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民
【摘要】工學結合作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積極推動著我國高職教育領域的重大變革。公共英語教學是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工作密切相關。本文從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現狀入手,分析了存在問題,并從改革的原則、內容等方面提出了如何進行基于工學結合模式的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
【關鍵詞】工學結合 高職英語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4-0069-01
高職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以技能為中心的職業教育。教育部(教高[2006]16號)文件中明確指出要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這是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理念的重大變革,也為高等職業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高職公共英語課作為未來職業中的工具學科,在高職教育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也要將工學結合的模式融入到高職英語課程改革中。
一、課程教學現狀
目前,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目標不明確,高職教育的特點不能充分體現;教學內容實用性、應用性不強,學不能用;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模式陳舊;師資力量薄弱,結構單一。高職公共英語是高職院校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長期以來參照本科學科系統型的教學模式單純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五項基本能力,沒有凸顯職業教育的特點。
二、課程改革原則
高職公共英語課程改革,要突出“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凸顯學生的參與性、教學內容的實用性、教師作用的指導性以及教學方式的實踐性,其核心是突出學生的主體性,真正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在工作過程中的角色為中心,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使學生真正做到“學而有用,學以致用”。
三、課程改革內容
1.以就業為導向,根據職業崗位(群)要求重新設計與構建課程體系。
課程建設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所以,課程改革必須樹立“以能力為本位”的課程觀,結合職業崗位能力分析,對高職公共英語課程重新定位,按照“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以崗位所需英語為目標,培養學生借助英語完成目標崗位工作的能力。打破以知識傳授為主要特征的傳統模式,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來設置課程。課程內容的確定需從語言學習的角度出發,以必需、夠用為度,以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與培養學生的崗位技能相結合,注重英語知識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崗位技能需要英語為重點,使英語知識與崗位技能相結合,引進專門用途英語,既要注重實用性,又要突出專業性。
2.突出職業能力,改革教學模式和方法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要真正實現這一目標,既要注重高等性,又要體現職業性,就必須創新教學模式,改革教學方法。就要緊密圍繞“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這一主線,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配合使用情景教學、現場模擬教學、任務驅動教學等方法,從多方位、多角度訓練學生的技能,增強學生崗位的適應能力。在教學中采取模塊式教學模式,將ESP引入高職英語教學當中。
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畜牧專業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中,將課程分為三個模塊,即:基礎英語模塊、自主學習模塊和專業英語模塊,基礎英語模塊以“夠用”為原則,讓學生學一點、會一點、用一點,從而達到學用結合。自主學習模塊,強調“實用”,讓學生學會一些比較實用的英語。專業英語模塊,突出“有用”的原則,本模塊強調把英語教學與專業實訓結合起來,探索英語課程的職業化。在實施中,又根據專業課程將專業英語分了四個子模塊,即:牛生產、羊生產、豬生產和禽生產,在實訓單位,教學和實訓穿插進行,讓學生體會到他們在課堂上學到的英語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應用,學習英語的興趣倍增。
3.以能力測試為主,重新確定考核模式
高職公共英語課程的考核模式應體現高職教育的特點,要全面反映學生英語的掌握情況,為此,我們做了如下的嘗試:加強應用能力考評,打破傳統的以筆試定成績的局面。學期考試分兩部分:基礎知識考試+應用能力測試。學期成績由三部分組成:平時成績+基礎英語+專業英語成績。同時注重學生的形成性評價,這樣,學生的平時的出勤、學習態度、課堂表現、作業情況、實踐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等也會反映出來。
四、課程改革的意義
基于工學結合的高職英語教學是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目標的,具有很強的職業針對性。以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設置課程內容和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依據職業需求和學生能力發展設置的課程內容,讓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能真正學到其專業將要面對的就業崗位群所要求的英語基本技能,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
總之,工學結合作為一種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僅推動了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改革,也極大地影響了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作為高職教育重要的基礎課的高職公共英語,將會擺脫本科公共英語學科知識結構的影響,順應基于工學結合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潮流,并在培養和造就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課程的兩個基本特征[J].教育與職業.2007(30):18~20
[2] 鄭玉琪.大學英語模塊化課程設置與實證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103~105
[3] 馬俊波.基于職業教育理念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 ——以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14):101~103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2006-11-16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