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功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是在新大綱指導下出現的一種的素質教育的產物。通過學生在合作中競爭,競爭中合作,使學生增強創新意識,使學生在歡樂中學到知識,在學習知識中得到樂趣。它完全符合素質教育的觀點和快樂體育的要求,適應當前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在體育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理念 體育教學
1.研究目的
小組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將合作性的學習結構引入課堂之中,構建以師生、生生互動為特征的教學環境,通過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促進學生學業、心理和社會化過程的協調發展。分組學習、積極的相互影響、成功機會均等、組間競爭、自我參照評價等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這些要素背后蘊藏著小組合作學習倡導者對教學過程各方面的許多獨特觀點。只有領會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觀點,才能設計出既符合其要素,又符合體育教學實際的體育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并進行創造性地開發和應用。
2.小組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2.1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
首先,鼓勵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競爭,把個人目標轉化為群體目標。合作小組之間的水平基本相當,這樣使運動水平低的同學危機感增強,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其次,合作小組組成時,教師不指明誰是合作小組的具體負責人,使學生能夠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之中。因此使每個學生都有了明確的奮斗目標,自發地產生學習動力。最后,學生特別關注周圍人們對自己的分析評價,因而不停地暗示自己要積極努力,以便得到他人的積極肯定評價。以此帶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2.2教學的重點從教師的“教”轉移到學生的“學”
首先在教師能合理搭配、正確引導、科學管理下,使學生學會合作、善于合作。這樣促進了同學之間的相互幫助,提高并保證了練習的數量和質量,并且提高了合作小組自己學習的時間。這樣教師就有更多時間對學生進行全面觀察、監督、指導、糾正等。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使學生在同學之間相互啟發,在教師的指導下、輔導下,能多渠道、高效率地獲得反饋信息,使學的慢的得到彌補,學的快的得到強化。
2.3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在教學中,運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理解動作與動作各環節的內在聯系讓學生自己進行創編,并通過準備活動自己來帶操。在教學中所完成的有效練習次數,練習時間及運動,練習密度較以往都有很大的提高。因為合作成員之間相互信任,互相支持,大家都消除了單調、沉悶的心理狀態,相互鼓勵、相互配合、相互切磋、相互促進、共同進步,充分發揮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因而極大地增強了學習效果。
2.4對學生的體育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起著積極作用
首先使每個合作小組之間盡量保持實力均衡,給每個合作小組創造一個相對公平的學習環境。小組成員之間淡化競爭,采取小組集體加減分制度,要求小組每個成員都要力爭比過別的小組。這樣無形之中就培養了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并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對學生的體育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起積極作用。
3.小組合作教學的實施步驟
一般小組合作教學的教學程序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階段:
3.1引導階段:提出課題、激發興趣、探究目標。課前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要求與學生交流,提出各自的意見和建議。然后小組自行討論,找出基本符合本組的要求,然后由小組長向教師匯總,教師根據反饋情況進行整合,找出認為合理的方案后,在課堂教學中落實實施。同時提出符合大多數學生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保證教學質量。
3.2嘗試階段:嘗試學習、交流討論、示范觀察。在小組學習課題選定之后,讓學生嘗試著進行練習,在練習過程中,互相交流討論,針對在實踐過程中出現的與自己原來想象有差別的地方能力無法達到的技術目標應重新修正,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
3.3合作階段:小組學練、合作探究、改進提高。針對教師提出的教學目標和學生修正后的學習目標,進行小組的目標學練。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小組成員通過觀察和請教師示范,結合自己的親自體驗共同討論,改進練習方法,使問題得到解決,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3.4評價階段:表演驗證、對照評比、體驗成功。通過課堂學習,學生對所要掌握的動作基本上都要能完成。比照教學目標,各小組進行動作示范或比賽,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創造一個公平展示的平臺來對照評價,這樣使學生不管優劣都能心悅誠服,激發他們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的興趣。同時在展示評價的過程中,盡量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
3.5歸納階段:交流體會、全面總結、放松身心。在一個教學單元完成后,應該組織全體學生進行交流,針對學習過程中的難點所采取的學習方法以及身體活動能力較差的學生如何與其他組員同步提高等問題,互相交流,為以后的學習積累經驗。同時對存在的問題也不應該回避,即時改正。教師在總結階段應多鼓勵少批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充分體驗圓滿完成一項學習任務后身心的愉悅。
4.小組合作教學時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教師要有嶄新的教育理念,有教育創新的意識,才能自如地進行教學設計。要培養學生“三自三有”的能力。“三自”:自己提問題;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三有”:有所發現;有所爭論;有所創新。
其次,教師要有策略,靈活地運用教學法,教學是一種完全動態的認知過程,不可控制的因素隨時可能出現。這是任何教育理念、教學思路不可能具體解決的實際問題,在設計實施合作教學時要靈活多變。最后,在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要逐漸培養學生的合作技能,培養學生社交技能,從合作中匯總獲取知識的技能,把握合作與競爭并存,將合作、競爭、團結有機地結合起來。小組合作學習的組合要依據學生的學業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等組成若干異質小組。這樣才能使學生之間的不同思想進行優化組合,以合作的形式,運用集體的智慧解決問題。這樣,就符合了青少年年齡、生理、心理特點與心理傾向。
5.結語
體育小組合作學習強調的是多種信息互動過程和模式;追求認知、技能、情感和社會適應多種教學目標的協同達成;為解決學生與教學內容之間的矛盾,師生之間應保持“促進—參與”的關系;以集體授課為基礎,以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活動為主要形式,力求體現集體性與個體性的統一;以個人提高分數和小組總體成績作為教學評價的依據,力爭實現教學評價的科學化。
參考文獻:
1.駱秉全.論小組合作學習與體育教學[J].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2.宋洪明.談體育教學中的合作式教學[J].平頂山師專學報.2001年02期
3.黃超群.試論小組合作學習技能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體育科技.2001年01期
4.朱應明.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5.金曉峰.論體育教學中的小組合作與主體參與[J].浙江體育科學.2002年02期
作者單位:深圳市南山區南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