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燦烽 李峰
【摘要】新媒體時代,手機等移動互聯網媒體擁有龐大的受眾群體,空前的傳播效應以及發展速度,成為軍隊對外宣傳不容忽略的新領域。美國等傳媒大國正加速發展新媒體產品,正以移動網絡為核心,加速推進外宣轉型。因此,我軍必須借助新媒體傳遞速度快、交流方式新、影響范圍大等特點進一步維護自身利益,轉變外宣方式,以贏得國際贊譽,展現我軍和平之師、正義之師的良好形象。
【關鍵詞】新媒體;對外宣傳;軍隊形象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軍隊在國際舞臺上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發出的聲音也越來越響亮有力。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聞媒體多半來自美國,同時全世界90%以上的新聞信息被西方的四大通訊社壟斷。這些媒體為了維護自身的立場和利益,肯定會在對我國的軍事報道中摻雜偏見甚至是惡意的詆毀與歪曲內容,他們對我軍負面報道為主的局面短期內是不會改變的。①
一、手機等移動互聯網新媒體的超時空性可以打破我軍對外宣傳“封閉、不透明”的負面形象
新媒體是指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互聯網、手機和即時通訊、博客等自媒體組成,以共享、互動、開放為特征,以計算機、手機等終端設備為讀寫工具的新的信息傳播平臺。新興媒體傳遞信息廣泛,傳遞速度快速,交流方式新穎,影響范圍大,參與便捷等特點受到廣大受眾的歡迎,迅速成為人們接受信息、表達立場、交流信息、獲取知識、宣泄感情的重要工具,成為對外宣傳的重要陣地,“新媒體”、“新媒體時代”等成為國際傳播界使用頻率很高的新概念。②
互聯網是面向全球的開放性、交互式計算機網絡,它突破了傳統媒體受時空限制而造成的信息傳輸的種種障礙,為軍事對外宣傳提供更加便捷和廣闊的領域。國防部網站及各大門戶網站都設立了軍事頻道或論壇。如新華網軍事頻道、中國廣播網軍事頻道等,利用互聯網開展軍事對外宣傳,已成為我軍參與國際輿論競爭的重要手段,不僅能夠進一步豐富我軍對外宣傳的形式和內容,拓展軍事對外宣傳的空間,而且能夠增強軍事對外宣傳的吸引力、說服力和滲透力。
信息量大、快速及時、互動性強、多媒體特征明顯的網絡傳播有助于我軍掌握網上輿論斗爭的主動地位。我軍對外宣傳工作按照積極發展、加強管理,趨利避害、為我所用的方針,積極占領互聯網輿論陣地,增強網上輿論引導的權威性和影響力,掌握網上輿論斗爭的主動權。堅持“政治家辦網”,增強運用互聯網開展軍事對外宣傳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鑒別力,保持正確的網上輿論導向。善于抓住機遇,加強軍事對外宣傳網站和網頁的建設,大幅提升網上軍事對外宣傳信息的份量。樹立創新精神和競爭意識,充分挖掘軍隊內部潛力,不斷提高我軍互聯網建設的層次和水平,壯大互聯網軍事對外宣傳的實力。
二、3G時代的融合式手機媒體可以有效地宣傳我軍的輿論信息和擴大我軍的國際話語權
隨著媒介不斷地融合發展,我國應該積極主動發揮新媒體在軍事外宣中的作用。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使用智能3G手機。易觀國際的數據表明,2009年我國售出了2100萬部智能手機,2010年6200萬部,2011年9500份部。可見,以手機媒體為先導,充分發揮手機媒體即時便攜性為加強我軍對外宣傳開辟新的渠道和途徑。
