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強
摘要: 如何提高德育實效,是每一位班主任都需要認真思考和探究的課題。作者結合實踐,提出班主任在工作中運用影視資源的操作模式,即確定德育目標、精心挑選影視、明確觀賞任務、及時點化提升。
關鍵詞: 班主任工作影視資源操作模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對象的變化,如何提高德育實效,是每一位班主任都需要認真思考和探究的課題。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運用影視資源,開展德育工作,取得了不錯的德育效果,并且摸索出了一種操作模式。現將這種操作模式總結如下。
一、確定德育目標
德育目標是德育實效性價值判斷的標準和依據,是德育工作的指南,因此,制定切合學生實際的多層次的可操作的德育目標,有利于提升德育工作的實效。
班主任在運用影視資源開展德育工作時,對不同學年段,不同學期,甚至每一期,都需要統籌安排好科學合理的可操作的德育目標,而且要從實踐與理論兩方面出發來進行預設和規劃。比如,在高一到高二分班后班集體剛組建時,根據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經驗和高中生的認知水平與心理特點,我確定當時的德育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于是去尋找與挑選符合這個德育目標的典型影視資源,比如《冰河世紀2》,觀賞這部電影,既活躍了德育的方式,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后經過及時適當的總結性的點評,學生深化了對這部電影內涵的認識,取得了不錯的德育效果。
二、精心挑選影視資源
自從影視誕生以來,影視資源數量眾多,類型多樣。因而班主任在運用影視資源開展德育工作時,需要對相關影視資源進行精心挑選,認真分析各種影視資源的受制因素。
首先,毫無疑問,必須結合已經確定的德育目標。德育目標猶如一個“靶”,所挑選的影視資源瞄準這個“靶”,才能在德育工作中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其次,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高中生在認知、心理等方面都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高中生心理上日趨成熟,自我意識增強,要求把自己當做成人看待;人生觀初步形成,行為的自覺性更高;思維具有較高的抽象概括性,開始形成辯證邏輯思維,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增強;情感豐富、意志力增強,興趣更廣泛和穩定。因此,根據高中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除選用一些卡通片和故事片外,還可選用有一定抽象性的科教片和紀錄片等。
最后,影視資源必須是典型的,而且要適時適量。班主任在結合學生實際的同時,還需要選擇其中最為典型的,最能突出反映德育目標的影視資源。另外,一般情況下,在運用影視資源開展德育工作時,主要陣地是班會課,這就需要班主任考慮影視資源的片長問題,要使用的影視資源大概需要多少時間,決定是直接采用還是進行剪輯或是組合。
三、明確觀賞任務
影視資源是一種綜合性藝術,而德育功能只是它的一種功能。同時影視資源還具有信息量大的特點,因此,在播放影視資源前,班主任要告訴學生觀賞它的目的是什么,要注意哪些情節,等等。我在德育實踐中主要是讓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進行觀賞。比如,在觀賞電影《沖出亞馬遜》前,我給學生布置了這樣的任務:你能在片中兩位中國軍人的身上感受哪些精神?你認為哪一種精神支撐他們堅持到最后并出色完成在“獵人學校”的任務?然后讓學生帶著這個觀賞任務進行電影觀賞。有了明確的觀賞任務,學生在觀賞的時候更為用心,反饋效果不錯。
四、及時點化提升
在德育工作中運用影視資源,要提高德育實效,要追求讓學生觀后能有所思、有所悟,潛移默化,內化在學生的行為之中,班主任就要在學生觀賞影視資源后,對學生進行及時引導。我在德育實踐中主要采用三種方式。
1.進行總結性的互評。在對影視資源進行總結性的點評時,必須做到分析點評到位,促進德育目標的實現。比如在組織學生觀賞卡通片《冰河世紀2》后,我對此影片進行了扼要的總結性的點評:雖然每個個體的力量有大有小,但通力合作,最后終于戰勝了困難。就如我們的班級,只要我們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大家一起奮斗努力,也會創造班級的輝煌。這樣的點評,提升了學生對影片的認識,取得了理想的德育效果。
2.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僅可以讓學生以合理吸收、辯證揚棄的態度來解讀影視資源,還可以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深入影視資源去體驗影視內涵,孕育情感。比如,在觀賞電影《后天》后,我組織班級學生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學生意見紛呈,見識頗深,都明白了電影之所以叫“后天”的真正內涵。
3.讓學生寫觀后感。此觀后感不是一種單純的電影觀后感,班主任需要讓學生圍繞一個德育主題。當然,如果觀看一些主題非常突出的影視資源,自然另當別論。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項需要用心投入的工作。運用影視資源來提高德育實效,不失為開展德育工作的一條良好途徑。對于這條德育途徑其他方面的一些相關問題,還需要班主任在工作中多做探索。
參考文獻;
[1]班華,王正勇.高中班主任[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鄭和均,鄧京華.高中生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馬凱.挖掘影視資源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幾點做法和體會[J].基礎教育參考,2004.