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冰
〔關鍵詞〕 數學教學;培養;心理素質;思維方法;書寫習慣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11(B)—0041—01
首先,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要讓學生認識到凡是教科書或質量較好的正版參考書上的習題以及學生以后面臨的各種選拔性考試中的考題,都是經過專家認真把關、篩選后編寫出來的,是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認真分析、推理后能夠解答的,不是超越階段要求和學生認知能力的,學生要有遇到難題不繞著走的信心,遇到任何一個問題都不犯愁的良好心理素質。當然,教師給學生布置作業時要進行認真篩選,要布置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作業,使每個層次的學生經過努力都能夠獨立完成作業,從而增強自信心。
其次,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方法。遇到任何習題,必須先靜下來,不會做的也要讀三遍。明確題目給出的已知條件以及所求結果,要養成不先動筆先分析的良好習慣。結合題目給出的已知條件分析題意,構建模型,這是正確解題的第一步,也是培養學生進行認真審題的一個較好的切入點。
第三,要尋找建立“已知”與“未知”之間的聯系的橋梁。解題主要有兩種路徑:一種是結合已知條件及所學知識,逐步衍生出新的已知條件,再由新的已知條件推得所求結果,幾乎所有運用數理邏輯推導結果的題型大多采用這種方法。還有一種就是題目給出條件和結果,需要學生進行邏輯推理論證的,可直接運用題目給出的結果來反推已知條件成立,從而判斷邏輯推理正確。無論運用哪種方法,都要求學生不僅要對所學知識理解、掌握,還能由已知條件或結果立刻聯想起所學概念、公式、定理,并準確推導出新的結果。
第四,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要從低年級抓起。教師要要求學生從寫1開始,等于號用直尺畫,寫數字、符號規范工整,以“提筆就是練字”為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為了幫助學生改正馬虎的毛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
1.題目從書上抄下來后就要檢查題目是否抄對。
2.在草稿紙上進行計算時也要注意格式。
3.作業做完后要進行驗算。
第五,要培養學生做完作業檢查或驗算的習慣。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驗算的重要性。必須從實際問題出發,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去感知、理解。其次培養學生良好的驗算習慣。教師要抓住講解例題、板演、課后作業、課堂練習等環節,引導學生“回頭望”,檢查有沒有抄錯數字、列式是否符合題意、答案是否正確。這樣,通過口算、心算、估算、筆算等多種方法進行驗算,確保解題的正確率。打消學生只遇到要求驗算的題目才去驗算的念頭,養成每做一道題都有“回頭望”的良好習慣。最后還要教給學生驗算的方法。1.式題的驗算。這是基礎,又是關鍵。式題驗算在于對加、減、乘、除計算結果進行驗算。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作認真驗算的榜樣。2.應用題的驗算。這是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又是培養學生驗算習慣、提高驗算能力的重要舉措。學生往往由于審題不清,或過早動筆缺乏思考,僅僅憑借文字敘述中的個別詞語確定算法,不認真分析題意及數量關系,出現了一些概念性的錯誤。有時也因文字敘述過多,過于復雜,覺得思路無頭緒,所以就糊涂地亂做,導致錯誤發生。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這樣驗算:A.重新讀題,明確題意,從中分析出數量關系。B.確定方法,再認真檢查計算過程。C.采用多種方法進行驗算,如還原法、代入法、估算法、換算法、作圖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