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芳
摘 要:中國有56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發展民族經濟和保護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摩梭文化的開發肩負著脫貧致富和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雙重使命。遵從“文化經濟”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主要是通過確立摩梭文化保護的對象以及摩梭文化開發的基本原則和目標的基礎上,從立法保障、制度建設等多方面,實現摩梭文化生態整體保護與文化發展、旅游開發的有機結合,促進摩梭人居住區域和諧發展。
關鍵詞:文化經濟;摩梭文化;保護;開發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6-0241-02
瀘沽湖處于四川和云南的交界處,是一個生態多樣化、風光秀麗、文化比較獨特的區域,因為在瀘沽湖保存有人類學研究中的“母系大家庭”和“走婚習俗”等一些獨特的文化而被世人所了解。隨著“文化經濟”時代發展的要求,瀘沽湖村寨以其活態的摩梭文化以及淳樸寧靜的鄉野田園風光吸引著大量的旅游者,隨著旅游者越來越多,旅游活動的不斷展開以及現代的一些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引進,曾經因為地理環境封閉而得以保存完好的摩梭文化正在慢慢的發生改變,引起了專家學者們對摩梭傳統文化保護的擔憂。
一、研究背景
隨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不斷的深入發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脫貧致富的步伐不斷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在這種情形下,國家民委和財政部開展少數民族特色文化保護與發展,這是特殊時代背景的產物。
首先,對少數民族文化進行保護開發是在國際社會高度重視文化多樣性的背景下開展的。從20世紀開始,保護文化遺產和文化多樣性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中國也順勢開始高度重視對文化多樣性的保護。對少數民族文化和村寨進行保護開發正是在國際高度重視文化多樣性的背景下進行的一項具有戰略意義和前瞻性的工作。其次,也是中國高度重視少數民族文化建設的背景下進行的。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政治的交流正日益的加深,文化產業迅速崛起,并且文化憑借越來越強的滲透力和凝聚力,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保障、調試和導向的功能越來越重要。文化已經成為一種強大的生產力,影響著人類的經濟、文化、政治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因此,對少數民族文化和村寨的保護和發展就是在國內高度重視民族文化的背景下進行的。
二、文化經濟背景下,摩梭文化保護開發的原則以及保護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摩梭文化保護和開發的原則
文化經濟背景下,摩梭文化的開發是以瀘沽湖民族村寨社區為旅游目的,以摩梭人的“母系大家庭”和“走婚習俗”等獨特文化和適宜休閑的自然景觀、氣候條件為旅游吸引物,融合購物、度假、體驗和娛樂觀賞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活動。摩梭文化旅游開發本質是借助摩梭人的文化旅游資源發展經濟并且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是一種文化經濟類型,摩梭文化的開發應該追求人與自然、經濟、文化和社會的和諧統一,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促進社會形態的發展。因此,摩梭文化的保護和開發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經濟開發要服從文化保護的原則。瀘沽湖摩梭文化的優勢在于它的悠久歷史文化和古老而且有特色的村寨聚落。保護摩梭文化生態和自然生態應該放在規劃和建設的首要位置,長期堅持。保護摩梭文化不僅僅只是保護,而是要通過對資源的保護,充分利用資源優勢,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提高當地摩梭族人的生活水平。
2.產業先行,協調發展的原則。瀘沽湖鎮地處偏遠,經濟發展比較落后,但是在這些地區摩梭傳統文化以及一些古老建筑保存比較完整。在摩梭文化開發規劃和建設中,要根據瀘沽湖的資源稟賦、地理位置以及人力條件和交通選擇主導產業,文化生態旅游是瀘沽湖的優勢資源,其獨特的摩梭民俗風情和秀美的山水風光、生態資源優勢,使得第三產業旅游業成為瀘沽湖的主導產業,通過主導產業的發展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從而促進瀘沽湖鎮全面協調發展。
3.建立“三自”原則,摩梭人自己建設、自己經營、自己受益。政府要積極的給予引導,學者要積極的參與的原則。摩梭文化的保護傳承和開發是一項全新的事業,需要多方面的力量積極參與。尤其是政府和有關部門、學者以及村民都要經濟參與。當地政府要積極的支持給予引導,并且要給予經費上的支持。村民是摩梭文化保護的主體,瀘沽湖村寨的發展和保護關系到他們子孫后代的利益,開發的成果由他們得以享受。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學者要聽取村民的意見,尊重他們權利。學者要積極對摩梭文化保護開發進行研究,參與項目的規劃、設計和傳播,并且總結經驗教訓,為摩梭文化的保護和開發工作提供理論支撐。