但是,一直以來,海外敵對媒體屢次惡意損害我軍形象,常常針對我國的民主、人權等問題大做文章。這不僅使得我國在處理內務方面受到了干涉,而且不利于塑造我軍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和平之師的形象。③分析海外敵對媒體的此種行為,我們發現除了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的差異、不同的經濟利益與政治立場之外,我軍對外傳播模式單一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目前,我軍把報刊、廣播電視與門戶網站作為軍事對外宣傳的主要渠道。在移動網絡媒體整合上,缺少營銷理念和媒體平臺以及品牌意識,不能在第一時間傳播我軍抗震救災、和平護航等活動消息,給敵對媒體留下制造“客里空”現象的機會。④相反,以美國為代表的傳媒大國則正以新媒體為平臺,使得世界各國受眾通過便捷的途徑對美軍等的形象及軍隊文化耳熟能詳。這也是我軍對外傳播工作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值得深入思考。
目前,國內已推出的有人民日報手機報、新華手機報、中國日報手機報、中國國防報手機報等。手機媒體為我軍開展對外宣傳提供了新的信息平臺,我們應充分挖掘和發揮手機報、手機短信、手機網絡等在軍事對外宣傳上的巨大潛力,對手機上散步流傳的損害我軍形象、危害我軍建設的負面信息,特別是對敵對勢力利用網絡對我軍進行的污蔑攻擊,要及時組織實施輿論反擊,并及時加以封堵和刪除,使正面宣傳我軍的輿論信息能夠在網上占據主導地位。⑤
2009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海外媒體報道的中國軍事新聞大部分是負面的。比如對“中國航母”、“中美海上事件”、“和平使命——09軍演”、“7·5事件”、“中國間諜案”等事件的報道中,超過50%的海外媒體選擇負面報道,通過手機等新興媒體制造“中國軍事威脅論”等不切實際的輿論,企圖鼓吹“軍隊國家化”、“軍隊政治化”、“軍隊非黨化”等錯誤觀點,多次暴露了西方媒體對華政治偏見,嚴重損害了我軍形象。為此,我軍應該主動發揮網絡媒體的優勢,利用手機等媒體進行第一時間的報道,及時跟進。對混淆是非、斷章取義、極力歪曲的新聞報道進行披露和揭穿,同時必須對我軍有疑慮和誤解的內容加以引導和說明,堅持用事實說話,努力增強我軍的軟實力,擴大我軍的國際話語權。
三、微博、博客等自媒體的互動性可以正面塑造我軍形象,增強我軍的軟實力
自媒體是指那些未經政府組織審批,只代表個人立場,自行進行傳播的傳播媒體。自媒體中,微博因簡單而又隨意的信息發布方式,契合了都市人群碎片化的情感表達方式和快節奏的生活狀態而受到熱捧。自媒體的發展拓寬了人們的精神生活空間,在擴大文化的開放性、爭取民眾話語權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我軍應該利用自媒體開展軍事對外宣傳,使之成為正面傳播我軍信息的重要陣地。首先,應充分認識到微博、博客、播客等自媒體在軍事對外宣傳上所具有的特殊作用,有計劃地培養部隊和擔負涉外任務的官兵,特別是對外宣傳骨干熟悉和掌握自媒體工具,學會運用自媒體工具開展軍事對外宣傳。其次,應積極穩妥地指導外宣專家、外宣記者、外宣骨干開設互聯網博客,參與網絡涉軍問題的討論,撰寫對外宣傳內容的網絡日志,積極有效地引導網絡輿論。第三,應自主引導網絡輿情,針對即時通訊工具具有即時消息、表情符號、語音對話、視頻會議、文件傳輸等多種使用功能,交流變得更加即時方便等特點,重視培育和建立我軍的網絡“聊友群”,在即時通訊工具中以聊天的方式展開軍事對外宣傳話題的討論,引導輿情向有利于我軍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①②⑤《軍事對外宣傳概論》[M].北京:總政宣傳部,2010
③李訓,《“強音”與“弱音”》[J].《對外傳播》,2012(4)
④曾率,《構筑新媒體時代軍隊對外宣傳》[J].《對外傳播》,2012(3)
(作者單位:南京政治學院軍事新聞傳播系十隊)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