愛玲的作品關注私人的世俗生活狀態,而缺少直面時代與歷史的宏大命題。然而,張愛玲的創作不可能超脫整個社會環境的影響,她曾說:“只要有心理學家榮(Jung)所謂民族記憶這樣的東西,像‘五四這樣的經驗是忘不了的,無論湮沒多久也還是在思想背景里。”只不過她關注的焦點是與時代脫節的一群遺老遺少的私人生活,通過對這一特殊社會群體生存狀態的描寫,她隱晦地表達了對于時代變遷的認識。正如艾曉明所說:“當許多新文學的作家,尤其是40年代的作家們急于捕捉社會變化、歷史腳步和一個新時代的幻影時,張愛玲窺見的是它的背影——時代和社會的背影。”思想啟蒙與改革發展、救亡圖存一起,成為那個時代特有的歷史潮流和關注熱點,透過《傾城之戀》女主角白流蘇的啟蒙狀況,我們可以窺測張愛玲對于社會問題尤其是女性啟蒙問題的沉重思考。

一、啟蒙的星星之火

“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狀態。”根據康德的定義,啟蒙就是自主決定自己的生活,擺脫別人的管教,自己變得成熟,有自我判斷和行動的能力,無需過分依賴父母、傳統等外部權威就能做出自我決斷,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以賽亞?伯林指出:“自我決斷——通過理性思考作出決斷,不受某些我們自己無法控制的東西,特別是別人,即康德謂之的‘一個家長式專制政府的驅使或擺布”,這就是成熟。在20世紀前期的中國,啟蒙的首要任務是“立人”,將人從幾個世紀以來的綱常名教中解放出來,取得自我意識和自主權,使人的內心真正獲得自由,這是一條漫長而艱難的路,尤其是對中國女性而言,白流蘇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出走”與“回歸”是《傾城之戀》中圍繞女主角白流蘇的兩大主線,也是她整個啟蒙狀況的隱喻。張愛玲以婚姻為核心、以家庭為走向描寫了流蘇從結婚、離婚到再婚的經歷,流蘇的人生據此大致可以分為三次“出走”和“回歸”。結婚,離開父家,是流蘇一生中的第一次“出走”,嫁入夫家是她的第一次“回歸”。婚姻給流蘇一個合理合法的理由離開那個時間幾乎停滯了的沒落封建家庭白公館,然而嫁入的夫家卻是另一個堅守著封建宗法的家庭。第一次婚姻帶來的最大差別不過是使她從父之家長專制的驅使和擺布中轉入夫之家長專制的驅使和擺布,至此,她的生命不僅受到父權的壓迫,還加上夫權的壓迫。

如果說結婚前后流蘇思想啟蒙的狀況還無法得知,那么離婚與再婚則是她主動掌握自己生活,追求自己人生的表現,透露出自我意識的痕跡。離婚是流蘇的第二次“出走”。結婚時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流蘇唯有被動接受,而離婚卻是流蘇本人的強烈要求。白家三爺說流蘇當初“哭哭啼啼”,“鬧著要離婚”。“夫為妻綱”依然是20世紀初婚姻觀念的核心,“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好女不嫁二夫”、從一而終是女性必須接受且不容置疑的道德觀念,再加上貞潔這一所謂的“美德”的枷鎖,絕大多數女性從思想到行動都被“一夫終身制”牢牢地束縛,不會輕易提出離婚。然而流蘇全然不顧封建婚姻觀念,執意離婚,最終靠自己的努力通過法律手段解除了婚姻關系,擺脫丈夫的控制,為自己贏得做人的起碼權利,這是她自我意識的表現,是對傳統女性體貼、溫柔、無私、恭順、犧牲形象的挑戰。在舊中國,掙脫男性的控制和擺布,解開套在脖子上的“夫權”枷鎖,取得與男性平等的身份地位,是女性啟蒙和解放運動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步,流蘇邁出了這關鍵的一步。但是令人失望的是,離婚后的流蘇沒有走向社會,而是“回歸”父家,回到那個與整個世界都慢了半拍的白公館,再次遁回封建倫理綱常的束縛中去。流蘇第一次自我意識的覺醒就這樣剛剛開了個頭,就匆匆煞了尾。