(二)摩梭文化保護和開發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1.摩梭文化傳承保護和開發的現狀。(1)摩梭文化中的走婚以及母系家庭形態已經處于瀕危的狀況。由于外來文化以及旅游的介入,一些摩梭人由于利益關系,母系大家庭面臨著分家的趨勢。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鹽源瀘沽湖鎮300戶摩梭家中,母系大家庭占了70%,走婚形式在摩梭青年人中,90%的摩梭人采取走婚的形式,但是現在摩梭傳統文化開始收到沖擊。(2)摩梭文化被庸俗的宣傳,處于商業目的,很多非摩梭人如承包經營戶移居瀘沽湖,加速了對摩梭文化的沖擊,對摩梭人的融合、同化、異化和分化現象日趨嚴重。瀘沽湖的摩梭文化以“東方女兒國”聞名于世,保存了比較古老的母系制和“走婚”習俗。然而由于摩梭人的走婚文化和母系制在市場上過分的商業化和一些庸俗的宣傳,使得一些打著摩梭走婚文化的牌子牟利,導致了很多人對摩梭文化的誤解和誤讀。(3)收集發掘以及搶救工作比較滯后。隨著摩梭文化傳人、老人等相繼的過世,很多具有學術價值和保護開發價值的文化資源也將面臨著瀕危的情形,因此搶救工作刻不容緩。
2.摩梭文化傳承保護和開發存在的問題。(1)摩梭文化保護和保障的機制不健全,法律法規比較缺乏。雖然國家、省和州等政府部門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出臺了很多法律法規,但是對瀘沽湖摩梭人的走婚、母系大家庭等特殊的母系文化的立法保護仍然是一片空白,摩梭母系文化的保護仍然是無法可依。(2)摩梭文化傳承人對自身文化的價值和保護的認識不夠,保護的意識不強,缺乏主動參與的自覺性。在瀘沽湖旅游開發中,文化資源利用、展示的力度比較低,特色也不突出,資源優勢沒有轉化為資本優勢,沒有讓游客感受到摩梭文化的獨特魅力,也沒有讓老百姓感覺到自身文化的開發帶來的好處。(3)缺乏摩梭文化保護規劃和保護計劃,川滇兩區域在摩梭文化傳承保護方面缺乏統一保護,共同保護管理的機制和制度。雖然川滇兩省區在瀘沽湖風景名勝區方面做了很多規劃和旅游開發規劃,但是都沒有涉及到對摩梭文化的保護規劃;而且在兩省區中各自為政、各行其是,使得摩梭文化難以得到整體保護。
三、文化經濟背景下摩梭文化傳承保護和開發的對策
1.立法保障。摩梭文化走婚和母系家庭的立法保護問題和中國的《婚姻法》并不矛盾,應該在貫徹執行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根據憲法規定尊重少數民族習俗的角度積極的爭取立法完善摩梭文化保護體系。同時政府應該作為摩梭文化保護的第一責任人,建立保護考核制度,把保護納入政府的政績考核中。
2.制度建設。在文化經濟中,組織文化和制度文化本身是非常重要的生產力。就摩梭文化保護和開發而言,需要一些非常特殊的行政管理和行業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包括資源和環境保護、文化傳承、征地和拆遷補償等方面的制度,后者主要是指為旅游開發和經營制定科學的利益分配制度、市場準入制度、市場規范和經營自律機制等。在經濟和現代旅游的沖擊下,加上脆弱的環境和弱勢的文化,摩梭文化很容易受到蛻變,因此就需要建立一些有效的村寨文化、環境保護的政策機制來保障。首先要出臺相關的規定確保規劃、開發、經營資源的保護意識和行動,盡量使各種開發經營活動對村寨和摩梭文化的破壞降到最低。其次建立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委員會,出臺一些相關的保護條例對各種摩梭文化進行搶救保存,并將摩梭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工作量化為社區參與旅游的勞動量,參與利益分紅或者得到相應的補償。最后完善拆遷補償制度,確保拆遷補償的公平和到位,給予優先就業。建立股份合作制促進社區參與、確保合理收益分配。
3.鼓勵村民積極參與。摩梭文化的保護應該主要是以摩梭民族為主體,嚴格限制非摩梭人尤其是以商業為目的的外來人移居瀘沽湖。對瀘沽湖非原住居民應該遷出核心區,以減少對摩梭家園和摩梭文化的沖擊。瀘沽湖村寨的優勢就在于旅游開發中社區參與并充分的獲益的必要性。首先村寨和村民是旅游者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民族文化和鄉村生活是主要的載體,所以應該成為旅游開發的主體和獲益主體。其次旅游開發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摩梭人社會進步,摩梭人積極的參與旅游開發和文化保護,通過就業、增加勞動收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這樣鄉村才能得到真正的發展和進步。最后獲得利益村民參與開發和保護的最主要的動力,也是村名能否積極支持旅游業的關鍵。
如果完全依靠市場行為,旅游開發不會主動關注弱勢群體,必須依靠政府的力量,政府主導確保村民作為摩梭文化開發和保護的主體地位和參與式旅游扶貧的實施。同時政府還要建立相關制度,保證村民參與的權利機制、咨詢機制、利益分享機制和培訓機制,同時要建立相應的監測和評價體系防止信息不對等而導致村民參與的邊緣化和扶貧目標被置換等現象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edw ard I nskeep.Tourism p I anni ng:an I nt egr at ed and sust ai nad I e app roach [M].1us:van nbst r and re I nho I d,1991.
[2] 羅永常.民族村寨旅游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03,(1).
[3] 金穎若.試論貴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J].貴州民族研究,2002,(1).
[4] 孫九霞,保繼剛.社區參與的旅游人類學研究——以西雙版納為例[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4,(6).
[5] 拉木·嘎吐薩.摩梭達巴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責任編輯 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