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琴 張洪偉
摘 要:農村小學語文教學耗時多,效率低,仍是普遍的現實。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是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關鍵詞:農村 小學語文 教學效率
在70年代初,著名教育家呂叔湘先生曾經對中國語文教育發出過感嘆:“10年的時間,2.7萬多課時,用來學國語,卻是大多數不過關。”這充分說明當時語文教學效率低下。然而今天,這種現狀仍然普遍存在。特別是農村小學的語文教學,教師耗時多,學生學得累,然而效率不高。由此看來,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努力用最小的消耗爭取最大的成效,是當前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一、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效率低的原因
1.教師素質令人擔憂,培訓工作亟待加強
呂叔湘說:“要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根本問題是語文師資問題,老師的水平高,才能教出好學生;老師水平不高,學生中也有少數或個別的由于自己用功有了成就,但是多數學生需要有好的老師來提攜,來指導,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師資問題,名師出高徒!”
在農村小學,特別是村完小,很大部分教師是民辦、代課轉正補充進教師隊伍的,沒有接受過專業化教育。就拿一年級的拼音和筆順來說吧,要么出現知識性錯誤,要么使學生形成一些不正確的學習習慣,從而給學生的發展造成障礙。另外,因條件限制,農村小學信息閉塞,教師教研科研、繼續教育工作開展困難,教師素質提高緩慢。
2.語文教學資源不足、手段落后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0萬字。”但目前農村小學普遍沒有圖書室、閱覽室,課程標準所要求的學生課外閱讀量無從實現。“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隨手涂”的教學手段盛行,多數學校連教學掛圖都沒有,更不要說投影儀、多媒體了。即使有條件接入遠程教育地面衛星接收系統,也不能保證充分接收利用,甚至就是一種擺設。現代教學手段沒有利用,學生語文實踐機會錯失,無法獲得語文實踐能力。
3.教學觀念滯后,教法陳舊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當前,由于片面追求教學成績,有些教師固守“時間+汗水=效率”的陳舊教學觀念。在教學中,教師是“主角”,學生是“配角”,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學生完全沒有自主權,更談不上掌握學習方法和技能。“滿堂灌”“機械記憶”“題海戰術”是教師提高成績的法寶。這樣,壓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剝奪了學生的思考權,禁錮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想象力的發展。
二、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
1.加強語文教師培訓是重中之重
各級教師培訓機構應將農村教師作為培訓的重點對象,尤其是語文教師。首先應該適當補充農村小學新師資(包括城鎮骨干教師支教及優秀師范院校畢業生等);市縣教育部門應多深入到農村小學去作現場指導,進行深度調研,以便農村教師獲得教育科研的新信息;各鄉鎮中心校應增設一個專門的語文教研員以加強對轄區內的小學語文教師的指導和培訓工作;城區學校應在教育教研、師生素養等方面更多地對農村學校進行幫扶,將課改示范課搬到農村小學來上;提供農村教師能在較長時間段里跟蹤某位優秀教師聽課學習的機會,學習如何調控課堂,提高教學效率的技藝。
2.充分利用課程資源,更新教學手段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報刊雜志、電影(視)、網絡、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戲劇表演等,甚至連自然風光、文物古跡、學生家庭生活和日常生活話題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作為教師,除了把教科書這一重要的課程資源充分使用以外,教學掛圖,工具書、朗讀磁帶、教學光碟等也要充分利用起來。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和現代語文教學手段(如幻燈、投影、多媒體等)。這些現代語文教學手段和資源若能普遍運用,必將給語文教學注入無限生機,大大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3.轉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過程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語文教學思想,一方面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突出了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和實踐性;另一方面對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如何發揮主導作用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提高語文教學效率關鍵在教師,只有教師轉變觀念,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從“主角”變成“配角”,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學”成為“教”的出發點和歸宿,只有這樣才能讓極大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作為教學改革的重大問題,既要重視教師的發展,又要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運用。此外,片面追求教學成績的教學觀念也應徹底改變。只要我們大膽革新,勇于探索,語文教學效率就一定會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語文課程標準》
作者單位:四川高縣蕉村鎮龍潭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