去香港,與范柳原談戀愛,建立自己想要的婚姻,是流蘇第二次主動追求自己的人生、開創自我生命的勇敢、驚人之舉,也是整部小說描寫的重點。在幾千年儒家思想熏陶下,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為倫理核心,建立起“上下有序,尊卑有禮”的社會等級制度和行為規范,“從”(順從、服從)是此等級觀念的突出表現之一。儒家經典《禮記》有一段論述:“婦人,伏于人也,是故無專制之義,有三從之道,在家從父,適人從夫,夫死從子,無所敢自遂也。”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女性群體可以劃入斯皮瓦克提出的“屬下”一類,斯皮瓦克認為“屬下”一生都服從他人的管制,自己絕對不能做主,沒有政治權、經濟權、生活權,沒有自由,包括愛情和婚姻的自由。然而在女性生命中,愛情和婚姻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如同事業在男性生命中的地位,愛情和婚姻不僅是女性出于本能的追求,更是女性肯定自我、完成自我的一種方式,但是在“三從四德”的禮教之下,舊社會的中國女性甚至在沒有出世時,人生之路就已被安排完畢,她的人身權依次被授予父、夫、子這三個不同男人,一生做不得自己的主,永遠活在別人的管制之下。所以當流蘇前夫的死訊傳來時,流蘇的母親、兄嫂不顧流蘇本人的意愿,又一次安排她的人生,極力勸逼她為死去的前夫守孝主喪,守節做寡婦,這種安排雖然不符合法律的規定,卻符合倫理綱常的規定。依照封建等級秩序,作為“屬下”的流蘇沒有話語權,即使萬般不愿也應當順從母親、兄嫂的安排。然而流蘇再次表現出叛逆精神,她堅持拒絕了家人的安排,拒絕倫理綱常的規定,同時也徹底粉碎了她與家人間的最后一絲感情。對家人既失望又傷心的流蘇跌跌撞撞地沖上了樓,注視著鏡子,她第一次從中看到了自我。這里的“自我”具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指實體性的身體,即通常意義上的肉體,也是張愛玲描述的鏡子中的流蘇形象:纖廋的腰、孩子似的萌芽的乳、半透明的輕青的玉的臉、一雙嬌滴滴,滴滴嬌的清水眼;第二層指主體性的自我,透過自己的軀體,流蘇看到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看到自己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具有獨立自主性的個體。伴隨主體意識的萌芽,流蘇開始獨立思考自己的人生。霍克海默和阿道爾諾指出:“啟蒙的根本目標就是要使人們擺脫恐懼,樹立自立。”自立不僅僅是行動上的自立,更重要是思想意識的自立,獨立思考是實現自立必不可少的前提,女性也只有首先獲得獨立思考力,才有可能徹底改變自己“屬下”的地位。致力于發現和探索自己的身體,是女性獨立思考,建構主體身份的開始。流蘇在對著鏡子凝視自己的過程中開始了一次重大蛻變,她意識到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她要依靠自己謀求個人的幸福。她的首要結論是必須跳出這個神仙洞府,跳出幾千年倫理綱常的枷鎖。“外面的胡琴繼續拉下去,可是胡琴訴說的是一些遼遠的忠孝節義的故事,不與她相關了。”為了追求自己的人生,流蘇拋棄了倫理綱常,不顧他人的鄙視和遣責,下舞場與范柳原跳舞;去香港與柳原相會。這是流蘇的第三次“出走”。就在她差點成為柳原的情婦時,一場戰爭炸毀了一切既有的軌道,在紛飛的槍林彈雨中,個體生命顯得如此渺小脆弱、不堪一擊,“在這動蕩的世界里,錢財、地產、天長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這口氣,還有睡在她身邊的這個人。她突然爬到柳原身邊,隔著他的棉被,擁抱著他。他從被窩里伸出手來握住她的手。他們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僅僅是一剎那的徹底的諒解,然而這一剎那夠他們在一起和諧地活個十年八年。”流蘇與柳原最終登記結婚,成了他的合法妻子,“回歸”到自己親手組成的家庭之中。一個城市的傾覆成全了她,讓她得到了大家眼中理想的丈夫,實現了她的心愿,從此,這個世界千千萬萬人的痛苦生死,這個時代驚天動地的變革都不與她相干,她收起了當初的叛逆,回歸為一名傳統女性,依附丈夫安心過著家庭主婦的生活,曾經獨立、自我的啟蒙意識也隨之灰飛煙滅。

