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曉英
摘 要:寫作文是小學生最發愁的,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從小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才能寫出好的作文,寫作水平才能不斷提高。
關鍵詞:寫作 熱情 興趣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呢?根據我多年的教學,從以下幾方面談談我的體會。
一、加強指導閱讀,激發寫作熱情
讓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在體驗閱讀快樂學習知識的同時,讓他們產生一種表達的愿望。這樣就使“要我寫”變成了“我要寫”。首先,教師要先給學生讀一些童話故事、神話故事、寓言故事等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再讓學生復述故事或講給別人聽。在學生復述或講解的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了語言文字的美,感受到了故事的文學美,懂得了也可以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編成故事,用優美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讓別人看,讓別人聽,讓別人去體會。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產生一種成功的快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其次,讓學生反復讀課文,仿寫課文。我國現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課文無非是例子,也是習作的例子,讀范文指導作文、習作文、效法作文、評作文,這不失為一條行之有效的經驗。”這段話說明了讀和寫是分不開的。通過反復地讀課文讀懂作者的寫作方法,從中得到啟示。再要求學生仿寫課文,使學生有我也可以寫出好文章的感受,這種拼比可以提升學生寫作的愿望。例如,在學習了《水鄉歌》這篇課文后,我及時向學生提出了一個要求:仿照《水鄉歌》寫一寫《家鄉歌》,每人寫一小節。學生聽了我的要求后就嘰嘰喳喳開始說了,他說這樣寫,你說那樣寫。我等大家討論了一會兒后,就要大家動筆寫。寫完后,集體進行了交流。同時,我及時對學生進行了表揚,學生得到了肯定,臉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最后,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注意積累好詞好句做好摘錄筆記。積少成多,學生在自己寫作時可以引用好詞好句,學習別人的寫作方法,打破了以往記流水賬平淡無味的局面,使學生的作文放出耀眼的光,使學生進一步對寫作產生熱情。
二、積累作文素材,培養寫作興趣
有的同學拿到作文題目,愁眉苦臉,無處下手,無話可說,就是缺少素材。怎樣才能讓學生有豐富的作文素材呢?
1.進入生活,開闊眼界。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在我們身邊每天都有許多不同的事情發生,只要留心觀察日常生活中的事,就會為寫作創造素材。例如,寫《家鄉的變化》,我先讓學生回家向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了解以前的吃、住、行是什么樣的,再讓學生觀察現在的吃、住、行是什么樣的,形成對比,找到第一手材料,做到胸有成竹,有了可寫的素材。
2.參與活動,活躍思維。只有親身經歷了,才能真實再現。因此,我除了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細心觀察外,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參與各種活動。如寫《有趣的節日》,在過端午節時,我就要求學生回家和媽媽一起做粽子,記住具體的步驟;過其他節日時也一樣,讓他們參與體驗;再如寫《一節有趣的活動課》時,征求同學們的意見,做他們喜歡的游戲,在玩的時候記住游戲規則和玩法,以及自己的感受。玩過后,理出頭緒,再動筆如實地把活動過程寫下來。經過活動參與,經歷得多了,視野就擴大了,積累的素材豐富了,拿起筆來就有大量的內容可選擇了。改變了以往咬筆頭,皺眉頭,無從下筆的局面。
3.借助媒體,收集材料。現在的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有些事情學生也沒法參與,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電視電腦等媒體,了解有關新聞事件,這也是收集材料的一種好方法。因此,我每天都布置學生看新聞,收集自己喜歡的一條新聞。
三、新舊作品對比,增加寫作興趣
學生的寫作發展是從一句話到一段話,最后到一篇文章。由此可知,學生的作文是語文教學成果的體現,我們應該非常珍惜。讓學生把自己的作品都保存好,把自己不同時期的作文進行對比,使其從中發現自己的點滴進步,產生一種滿足感,從而使學生愿意去寫作。為此,我平時都要求學生把自己曾寫過的作文稿保存起來,過一段時間再拿出來讀一讀,前后對比,揚長避短,積累經驗。另外,我平時在教學中把學生的優秀作文也積累起來,在以后的教學中作為范文,讓其他學生來學習,激勵他們的競爭意識。
四、注重切身體會,增進寫作興趣
要調動學生作文的自覺性,應不失時機地運用“遷移”規律,努力把學生喜歡和所愛事物的濃厚興趣遷移到觀察寫作中來。小學生都喜歡打卡片,只要有時間或老師不在就開始了。于是,我把這幾個小調皮叫到辦公室,向他們提出了幾個問題“你們很喜歡打卡片嗎?是怎樣打的?可不可以教教別人?”小家伙一聽,樂了,爭先恐后地說起來了。在活動課上,我就讓這幾個小調皮當教練,每人帶領幾個同學,他們還真像,講得頭頭是道,教得可認真啦!我趁機讓學生寫了有關打卡片的作文,有了切身體會寫得都不錯。通過將活動的興趣“遷移”到寫作上來,增進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五、師生互動評改,鞏固寫作興趣
小學生的作文也是一種創造,也是一種成就。在他們眼里,他們寫一篇作文是花了力氣的,自己認為不錯。所以,學生的作文評改也是培養學生寫作的重要環節。
1.學生點評,互相學習。學生每次完成作文后,自己修改直至滿意,再在小組中互相交流,小組成員互相提出修改意見,進行修改。這樣,學生在互相評改中學習了別人好的方法,也可以更好地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
2.教師精改,寫好評語。學生在小組內互相評改后,自己再改,最后交給老師。送給老師評改,學生急切地想知道結果,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看到自己的成績。作為我們成人,在評改學生作文是要以兒童的眼光看待孩子們所寫的內容,所表達的心情,所運用的方法和語言。同時,我們要懷著一種愉快的心情,抱著一種欣賞的姿態去“讀”學生,去用心體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握他們的心態、動向,才能有說服力地去批改他們的作文。另外,要寫好評語。對學生的評價應以表揚為主,以鼓勵性的語言為主,使學生在贊許中不斷進步,不斷獲得新知,不斷獲得成功。讓他們期待下一次的進步、滿足,促使他們產生寫好作文的愿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寫作熱情,培養寫作興趣,是作文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學生有了寫作的熱情和興趣,寫作也就不再成為一種沉重的負擔了。
作者單位:敦煌市楊家橋學區中渠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