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琛
摘要:“聽”是語言交流的首要環節和基礎,也是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之一。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直接關系著英語成績的提高和交流的效果。在探討目前大學英語聽力訓練中普遍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提高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建設性舉措。
關鍵詞:大學英語;聽力訓練;策略
聽、說、讀、寫、譯等語言技能中,“聽”居于首位,這并不是說其他語言技能不重要,而是表明了“聽”是語言交流的首要環節和基礎。“聽”是一個復雜的感性認知過程。聽力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教學難點。如何針對目前大學英語聽力訓練的現狀,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已經成為整個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問題。
一、大學英語聽力訓練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由于英語教學條件的改善,全國高考英語統考和大學各級英語考試的要求等等,使得聽力教學得以普及和加強。英語教學中對聽力的要求日益強化,廣大師生都意識到“聾啞英語”的不適用性,因此英語聽力教學逐漸受到了重視。然而,并不是隨著認識的提高,英語聽力教學的水平就隨之提高。目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和訓練中存在著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不濃,對英語聽力不夠重視
有的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提不起興趣,尤其是在聽力訓練中很少積極參與。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們只是被動應付,學習興趣愈發低落,聽力水平也就很難提高。
很多學生學習英語就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且他們認為語法、閱讀等占考試分數多的部分才是學習和訓練的重點,聽力在大多數英語考試中所占比重較小,所以他們認為只要把語法、閱讀等一些知識和方法學好了也可以取得好成績。這種對聽力不重視的心理也直接影響了聽力水平。
2.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不扎實
具備一定量的詞匯量和基本的語法知識等是正確理解聽力材料的前提。有的學生語法等基礎知識不扎實,不能準確地理解材料中不同語法、時態、句型所表達的不同含義,在聽的時候錯誤地理解句子的語法結構,造成對句子真實意義的誤解。
3.文化背景知識缺乏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要真正學好一門語言,必須對其文化背景要有一定的了解。大學英語聽力教材中許多對話和短文都跟文化背景有關。如果學生不了解英美國家的風俗習慣、社會制度以及地理、歷史、宗教、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等等,在聽這些對話或短文時,就比較難理解其內容。所以,對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對于聽力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幫助的,了解了英美國家概況及跨文化交際知識等等,語言文化知識面擴大了,聽力水平自然有所提高。
二、提高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策略
1.提高學生英語基礎知識水平
牢固的語言基礎是學生提高英語聽力能力的前提。詞匯量、語音、語法、常用句型、常用口語、固定搭配等等都是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所以教師在平常課堂上應更加注重基礎知識的講授,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在課堂上,多讓學生們用英語進行交流,在聽其他同學表達的同時,讓他們去適應不同的口音、說話方式、說話語氣等等,增強其聽力適應能力。在訓練過程中,教師應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發音,并幫助他們去留意語言中語氣強弱的變化,助詞、連詞等的應用。
2.加強文化背景知識的學習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要真正學好一門語言,就必須了解這門語言的文化。聽力理解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與文化背景知識有關。因此教師不僅應在聽力教學中而且應在課文講解和平常教學中都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和文化底蘊,多給他們講一些英美文化方面的內容,讓學生積累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
3.培養學生聽力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興趣是聽力學習的動力,是學好英語不可缺少的因素。有了興趣,學生就能處于主動學習的狀態,愿意學,從而可以克服那種因懼怕而產生的不自信的心理。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也應靈活多樣,讓學生在訓練時徹底放松,在輕松有趣的環境中學習。多鼓勵學生,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同時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利用多媒體,視聽結合,激發學生訓練英語聽力的興趣。
總之,聽力理解能力是大學生必須掌握的英語語言技能之一。要想提高大學生的聽力水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英語聽力能力提高的過程是一個漸進而復雜的過程,應該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將聽、說、讀、寫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學生自始至終都參與并投入教學中,充實和擴大語言文化知識,養成良好的聽力習慣,從而真正提高英語聽力能力。
(作者單位 陜西省咸陽市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