二、啟蒙與生存的斗爭

張愛玲在《傾城之戀》中塑造出了流蘇這個“出走”的女性形象。世界文學中“出走”女性形象的典型代表是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娜拉出走在于她自覺地意識到女人也是人,跟男人一樣的人,男女平等,“首先我是一個人,跟你一樣的人”,這是娜拉的名言,正是這種強大的精神力支持她毅然決然離家出走。然而流蘇沒有娜拉那樣的覺醒,缺少對自主、獨立、平等、人權等啟蒙思想的清醒意識。縱觀流蘇后二次的“出走”與“回歸”,可以發現她的啟蒙程度與生存狀況直接緊密相聯,她所有叛逆、反抗封建宗法與禮教的行為都是源于自我保存的本能。流蘇第二次“出走”主要是因為她的生存受到丈夫的威脅。流蘇的前夫不僅花天酒地、吃喝玩樂,而且還毒打流蘇,“眼見你給他打成那個樣子,心有不忍,”最懦弱的白家三爺竟然都一拍胸脯站出來支持流蘇離婚。流蘇選擇離婚并不是因為她認識到女人也是人,有決定自己婚姻的自由與權利,而是迫不得已。離婚成功,擺脫了丈夫的虐待,暫時解除了生存的直接威脅,流蘇就失去了進一步啟蒙的動力,因此流蘇離婚后不是走入社會,而是退回到那個與整個世界都脫了節的白公館。

去香港是流蘇的第三次“出走”。搶奪妹妹寶絡的相親對象范柳原,背負著眾人的目光與非議,二次去香港與柳原相會,費盡心機最終成為柳原的合法妻子,這一系列行為從表面看似乎是流蘇在自覺追求戀愛與婚姻自由,追求個人的幸福,其實質卻仍然停留在自我保存的層面上。前夫的死訊徹底撕毀了流蘇與家人之間殘存的一絲和諧,這個封建思想濃厚的家庭奉天理人情、三綱五常為永遠不變的真理,即使流蘇與前夫已經在法律上解除了夫妻關系,仍堅持認為她“生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的鬼”,流蘇違抗母親和兄嫂的意愿不為前夫守寡,讓她失去了最后的容身之所。如何生存下去?這個人類基本問題再一次擺在流蘇面前。《玩偶之家》中娜拉的“出走”喚醒了眾多女性自由、平等的思想,離家后的娜拉該怎么生存下去,易卜生沒有回答,魯迅給出的答案是:“娜拉或者也實在只有兩條路,不是墮落,就是回來。”魯迅《傷逝》中塑造的人物子君反映了中國“娜拉”出走后的遭遇。子君接受了啟蒙思想,讀過易卜生、泰戈爾、雪萊,對家庭專制、男女平等、舊習慣也有所認識,對女性問題她比娜拉思考的更深刻,她曾宣稱“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樣一個有著清醒啟蒙思想的女性,離開家庭追求戀愛的自由,由于缺乏獨立謀生的能力,生活漸漸陷入困境,與涓生的關系也日益惡劣,最終走上了絕路。“人必須活著,愛才有所附麗。”這是子君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發出的警告。對于舊中國的女性來說,沒有謀生能力,沒有經濟上的獨立,啟蒙思想許諾的美好希望只會增加人的痛苦,加速人的毀滅。流蘇離開家人,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生活來源問題,“我又沒念過兩年書,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我能做什么事?”這不僅是流蘇一個人的問題,也是大多數舊中國女性面對的問題。沒有工作的能力和資本,無法實現經濟上的獨立自主,女性靠什么活下去呢?流蘇從鏡子中看到自己唯一擁有的資本——年輕的身體,利用這個女性的天然資本找到一個合適的丈夫,既讓自己避免了墮落也解決了生存問題。經過一番權衡,流蘇決定“不顧廉恥”與妹妹爭奪大家心目中的理想丈夫人選范柳原,不顧倫理禮教的規定二次去香港與柳原談戀愛。最后一場戰爭成全了流蘇,使她獲得柳原合法妻子的身份,徹底解決了生存問題,于是她也就心滿意足地回到家庭中,遵循禮教要求過著夫唱婦隨的生活。

