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銀
〔關鍵詞〕 物理教學;教學藝術;學習興趣;語言藝術;情感體驗;物理故事;物理現象
〔中圖分類號〕 G633.7〔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10(B)—0036—01
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并在其中產生的積極情緒體驗的心理傾向,也是人才成長的起點。學生只有對物理感興趣,才會想學、愛學,也才能學好,從而用好物理。而提高興趣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增強物理教師的教學藝術。下面本人就談談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體會。
1.生動風趣,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是一門語言藝術,語言應體現出機智和俏皮。課前,教師要進行自我心理調適,這樣在課堂上才能有聲有色,也才能帶著愉悅的心情傳授知識,從而使學生受到感染。事實表明,教師風趣的語言藝術,能贏得學生的喜愛、信賴和敬佩,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即產生所謂“愛屋及烏”的效應。
例如,在講“核外電子離核越遠能量越高”時,我向學生打比方:“這就好比你們還是嬰兒時,你爸爸將你抱在懷里;你學會走路了,你爸爸將你牽在手上;你再大一點,你爸爸則說:‘走,外面玩。”又如在講楞次定律時,我這樣比喻:在被太陽曬過的爛泥塘里,當你剛踩上去時,稍硬的表面會阻礙你下沉;當下沉后,你想拔出腿來時,爛泥又會阻礙你拔出腿來。
在授課時,如果在適當的時機故意講錯,也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記得更牢。例如,在講到絕對溫度的單位是“開爾文”時,我故意說成“就是那個發現進化論的開爾文”。講完后,學生們先是一愣,然后幾乎齊聲喊出“那個是達爾文”,整個課堂的氣氛頓時活躍了起來。
2.豐富的情感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
大多數學生的進步都是從任課教師的期望中產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課堂教學,能激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增強他們的理智感,激發他們的求知欲,使他們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3.講述有趣的物理故事,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介紹物理學史的發展、物理學家的情況,是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素材。而適時地給學生講授有趣味的物理故事也是滿足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補償方式。例如,我給學生講到歷史上曾有一位學者叫赫曼,為了驗證天電(閃電)與他電是否是同種電,竟被雷電擊死在實驗臺上時,課堂上一片寂靜。而當講到秦始皇建阿房宮用磁石來防刺客時,課堂上又是一片活躍氣氛。
4.教育學生留心觀察現實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使其從現象中感知物理意義
物理學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很多物理定律都是從觀察中發現的。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舉例,引導學生觀察實際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例如,油罐車為什么要拖一條鐵鏈作尾巴?干燥季節里,在黑暗中脫下化纖衣服,往往能看到火花閃爍,這是什么現象?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自然而然便會主動觀察身邊的物理現象了。如有一位學生問過我,在他家附近的抽水站,當通電抽水的瞬間,幾根通電導線會抖動起來,這是為什么?針對于此,我并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引導他思索和查閱資料,最后使其徹底明白其中的道理。
5.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人都有一種實現自我、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因此,給學生創造一個成功的機會,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情緒的一種有效方法。
例如,在布置作業時,我給不同班級的不同學生布置不同梯度的題目,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又如,在每單元授課完畢后,我都要讓學生認真進行單元歸類復習,并精心設計測試題。對于較難的題目我還會進行一些暗示,使他們在復習時具有針對性,能在測試時獲得一定的成功,從而激發和鞏固他們的學習興趣。
此外,在課堂上適當地為實例配上板畫,也可以使許多難以說清的物理現象在黑板上一目了然。例如,兩人追趕問題,通過幾筆就可以把兩個火柴人畫得惟妙惟肖,使學生忍俊不禁。這樣,通過“助之以成”,幫助學生牽線搭橋,克服困難,獲得成功;通過“動之以情”,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通過“曉之以理”,啟發學生準確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是非常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