三、艱難的女性啟蒙

西方啟蒙運動伊始是將人從神學和宗教中解放出來,恢復人的自由與理性,而中國的啟蒙迫切需要的是將人從倫理宗法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人”是中西方啟蒙的共同核心,發現“人”,確立“人”的地位,將人從壓迫、愚昧、迷信的奴役與束縛中釋放出來,追求人性的解放,改善人的生存狀態,這是啟蒙的根本目標。盧梭宣稱:“人性的首要法則,是要維護自己的生存,人性的首要關懷,是對于其自身的關懷。”個體生存是啟蒙首先關注的對象。由于20世紀前期中國受到西方列強的侵略,救亡圖存成為歷史賦予那個時代的任務,因此中國的思想啟蒙不單只是改造國民的思想、文化、心理,更與國家、民族、政治緊密相聯。“欲圖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國民性質行為之改善”由立人而立國成為啟蒙先驅的共識。以五四運動的爆發為起點,一場以“立人”為目標的思想啟蒙運動如狂風暴雨鋪面而來,強烈沖擊著整個社會的思想文化和社會秩序,自由、獨立、主權、平等等現代文明思想如雨后春筍般瘋狂生長,一批批熱血青年懷抱著激動人心的新思想走上街頭,一切都似乎昭示著光明的前途。然而張愛玲對此卻并不樂觀,她從個人的日常生活狀態看到了這場轟轟烈烈的思想啟蒙運動對普通人尤其是女性的有限影響力。從《傾城之戀》中的白公館可以推測出張愛玲對啟蒙運動不抱樂觀的三大原因。首先,禮教宗法在人們思想中根深蒂固,啟蒙新思想欲破舊立新難度很大。白公館就是人們頭腦中封建思想的象征,生活在其中的人封閉在自己的時間之流中怡然自得,既不過問國家、民族、政治問題,也不接受新知識、新觀念,他們對啟蒙無動于衷,他們需要的只是自己當下的生活。魯迅《藥》、《孔乙己》中強烈批判這種愚昧的國民性格。在這些人身上可以看到封建思想雖然落后、破舊、封閉卻依然堅固如昔,頑強抵抗著外來新思想的沖擊。啟蒙思潮固然來勢洶洶,但離徹底摧毀這座思想堡壘還有很長一段差距。其次,啟蒙思想傳播范圍有限,尤其是對女性啟蒙這一領域關注不夠,而這個群體又迫切需要啟蒙思想。舊社會的女性是飽受壓迫特殊群體,幾千年的宗法制度和禮教使女性在神權、族權、父權之外,比男性多背負夫權、子權的壓迫,在一重又一重的“權威”之下,女性早已忘記了何謂獨立人格、自我意識,中國女性的啟蒙和解放可謂任重而道遠。從白流蘇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倫理宗法觀念在女性思想中根植之深之牢。雖然流蘇冒天下之大不韙離婚,擺脫夫權的枷鎖,去香港爭取自己的婚姻,擺脫家庭的束縛,但她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自己依附性的人格。離婚后,她從依附丈夫轉而依附家人;離家后,她從依附家人轉而依附柳原;與柳原結婚,她取得了終身依附丈夫的合法權利。她唯一關心和努力解決的只是自己的生存問題,對宗法禮教的“叛逆”行為也同樣是因為生存而非對“人”的覺悟。范柳原提出帶她去馬來亞的森林,讓她能在其中盡情奔跑的建議時,他希望的是解開流蘇身上重重無形枷鎖,釋放她的天性,享受個人的自由,但是流蘇并不能理解柳原的真正用心。當柳原痛苦地說“我要你懂得我”時,流蘇答應著卻茫然不知“懂我”是何意。啟蒙思想“人”的核心還沒有觸及到中國女性的意識,經濟獨立是最大的障礙之一。流蘇是一個有頭腦的女性,不單純為柳原的相貌和魅力吸引,但她理性思考的全部內容都圍繞著如何名正言順地依附這個男人,求得安穩。當流蘇成為柳原的妻子時,她得到了依靠,有了家,她“笑吟吟的站起身來,將蚊煙盤踢到桌子底下去”。張愛玲將女性的這種性格和心理淋漓盡致地展現在眾人面前,啟蒙思想與普通女性之間的差距也一目了然。第三,啟蒙者自身啟蒙的局限性,使他們無法應付現實生活,導致啟蒙的失敗。啟蒙本是為了人能更好地生存,但在舊中國的具體社會環境中,啟蒙卻與現實生活發生沖突,在生存這一人生第一大問題面前,啟蒙的思想力量顯得那么薄弱、無力。魯迅《傷逝》中的子君最后走上絕路,主要因為涓生和子君的啟蒙精神都并不完全、徹底,導致同居生活中二人都無法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最終造成子君的死。如果說子君是不徹底的啟蒙輸于生存的例子,那么流蘇則暗示了未受啟蒙帶給女性的福祉,是生存戰勝啟蒙的例子。接受啟蒙精神洗禮的子君最后凄涼地死去,未受啟蒙精神洗禮的流蘇卻在亂世里心滿意足地活了下來。魯迅從正面直接描寫中國女性啟蒙的艱難,張愛玲則從反面曲折暗示中國女性啟蒙的艱難。子君是一則悲劇,流蘇是一個喜劇,無論悲喜,都反思了殘酷的生存與啟蒙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雖然張愛玲給流蘇安排了一個圓滿的結局,然而在那個動蕩年代里,這樣的結局有多少可能?恐怕也只有一個傳奇。

在那個嚴峻的時代里,當眾多作家關注國家興衰、民族存亡、革命斗爭等宏大命題時,張愛玲的小說卻以個人為本位,描寫個人時間、特殊時間和私人時間,時代的動蕩只是作為一個背景,她更多思考的是個人在這個嚴峻時代中的生存問題。張愛玲的小說人物多是些凡夫俗子,既沒有激動人心的理想,也沒有救國救民的抱負;既無意于推動歷史進步,也不求名垂青史,他們謀求的僅僅是個人生存,此時此刻的存在。從這些普通人的思想和生活狀態中,我們可以看到張愛玲對那個時代啟蒙命題的特殊思考。

夏志清:《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再讀張愛玲》,劉紹銘等編,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版,第351頁。

張愛玲:《憶胡適之》,《張愛玲文集》第4卷,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

艾曉明:《反傳統——重讀張愛玲<傾城之戀>》,《女性的張愛玲》,劉瑯、桂苓編,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134頁。

[德]康德:《歷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譯,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第22頁。

[英]以賽亞?伯林:《浪漫主義的根源》,譯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74頁。

[德]霍克海默、阿道爾諾:《啟蒙的辯證法》,渠敬東、曹衛東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頁。

張愛玲:《傾城之戀》,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第184頁,219頁。

[挪威]易卜生:《易卜生戲劇四種》,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199頁。

魯迅:《娜拉走后怎樣》,《魯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

[法]盧梭:《社會契約論》,何兆武譯,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第9頁。

陳獨秀:《陳獨秀著作選》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頁。

猜你喜歡
啟蒙
談幼教音樂啟蒙教育
卷宗(2016年10期)2017-01-21 13:17:04
魯迅弘揚木刻版畫的原因探析
關愛幼兒 律動快樂
未來英才(2016年15期)2017-01-12 02:08:28
淺談低年級兒童音樂教學
論“五四”鄉土小說“失意”的啟蒙
美術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啟蒙探析
藝術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00:34:07
涓生思想啟蒙中的不徹底性
再論中國近代史上的啟蒙與救亡
科教導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37:33
正字起步,初墨啟行
言意共生,語文的“啟蒙”之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 国产精品视频公开费视频| 91av成人日本不卡三区|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a级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不卡av中文在线|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综合色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亚洲免费播放|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在线第一页|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播放的| 不卡视频国产| 99一级毛片| 国产啪在线91| 伊大人香蕉久久网欧美| 亚洲天堂啪啪| 国内精品九九久久久精品| 欧美精品三级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清无码久久| 日韩免费中文字幕| 一本久道久综合久久鬼色| 久久综合AV免费观看| 色综合天天操|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婷婷六月色| 亚洲无码91视频|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91亚洲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流白浆在线观看|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日韩专区欧美|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婷婷激情亚洲| 国产精品99在线观看| www.91在线播放| 99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激情二区三区| 香蕉久久国产精品免| 91麻豆精品视频| 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青青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欧美激情综合一区二区| 成人夜夜嗨| 亚洲一级毛片| 99re免费视频|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97狠狠操|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91视频青青草| 色噜噜久久| 久久网欧美| 91色爱欧美精品www| 99国产精品国产| 精品91在线|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 欧美黄色网站在线看| 精品人妻一区无码视频| 99国产在线视频|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 在线免费a视频| 免费在线播放毛片|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97在线公开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